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调查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调查研究
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调查研究
(2011-10-03 12:26:22)中文摘要
习惯是一个人在生活中逐渐养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或
反应趋势。

良好的习惯养成将会影响人的一生,它是人生各方面能取得成功一个必备的要素。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

学习习惯是学生进入学习生活初始,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模仿、练习而养成的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学习方式。

小学阶段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期,特别在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力能力差,但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强,所以加强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训练就成为每一个小学教育
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一至二年级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以教师行动研究为主导,结合调查研究,分析了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原因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用典型的实例阐述行动的过程和经验,为小学低年级的学习习惯养成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结合行动中研究实例,提供并梳理出在小学低年级较为实用和有效的学习习惯养成的四种方法:榜样示范法、行动锻炼法、评价强化法、家校合作法,力求为小学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深刻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尤其是新入学的孩子,更应该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利于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为孩子的发展打好底色。

古今中外大量事实证明: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不是因为他的智力,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低年级的教师尤其重要。

从教学管理角度,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维持班级良好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本研究的出发点,正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进行班级教学管理的重
要前提。

一、提出问题
(一) 问题的提出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
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我从事小学教师工作教了三年一、二年级低年级学生,但是一开始在工作中发现了孩子们的很多问题,一上课,从课前准备到下课的课堂常规,总是一团乱糟糟,老师把要求说了又说,重重复复,总是有很多孩子老是不听,还是一点不变,根本不知道规矩是什么要求是什么,上课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不停地搞小动作,玩耍,说闲话,吃喝,一节课下来老师要时不时停下来组织纪律,孩子总是哗众取宠地制造出各种小插曲。

不善于也不喜欢思考和提问题。

无视课堂纪律,提出一个要求总是在他们做之前就不断地提醒,否则之前定下的规矩对于他们来说都毫不起作用。

作业格式杂乱无章,字迹潦草糊涂,敷衍了事,学习马虎,错误率较高,没有自觉改错的习惯······我为他们身上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感到困惑和焦虑,甚至有一种无能为力的痛苦。

在仔细考虑之后,我认为有必要将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教育与一种研究态度和行动过程结合起来,尝试在研究状态下进行日常教学作。

①关鸿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5.
培根在《论人生》中明确指出:“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人自幼年就应该通过教育者建立
一种良好的习惯。

”在这里,人在幼年时代的习惯的养成与小学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也赋予小学教师一种独特的责任。

因此,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就成为我工作和思考的主要内容和教育活动。

小学生的成长中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年龄越小,越容易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的良好习惯也越容易巩固。

小学阶段一个人的习惯培养的关键期。

在幼年形成的好习惯将是孩子一生的还财富,是一个人人生各方面成功的必备的重要因素。

基于以上的认识和经验,我结合实际工作,确定围绕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开展行动研究。

对于我所任教的小学低年级这个特定的群体,他们学习习惯现状的如何?都有哪些因素影响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有效地控制学习行为,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问题的解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对广大教师和家长迫切需要的。

为了使本研究尽可能深入、更具普遍性,本文首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据此指导和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最终梳理出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实适用方法。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

一个人一天大约只有5%是非习惯性的。

而剩下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

某种习惯一旦形成,就会是一股强大而顽固的势力如影随形地依附我们,并不自觉地通过人的行为方式显出来。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研究认为,对于绝大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智力因素相关。

而在兴趣、信心、习惯、意志、性格等主要的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的位置。

中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与创造学家王极盛教授曾对156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72.8%的学生都认为不良学习习惯对学习成绩有影响。

在这部分人中,认为学习习惯对学习成绩有轻度影响的占32.7%;有中度影响的占21%;有较重影响的占13.2%;认为影响严重的占7.5%。

从这个调查中可以看出,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好,则学习自觉性比较高,学习认真,善于学习;学习习惯不好,则学习自觉性差,并随着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学习就会出现困难,甚至产生厌学思想。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就向成功迈向了重要的一步。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终生学习的客观需要。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质上是一种终生教育的思想。

因为社会的发展变化需要人们不断地学习,学生离开学校之后,能使学生可持续的,除了基本的思想方法、知识和能力外,最重要的是能够使学
生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最大限度开发个人潜力,促进其后继的学习和终身发展。

这些离不开好习惯的支持。

在这个前提下加强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训练就成为每一个小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是因为,学生如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就能够将以往活动中学到的态度、习惯、方法、技能等综合经验,主动自觉运用到新的学习环境中,从而使学习变得更容易,提高学习的效率,改善学习效果。

1.针对现实教育需要,解决存在问题
本研究针对现有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如前所述,在我工作中遇到了在学习习惯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低年级班级,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更加理性地思考其中的问题,从而帮助孩子们解决学习习惯养成的问题,改善班级学习风气,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而且,一直以来。

我们大部分小学教师缺乏研究意识。

每天沉溺于琐碎繁杂的日常教学事务中,把自己深藏在备课和作业之中,客观上缺乏时间和精力对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进行梳理。

本研究希望找出操作性较强、具体的,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适用培养方法,为广大教师朋友提供教育教学的现实素材。

(三)相关研究综述
1.国内外相关研究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征性行为学习内容,也就是说,某些行为的学习和发展适合在孩子生长的某个时期完成,如果在相应的关键期错过学习机会,以后该行为就不容易建立,甚至无法逆转。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基础教育的任务不应仅仅是传送知识,更重要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并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而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就必须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和发展,国内外教育者已经越来越重视儿童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期间出现了一批著作、学术论文等等。

②孙云晓.习惯决定孩子命运——孙云晓儿童教育十二讲.新世纪出版社,2003,5.
林格在《怎样培养习惯》认为应该培养的学习习惯有:主动学习、探索、不断自我更新、“做中学,学中做”,科学运用和管理信息,基本课程同步,针对层次不同的学习者,作者更倾向于拓展性学习习惯的培养。

关鸿宇进行了多年关于儿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实验;他认为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
而是定型性的行为,属于人的行为层次的最高层次。

他从培养学习兴趣,分析形成不良习惯的原因,因势利导等方面对矫正学生不良学习习惯提出许多具体切实可行的方法。

何家坚从学生自身、社会、家庭和学校四方面进行研究部;发现遗传、早期的不良教育、管教不当、缺少内驱力、环境恶劣、单亲或其他因素,有可能影响学习习惯的不良后果,教育家孙云晓先生长期少年儿童的习惯养成;他认为父母和教师有责任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习惯是健康人生之基。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研究;他认为儿童受学校、社会、家庭因素的影响,要么在智力方面,要么在道德方面存在影响,从而影响学习习惯和行为。

家庭和社会对儿童的影响,就会反应在学校生活中,因此教师要格外重视对儿童学习习惯的培养。

法国有“合同教学法”的研究;美国重视能力,鼓励“玩中学”
③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5
④何树彬,《小读者》2003年Z1期
⑤(美)约翰。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5
2.相关研究的不足
本研究针对由于低年级儿童自制力差、自我监控能力弱的特
点,孤立地运用单一的方法,可操作性弱的方法,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的自身素质不高,对学生的习惯重视不够;有点教师只能针对某种已发生的现象进行当时的引导,缺乏连贯性等学习习惯培养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

依托自己的教育工作实践,结合调查与教师行动研究,力求遵循儿童学习习惯形成的一般规律,探索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具体可操作性方法,为小学低年级教师提供一点参考。

二、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一)概念的界定
1.习惯
本研究中,习惯局限于小学低年级入学前已有的,入学后经过教师的培养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反应趋势。

2.学习习惯
本文中的学习习惯指后天逐渐养成的与学习行为方式相关联的习惯,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个体反复练习而养成的一种在学习时主动呈现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是习惯的一个重
要方面。

(二)理论依据
1.心理学的关键期理论
《心理学》认为:“在有机体生命的某一时刻内,有一些能力最易习得,这一时期就称作这些能力的关键期,又叫敏感期。


⑥刘梓《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行动研究》,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
⑦黄希庭《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学习习惯养成的也有关键期,小学低年级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今后个阶段的学习都非常重要。

学生的关键期的形成时期,是在学校和家庭度过的,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是在学校,学校是教育的主要阵地,但是,光靠学校是不行的,必须有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行。

学习是一项有规律的行动。

重视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将会使其学习目的性更明确,更有条理,使学生肯学、乐学、善学。

(三)教师行动研究
教师行动研究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找到需要研究的课题,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通过实践来使我们的想法和理论得以检验和理论化的过程。

在参与行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升自己的反思意识和能力,知道自己对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引导方式是否正确。

还存在不足之处,进而采取相应的改进或补救措施。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本人从事一至三年级的教学工作恰巧是学生学习习惯初始到习惯成自然的重要阶段。

因此这阶段涉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该如何引导。

2.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问卷法
(3)教师的行动研究
三、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研究
(一)现状描述
通过对新生家长问卷调查,发现在学习习惯养成方面,家庭
中最突出是:
1、好多家长认为好习惯养成是教师的责任。

2、家长对习惯的意识比较差。

3、家长与孩子交流的时间少。

4、学生尚不明确学习目的与学习基本的纪律要求。

这些问题是小学阶段普遍存在的。

学校将怎样解决学习习惯养成的问题,由家庭方面带来的影响?本人的教育经验告诉我,一年级是养成习惯的最初阶段,教师应该在这一阶段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反复抓,抓反复,使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学生最基本的一种习惯。

(二)归因分析
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学生在进步中不断出现新的不良习惯,教师要有针对对其进行纠正。

1.学校因素
(1)教师因素
(2)同伴因素
2.家庭因素
(1)家长的文化程度
(2)教养方式
3.社会因素
四、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行动研究
(一)发现问题
作为低年级的学生上课总是不停地玩耍,身子和脚总是不停地转换姿势,不会集中精力听重要的内容和倾听别人的回答;学习的自主性和注意力稳定性差,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

对教师家长的依赖性大,总是要教师不断提醒,否则大多数经常忘记写作业,不知道该怎么做,错漏百出,屡教屡败。

因此纠正孩子们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就成了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否则对孩子们今后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利。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
1.采用正确的评价语言,激励学生的倾听
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语言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起到一定的作用。

尤其在倾听习惯的培养的方面,不能用生硬毫无变化的口令:“请大家看我……”“看黑板……”。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在上课时候有些学生坐不住,我会大声说;“谁的眼睛最亮?”学生回答:“我的眼睛最亮!”我又说:“谁的腰背最直?”学生回答:“我的腰背最直!”这样一问一答,全班学生无一例外,统统腰背挺得直直的,眼睛朝前看。

或者别人在发言过后,我问:“哪个小录音机能重返一下刚才的声音?”大家就明白了,老师是让大家重复回答,就纷纷举
手,这样倾听习惯就有提高。

2.我对此活动的反思
(1)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有助于良好学习习惯养成
在起初的课堂上,我采用了先前提到的激发学生倾听的评价语言,后来,我要求学生模仿我去评价一个人的发言,更好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大家争当小老师,更加注意了倾听,因为专心倾听才能做出准确的评价。

(2)榜样作用有效发挥
上课表扬最快达到要求的孩子,让这种学习习惯的小模范在班集体中起到带头的作用,成为大家模仿的对象。

五、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小学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的不稳定性、随意性,他们模仿力强,可塑性大,但忘性也大,怎样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达到根深蒂固,在行动研究中我总结出以四种方法。

(一)榜样示范法
心理学认为,个体有时会通过特别的心理动机,有选择地吸收模仿某些特殊的人或物,心理学称之为“仿同”。

小学低年级儿童对感官刺激反应比较大,在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需要利用直观、典型榜样示范。

以成绩优异的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作为小榜样,来影响其他的同学。

也可以通过一些奋发图强的故事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他们模仿偶像的学习习惯。

当然教师是最好的学习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每一个学生。

教师说话的声音响亮清晰,要有倾听的肢体语言,让学生模仿教师说话方式。

要求学生写字工整、规范,我在黑板上示范书写的时候认真一笔一划书写。

教师平常的言行举止作风等会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的一举一动。

把习惯好于习惯差的学生坐在一起,互相影响,好帮差,用孩子的语言去沟通,纠正不良的习惯。

(二)强化行动法
强化行动法就是通过反复、严格地训练学生的某种学习习惯,让学生掌握并巩固习惯的一种方法。

对于坐姿不好,坐没坐相,跪在或蹲在凳子上写作业。

每次看到这种情况我会夸奖一下“某某的坐姿真漂亮!”这样大家自然去模仿他。

对于无法安静的长时间坐姿端正,这
是天然的天性使然。

因此就可以请这些同学带领大家做出标准的姿势,自己当小老师了,当然对自己的要求就得高了,所以也不敢轻易松懈。

这种方法还可用于工整书写作业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在写字时候总是身子、手的姿势不规范,写出的字歪歪扭扭的,当家长和教师发现这样的错误,立即纠正,经历几次这样纠正过程,孩子们就知道规范书写。

语言激励法
在培养低年级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评价语言是很重要的,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应该以表扬为主,尤其是学生偶然间表现出来的好的学习习惯,应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样孩子尝到表扬的满足感,下次在遇到这样的情况会以同样的好行为表现出来,希望再一次得到认可。

孩子们上进心都很强,教师和家长们不要吝惜自己的评价语言。

我们要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他明确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让他们明白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给他们带来的被肯定满足感和对自身的
好处,这样他们更加自愿地坚持这种好习惯,并且主动吸取别人的好习惯来学习。

六、研究反思
(一)结论的实用范围
本研究的开展是笔者在一所一般水平的学校进行的,生源相对来说一般,外来工人员子女占多数,家长文化素质不高,导致孩子们的习惯差也是一大原因。

本研究的结论放到其他学校去,在学习习惯存在的主要问题上也许会有不同,但是一些教育方法还是可以参考的。

(二)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本研究中的培养小学生低年级学习习惯的问题上,对于如何引导孩子有效的利用家中的学习工具,家长如何有效地利用早教和或者课外辅导班的机会,这种学习工具和学习机会如何正面的影响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①关鸿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
5.
②孙云晓.习惯决定孩子命运——孙云晓儿童教育十二讲.新世纪出版社,2003,5.
③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5
④何树彬,《小读者》2003年Z1期
⑤(美)约翰。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5
⑥刘梓《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行动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
⑦黄希庭《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⑧刘梓《小学中低年级学习习惯的养成的行动研究》学位论文首都师范大学G40
⑨陈琦、郭佳音《谈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上海教育科研究19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