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最全)word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十一章第三节
[正文]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目标
1、理解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对应关系.
2、会用图象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包括近似解).
3、会综合运用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和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学习了解变量问题利用函数方法的优越性.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的探究及相关实际问题的解决,学会用函数的观点去认识问题的方法。
2、体验数形结合思想意义,逐步学习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能综合运用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三)情感目标
1、通过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通过对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的探索,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函数的角度看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3、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习用联系的观点看待数学问题的辩证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探索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及实际问题的探究建模
2、灵活运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情感上难点,如何使学生乐意接受用图象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知识上难点,综合运用函数、方程和不等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
学法:自助式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课堂发言,使学生产生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式学习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掌握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
教法:在教学方法上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把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作为主线,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不断地唤起他们的注意力。
四、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电脑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若按方式A收费,y=0.1x 元;
若按B方式收费,•y=0.05x+20元.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分别画出这两个函数图象.解方程组:
0.1,
0.0520.
y x y x =⎧⎨
=+⎩ 得400,
40.x y =⎧⎨
=⎩
所以两图象交于点(400,40),
从图象上可以看出…… 方法二:
设上网时间为x 分钟, 方式B与方式A两种计费
的差额为y 元,则y 随x 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 y=(0.05x+20)-0.1x 化简得:y=-0.05x+20.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象.计算出直线y=-0.05x+20与x 轴交点为(400,0).由图象可知……
[活动三] 例3、利用图象解一元一次方程2x-1=3x+5时,我们采用的一种方法是: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 直线y=2x-1和直线y=3x+5,两图象 交点的横坐标就是该方程的解. 已知函数y=x 3的图象(如图): 求方程:x 3=x+2的解. (结果保留2个有效数字)
丰收园、
理一理
本节课从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关联谈起,得出利用函数图象解决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具体方法及步骤,并通过两个实例让我们看到了不同数学模型间的联系,且通过函数观点把它们统一起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有机地把这些数学模型结合起来使用,为我们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课后作业 习题11.3─6、8、9、11题.
讨论,帮助学生建立函数模型,得到不同的解决方法,并展示规范解答。
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能否建立方程和函数模型。 2、学生是否能利用作差的方法去比较两个函数值的大小。
3、学生是否能得到所画的函数图象是射线。
4、学生是否能利用图形,从函数的角度去分析,从而选择合适的收费方式。
通过以上活动,使我们清楚看到函数在解决变量关系问题时的优越性,但在确定分界点位置时,又要借助方程来准确求值.
体现了图象法解题的实践性
活动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⑴能否理解题目中提示的解题方法
⑵能否利用提示中的解题方法解决这个题目?关键在哪里? ⑶如果转化?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问题,使学生更清楚看到函数图象法在解决问题时的优越性,体会“数”“形”结合在解题时的魅力。
强调:作图的准确性
体现了图象法解题的拓展性。
这节课你有何收获,能与大家分享、交流你的感受吗? 你知道了……,学会了……,发现了…… 教师的话:
一个思想:数形结合思想
两个角度:从“数”的角度去看 从“形”的角度去看 三个应用:直观性 实践性
拓展性
四个步骤:①变一般 ②画图象 ③找交点 ④写结论
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方程(组)、不等式和函数之间的相互联系,学会用函数的观点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选择数学模型并把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这题体现了图象法解题的实践性
经过这一活动,巩固所学知识,体现了图象法解题的拓展性
通过小结,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善于反思的良好习惯。
附: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一、对教材的认识
本节课是学生学完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联系之后对一次函数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关系的探讨。是重新认识已学过的一些数学概念,从运动变化的角度,用函数的观点对它们进行分析,这种再认识不是简单的回顾复习,而是居高临下地进行动态分析.通过本节的教学,加强知识间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发挥函数对相关内容的统领作用,使得新旧知识融会贯通,从而进一步体现函数概念的重要性.
一次函数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安排了两个内容:一是探索一次函数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二是综合运用函数、方程和不等式来解决实际问题。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在引导学生得到一次函数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关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从数和形两个角度去探究一次函数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
数形结合是初中数学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虽然用一次函数图象来解方程组或不等式未必简单,但是从函数角度看问题,能发现一次函数、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联系,这种用函数观点认识问题的方法,对于继续学习数学很重要.
二、具体思路:
1、这节课,通过四个园:情景园、知识园、应用园、丰收园,让学生充分领列了数形结合的魅力。并把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贯穿始终。
2、通过猜数学家名字和数学家从生活中的现象的启迪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领会数形结合的好处。兴趣是学好数学的保证,而从多个角度看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最后用华罗庚的话: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形数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作为结尾,起到前后呼应的作用。
3、在知识园,通过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学生学到了从数和形两方面看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总结出了用图象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叫学生自己取名字,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
4、在应用园,通过三个不同的例子,充分展示图象法解方程的直观性、实践性和拓展性,
用图象法解方程组虽然直观但很麻烦,许多学生对此没有兴趣,而这节课从解方程组入手,充分体现了方程组用图象法解题的优越性,用例1、例3解决了学生情感上难点,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
5、在丰收园,通过理一理和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最后总结出:一个思想、两个角度、三个应用、四个步骤,使这节课的脉络十分清晰。
6、这节课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激发了学习的内驱力,然后将自主探究的成果与同伴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