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热性能检测各因素影响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炭热性能检测各因素影响及对策
摘要:在当前高炉环境中,对焦炭的应用性能进行评价,主要是看焦炭反应性CRI及反应强度CSR,实际表现出的价值作用在逐步提高。

为了对焦炭热性能检测各因素等进行深入分析,本篇文章以国标GB/T4000-2008焦炭反应性及反应之后强度测定为指导,综合了试样最初制备、恒温区控制等不同方面,进而对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了我中心在用KF100-3B测定装置实际应用案例,对检测过程中相关影响因素如何有效控制等进行了介绍,对于检测结果再现性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焦炭热性能;检测;各影响因素;对策分析
在当前社会发展推动下,我国高炉生产大型化成为了一个基本的前进趋势,焦炭是最为主要的料柱骨架,其实际性能表现至关重要,随着经验总结的深入,对于焦炭性能如何进行有效评价的相关指标也更加完善。

和冷态强度的耐磨指标(M10)等相比,焦炭热性能最符合焦炭在大型化高炉中的使用特性。

通过实践来看,由于焦炭热性能试样性状的复杂性、检测周期较长等,很难对再现性进行有效保障。

在查阅和研究相关平行试验基础上,对焦炭热性能检测过程中的各项影响参数进行了全面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各影响因素,对如何进行有效应对也起到了非常好的指导作用。

1基本内容概述
1.1检测过程的介绍
以国标GB/T4000-2008标准为参照,在对焦炭反应性以及反应后具体强度的测定上,需要选择直径大于或者等于25毫米且重量为20千克的焦炭,将泡焦等杂质内容清除,破碎等之后剩余10千克,在对薄片等进行清除后,缩分剩余2千克,分两次经I型焦炭机械强度测定转鼓50R,再次筛取+23毫米以上焦块200±0.5g装入到焦炉中[1]。

为了保障试验的质量,需要选择控温加热炉,这样可以提高试验精准度,确保反应时间不低于2小时,之后在氮气(2L/min)作用下将焦炉进行冷却直到与室温平衡,残余重量比就是焦炭反应性,在反应完成后将焦块放置到I型转鼓并以20R/min速度共转30min,旋转600R,在此基础上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对反应后强度进行有效计算。

1.2检测影响因素分析
在对以上试验进行分析基础上,并综合了焦炭气化等相关特点,可以清晰看到试验结果与焦块的性状、反应温度等都有着直接联系,在查阅相关资料并对试验数据进行研究上发现,这些内容对于检测试验带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在实验室当中获取的数据及参考文献资料后发现,对再现性影响非常明显的内容有入炉焦块性状、反应气体流量等,对于焦炭热性能最终的指标判断影响最为直接。

1.3对检测装置的介绍
参照相关标准,在对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进行测定中,测定系统包含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内容:首先,气体供应、洗气系统及流量控制;其次,温度采集及精确温控系统;再次,加热系统;最后是反应器[2]。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在实际测定装置组成内容选择上存在着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温控结构、反应器等方面,在当前科学技术应用推动下,有些设备将PLC技术等融入到了其中,提高了检测的自动化成效,无论是有何不同,其检测过程都是按照GB/T4000-2008国标要求进行的。

本篇文章就是以KF100-3B检测装置的应用为对象进行了分析,对不同要素的控制进行了研究。

2焦炭热性能检测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2.1试样制备
研究发现,填入到焦炉当中的焦块性状如何,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非常直接,
片条状比例等对焦块最终能够反应的表面积起着决定性影响,反应性指标与这些
都有着关联。

从不同单位生产应用实际出发,在试样制备上也存在着一定差异,
例如,有的坚持试样采取等不挑样的做法,这样最终获取的检测结果会与实际焦
炭质量更加贴切。

对于较厚片等的修整上,单位不同遵守的规定也大不一样。


合以往的检测,笔者对所选取的试样采取挑除泡焦、炉头焦的精挑措施,在此基
础上分别对精挑残余与挑除焦块进行了试验。

从试验结果来看,对焦炭挑除前后
所进行的检测上,所获取的焦炭指标存在很大差异。

所以,在试样制备上,需要
严格按照GB/T1997标准进行,而且还需要将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予以有效控制,提前将泡焦等异常焦块清除掉,并以缩分均匀且随机入炉的原则为指导,这样可
以对焦炭实物质量进行更好的反映。

在对泡焦等的挑除上,也需要体现出合理性
要求,实际挑除比例要控制在生产总量的5%左右,如果挑除比例一直偏高也会
对焦炭实物质量构成影响。

从国标分析看,对于细条状焦与薄片焦并没有进行细化讲述,这样就难以为
操作人员提供科学指导,不利于检测结果的统一性。

结合相关研究资料看,在对
较厚条状以及片状焦块尺寸的具体控制上,尺寸在20毫米最为合适,这一点已
经被许多检测单位接受。

当前,在国内先后出现了多种型号的自动制样、磨样机械,将磨球机械等试样制备很好的降低了人为带来的干扰影响,在成球的性状上
更加规则,进而使得片状等焦块带来的不利影响予以消除,确保了再现性的再次
提高[3]。

对于焦块预处理也需要引起重视,这样可以降低检测结果被干扰的可能性。

从国标出发,对焦块选用I型转鼓50r进行倒角,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可以有效保
障检测成效,但是,在实际操作上容易导致焦块气孔被焦末堵塞的情况,如果将
倒角这一环节忽略掉,也不利于检测结果的稳定进行。

同时,在焦块选择上,也
需要突出干燥性要求,含水量在10%以下的焦块则需要干燥2小时,检测单位可
以将恒重检查融入到其中,而对于含水量特别高的焦块,则必须要进行干燥性检查,这样才能有效把握水分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2.2温度控制
在焦炭气化反应中,整个过程会吸收大量的热,以国标为参照,要求温度必
须控制在1100±5℃,为了确保这个要求的实现,需要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首先,将温度持续有效稳定的控制住;其次,确保温度采集结果的精准性;再次,
将焦块存储在面积足够大的恒温区环境中。

当前,不论是以PLC进行控制还是选
择PID,控温结果的线性表现都是非常理想的,在解决控温系统稳定性不够问题上,可以对参数及电气进行调整从而进入到最佳状态中。

在温度采集上需要严格
按照国标要求选择S型铂铑10-铂热电偶,对标准热电偶还需要定期不定期进行
校正。

为了让焦块能够处于足够的恒温区域当中,需要对设备设计制造后所处的
恒温区域进行有效测量,对于恒温区面积构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反应器长度、保
温材料等,这些组成元素对于恒温区域面积的最终确定有着直接性影响。

2.3气体控制
结合相关研究来看,焦炭和二氧化碳的气化反应速率与终点存在着明显不同,而且在相关检测当中发现,二氧化碳是明显超标的,但是,二氧化碳的实际浓度
等会对检测结构带来一定影响,在2008年制定的国标当中,明确指出二氧化碳
的浓度不能低于99.99%,如果气体的二氧化碳浓度达不到这个标准,则需要提升处理。

在对气体流量进行控制的设备选择上,可以使用转子流量计进行监测,还可以使用气体质量流量计进行更为精准的调整,KF100-3B使用azbil盘装面板式
质量流量控制器MPC系列,将温度压力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有效清除,从而对速度与精度进行了很好的提高。

通过具体试验可以发现,对于气体干燥等基本工作也要引起重视,按照规定对干燥剂进行更换,对于试验当中的二氧化碳等加热装置要认真检查维护,这也是检测工作的重要内容。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篇文章以我中心在用KF100-3B测定装置实际应用为例,对焦炭热性能检测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分析,详细介绍了检测过程、检测影响因素及使用的检测装置等,在此基础上,对试样制备、温度控制等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这对于提高焦炭热性能检测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程欢,王新东,梁英华,刘连继,崔晓冬,张平存.采用不同方法测得的焦炭热性能对比研究[J].铸造技术,2020,41(01):25-25.
[2]李杰,程欢,黄世平,梁英华,孙章,郭瑞.焦炭基础结构对其综合热性能的影响[J].煤炭转化,2019,42(05):1-1.
[3]王成林,付宏伟,刘亚军.温度对焦炭热性能的影响及控制方法研究[J].莱钢科技,2019(03):55-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