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季高考作文构思方法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春季高考作文构思方法指导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们往往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充足的理由,然而,事情是怎样,它还是怎样,世界自有其原则。
一、追问:
1、这是怎样的行为?
2、这样的行为可以有充足的理由么?
3、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充足的理由一定与既定原则相冲突么?
4、如果冲突,到底是怎样的冲突?这样的冲突是否都需要解决?
5、如果允许这样的冲突留存,那么其存在的意义与合理性又在哪里?
二、思考点:
自我意识与周遭世界
主观判断与客观事实
自我肯定与现实担当
寻找理由与接近真相
坚持自我与尊重事实……
三、角度:
1、“人们往往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充足的理由”道出了人性的弱点。
无论他是学富五车,还是白丁一个,都对自己的言行,充满正确的信心。
从凡夫俗子到庙堂高管,自古以来的惯性思维就是“人非我是”,为自己的行为,无论对错都善于“找理由”(其实是狡辩)!批评他人、炮轰时弊时火力相当猛,自我批评却避重就轻;总结成绩一大堆,检视缺点有借口。
从这一角度,可以指出这个理由就是对于自己错误的行为进行正当化的辩护。
人们一旦犯了错,第一反应常常是自我辩护,这是大自然进化过程中留下的自动机制,换句话说就是对自己的保护。
当我们做出行动之后,我们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支持我们自己。
当它们最终被证实是错误的时候,我们甚至会歪曲事实以表明我们是正确的。
然而“事情是怎样,它还是怎样,世界自有其原则”,告诉了我们,正当化辩护本身就是一个无意义的自我欺骗,因为它并没有改变行为的本质,也没有改变行为的结果。
这种充足的理由迟早会被铁的事实粉碎。
2、我们总喜欢给自己找很多理由去解释自己的懦弱,总是自欺欺人的去相信那些美丽的谎言,总是去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总是去逃避自己犯下的罪行。
但事实总是,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坦然面对那些罪恶,给自己心灵予以救赎。
3、客观的事物及社会不是以个人的好恶和意志为转移的,社会的曲直是非善恶自有公论和评价,即便是看上去再充足的理由都无法掩盖事情的真相。
所以重点在于要服从真理、讲求诚信、不自以为是,不主观臆断。
4、一方面不要为自己的缺陷和不完美去找过多的理由,要正视缺陷和不完美,另一方面要坚信美好的东西本身就是美好的,不需要过度的包装,让他呈现
出自己本身的美好就可以了。
5、当我们找到了充足的理由再行动,才能有效地避免错误,有所作为。
先行以先思为基础。
没有理由的行动是屈从本能,行动也不可能成就卓越。
但是,当我们总喜欢在行动之后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尤其是为自己失范的行为寻找理由,那就是在搪塞别人,欺骗自己。
6、寻找理由不仅是人的本能,而且是人的价值。
人在行动之前找理由,是为了发现事物的规律;在行动之后找理由则是为了总结,以便以后可以做得更好。
7、人们往往为自己的行为找到理由,这是自有人类社会以来普遍的现象,这一现象不能简单归之于好或者归之于坏,人们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可以是正当的,也可以是不正当的,有的是搪塞或逃避责任,但不管怎样,世界该是怎样还是怎样,世界自有其原则。
8、理由是主观的,世界本身的存在是客观的。
一个公民的发言应该力求公正,既不为自己的行为寻找不正当的理由,也不逃避,而应该担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要尊重世界客观的事实和原则。
9、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我们是否省察了我们的行为,是否反思,或者是否捍卫了我们为自己的行为寻找理由的权利,还世界以本来面目,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认真思考。
四、综合分析:
首先,我们要注意“全面理解材料”,从材料整体来看,要讨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人们往往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充足的理由”,第二部分是转折词“然而”后面的内容,即“事情是怎样,它还是怎样,世界自有其原则。
”
先来看第一部分:
“人们往往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充足的理由”
材料表述是直接给我们概述了一种普遍(“往往”)的现象,那么我们就可以首先去思考,这种普遍现象有什么具体表现,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为自己的什么行为,找什么样的理由?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其实材料已经给了答案,即“往往”这个词,指在大部分情况下,这既体现在当下社会,也是自古至今人们的行为表现特征,古代文人士大夫在“进”与“退”的行为中,便有诸如“奉养双亲”“兼济天下”“山水寄情”等各种充足理由。
而后面则可以分类讨论,比如我们可以把行为分成“正当”行为和“不那么正当”的行为,“利己”行为和“利他”行为,“已发生”行为和“尚未发生”的行为,等等,而人们找到的“充足的理由”可以是客观的理由,也可以是主观的理由。
在这一点上,有同学会把材料中的“自己的行为”简单理解为“错误的行为”,并且进一步解读出人们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歪曲事实,可是事情的本质却不会因此而改变,所以我们要正视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这种立意的角度,虽然做到了全面审题,但是理解太狭隘,角度太片面,分析不够辩证,所以立意较浅,拿不到高分。
接下来看第二部分:
“事情是怎样,它还是怎样,世界自有其原则”
跟第一句一样,还是在“是什么”角度概述情况,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客观规律”,再具体来看,这种客观规律可以分为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等等。
而这种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即荀子所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然后,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我们可以进一步推问“为什么”,这一点主要从第一部分来看,即为什么“人们往往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充足的理由”?
找理由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比如可以分为为了说服自己或者说服他人,这一点可以跟前面讨论的“是什么”结合在一起,为了已经发生的、利己的行为去说服他人,或者为了尚未发生的、需要勇敢面对的行为去说服自己等等。
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要给出方法论,即“怎么样”的问题。
这里同样有很多选择,比如既然“充足的理由”并不能影响或改变客观规律或事实,那么我们就不要花费精力在编织理由、遮掩事实上;或者那么我们就顺应客观规律,顺势而为;当然也可以说,虽然不能改变客观规律或事实,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它更好的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服务,改进我们的行为,等等。
总之,在审题时,势必要注重在紧贴材料的基础上挖深立意,用观点的鲜明、思考的辩证和逻辑的严密来换取一个相对满意的分数。
五、事例:
可以从人文、历史、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来举例论证,比如历史上有许多“大奸似忠”的贪官,巧言令色权倾一时,但其实很多理由都是诡辩,而历史的车轮勇往直前,最终证明了这些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同样,现在网络上有许多所谓的“公知大V”,其言论往往看似正确有理,也获得了网友们的支持,但实际上却有许多主观臆断的成分在内,这就需要人们用批判性思维去进行思辨,追寻真相和真理。
六、例文:
今者听其言而观其行
复旦附中李新
自古亦然,人们往往为其行动找出充足的理由,但理由再充足,都是从自我出发,而自我往往会遮蔽事情最真实的那一部分。
不管怎样,事情本身该是怎样就是怎样,世界有它固有的原则。
原则往往会被破坏,或慑于威势与权力,或伏拜于权威的脚下,或匍匐于沉默的大多数的眼光下。
真理被偷走外衣,谬误就会穿着真理的外衣在大街上招摇撞骗。
为什么没人为真理叫屈:那没穿衣服光着身子的才叫真理?而穿着光鲜亮丽的谎言,它打扮得再花枝招展,毕竟是谎言。
谎言最能口吐莲花巧舌如簧,它有一千个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护,掩饰事情底下最真实的死角。
而真实因为真实而沉默,而包涵,而默默承受,一忍再忍,
而呈现君子风范,在自己善良的理想国里忍受化作享受,岂不知这是隐忍与懦弱,是让步与纵容,致使谎言旁若无人,大行其道,而一再得逞,成为世界永远的赢家,成功的典范,其实高尚者有高尚者行为的准则,为什么不能振臂一呼,捍卫自己为自己行为辩护的神圣权利,告诉世界:事实不是那样的,事实不是他说的那样?
你可以沉默,等待时间公正的发话,可时间往往会将事实成为解不开的谜底,你还要等待多久?许多事实是等到身后,身后的时间有多漫长,在许多情况下是亘古的孤独与无告。
我开口,或者聋哑。
用一生的经历看清世象,始观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者观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我不会将假象现身,原形毕露,在阳光下显影,我漠然而冷静,袖手旁观,去筛选那理由真实的成分,不动声色心知肚明,聪明人你告诉我,为什么要揭穿呢?假的自得其乐,真的与它相安无事,岂不是两全其美?然而,事实该是怎样,就是怎样,世界有它本来的原则,灰尘都会擦亮眼睛,拾得有言:且由他去,若干年后,看他怎的!
冷眼观其行,那理由,爱咋的咋的!
为自己开脱
华东政法大学张晓雨
大家小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场景:考试没考好,回了家,把卷子藏起来不敢给妈妈看,好像卷子藏起来了,糟糕的成绩就不存在了一样。
对于小孩子而言,考试没考好带来的直接影响恐怕大多是对于家长责备的恐惧,而不是对自己的反省。
长大之后的我们学会了反省,但是仍然会在不同的场合重复儿时的举动。
只不过此时不再是简单的隐藏,而是高明地先承认再为自己找理由开脱。
工作上不顺利是因为自己没有发挥好,但也因为上级不能慧眼识人;爱情中不顺利是因为自己有些作,但也因为对方从不走心;减肥迟迟减不下来是因为自己一直与夜宵为伴,但也因为身旁就有一群吃货......现在的我们是惯会找理由的,从社会环境的外因再到一系列的不可控力,我们为自己的“失败”找理由,为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找理由。
这种方式是中性的,是我们调解心态、润滑生活、缓解压力的方式。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么做是无可厚非的。
谁都想有一个轻松些的生活而不是自责度日。
如果不为自己的行为找些理由来开脱,那么许多人就很难从在失败中一次次站起来。
毕竟越战越勇的勇士是少数。
可我们也知道凡事一旦过度往往就会失控。
微博上各类热搜每天如火如荼地刷新着——江歌案、红黄蓝事件、携程幼儿园事件等等,每一个社会事件的发生都必定是社会这台大机器在哪个零部件上出了差错。
面对失控的局面,人群之中开始互相指责,各自开脱。
往往争论到最后,大家都忘记了自己在争些什么,各种责任推来推去,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但总有人得站出来承认自己的行为,总有人得找到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总有人得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在考验社会秩序底线的问题上,个人的各种所谓正当理由就显得像孩童撒谎一样,荒唐可笑。
杀人犯会提及自己的冲动不理智,也会装作不经意提及被害人的过失和自己令人同情的家庭背景,但是永远不能掩盖他犯罪——夺人性命的事实。
如果为自己开脱,能让自己好受些,能更好地出发去面对未来,那你就去这么做吧!但是,如果为自己开脱,只是为了让自己逃避现实,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那你还是不要这么做!因为终究会有人爆料你的所作所为,你一时的开脱终究会开花结果,而到那个时候就不是你自己能够决定要不要承认自己的行为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