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教案6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6则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一):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潜力:
(1)关键词句含义的理解。

(2)理清文章思路。

二、过程与方法:
(1)透过阅读文本,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潜力。

(2)透过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潜力。

(3)透过“关键句”来理清思路,明确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文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刘和珍生平及死难经过,学习其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设计意图】
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其实是对“三·一八”惨案的述评。

文章第一、二节是说写作的缘起,侧重于探求本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好处。

作者的笔触涉及到三类人:反动势力、爱国青年和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的“庸人”。

他愤怒地控诉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无耻的流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

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另一方面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
“更奋然前行”。

高度表现了一代伟大作者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能够激发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将着重点放在理解词句、把握文意、挖掘主题上,对于文章的思路则简略带过或忽略不讲。

新教材,新要求,教师务必做到旧课文新教法,将教学重点放到理清思路上。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品味文中一些富含深意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

2、理清思路,把握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

教学难点:
文章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和写作本文的好处。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思路,把握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

一、导入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人被誉为“民族魂”。

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

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

一位友人送对联以示悼念: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位呐喊者便是鲁迅。

这天我们来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看一看鲁迅是怎样为革命、为正义、为青年呐喊的。

二、介绍写作背景(提问或大屏幕展示)
192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蓬勃发展,在人民革命浪涛的冲击下,帝国主义扶植的段府摇摇欲坠。

3月12日,为了帮忙奉系军阀消灭当时倾向于革命的冯玉祥的国民军,日帝的两艘驱逐舰悍然进攻大沽口,炮击国民军,
后者忍无可忍,被迫还击。

16日,日帝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中国提出抗议,并纠集美英等帝国,向段府提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既18日午前作出答复。

18日,北京各界人士为了抗议帝国主义侵略我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会后,游行示威,在段府前请愿,当到达时,早已经戒备森严的府卫队突然向群众开枪射击,并用大刀砍杀,制造了死47人,伤123人的“三一八”惨案。

(参考注释一)
惨案发生后,军阀的反动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污蔑参加请援的群众是“暴徒”,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制造了种种谣言。

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化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的4-9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

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血债务必用同物偿还。

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之后,鲁迅又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章。

4月1日,写下了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在那里与纪念同义。

君,是对人的尊称。

三、整体感知
⒈朗读,读准字音,读出情感,让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中。

⒉探究问题:根据课文和背景资料,概括本文主要资料:(屏幕展示)
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其实是对“三·一八”惨案的述评。

文章第一、二节是说写作的缘起,侧重于探求本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好处。

作者的笔触涉及到三类人:反动势力、爱国青年和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的“庸人”。

他愤怒地控诉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无耻的流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

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另一方面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

高度表现了一代伟大作者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能够激发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

三、总体思路探究
1、从文章的题目看,“记念”说明本文是一篇记人叙事类的文章,“刘和珍”是本文叙述的主体。

课文的七节中哪几个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君”
明确:三、四、五节。

2、第一、二小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写作缘由。

3、第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好处。

4、小结
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好处。

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五、具体探究三大部分的思路
1、探究第一部分(1-2)的思路
思考: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
明确:提示性的话是“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两次。

但是这两个“必要”意思完全相同吗?第一“必要”,说的是悼念遇害者刘,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

第二“必要”,在于唤醒“庸人”,用人们牢记这笔血债。

两次强调“必要”,突出了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

这部分是按照由爱到憎的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2、探究第二部分(
3、
4、5)的思路
思考: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明确: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思路的。

先回忆与刘的最初相识,再详细叙述遇难的经过。

叙述遇难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3、探究第三部分(6、7)的思路
思考后明确:这部分先否定了徒手请愿的做法,然后用“然而”将笔锋一转,肯定了这次死难的好处,鼓励“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

可见是按照由否定到肯定的逻辑顺序布局思路的。

完成板书设计:
总体思路局部资料及思路思路顺序
悼念“刘和珍”
控诉反动政府逻辑顺序
痛斥走狗文人
(1、2)写作缘由唤醒庸人逻辑顺序
(3、4、5)记念主体写遇难经过时间顺序
(6、7)教训好处激励前行逻辑顺序
六、作业(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探究文章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一、导入
二、探究文章关键语句。

1、文章写于1926年4月1日,在那里作者为什么用“中华民国”来纪年?
明确:以“中华民国”来纪年,这是愤慨的揭露和讽刺。

“三一八”发生说,鲁迅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之二》,他当即在这篇文章的后部分,同样大书“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并称这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作者对“中华民国”一向是嗤之以鼻的。

如1925年在《忽然想到》中说:“我觉得仿佛久没有所谓中华民国……”,在作者看来,所谓“中华民国”早已经不是人民的政府,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所谓执政府总统,完全是屠杀人民的刽子手!因此,作者在文章开篇写“中华民国”具有讽刺意味,我们不难从这庄重严肃的文笔中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2、“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明确:要理解这话,得首先立即作者在追悼会之前的情绪。

3、24早晨,作者得到刘、杨的遗体已经从医院运回学校的消息,便立即到礼堂去看烈士的
遗容。

从学校回来后,作者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就病倒了。

3、25,作者冒着被“段政府”通缉的危险,出席了追悼会。

会上,人们激昂愤慨的情绪和不时夹杂的阵阵啜泣声,使鲁迅压抑不住心头的悲愤和激动,便走出会场,独自在礼堂外徘徊。

/“我……”写出了鲁迅压抑不住的悲愤,把读者引入悲愤的氛围。

3、作者为什么再三写刘和珍“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明确:强调刘的善良可爱,反衬出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流卑劣。

4、作者为什么一再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来”“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明确:烈士被杀,无限悲痛,不能不写,很有必要。

但是“我已经出离愤怒了”。

无话可说,不出话来。

尤其是后者,“尤使我觉得悲哀”。

鲁迅每次触及走狗文人时,都表现出极大的鄙不是真正的无话可说,而是愤怒!反动派的杀害人民的凶残,文人的污蔑和的下劣,令人说视和愤慨,曾用笔墨形象地描绘过走狗的劣性:“每一个破衣服人走过,叭儿狗就叫起来,其实并非都是主人的意旨和使。

叭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

”从本文中,也能找出例子:“……流言,尤使我……”同样用了个“尤”字,两次使用,绝非偶然,它反映了作者对奴才走狗的不可遏止的不同寻常的恨。

(朗读时,“流言家”“下劣”要重音读出,读得铿锵有力,只有这样,才能传达出作者的无比愤慨和仇恨的感情)由此看出,作者因“悲恨”而感到有写的必要,因“恨”而无话可说,“悲”和“恨”两股情感在文章一开始就升腾交织。

5、“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中“也”字如何理解?
明确:“也”字针对陈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单因为陈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动机远非限于“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而是由于鲁迅和刘既是师生又是同志。

对于她的死,鲁迅感到个性悲痛,所以写文是必要的。

6、“真的猛士”(略)、“庸人”、“中国人”、“有恶意的闲人”(略)、“无恶意的闲人”、“苟活者”(略)分别指什么人?
明确:“庸人”者,平庸之人也,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

这种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不敢“直面……正视……”他们个性容易忘却“旧迹”,忘却历史的教训,他们不思反抗,苟且偷生,在客观上起着“维持……世界”的作用。

“中国人”是指反动派,还是指所有的中国人?我们能够联系作者这时期的思想倾向来看。

1926年,鲁迅的思想还处于由一个新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过渡的阶段,一方面,他已经广泛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但是令一方面,进化论、个性解放、改造“国民性”等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表此刻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上,往往是过多的看到愚昧、落后、冷漠、软弱、麻木等所谓“劣根性”。

因此“不惮以最坏的……”中的“中国人”不仅仅指反动派,而且包括一般中国人。

“无恶意的闲人”对世界的态度极端地冷漠,他们冷眼观看人生,甚至将烈士的鲜血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

对这种人,作者是不抱期望的。

7、第5节在记叙刘遇难时句式上有何特点?为什么用短句?
明确:极其短促的句式,表现出作者无法控制的激愤之情。

8、“从背部入”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突出“其一是手枪”?
明确:刘当时中弹,是“弹从背入”,可见并不是“丛击军警”与军警应对面地搏斗,证明她完全是无辜的,她不是什么“暴徒”,倒是府卫队的卑鄙。

手枪是军官使用的,证明这次屠杀是有人指挥的,事前筹划好的,决不是军警各自的“正当防御”。

这些铁的事实,有力地戳穿了段政府“通电”(造谣这次惨案是李大钊等人“率领暴徒数百人,闯袭国务院,泼灌火油,抛掷炸弹,手枪木棍,丛击军警。

各军警正当防御,致互有死伤”)中对死难者所横加的种种罪名。

正如《可惨与可笑》等文章中指出的那样……(见书上注释)。

9、第6节首句“时间……太平”中“太平”如何理解?
明确:本义是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所谓“太平盛世”。

显然文中不是这意思,那么是什么意思呢?(启发学生吟读“我懂得衰亡民族……”)“默无声息”便是对“太平”一词最好的注释,也就是指反动派高压政策所造成的“万马齐喑”的现状,可悲局面。

/看来,“三一八”就像几颗石子投进大海,未能掀起波澜,依旧一潭死水。

“太平”一词蕴涵作者多少愤怒与不平,又包含作者多少辛酸的眼泪。

10、引用陶诗的作用。

明确:是说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的怀念,“这就够了”。

徒手请愿固然是不值得的,但是既然流的血,就必须会产生影响,尽管不必须很大,这血也不会白流。

(见《用书》)
11、第7节第2段句子结构的分析(略)。

二、小结文章感情脉络。

第1、2节是说写作的缘起,侧重于悲痛的回忆和哀悼,第3、4、5节是记念的主体,侧重于愤怒的揭露和控诉,第6、7节侧重探求死难者对于将来的好处。

作者的笔触及到三类人: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爱国青年,处于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和“无恶意的闲人”。

他一方面愤怒地控诉了段政府残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卑劣无耻的谎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了自己的悲哀与尊敬。

另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高度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

文章表现的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能够激励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

四、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进一步体味作者悲愤交加的感情。

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

一、探究本文写作缘由。

1、读第一、二节。

2、探究本文写作的缘由。

明确:其一是要悼念、祭奠遇害者刘和珍君,正如文中所言:“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其二则在于唤醒庸人,因为“(庸人)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鲁迅先生为了让人牢记这笔血债,唤醒国人打破这“非人的世界”也“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二、质疑解难
⑴“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一句,他们指什么人?“快意于我的苦痛”怎样理解?
明确:“它们”指反动派。

“快意于我的苦痛”实际是警告反动派别高兴的太早,总有一天血债必将血偿!
⑵“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一句,“真的猛士”指什么?“惨淡的人生”是什么意思?“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什么人?
明确:“真的猛士”指真正勇敢的革命者。

“惨淡的人生”指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现实。

“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看到黑暗现实,哀痛于国家和人民而无力改变的人和敢于正视黑暗现实,为国为民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人。

二、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个青年?
1、(屏幕展示)刘和珍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了,年仅22岁。

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被虐杀了。

对国家、对民族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巨大的杯具,鲁迅以前说过:“杯具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那么刘和珍身上有哪些有价值的东西呢?
2、学生自读第一、三、四、五段,思考归纳:课文记叙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你能认识到刘和珍君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明确:预定《莽原》-→追求真理(毅然)
“风潮”领袖-→敢于反抗
事迹虑及母校-→有远见、有革命职责感(黯然)
欣然喋血-→勇敢坚强、敢于抗争(欣然)
难中救助-→从容善良
3、对于刘和珍等人遇害,作者为什么要详写
明确:一是揭露了敌人的凶残,二是赞扬了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的精神。

4、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

”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对惨案“悲愤”感情的句子,并加以品析。

示例:①解读“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明确:a、“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御用文人的无耻诬蔑。

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这就是中国式的专制统治,这就是中国式的白色恐怖!正是这野蛮而严密的专制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逐渐消亡,以致“默无声息”了。

b、“沉默”有两种含义、两种结果:一是“爆发”,沉默的过程是积蓄力量的过程,是爆发的先兆;一是“灭亡”,甘受压迫,国家、民族更加衰颓下去。

作者选用选取复句,启示人们:事情已到了尽头,对中外反动派说什么也没用,务必起来斗争,证明了作者的斗争意志和殷切期望。

②解读“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礼貌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明确:
a、第一句中的“这”指代“三个女子的从容”;第二句中的“这几缕血痕”指的是“三一八”大屠杀。

b、“伟大”一词有“赞颂”说与“反语”说。

持“赞颂”说的认为这一部分的中心是赞颂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沉勇友爱、临危不惧的精神,另外在此句中“当…的时候”这一介宾短语使用并不恰当,用了这个介宾短语使句子成了无主句,如删去,就不难理解“这”指代前一句,侧重点是“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惊心动魄的伟大”是赞颂主和珍等人的勇敢行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

持“反语”说的认为这是讽刺执政府对爱国青年的攒射,这样也就能与下文的“伟绩”、“武功”等反语相协调一致。

c、“礼貌”“伟绩”“武功”部运用了反语的手法。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赞颂三个女子临危不惧、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揭露杀人者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作者万分悲愤的情绪。

③解读“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这段话。

明确:句中的“中国人”是指反动的统治者。

鲁迅一向把敌人看得很坏,认为“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他们都不会错。

“然而”一转,指出段政府这一次坏到连作者都怀疑了——阴险狠毒之甚真是坏出了格。

三、探究请愿喋血的好处
1、说到请愿的好处,一般人只是肯定和赞扬,而鲁迅对徒手请愿是什么态度?你怎样理解?
明确:不赞成,应改变斗争方式。

“超多的木材”喻指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

作者用煤的构成来比喻牺牲巨大才换来了社会的一点进步,作者以“煤的构成”作比喻,深刻阐明“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往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能前进一小步,而且“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由此,沉痛地指出这次惨案的经验教训,意在告诉国民认清反动统治者“吃人”的本性,吸取血的教训,改变战斗方法。

2、作者是怎样评价烈士死难的好处的?齐读思考。

明确:a、高度赞颂——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最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这是个单句,主语是“事实”,谓语是“为”,宾语是“明证”。

作者透过这一单句高度评价了烈士死难的好处,讴歌了刘和珍等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

b、将来好处——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期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明确:①这个并列复句,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好处。

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期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②“苟活者”首先是说自己,因为鲁迅先生严于解剖自己,同时也是为映衬刘和珍等人的勇毅形象。

“苟活者”也说那些不敢斗争,暂得偷生的“庸人”,鲁迅先生期望这些人能看到期望,起来战斗,这也是战斗的号召
3、文后作者又说“呜呼,我说不出话,”作者明明说了这么多,怎样又说说不出话呢?
明确:在此,表达了作者无尽的悲愤和深深地歉意。

四、总结全文
在我国文学史上闪耀着一颗璀璨的巨星鲁迅先生,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了解了《一件小事》。

这天,读了他的《记念刘和珍君》,随着他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

我们看到,真正的革命者,应对国家和民族的惨淡前途和人民的悲惨命运感到哀痛,他们又为改变黑暗现实、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

这也正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的理想人格。

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痛苦,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

(背诵要背诵的片断)
五、作业
1、我看刘和珍(作文)
2、我心目中的鲁迅(作文)
相关链接:
1、对“沉默”的理解
(1)出示投影
假如中国还不至于灭亡,则已往的史实示教过我们,将来的事便要大出屠杀者的意料之外——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

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血债务必用同物偿还。

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无花的蔷薇之二》)
(2)明确:“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

“流言”指走狗文人的无耻谰言。

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沉默啊。

沉默呵”这是对反动派罪行的愤怒控诉。

那里不是赞许“沉默”,而是对中国反动派的高压政策所造成的这种黑暗的沉默现状表示极大的愤慨。

从与后面一句联系来看,第一个“沉默啊”感情深沉,感叹的成分较强;第二个“沉默呵”感情较为激越,愤怒的情绪较突出。

为唤醒民众,作者在最后指出“沉默”的两种前途:一种是爆发,一种是灭亡。

从句式看是选取复句,证明只存在一种可能。

表面上看,作者并不肯定哪一种,似乎只客观地指出衰亡民族的两种不同的发展前途,但是实际上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出路,作者肯定的是后者。

作者用这一复句,既是对反动派的警告:杀人者别得意,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刻,更是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鼓动。

全句感情高度激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