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内注射万古霉素用于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疗效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鞘内注射万古霉素用于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6-05-04T15:55:53.1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2期作者:乔建华高文清海燕桑文渊孟林王华[导读] (赤峰市医院 024000)观察并分析鞘内注射万古霉素用于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
乔建华高文清海燕桑文渊孟林王华
(赤峰市医院 024000)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鞘内注射万古霉素用于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取2011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0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广谱抗菌药物静滴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以及用药不良反应情况,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更优,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但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神经外科临床上,常规抗菌治疗的同时联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术后颅内感染可收到满意效果,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颅内感染;万古霉素;鞘内注射;疗效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2-0176-02 受多种因素影响,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常常在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颅内感染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一旦发作则往往难以有效控制,对患者预后造成不良影响,或致患者死亡。
临床对于此类病例多经静脉单纯给予大剂量广谱抗菌药物处理,但部分病例疗效不佳[1]。
本文基于此观察并分析鞘内注射万古霉素用于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提供一定指导和帮助。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0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19~63岁,平均年龄(38.5±11.2)岁;其中34例为闭合性颅脑损伤,22例为高血压脑出血开窗血肿清除术,10例为微创穿刺引流术,6例为脑室外引流术,幕上肿瘤与幕下肿瘤各14例。
入组患者均有高热、颈项强直表现,其中48例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清醒者精神状态极差,伴有剧烈呕吐以及头痛症状,脑膜刺激征(+),其中12例明显躁动不安。
脑脊液穿刺检查结果提示白细胞计数为(1250~8720)×106/L;脑脊液糖定量低于2.25mmol/L,蛋白定量不同程度升高。
按照RevMan5.0软件生成的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相近而无较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组患者术后均采取头孢菌素静脉给药预防感染。
当患者病情确诊后立刻将脑室外引流管拔除。
对照组结合细菌培养结果和既往治疗经验分别选用碳青霉烯或者三代头孢菌素治疗,并做腰椎穿刺置管引流抽取感染性脑脊液。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方法如下:取0.5g万古霉素与250ml 0.9%生理盐水混匀后经静脉滴注给药,每隔8h给药一次,同时抽取10ml 药液鞘内给药(含万古霉素20mg),1次/d,持续治疗3d 后隔日给药1次。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2]
观察第1周、第2周时两组治疗效果,统计癫痫发作、麻痹性肠梗阻、下肢疼痛、迟缓性瘫痪以及感觉异常等相关不良反应。
其中治愈标准如下:患者体温复常、颈项强直明显缓解,头痛症状消失;脑脊液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各项生化检查结果均正常;血常规检查结果无异常。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_+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应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第1周、第2周时治疗效果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第1周以及第2周时临床治愈率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但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在各类医院感染中,神经外科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是较为严重的一种,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一旦出现颅内感染,其住院时间大大延长,同时住院费用支出也明显升高,甚至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据统计数字显示,神经外科颅内感染发生率约为2%~9%,病死率则高达4%~30%[3]。
术后颅内感染影响因素包括如下:(1)手术室人员未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导致术中污染,或手术时间较长,切口暴露时间过长导致细菌侵入;(2)电凝使用过多或者切口缝合过密,影响头皮切口部位血循环状况,迁延不愈,导致脑脊液切口漏形成;(3)受到术后颅内颅骨修补材料以及脑膜补片等残留异物影响[4],此外脑挫伤后脑组织液化坏死为细菌提供了繁殖培养基;(4)高龄因素;(5)
术后长时间留置引流管,感染几率升高。
对于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来说,早期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是关键所在。
临床多采用经验性治疗方案,即在广谱抗菌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腰穿引流,但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仍是不可或缺的。
结合细菌培养结果针对性应用敏感抗生素,并取小剂量抗生素经鞘内注射是现阶段公认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案[5]。
腰穿置管引流可将脓性脑脊液排出、缓解脑膜刺激征、降颅压,而且可避免反复腰穿,便于给药,有效减轻了患者痛苦。
万古霉素属于糖肽类抗生素,其并无广谱抗菌的特性,但对于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致病菌中分布最广的革兰阳性球菌敏感性较高。
该药物难以有效穿透血脑屏障,因此静脉给药通常无法收到满意效果。
临床研究[6]证明,抗菌药物浓度在攀至有效杀菌浓度数值的10倍时,抗菌效果得到显著强化。
但几乎所有抗菌药物都采取静脉给药,因此蛛网膜下腔几乎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攀至10倍有效药物浓度值,而鞘内注射给药则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经鞘内注射万古霉素可直达脑脊液,从而跳过血脑屏障过滤作用,有效保障了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数值,疗效更优。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第1、2周时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提示本次用药方案效果满意,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在常规抗菌治疗的同时联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术后颅内感染可收到满意效果,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神经外科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明亮,孙世中,杨细平等.利奈唑胺治疗14例神经外科术后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颅内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2,24(3):175-178.
[2]赵航,刘天戟,李桂杰等.神经外科术后并发颅内感染危险因素Meta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2):6337-6338.
[3]岳晓艳,石广志.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抗生素使用[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3,34(2):177-180.
[4]荆楠,唐明忠,刘志忠等.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脑脊液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7):1272-1274.
[5]宋伟正,徐声亮,毛庆等.万古霉素联合腰穿引流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16例分析[J].四川医学,2014,(10):1270-1271,1272.
[6]王文鑫,孙正辉.87例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1,32(4):312-313,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