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课件:第7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单元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③ · 人教版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单元总结
1必清·线索导引2必记·精要盘点3必练·高考真题
必清 ·线索导引历
史
必
修
③
·
人
教
历史必修③·
人教
线索1: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两弹一星”、杂交水稻、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载人航天、高性能计算机、基因工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集中力量发展“两弹一星”,以打破美苏等国的核垄断和巩固国防。
同时在农业科技和生物技术方面亦取得世界瞩目的成就。
改革开放新时期,载人航天、计算机、基因技术等高新技术迅速发展,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历史必修③·
人教
线索2:建国以来文艺事业的曲折发展:“双百”方针的提出→曲折的年代→文艺的春天。
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科学与文艺工作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随着“左”倾错误发展,“双百”方针未能贯彻下去;“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清算“左”倾错误,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及“二为”方针,文艺工作迎来又一个春天。
历史必修③·
人教
线索3: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人民教育的奠基→“文化大革命”破坏教育→“科教兴国”、教育复兴。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建设人才;“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人民政府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教育的持续发展。
必记 ·精要盘点历
史
必
修
③
·
人
教
历史必修③·
人教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的重要发展历程
1.1940~1965年,是新中国科技发展的起步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全国相继建立了一批科研机构。
国务院也成立了科学规划委员会。
从此,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开始走上由国家统一领导的大规模发展的道路。
在中国科技发展起步时期,中国部分领域和科学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而且已初步具备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2.1966~1976年,是新中国科技发展遭到严重破坏的时期。
“文化大革命”以来受“左”倾错误的影响,我国的科研事业受到重创,但还是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和选育出了杂交水稻新品种。
历史必修③·
人教
3.1977~1979年,是新中国科技发展的恢复时期。
十年动乱结束后,中共中央很快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提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的口号,并为此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得中国科学技术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4.1980年至今,是新中国科技全面发展时期。
(1)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政策,鼓励科研机构发展,在完善科技体制方面不断向前迈进。
(2)从1986年起,国家先后制定了星火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攀登计划、重大项目攻关计划及重点成果推广计划(六大计划),形成了新时期科技工作的新格局。
历史必修③·
人教
二、新中国成立后文学艺术创作的两个高峰及其出现的主要原因
1.两个高峰:一个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另一个是改革开放新时期。
2.主要原因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开展。
党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促进了文学艺术创作的繁荣。
(2)20世纪七八十年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行改革开放。
党中央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总方向,概括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文化艺术发展的根本目的,推动了文学艺术创作的又一高峰。
(3)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辛勤劳动。
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文艺工作者的工作热情高涨,有力地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历史必修③·
人教
三、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和成就
阶段方针政策成就
新中国
成立初期
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
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
把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造成
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时期
毛泽东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
系,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文化大革
命”时期
“以阶级斗争为纲”,大中小学一
度停课,大学招生通过推荐方式招
收“工农兵学员”
教育战线一片混乱,人才出现
断层
改革开
放以来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三个
面向”;20世纪90年代,实施“科
教兴国”战略和“211工程”计划
各类教育飞速发展,培养了大
批各级各类人才,为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注入无穷活力
必练 ·高考真题历
史
必
修
③
·
人
教
历史必修③·
人教
1.(2018·江苏历史卷,3分)《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
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B.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B
历史必修③·
人教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于1970年,与题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不符,A项错误;2003年“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我国由此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符合题意,B项正确;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与题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不符,C项错误;袁隆平成功培育杂交水稻“南优2号”是在1973年,与题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不符,D项错误。
历史必修③·
人教
2.(2018·全国文综卷Ⅱ,4分)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
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
由此可知( )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C
历史必修③·
人教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动态发展的,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一个过程,故“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
材料涉及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这是实用人才培养的表现,但不意味着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实现,B项错误。
材料表明高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人数增加,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和要求,说明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C项正确。
材料未提及中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与高等教育的普及没有关系,D项错误。
历史必修③·
人教
3.(2010·广东文综,4分)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建国初期的“双百”方针,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
A、B、C三项都是“文革”时期的文艺方针,不符合题意。
“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体现了文学、艺术的自由发展,故选D 项。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