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翰林衰落开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初的翰林院基本继承了元代的体制,在政治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永乐之后,内阁出现,取代了翰林院的地位。透过内阁与翰林院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窥见明代的政治状态。内阁的出现
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仍十分重视翰林院的地位,如处理政务时遇到疑难问题,就会让翰林儒臣“折衷古今”,然后再处理。以皇帝的名义颁发的诏书等,也是由翰林官员代笔起草。此外,翰林院还有修史之职责,如洪武二年(1369年)著名文人高启应召入朝,被授予翰林院编修,负责纂修《元史》。洪武十三年(1380年),因丞相胡惟庸案,促使朱元璋废除中书省,不设丞相,翰林院政治地位更加突出。
建文帝时期,翰林学士方孝孺、黄子澄被重用,深得皇帝信任,在明成祖发难起兵之时,积极为建文帝出谋献策,当时的诏檄都出自他们之手。后来明成祖虽取得帝位,但却无法收服这些效忠建文帝的翰林儒臣之心。他准备登基时,身边都没有可以起草即位诏书的人,只能从狱中请出方孝孺,但方孝孺至死不肯,被诛杀十族。为了巩固皇权统治,明成祖重新选拔了一批能为自己所用的文臣,如解缙、黄淮、胡广、杨荣等,组成一个新的能助其政事的机构——内阁。翰林院参谋献纳之责从此被内阁所取代,解缙、胡广、杨荣等七人也成为明成祖的耳目心腹。
翰林院的政治地位虽有所下降,但自永乐开始,内阁阁臣十有八九多出自翰林院,正所谓“非翰林不入内阁”,由此也引发了翰林院制度的变化,最突出的莫过于翰林官人选的资格。明太祖时,翰林官人选尚无严格的资格限制,洪武中期以后,有较多的进士、庶吉士进入翰林,但同时也有不少非进士出身的人跻身翰林。直到天顺三年(1459年),大学士李贤提议,非进士出身不能进入翰林院,即使是进士,除一甲三名外也不能直接进入翰林,翰林官人选资格由此变得严格起来,为的是保证翰林学士的职业素质。翰林院也成为晋身内阁高级官员的途径,是储才、养才之地。如名臣李东阳,天顺八年(1464年)中进士二甲第一,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官至内阁首辅。
翰林院与内阁
明代的内阁制度虽源于翰林院制度,但两者多有明显不同之处。从政治事务的参与程度来看,翰林院一直承担的是皇帝的秘书职责,负责“谋议所属”、“献纳论思”。但内阁出现之始,其政治权力已非翰林院可比。明成祖时期的内阁,职责已明确为“参预机务”,其奏疏常直达御前。
明宣宗时期,开始有“票拟”之制,凡是朝廷的重要章奏,在送给皇帝批示之前,由内阁学士先拟定批答文字,“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送请皇帝批准,皇帝再用红笔批示。虽然最后的决定权还是在皇帝手中,但是皇帝很依赖于内阁的意见,内阁大臣通过“票拟”这一形式直接参与朝廷的政治事务,“票拟”制也进一步扩大内阁的实际权力。譬如对于当朝官员的任用上,如果一个官员得不到内阁首辅的赏识,就很难在仕途上有所进步。明代著名诗人何景明天资聪颖,十九岁时便中了进士,一时风头无两,与当朝首辅刘健又是同乡,大家都以为像何景明这样的人肯定能选入翰林。然而刘健并不看好何景明,说他“福薄”,会写诗又有什么用?结果何景明无缘选入翰林院。
正统七年(1442年),翰林院衙署在长安门外落成,翰林院正式成为外朝官署,与内阁成为两个独立机构。嘉靖以后,翰林院的政治地位进一步下降,翰林院既不能起草重要诏命,也无权议论当朝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