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的误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情境教学的误区
[日期:2008-06-20] 来源:实验二小作者:郦筱雯 [字体:大中小]
一、研究背景
西方早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是活动背景和文化产品的一部分,并在活动中,在其丰富的情境中,不断被运用发展的。而数学情境是专指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它从提供信息——通过联想、想象、反思——发现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内在联系———进而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等一系列活动中,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其表现为对新知识的渴求,对客观世界的探索欲望,对数学的热爱等等。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孩子感到厌烦,不要把他们引到一种疲劳和对一切漠不关心的状态,而要使他们的整个身心都充满欢乐。”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问,本身不带有愉快的因子,而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使抽象、烦琐、复杂的数学学习形象化、生动化和情感化,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从而达到乐学的境界。我们倡导情境教学其意义在于:①促进迁移。情境认知能意识到思维中的疑难困境及产生背景,并能揭示真实的生活情境在学习中的内在意义。而传统学习中学生对于脱离情境的知识的理解也仅仅限于字面上,只懂得用它解决课堂上或是试卷中的问题。②真实的学习。传统学习中人为的、简化的“情境”是为固定的认知路径而设计的。这一路径是课程编制者与教师预设的,而且常常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有效的、有序的、科学的。而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了在日常环境中,人们倾向于采用实用的策略。③主体性的建构。置身情境中的学生很容易产生探究的愿望、解决问题的热情与责任感,这些学习的动力资源促使学生主动寻找、确证、评价甚至开发信息要素,自主建构认知的路径,这种路径是个性化、独特的。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验证、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学习中,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基于以上理念,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情境创设,这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一个新的亮点。但是在情境创设的热潮下,不难发现某些教师煞费苦心创设的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只不过是“花架子”,它忽视了情境创设的目的性、实效性。这些形似而神离的“情境设计”,让我们不得不冷眼看它,静心反思。
二、情境教学存在的误区:
1、多了趣味,少了目标
案例:
美丽的大森林,流水潺潺,鲜花盛开……那可爱的小乌龟和小白兔更是让学生兴奋不已。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美丽的大森林走一趟,你们看森林里有什么呀?
生:好美丽的大森林!
生:有可爱的小白兔。
生:有磨菇。
生:有花
……
师:看到了小乌龟与小白兔,你想到了哪个故事?
生:龟兔赛跑。
师:你知道最后谁赢了?
生:小乌龟。
师:为什么它会赢了?
生:因为小乌龟很勤奋。
生:因为小兔子半路睡着了,它太轻敌了。
师:今天,小乌龟和小兔子又一次比赛了,他们这一次是打靶比赛,猜一猜他们谁会赢?为什么?
生:可能是小兔子,他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勤快了!
生:可能是小乌龟,小兔子在打靶上根本不占优势!
生:我认为是小兔子,他天生一副机灵像。
师:我知道每位小朋友心目中都有支持的,那就举起它的照片,大声给他喊加油吧!
生:加油!加油!……
反思:这时学生的情绪相当高涨,但是纵观这耗时5分钟的新课导入,其实只是一幅供学生欣赏的美丽画面,一个供学生听的故事而已,称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情境创设,在一定程度上,还可能成为分散学生思维的干扰因素,把学生的数学思考淹没在童话所引起的其他想象中。
兴趣的激发只是情境的一个最起码的一个条件,关键的是让情境起到帮助学生实现“问题解决”的作用,使学生在情境中能主动地发现一些问题,自主地去探索、去解决。
我们知道,数学的来源,一是来自数学外部现实社会的发展需要;二是来自数学内部的矛盾,即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即“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有利于意义建构。但是,创设情境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也不能拘泥于过多的非数学信息,不能干扰和弱化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应该有利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现实生活,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
2、“生活味”超过“数学味”
案例:
一位教师上三年级“找规律”一课,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生活中寻找搭配的规律,进行了如下的组织。
引入——周一的菜谱(肉丸子、白菜、冬瓜)让孩子们按一荤一素搭配起来,使学生能初步理解搭配的意义。
展开——周三的菜谱(排骨、鱼、青菜、豆腐、油菜)让孩子们按一荤一素自由地搭配,在搭配的过程中体验有序搭配的必要性与价值,从而使学生产生有序搭配的内在心理要求。巩固——周五的菜谱(肉丸子、虾、白菜、豆腐、冬瓜)让孩子们说一说,按一荤一素有哪几种搭配方法,并想一想怎样搭配不容易重复和遗漏。
应用——超市购物(出示超市食品柜台,自由选一瓶饮料、两样主食、三样副食)。
反思:乍看上去,这节课可谓是具有浓浓的“生活味”,学生始终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学数学。但是我们在听课中发现,学生为了在纸上写出这些菜名,教师为了把学生的搭配结果一一板书在黑板上,花费了很多时间(其实教学时完全可以用符号来替代荤菜和素菜);整堂课黑板上写满了菜名,大家说的也全是菜名。而且当学生汇报时,很容易把荤菜和素菜搞混淆,学生看到或听到这些菜名时都先要想一想是荤菜还是素菜,再想办法搭配。人为设置了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