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经济学》-精读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经济学》-精读
目录
Day 1 破橱窗效应&战祸之福
№.1本书导读
2008年留给国人的回忆,除了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或许还有从美国开始蔓延全球的次贷危机,这场发端于美国房地产行业的经济危机,最终影响到世界各国的经济,当然中国也未能幸免。
为了挽救当时经济增速急刹车的中国经济,政府推出了庞大的“四万亿”计划,以投资包括高铁在内的国内基础设施。
激进的“四万亿”计划在当时挽救了每况愈下的中国经济。
但如果我们今天来评价“四万亿”计划的话,或许对于该计划的效果要打一个问号:从中长期来看,它真的挽救了中国经济么?
政府大规模的基础设施真的能挽救经济么?如果你心中尚存这样的疑问,那么写于上世纪40年代的《一课经济学》或许会提供另一个答案。
本书作者亨利·黑兹利特(Henry Hazlitt)是当时影响力颇大的自由意志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曾担任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报刊的记者。
黑兹利特对于自由意志主义和客观主义的发展都有极大贡献。
除此以外,他资助了流亡到美国的路德维希·冯·米塞斯(20世纪著名的经济学大师、卓越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使他得以获得在纽约大学的教授职位;也让艾茵·兰德(俄裔美国哲学家、小说家,她的哲学理论和小说开创了客观主义哲学运动,代表作有《源泉》《阿特拉斯耸耸肩》)接触到自由市场的经
济理论。
1997年,为了纪念他在经济领域的杰出贡献,成立了以他命名的基金会。
需要一再提醒的是,作者的很多经济学观点可能会与大多数人的认知相冲突,请你暂且抛弃自己固有的认知,来听听经济学家不同的声音。
当然,因为本书的写作年代较早,也有部分观点已经不符合当下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了。
№.2今日导读
开宗明义,作者黑兹利特在第一章告诉我们,这本书的核心就是破解其他经济学家所犯下的谬误,并且指出了这些谬误的共性:忽略了政策对所有群体造成的影响。
而对于这些谬误的始作俑者,作者把他们叫作“坏的经济学家”。
不过,笔者非常不赞成这种二元论的判定方式。
它硬生生地将那些持有己见的经济学家定义成“坏的经济学家”或者“煽动家”,称之“只顾眼前的利弊得失”;另一方面,对于赞同他的观点的学者,作者认为他们是“好的经济学家”,认为他们富有远见,会对社会整体发展有长期的良好效应。
在这里笔者揣度作者黑兹利特所要批判的对象,是为现代经济学做奠基的凯恩斯经济学派,凯恩斯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主张政府在经济中进行宏观调控。
而黑兹利特实为一名奥地利学派的拥趸者,该学派认为市场本身就可以很好地调控经济,其著作自然会得到学派奠基人哈耶克这样的经济学大师的推荐。
只要对经济学知识有所了解的人,对凯恩斯和哈耶克这两位经济学大师的名字应该都不会感到陌生,但是这两个学派之间的对抗却一直在持续。
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参考凯恩斯写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及哈耶克写的《致命的自负》来比较一番。
尽管你完全可以挑一个你喜欢的学说去相信,但是笔者认为,真理最大的敌人莫过于信仰。
只有始终保持一颗开放的心去迎接新变化、接受新知识的人,才能离真理越来越近。
№.3破窗效应
今天我们将从乐观的破窗观点入手,分析其是否真的如同蝴蝶效应,能使得整个区域经济得以增长,或是相反,并由此引申到战争福祸问题的探讨上。
首先,我们不妨来看一看作者给出的第一个小例子。
一个顽童将面包店的玻璃窗砸碎,并逃之夭夭。
店长正懊恼将为重装玻璃而损失250美元的时候,人群中有人这样安慰他:“你在玻璃店多消费25 0美元,使玻璃店的老板增加了收益,于是他便会去别的店家多消费250元,而别的店家也会去另外的商店多消费,于是一块简单的碎玻璃却能够发挥蝴蝶效应,使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了起来。
这样看来,那个顽童的恶意之举,却是造福整个社区经济的福音。
”
事实上真的是这样么?不如我们跟随作者的脑洞,去设想另外一种可能的情况:本来面包店的店长是要计划着去裁缝店花这250美元,量身定制一套帅气西装。
这样,面包店店长既可以有一扇完好的玻璃,又有一身漂亮
的新西装,会招来更多的客户。
但是,现在只能有一扇新玻璃窗,西装没了,许多将来可能会被西装吸引来的顾客也没有了。
这么看来店长是亏了还是赚了呢?
原本裁缝店的老板可以有250美元进账,从而进行其他消费,并通过蝴蝶效应促使区域经济发展,但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
两个不一样的事件线,哪个对区域经济更有利?如果例子中的顽童真的给社会带来巨大益处,那么夸张点说,我们是不是应该感谢所有的天灾人祸呢?
№.4战祸之福?
根据破橱窗理论的逻辑,我们可能得到一个很恐怖的结论:战争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利益,而且造成的破坏越大,利益也就越大。
“坏的经济学家”
总是宣扬战争会给人们带来需求的积累。
作者认为,造成他们错误看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 需要(need)不等于需求(demand)
简单来说,需求=需要+购买力,有效的经济需求,必须要建立在相当的购买力基础之上。
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非洲的一些贫穷国家,人民对营养丰富的食物、干净的水、药品等物资的需求非常大,但由于他们几乎没有购买力,因此在经济学上,并不能说他们对上述商品有很大的需求。
2. 拥有金钱不等于拥有购买力
我们常常有一种幻象,觉得手头的钱多了,能买的东西就多了。
但实际上,如果是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我们很有可能实际能买的东西反而少了。
经过战争的洗礼,整个社会除了军需用品之外,其他商品的生产自然处于低迷状态。
战争对社会经济和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急需恢复各种基础建设和商品生产,但战争带来的通货膨胀却会让货币购买力下降。
通货膨胀看起来会让一个国家在战后进入经济腾飞的时代,但其实和破窗理论一样,在虚高经济的背后,物价的涨幅远高于民众收入的涨幅,民众的购买力实际上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
而且,战后民众必须将大部分的金钱花在基础建设方面,比如建房子、修店铺,那势必会使其他商品的生产受到限制。
3. 弃旧不等于迎新
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在战争中摧毁的厂房本来就是旧的,战后重新修建更好的厂房和设备,反而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比如德国人和日本人在二战后,因为得以更换最现代化的厂房和设备,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美国那些老旧、过时的厂房与设备根本无法与之相比。
按照这个逻辑,在和平年代,如果我们想要提高生产效率,只要更换新的厂房和设备就行,试想一想,真的是这样吗?
不一定吧。
你肯定会考虑,这些设备真的旧到不能再用了吗?我换一套新设备要多久能收回成本?如果我有没有足够的钱来换设备呢?因此,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意识到,弃旧并不一定能迎新,因为战争让我们原有的资本累积不复存在,我们可能并没有多余的钱再购买新的设备。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战争重塑了整个工业结构,并且激发了民众对于重建家园的渴望,使得他们工作更加努力。
但原有的安定生活和社会稳健的发展态势,难道比不上战争践踏后重整旗鼓的发展么?
№.5公共工程来自缴税
本书出版的年代是上世纪40年代,凯恩斯学派正盛行。
在当时,经济学家认为政府的支出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绝对助推器,甚至时至今日许多民众依旧认为政府总是有花不完的钱,赤字(指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可以来年再还。
但是作者认为,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除了大自然的资源馈赠以外,所有得到的都是要偿还的,一切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厘清以下谬误。
1. 谬误一:依靠政府支出发展经济。
作者强调,我们必须认识到:政府所有的支出最后都必须靠纳税人来买单;通货膨胀本身就是增加税收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且是极其有害的形式。
上一章节讲到的通货膨胀,就是由于政府有太多的财政赤字(指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导致的不良后果,最终赤字是由纳税人的钱来填补的。
普通民众在依赖着政府支出的同时,还要确确实实地为政府的财政支出而买单。
2. 谬误二:财政支出用于基础建设可增加就业。
(兰新高铁全长1700多公里,于2014年建成,途经地区穿越高原雪山
与荒漠戈壁,沿线人口稀少。
)
有人会说,政府将财政支出用于基础建设的时候也增加了就业,但是很显然这又是一个谬误。
例如高铁工程,政府在偏远的山区修建高速铁路,铁路沿线地区经济落后,虽然高铁工程无疑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了上千人的就业机会,不过你以为这些就业机会是凭空创造的么?实际上,政府修高铁的资金来自于纳税人,而纳税人本用来消费购买物资的3 00亿资金,却通过通货通胀的形式变相增加了税收,被政府贡献给了这项大型工程。
事实上,我们也很难看见那些隐藏的损失,如果没有高铁,会有更多的房子、汽车、电子产品等生产出来,却因为不像高铁那般地丰功伟绩,因而被不合理地忽视了。
3. 谬误三:关于公共工程的实质。
对于政府公共工程,很多经济学家和媒体总是以“只有政府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论调,来论证公共工程的必要性。
然而作者黑兹利特却认为,政府把从民众身上收到的税收财富集中投入到一个地方,使之富裕,并不是什么奇迹,而且这种政府工程不正是用私人的资本变成税收来完成的吗?更重要的是,集中财力使一方富裕,必然会导致另一方的相对贫穷。
因此作者认为,这类形象工程虽然举着增加就业的名目来证明其合理性,实际上却是效用极低的投资计划。
政府官僚机构的公共建设计划,每花一块钱所带来的财富和福利的净增幅,都极有可能不如纳税人自行花掉这笔钱更值。
№.6税赋抑制生产
机场的免税店里总是络绎不绝,因为民众很容易计算出,一件商品扣掉赋税后可以便宜多少,此时的我们可以意识到加在自己身上的赋税,但似乎对这些赋税的用途却知之甚少。
税负本质上是一种转移牺牲,当权者积累赋税,再把这些财富转移给想要发展的那一方。
某些区域的税负高达百分之七十,也就意味着一年内有八个月时间的工作是在为当权者打工。
作者认为,这种高税负会降低民众的生产积极性,没有人情愿将自己的钱白手供出,赋税应该有节制,否则会抑制生产。
同时他也赞同,为了执行基本的政府职能,一定数量的税收必不可少,但必须保证税收合理且对生产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害。
对于“税负抑制生产”这个观点,笔者有一些反驳。
虽说赋税过重确实会抑
制生产,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一定是有益于生产的。
市场固然有调节的本能,但如果将全部生产交于市场调控,会导致一些社会问题。
比如如果没有政府的拨款来帮扶西部贫困地区的发展,那么面对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国家,政府的控制力将被严重削弱。
№.7今日总结
我们今天先从破窗理论入手,探讨了破坏有助于扩大消费这一谬误,并引申到战争破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此外,在今天的阅读中,作者还介绍了与我们日常认知相反的观点,例如他认为政府建造大型公共工程无益于经济发展,并阐释了他认为的原因。
关键词:
破窗效应,税赋,公共工程
要点:
1.经济学家所犯下的谬误的共性在于:忽略了政策对所有群体造成的影响。
2.破窗效应并不能带来整体经济的增长,同理,自然灾害和战争也不能带来
经济的发展。
3.需要不等于需求;拥有金钱不等于拥有购买力;弃旧不等于迎新。
4.作者认为,政府所有的支出最后都必须靠纳税人来买单;通货膨胀本身就
是增加税收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且是极其有害的形式。
5.政府官僚机构的公共建设计划,每花一块钱所带来的财富和福利的净增幅,
都极有可能不如纳税人自行花掉这笔钱更值。
6.税负本质上是一种转移牺牲:当权者积累赋税,再把这些财富转移给想要
发展的那一方。
Day 2 失业问题
№.8今日导读
昨天的内容里,作者提出了“税赋抑制生产”这个观点,在今天的阅读中,我们将对这一观点进行进一步阐释。
此外,作者也对我们大家都比较关心的失业问题,特别是战争结束时的退伍军人和裁减公务员问题,进行了思考。
作者认为因为裁减人员造成失业率提高的观点是十分荒谬的。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个荒谬法吧。
№.9政府信贷扭曲生产
1. 政府信贷给不适合的人,就是在浪费钱。
幸福村里有两个年轻小伙,刘大宝和刘小宝。
大宝诚实守信、言出必行,有梦想和远见,他需要承包一座鱼塘,并围绕鱼塘经营农家乐和烤鱼店。
刘小宝游手好闲,一无是处,每天喝酒取乐、不思进取,生活非常潦倒,但听说国家来了扶贫项目,也打算申请承包鱼塘,至于承包鱼塘后干什么,小宝都还没想好。
终于,在经过多轮评审后,更穷的小宝却拿到了鱼塘的承包权并获得了贷款。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无外乎政府的扶贫标准不全面,同时我们也可以认为,政府在资金使用效率上,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作者认为,相比拿自己的钱或者拿投资人的钱来发放贷款的商业银行和公司,国家对于贷款风险的控制更差(不过政府可能会考虑社会稳定、公正等问题),导致的坏账(不能如期收回贷款造成的损失)也更多,而这就相当于将纳税人的钱贷给那些不珍惜这些钱的人。
2. 政府信贷的不是金钱,而是实体资本。
作者认为,相对于其他的商业形式,政府贷款也会有浪费资本和削弱生产的消极作用。
在刘大宝和小宝的例子中,我们可以想象刘小宝拿了政府贷款以后的情形:拿到贷款后将承包鱼塘的事情抛之脑后,将这笔“不劳而获”之财挥霍一空,很有可能再度陷入贫穷。
而作者尤其强调,当权者会倾向于那些产生不良收益的资本项目,这样也必然导致了整个社会群体的净损失。
极端情况下,当权者拿着优秀企业的盈利去扶持那些经营不善的企业,这同样也是一种扭曲生产的形态。
№.10诅咒机器(一)
你或许注意到了,最近一段时间城市地铁口的拉客摩托数量变少了,共享单车的数量更多了。
隔三岔五就在网络上冒出一些相似新闻,报道说某地的摩托车师傅一怒之下将共享单车投入河里,因为共享单车抢走了他们的生意。
这样的案例或许会让你认为科学的进步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会让不少人失业,那么建议你认真地读一读以下案例。
在工业革命刚开始的时候,人们对于那些高效机器的情绪非常恐慌,无论是手工工人还是经济学家,大都认为机器的发展会造成大量工人失业。
但是作者非常不赞同这个观点,他举了纺织工人的例子:1760年纺织机发明后,阿克赖特的纺织工人抗议因纺织机造成的失业,最后官方只能以武力解决。
但在随后的27个年头里,议会的一项调查表明,实际从事棉纺织业的人数,从7900人增加到32万人,纺织工人的人数翻了44倍。
诸如上述的例子不胜枚举。
可当时愚昧的工会制定了一些无厘头的规定,强行增加一些完全无用的岗位,比如在不需要司炉的火车机车上雇用司炉。
而如今我们回过头看,可能会觉得非常荒谬。
作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他们并没有理解机器给人带来的到底是什么。
首先,我们一起思考一下,我们一开始发明机器是为了什么呢?大部分人都会说,为了提高效率,比如要了解远方亲人的信息,不再需要骑马传信,仅仅凭借电话、微信就可以沟通。
试问,如果为了让那些骑马送信的人不失业,我们应该毁掉刚刚所说的所有发明吗?你肯定会坚定地摇头。
作者在这里一再强调,如果否认机器,其实就是否定了整个人类目前的发展成果。
此外,深究机器之于人类社会的运作机理,我们发现,机器只会造成短暂的人员失业,但是长期来看,机器反而会给社会增加大量的岗位,因为制造机器本身也是需要人工的,而这部分便是增加的劳动力。
另一方面,如果一个工厂开始用机器运作,它的成本势必会降低,紧接着竞争对手也会采用机器降低他们的成本,从而使整个行业的制造成本降低。
老板们为了获取更多利润,于是就会继续扩大生产,或者转战其他行业。
无论是哪一种结果,事实上都会使得就业增加。
我们不妨回到开头,再看看共享单车造成摩托车拉客司机失业的例子。
在摩托车司机失业的同时,我们忽然发现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的数量却在成倍增加,事实上这些摩托车司机只是转换了工作形式,并没有真正地失业。
№.11诅咒机器(二)
除了纺织机这类劳动节约型的机器外,还有生活改良型的机器。
发明这些机器有的是为了改良产品性能,有的是为了执行直接人力无法执行的任务,更多的发明创造则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产品和服务。
与强烈反对机器造成的失业相反,也有人认为机器的发明为人类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比如从机器出现的工业革命至今,由机器工业创造出的就业人数已经是当时的4倍。
作者认为,从实质上看这很显然也是一个误解。
因为机器真正带给人类的好处在于促进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它无非是提高工人的工资或者是降低产品的成本,而看似增加的就业机会也只是从其他行业转换过来的劳动力而已。
以上我们讨论过的所有谬误,都是基于长期结果与短期效应的识别。
无一例外,所有的谬误都只是专注于眼前看得见的利益进行的错误分析判断。
不过,作者也强调,能够看到长期结果固然是一件好的事情,但是如果只专注于某个部分的长期影响,可能会导致另外一些谬误。
作者认为,有些经济学家只关注机器带来的长期利益,忽略了其短期影响。
比如张三因为共享单车的出现而失业,而他可能花了几年的时间买车考取驾照才能变成滴滴专车的司机。
再就业意味着,劳动者需要再次花时间和金钱学习新的技能,且不论他学会后是不是真的可以找到新工作,就他目前的失业来说,他的损失可以说是非常巨大,政府在此时就要为短期失业的人找到合理的就业方案。
№.12分散工作机会的企图
鉴于就业问题的重要性,这一卡片我们将继续讨论失业问题。
通常我们对工作机会的看法是:世界上可做的工作是有限的,要是我们想不出更繁琐拖沓的做事方式来增加工作量,那么我们至少可以想方设法将事情分摊给尽可能多的人去做。
在作者看来,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在这种错误观点的指导下,我们可能采取的增加就业方案有以下几种,但其效果还有待商榷。
1. 细化分工
为了让更多人就业,我们解决失业的方法首先是细化分工。
比如建筑业中,明明一个工人可以完成埋电线和刷墙的工作,却为了增加就业而雇用两个工人分工完成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老板支付的工资费用就增多了,而老板原本可以把这笔多付的钱拿去买个烤箱。
于是,虽然我们保障了建筑工人不失业,却可能让生产烤箱的工人失业了。
2. 缩短工时
当权者采取的第二种常见方案是缩短工时。
主要有两种方法:
∙不改动每小时的薪酬,纯粹将原来每周工作40个小时缩减到30个小时;∙小时工资率提高33.33%,为保持原来周薪酬水平不变,需要将工作时间从每周40小时缩减到30个小时。
到底哪种方案是行之有效的呢?
第一种情况下,工作时间缩短,劳动力跟不上,于是公司一定会招募更多的工人进行劳作,确实可以解决失业率的问题。
但是因为总工时没有变化,公司的产值依旧不变,所以社会的总产值并没有任何提升,但个人的薪水减少,削弱了个体的消费能力。
第二种情况下,工人的每小时薪酬上涨了,然而由于要维持同样的产值,公司要雇更多的人,人力成本增加,进而产品的价格也会升高,导致民众需求降低,民众购买产品的总量也随之下降。
这样看起来,无论是细化分工还是缩短工时之类的分散工作机会的方法,都不可能解决社会总体的失业问题。
№.13遣散军队和裁减公务员
除了失业问题,人们担心的还有退伍军人和裁减公务员的问题,但是作者认为,担忧他们失业也是非常荒谬的。
我们首先看战后军人转业,因为本书初次出版的时间是1946年,恰逢二战结束的第二年,因此退伍军人的就业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家和社会民众关注的重点之一。
虽然表面上看,数量庞大的军人回归社会后,充分就业的进程可能会非常缓慢,但实际上,军人转业加入市场的步伐一直非常迅速。
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分析此现象:
1. 社会
从社会的角度看,政府可以大量减少军费开支,因此征收的税收也会相应减少,而民众原来拿去养军队的钱也就可以拿来自己消费,从而促进了市场需求的增加,刺激了生产,社会的产值也就得到了提高。
2. 转业军人
同理,对于转业军人来说,因为市场需求的增加,这些行业所需要的人员也相应地增加了,退伍军人也就有了新的就业机会。
3. 纳税人
军费开支减少后,民众交税也变少了,因此,实际上纳税人可以买到更多的东西,退伍军人也因为就业机会的增加有更高的收入。
同样的道理,政府工作人员的削减,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
有人会觉得裁掉公务员会减少购买力,实际上忽视了公务员在失业以后会另找工作来维持甚至提升购买力的可能性。
虽然表面上看公务员的购买力降低了,但实际上纳税人的购买力在增加,因此也就可以给被裁的公务员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裁减后的公务员就成为直接为社会贡献生产力的人,而不是尸位素餐、被民众诟病的群体。
其实有时候思考一下,有些公务员总是人浮于事。
如果可以精简到只留下必要的人员,例如法官和警察等,那么实际也会极大地减轻纳税人的负担。
№.14今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