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精选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第【1】篇〗
《小蝌蚪找妈妈》课文以小蝌蚪找妈妈为线索介绍了青蛙的生长过程。
我用了两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以识字为主,我想低年级孩子掌握的字有限,要他们学懂课文内容很难,于是,先学会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然后再学习课文也许要容易些。
识字是关键,学文是重点。
在字词教学时,我提前布置了预习,课堂上孩子们大胆的走上讲台自己讲生字,词语。
效果较好。
在学习课文时,我具体用了如下方法:
1、我先给学生放了一段小蝌蚪找妈妈的视频,再结合课文内容知道小蝌蚪的样子。
在学文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到,通过鲤鱼妈妈和乌龟妈妈的帮助,小蝌蚪一步步知道了自己妈妈的特征,并让学生一步步地说青蛙的特征,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我注意了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的事实,我在引导孩子们学习了第一二自然段后,引导他们小结出学习方法,然后让他们自主学习,学习中,让他们小组合作完成,这样又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的能力。
3、我在ppt中准备了五幅画,分别为小蝌蚪、长了两条前腿的
蝌蚪、长了前腿和后腿的蝌蚪、尾巴变短的青蛙、大青蛙。
通过学生看图引导学生说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这样学生掌握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时就轻松自如,毫不吃力。
4、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三个词语及所处句子的意思。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想象、表达能力。
我让孩子们来表演“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
相信孩子,把课堂还给孩子,让四十分钟的课堂成为孩子们展示自己的舞台吧!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第【2】篇〗
“意识形态是文本里公开或明确的要素,流露了作者的社会、政治或者道德方面的观念和信仰。
”[7]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其作品中流露出对统治阶级的认同、歌颂,也是自然的现象。
然而,今天很少有人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待《小蝌蚪找妈妈》(1959),这也许是对历史记忆的一种逆反或忽视。
事实上,在(儿童文学)艺术领域,每逢建国10周年总有献礼作品的产生。
这和时代氛围有关联,并非后人臆造硬套。
“到1959年建国10周年前夕,童话创作基本保持发展的势头,严文井的《‘下次开船’港》、包蕾的《猪八戒吃西瓜》等就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
为向建国10周年献礼而出版的一些著名作家作品集,更是本时期童话创作的一次检阅。
”[2]241《小蝌蚪找妈妈》也应归入献礼作品行列。
在“小蝌蚪”、“找”、“妈妈”的关键词
上,体现了对几度建国的试验、探索,最终建立人民自己的国家(新中国)。
“妈妈”在文化中是祖国、国家的代名词。
“找”,则是主动探寻,近现代历史中仁人志士探寻救国建国的道路证明了这一点。
乌龟、鹅之类的不是妈妈,青蛙妈妈则是和小蝌蚪自身一样的存在、来源于自身,是成长的蜕变,也即郭沫若在女神中嘶喊的“涅槃”。
动画片《宝莲灯》(1999)是献礼片,故事流传久远,被广泛改编,但主要故事情节都是沉香劈山救母。
这配合和呼应着党带领人民三座大山、建立新国家的历史,意识形态性极强。
《小蝌蚪找妈妈》与之殊途同归,隐含着国人对近现代历史的集体无意识,即在反复的探寻中,终于找到和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
人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何处才是人的归宿(精神家园)?此类终极追问一直是艺术难以释怀的、深藏的夙愿。
怀乡追忆、伤春悲秋都是典型的表现。
《小蝌蚪找妈妈》也表达了对生命的终极追问,“寻找母亲的过程,既是一种生命的本能诉求,也是在满足一种对生命来源的好奇,或者是在表达一种对母体(本源)的精神皈依。
”[8]把妈妈理解成母体、生命的本源,无疑是深刻的。
但与传统的“日暮乡关何处是”(唐崔颢《黄鹤楼》)、“日暮客愁新”(唐孟浩然《宿建德江》)的伤感不同,《小蝌蚪找妈妈》的基调是儿童的、成长的、积极的、欢快的。
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建国初期火热的时想。
《小蝌蚪找妈妈》写于1959年。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59、1963、1982年等多次出版。
1959年的初版,钱家锌配画。
1982年版,杨永清配画,故事文字受到了动画片的影响,略有改动。
原作进入小学语
文课本中后,故事文字被适宜改编。
我们比较早期版本(1959、1963)和后期版本(1982)及小学版本,总结主要变化。
颜色。
有教学者质疑《小蝌蚪找妈妈》存在缺陷,认为作品没有交代无法回应孩子们的提出的从小蝌蚪(黑色)到青蛙(绿色)的颜色变化问题。
提议改动一节为:“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又长出了两条前腿,它的身子也渐渐变绿了。
”[9]这在童话原作里是被交代的,只是小学语文教材的减省改编掉了。
原作为:“……再过几天,你们又会长出两条前腿来,四条腿长齐了,脱掉了尾巴,换上了绿衣服,就跟妈妈一样了……”动物。
从各个版本的中间故事情节的安排来看,小学语文版只让小蝌蚪遇到一个乌龟,加上开始部分的鲤鱼,仅有两种动物。
强调了“四条腿,宽嘴巴”、“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舍弃了大鱼(大金鱼)、大白鹅、大螃蟹、虾、鲶鱼等之前对童话故事的改编想象。
童话原作的三个动物(大鱼、大乌龟、大白鹅)设计的三个层次的反复,符合民间故事的叙事传统。
动画剧本版另加了乌龟、鲶鱼,没有必要,语文教材版的减省为一个乌龟更是不应该。
也许是照顾低幼儿童的缘故,但小学一年级(7岁左右)对故事的理解力,已足以让他们能够读懂和接受原作。
事实上,盛璐德的故事就是在幼儿园教学实际中反复形成的。
在一次全市幼儿教学观摩课上,时任幼儿园长的方惠珍才推荐整理,交给出版社出版。
[5]长大。
原作中,长大的问题是通过青蛙妈妈用话来描绘的。
小学语文版和动画版都是真的长大了的。
小学语文版:“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
”“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
”“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动画版通过旁白交代:“小蝌蚪,长大啦,换
了个名字叫青蛙。
小青蛙,志气大,要吃害虫保庄稼。
呱呱呱,呱呱呱。
”画面有青蛙妈妈和两只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叫着。
早期版本是在青蛙妈妈笑着对小蝌蚪说话中交代未来长大样子的:“你们还小呢。
过几天你们会长出两条后腿来;再过几天,你们又会长出两条前腿来,四条腿长齐了,脱掉了尾巴,换上了绿衣服,就跟妈妈一样了,就可以跟妈妈跳到岸上去捉虫吃了。
”1982年版本加了个结尾,把对话具体化了:后来小蝌蚪长大了,变成了小青蛙。
小青蛙常常跳到岸上捉虫吃,还快活地唱着:“呱呱呱,呱呱呱,我们长大啦!我们长大啦!我们会捉虫,捉尽了害虫,保护庄稼。
”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长大,还是在找到以后长大,在主题表达上有个强调的角度。
前者比后者,显然更加突出了自我成长。
在动画史上开创水墨动画之路,成为一座里程碑,广为流传。
1960年第一部水墨动画片,是国产动画民族化风格开创阶段的成功之作。
之前的《骄傲的将军》(1958)、《神笔马良》(1955)的民族化探索还处于摸索时期,运用了绘画、木偶的传统形式,而《小蝌蚪找妈妈》则另辟蹊径,开创水墨动画之路。
在其后的《牧笛》(1960)、《山水情》(1989)之后,几十年里,水墨动画处于沉寂状态。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第【3】篇〗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
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
害虫。
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在教学本课时,首先我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本课的学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孩子对本课学习的兴趣。
并适时抛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入创设的情境中,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孩子们都喜欢猜谜语,所以我一说要猜谜语,一个个都显得相当兴奋,这一环节进行的还可以。
接下来我再以提问的形式追问“小蝌蚪和青蛙是不是一家人呀那他们怎么相差那么大”,孩子们被问着了,我就以此引到本课的学习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故事,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获得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上课的整个过程中,首先,我发现自己对于教学环节的处理上还欠缺一些。
其次,对于在上课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状况,我没有做到很好的处理,完全没有顾忌孩子的想法,只是草草的收场了。
再次,我在讲课的过程中,没有完全放开自己,导致孩子们的积极性也没调动起来,整节课上的气氛比较闷。
总而言之,我还需要多讲课,多让老教师听课、评课,打磨自己,平时多读书学习,在磨练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