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 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是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v-t图象,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1s末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B.在0~3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m/s
C.1~3s内物体加速度是5~6s内加速度的2倍
D.0~6s内物体发生的位移为1m
2.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木块A、B保持静止.若木块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0.则关于木块B的受力个数可能是()
A.3个或4个B.3个或5个C.4个或5个D.4个或6个
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一定减小B.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也为零
C.加速度很小时,速度可以很大D.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4.如图所示是“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装置,小东认真操作、正确读数后得到的数据记录表如下。
由表可知
次数
1234
物理量
F/N00.98 1.96 2.94
l/cm12.014.016.018.0
x/cm0 2.0 4.0 6.0
A.每个钩码的质量为0.98 kg B.实验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l mm
C.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9N/m D.弹簧的劲度系数随弹簧的拉力的增大而增大
5.如图所示,一架无人机执行航拍任务时正沿直线朝斜向下方向匀速运动.用G表示无人机重力,F表示空气对它的作用力,下列四幅图中能表示此过程中无人机受力情况的是( )
A.B.
C.D.
6.如图所示,表示五个共点力的有向线段恰分别构成正六边形的两条邻边和三条对角线.已知F1=10 N,这五个共点力的合力大小为( )
A.0
B.30 N
C.60 N
D.90 N
7.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
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C.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
D.第3秒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
8.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到驶过第一个100m距离时,速度增加了10m/s,汽车驶过第二个100m时,速度的增加量是
A.4.1m/s B.8.2m/s C.10m/s D.20m/s
9.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位科学家开创了以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了落体运动的规律,这位科学家是()
A.伽利略B.牛顿C.库伦D.焦耳
10.甲、乙两物体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物体的加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加速度,则在某一段时间内()
A.甲的位移一定比乙的大
B.甲的平均速度一定比乙的大
C.甲的速度变化一定比乙的大
D.甲受到的合外力一定比乙的大
11.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与路程都用来反映运动的路径长短
B.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就是路程
C.某一运动过程中位移大小可能大于路程
D.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12.大雪天车轮打滑,车辆难以前进,交警帮忙向前推车,如图所示,在推车的过程中,关于人和车之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一是()
A.车对人有向后的力
B.车对人没有作用力
C.人对车的力大于车对人的力
D.人对车的力小于车对人的力
1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刚下落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C.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快慢与质量无关
D.伽利略认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
5m/s,则自驾驶14.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
员急踩刹车开始,2s与5s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A.5:4B.4:5C.3:4D.4:3
15.下列说法表示同一时刻的是()
A.第 3 s 末和第 4 s 初B.前 5s 内和第 5 s 内
C.第 4 s 末和第 3 s 初D.第 2 s 内和第 2s 末
16.如图所示,一条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连接两个小球A、B,它们都穿在一根光滑的竖直杆上,不计滑轮的质量,当两球平衡时OA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θ,OB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球B的质量为m,则
A.A球的质量为
B.A球的质量可能小于B球的质量
C.滑轮轴受到的作用力大小为
D.细绳的张力大小为
17.如图所示,一重为10 N的球固定在支杆AB的上端,今用一段绳子水平拉球,使杆发生弯曲,已知绳的拉力为7.5 N,则AB杆对球的作用力( )
A.大小为7.5 N
B.大小为10 N
C.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右下方
D.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左上方
18.杂技演员有高超的技术,如图所示,能轻松地顶住从高处落下的坛子,关于他顶坛时,头顶受到的压力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坛的形变B.头的形变
C.物体受到的重力D.人受到的重力
19.拿一个长约1.5m的玻璃筒,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把金属片和小羽毛放到玻璃筒里。
把玻璃筒倒立过来,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然后把玻璃筒里的空气抽出,再把玻璃筒倒立过来,再次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
B .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均做自由落体运动
C .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
D .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比小羽毛下落快
20.将一小物体以初速度v 0竖直上抛,若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的大小不变,则小物体到达最高点的最后一秒和离开最高点的第一秒时间内通过的路程x 1和x 2,速度的变化量Δv 1和Δv 2的大小关系 A .x 1=x 2
B .x 1<x 2
C .Δv 1>Δv 2
D .Δv 1<Δv 2
二、多选题
21.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 车和b 车,其位移-时间图像分别为图中直线a 和曲线b ,已知b 车的加速度恒定且等于-2m/s 2,t =3s 时,直线a 和曲线b 刚好相切,则( )
A .a 车做匀速运动且其速度为83
a v m/s B .t =3s 时a 车和
b 车相遇且此时速度相同 C .t =1s 时b 车的速度为10m/s
D .t =0时a 车和b 车的距离x 0=9m
22.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 、b 、c 、d 到达最高点e .已知ab =bd =6 m ,bc =1 m ,小球从a 到c 和从c 到d 所用的时间都是2 s ,设小球经b 、c 时的速度分别为v b 、v c ,则( )
A .v b 8m/s
B .v c =3 m/s
C .s de =3 m
D .从d 到e 所用时间为4 s
23.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 时间通过的路程为s ,在中间位置
2
s
处的速度为v 1,在中间时刻
2
t
时速度为v 2,则v 1与v 2关系为( ) A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 1=v 2 B .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 1>v 2 C .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 1>v 2 D .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 1<v 2
24.粗糙水平面上a、b、c、d四个相同小物块用四根完全相同的轻弹簧连接,正好组成一个等腰梯形,系统静止。
ab之间、ac之间以及bd之间的弹簧长度相同且等于cd之间弹簧长度的一半。
ab之间弹簧弹力大小为cd之间弹簧弹力大小的一半。
若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则()
A.ab之间的弹簧一定是压缩的B.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
C.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3f D.d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f
25.如图1,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公路行驶,甲乙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t=0时刻甲乙两车相距S0,假设两车相遇时会错车而过,不会相撞,并且两车从运动到停止,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则关于两车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甲车在前,甲乙两车一定相遇一次
B.若甲车在前,甲乙两车一定不相遇
C.若乙车在前,且在t1时刻前甲车追上乙车,则甲乙两车可能相遇两次
D.若乙车在前,且恰在t1时甲车追上乙车,则甲乙两车相遇一次
26.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的小球用橡皮筋悬挂在竖直墙的O点,小球静止在M点,N 为O点正下方一点,ON间的距离等于橡皮筋原长,在N点固定一铁钉,铁钉位于橡皮筋右侧.现对小球施加拉力F,使小球沿以MN为直径的圆弧缓慢向N运动,P为圆弧上的点,角 PNM为60°.橡皮筋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正确的是()
A.在P点橡皮筋弹力大小为1
2 mg
B.在P点时拉力F大小为
3
2
mg
C
.小球在M 向N 运动的过程中拉力F 先变大后变小
D .小球在M 向N 运动的过程中拉力F 的方向始终跟橡皮筋垂直
27.如图所示,物体A 用轻质细绳系在竖直杆MN 上的B 点.现用一水平力F 作用在绳上的O 点,将O 点缓慢向左移动,使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逐渐增大.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平力F 逐渐增大
B .水平力F 逐渐减小
C .绳OB 的弹力逐渐减小
D .绳OB 的弹力逐渐增大
28.物体由A 点静止出发,先做加速度为1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到某一最大速度m v 后,立即做加速度大小为2a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到B 点停下,经历总时问为t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最大速度()m 12v a a t =+ B .最大速度m 2v v =
C .加速阶段和减速阶段的平均速度均等于v
D .12、a a 必须满足
12122a a v
a a t
=+ 三、实验题
29.在做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给你以下器材:打点计时器与纸带(包括低压交流电)、复写纸、秒表、小车、钩码、细绳、导线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 (1)其中不需要的器材是______,还需要增加的器材是___________。
(2)下图是用纸带拖动小车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打出的一条纸带A 、B 、C 、D 、E 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
求:打点计时器打下B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 B = ____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a =__m/s 2 (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30.用打点计时器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当纸带在钩码 带动下向下运动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1)该实验中,下列方法有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___.
A.应从纸带上的第一个点迹开始测量、计算
B.选用的钩码的质量应尽可能小些
C.操作时,应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D.打点计时器的上下两限位孔应在同一竖直线上
(2)某同学在正确操作下,选取了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并测得连续三段相邻点的距离,但不小心将该纸带撕成了三段,并丢失了中间段的纸带,剩余的两段纸带如图所示,其中A、B 两点的距离x1 = 9.8 mm,C、D两点的距离x2=17.6 mm.已知电源的频率为50 Hz.在打点计时器打下C、D两点的过程中,钩码的平均速度v=_____ m/s.
(3)实验测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____________
31.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 A、B、C、D、E、F、G共 7 个计数点。
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0.10s。
(本题计算结果均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1)在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操作步骤应先_________再_______。
(选填“释放纸带”或“接通电源”)
(2)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C、D三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表格中____、___、______.
(3)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____。
3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了一条纸
带.A、B、C、D、E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记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各点间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则纸带的_____(填“左”或“右”)端与小车相连,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_m/s.并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若当交流电的实际频率小于
50Hz时,仍按50Hz计算,则测量的加速度值比真实的加速度值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
33.假设飞机着陆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10s速度减为一半,滑行了450m,求:
(1)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为多大?
(2)飞机着陆后30s内滑行的距离是多大?
34.甲、乙两质点,乙在前、甲在后沿同一直线运动,在某时刻甲乙分别恰好经过相距
12m的两个路标,以此时为计时起点,此后甲质点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v=4t+
12(m/s),乙质点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x=2t+4t2(m),试求:
(1)两质点相遇的时刻;(质点不会相撞)
(2)甲能够领先乙的最远距离是多少?
35.汽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6m/s2,且必须在2s内停下来.
(1)汽车允许的最大行驶速度是多少?
(2)刹车过程汽车的位移是多少?
36.A、B两车沿同一直线同方向运动,A车的速度v A=4m/s, B车的速度v B=10m/s,当B 车运动至A车前方7m处时,B车刹车并以a=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从该时刻开始计时,求:
(1)A车追上B车之前,二车间的最大距离;
(2)经多长时间A车追上B车。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物体在1s末前后速度均为正值,故运动方向没有发生改变,故A错误;
B.在0~3s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
111
12m11m0.5m 22
x=⨯⨯-⨯⨯=则该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为:
1 10.51
m/s m/s 36
v x
t===
故B错误;
C.图像的斜率代表加速度,由图可知1~3s内物体加速度等于5~6s内加速度,故C错误;
D.图线与坐标轴围城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0~6s内物体发生的位移为:
2
11
212m12m1m 22
x=⨯⨯⨯-⨯⨯=
故D正确。
2.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先对A分析,B对A有向右的静摩擦力;再分析B受力,B可能受到斜面的静摩擦力,也可能不受斜面的静摩擦力,B受力情况有两种可能.
解:B至少受到重力、A对B的压力和静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四个力.斜面对物体B可能有静摩擦力,也有可能没有静摩擦力;
故选C.
【点评】本题关键先对A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得到B对A有向左的静摩擦力,然后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到A对B有向右的静摩擦力;再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找力.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减小,则速度增大,故A错误.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比如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加速度很小,速度可能很大,比如以较大
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很大,加速度为零.故C正确.根据a=v
t
知,速度变化越
大,加速度不一定大,还与时间有关.故D 错误.故选C .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关键看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4.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 .从表格数据得到1个钩码的重力应该是0.98N ,质量为0.1kg ,故A 错误;
B .长度读数要估读,最后一位是估读的,故最小刻度是cm ,故B 错误;
C .弹簧的原长是12cm ,每挂一个钩码,弹簧伸长2.0cm ,则弹簧的劲度系数:
2
0.9849N/m 2.010F k x -=
⨯== 故C 正确;
D .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无关,故D 错误;
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于无人机正沿直线朝斜向下方匀速运动即所受合外力为零 ,所以只有B 图受力可能为零,故B 正确.
6.C
解析:C 【解析】
:选C.先把F 1、F 4合成,则F 14=F 3,再把F 2、F 5合成,则F 25=F 3,由几何关系可知F 3=2F 1=20 N ,所以F 合=3F 3=60 N.
7.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速度图象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而在前2s 内,运动方向没有变化,故A 错;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第2秒末斜率不变,所以加速度不变,故B 错;前两秒内图象都在时间轴上方,故质点位移为图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C 错;同理,由图象面积可以知道,第4秒内和第5秒内的位移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D 正确. 考点:运动学图象
8.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汽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速度位移公式得加速度为:
22
221110m/s 0.5m/s 22100
v a x ===⨯
根据22
2122v v ax -=可得汽车的速度为:
2v ===
速度的增加量为:
21 4.1m/s v v v ∆=-=
A.与分析相符,故A 正确;
B.与分析不符,故B 错误;
C.与分析不符,故C 错误;
D.与分析不符,故D 错误.
9.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证明亚里士多德理论内部存在矛盾,通过铜球从斜面滚下的实验,运用数学演算,得到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开创了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思维方式.故A 正确,BCD 错误
10.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 .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x =v 0t +
12
at 2
,已知甲物体的加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加速度,但是不知道甲、乙两物体的初速度大小关系,所以在某一段时间内位移关系无法比较,故A 错误。
B .根据平均速度x
v t
=
得甲、乙两物体平均速度无法比较,故B 错误。
C .根据△v =a △t ,所以一段时间内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大,故C 正确。
D .不知道甲、乙两物体的质量大小关系,根据F=ma 可知无法确定合外力的大小,故D 错误。
11.D
解析:D 【解析】
A 、路程都用来反映运动的路径长短,位移反应的是位置的变动,故A 错误;
B 、只有在单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在其它情况位移的大小都小于路程,但是位移不是路程,故B
C 错误;
D 、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D 正确。
1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人向前推车对车有向前的力,同时车对人向后的反作用力,故A 正确,B 错误; C.人与车之间的力为作用力与反做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D 错误.
1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 错误.
B. 物体刚下落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故B 错误.
C.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快慢与质量有关,重的物体下落快,故C 错误.
D. 伽利略认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故D 正确.
1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为刹车问题,先求解出刹车时间
4s t
v v t
a
2s 的位移
221
011
(202
52)m 30m 2
2
x v t
at
5s 的位移
222011
(20454)m 40m 22
=+=⨯-⨯⨯=x v t at
故选C
15.A
解析:A 【解析】
A .第3s 末与第4s 初表示同一时刻,故A 正确;
B .前5s 内是从0时刻到5秒末之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是时间,第5s 内是1s 钟的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指的是时间,故B 错误;
C .第4s 末与第5s 初表示同一时刻,故C 错误;
D .第2s 内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是时间,第2s 末是时刻,故D 错误。
故选A 。
16.C
解析:C
【解析】试题分析:分别对AB 两球分析,运用合成法,如图:
由几何知识得:Tsin2θ=m A g Tsinθ=m B g 故m A :m B =sin2θ:sinθ=2cosθ:1;m A >m B .故AB 错误;绳子上的张力B m g mg
T sin sin θθ
=
=
,滑轮轴受到的作用力大小为: 222
F Tcos mg sin θθ
==.故C 正确,D 错误.故选C 。
考点:物体的平衡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隔离法对两个物体的受力分析,关键是抓住同一根绳子上的拉力处处相等结合几何关系将两个小球的重力联系起来。
1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可得,AB 杆对球的作用力F 和绳的拉力的合力与小球的重力等大反向,可得F 方向斜向左上方,其大小22107.512.5F N N =+=,故B 正确;令AB 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可得:4
tan 3
G F α==,α=53°,故D 正确,ABC 错误.
18.A
解析:A
【分析】
【详解】
头顶受到的压力的施力物体是坛子,受力物体是头顶,它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坛的形变,间接原因是物体受到的重力。
故选A。
19.C
解析:C
【解析】玻璃筒内有空气时,形状和质量都不同的几个物体不同时下落,是因为所受的重力和空气阻力不同,导致加速度不同.故AB错误.玻璃筒内没有空气时,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因为高度相同,加速度都为g,所以下落一样快.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玻璃筒内没有空气时,物体不受阻力,仅受重力,做自由落体运动,不同形状和质量的物体都是同时落地.
20.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小物体到达最高点的最后一秒的加速度由;离开最高点的第一秒时间内的加速度由,可知a1>a2;因为小物体到达最高点的最后一秒做减速运动,可研究它的逆过程即初速为零的匀加速,根据得x1>x2;根据
,得Δv1>Δv2,选项C正确.
考点: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及牛顿定律综合应用.
二、多选题
21.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由图可知,a车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故A错误;
B.时,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位置坐标相同,辆车相遇。
斜率相等,此时辆车
解析: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s t —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由图可知,a 车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82m/s 2m/s 3
a s v t ∆-=
==∆ 故A 错误;
B .3s t =时,直线a 和曲线b 刚好相切,位置坐标相同,辆车相遇。
斜率相等,此时辆车的速度相等,故B 正确;
C .3s t =时,b 车的速度为
2m/s b a v v ==
设b 车的初速度为0v ,对b 车,有
0b v at v +=
解得
08m/s v =
则1s t =时b 车的速度为
01(821)m/s 6m/s b
v v at '=+=-⨯= 故C 错误;
D .3s t =时,a 车的位移为
6m a a s v t ==
b 车的位移为
082
3m 15m 22
b b v v s t ++=
=⨯= 3s t =时,a 车和b 车到达同一位置,得
09m a b s s s =-=
故D 正确。
故选BD 。
22.BD 【解析】 【分析】 【详解】
B .物体在a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0,加速度为a ,则从a 到c 有: 即:
物体从a 到d 有:
即: 3=v0+2a 故: 故: v0=4m/s 根据速
解析:BD 【解析】 【分析】 【详解】
B .物体在a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0,加速度为a ,则从a 到c 有:
20111
2
ac x v t at =+
即:
01
7242
v a =⨯+⨯⨯
0722v a =+
物体从a 到d 有:
20221
2
ad x v t at =+
即:
01
124162v a =⨯+⨯
3=v 0+2a
故:
21
m/s 2
a =-
故:
v 0=4m/s
根据速度公式v t =v 0+at 可得:
1
423m/s 2
c v =-⨯=
故B 正确. A .从a 到b 有:
v b 2-v a 2=2ax ab
解得:
10m/s b
v =
故A 错误.
C .根据速度公式v t =v 0+at 可得:
021
442m/s 2
d v v at =+=-⨯=
则从d 到e 有:
-v d 2=2ax de
则:
244m
1
222
d d
e v x a ===⨯ 故C 错误.
D .v t =v 0+at 可得从d 到e 的时间为:
2
4s
12
d d
e v t a =
== 故D 正确.
23.ABC 【解析】 【分析】
本题可由图象得出位移中点及时间中间的速度大小,即可比较出两速度的大小. 【详解】
A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不变,v1=v2,故A 正确;
B 、作出匀加速和匀减速运动的
解析:ABC 【解析】 【分析】
本题可由图象得出位移中点及时间中间的速度大小,即可比较出两速度的大小. 【详解】
A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不变,v 1=v 2,故A 正确;
B 、作出匀加速和匀减速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
对于左图匀加速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v 2,因图象与时间图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位
移,故由图可知
2
t
时刻物体的位移小于总位移的一半,故中间位置应在中间时刻的右侧,故此时对应的速度一定大于v 2,故B 正确;
C 、
D 、对于右图匀减速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v 2,因图象与时间图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通
过的位移,故由图可知
2
t
时刻物体的位移大于总位移的一半,故中间位置应在中间时刻的左边侧,故此时对应的速度一定大于v 2;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ABC. 【点睛】
v -t 图象中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位移,故由图象可知中间时刻和中间位移.本题还可以对运动过程运用速度位移公式、平均速度公式和位移时间公式列式后联立,求解出中间位置和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一般表达式,再进行分析讨论.要注意不管是匀加速还是匀减速,中间位置的速度都比较大.
24.ABC 【解析】 【分析】
由题可知本题考查力的平衡和弹簧的弹力。
【详解】
A .设弹簧的原长为,之间弹簧的长度为,则之间弹簧长度为,因为之间弹簧弹力大小为之间弹簧弹力大小的一半,所以有 即有
解析:ABC 【解析】 【分析】
由题可知本题考查力的平衡和弹簧的弹力。
【详解】
A .设弹簧的原长为0L ,ab 之间弹簧的长度为L ,则cd 之间弹簧长度为2L ,因为ab 之间弹簧弹力大小为cd 之间弹簧弹力大小的一半,所以有
0022k L L k L L -=-
即有
02L L L <<
ab 之间、ac 之间以及bd 之间的弹簧一定是压缩的,选项A 正确;
B .由对称性可知b 受到的摩擦力和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同,等于f ,选项B 正确; CD .对a 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其所受摩擦力大小等于ab 间弹簧和ac 间弹簧的合力大小,由于ab 之间、ac 之间的弹簧长度相同且都是压缩的,所以两个弹簧对a 的弹力大小相等,又因夹角为120°,所以两个弹簧对a 的弹力大小都为f 。
d 受到两个弹簧的弹力,大小
分别为f、2f,夹角为120°,由平行四边形定则与几何知识可知二者的合力等于
,由三力平衡条件可知d,同理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也为
,选项C正确,D错误。
故选ABC。
25.BCD
【解析】
【详解】
AB.若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在速度相等之前,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则两车的距离逐渐增大,速度相等后,两车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但两车从运动到停止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则两
解析:BCD
【解析】
【详解】
AB.若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在速度相等之前,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则两车的距离逐渐增大,速度相等后,两车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但两车从运动到停止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则两车不能相遇;故A错误,B正确。
C.若乙车在前,速度相等前,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两车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若在t1时刻前甲车追上乙车,然后甲车在前面,速度相等后距离逐渐减小,可能乙车再次追上甲车,则甲乙两车可能相遇两次;故C正确。
D.若乙车在前,且恰在t1时甲车追上乙车,速度相等后,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则乙车在前,甲车在后,两者不会再相遇;故D正确。
26.ABD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圆的半径为R,橡皮筋的劲度系数为k,角PNM用θ表示,则:
=2R•cosθ=2R•cos60°=R;在M点橡皮筋弹力大小为mg,则:mg=k•2R;P 点橡
解析:ABD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圆的半径为R,橡皮筋的劲度系数为k,角PNM用θ表示,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