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稀土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第12期 总第210期
Foreign Econmic Relations &Trade 【国际贸易】
我国稀土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张子潇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财经分院,海南三亚572022)
[摘 要]稀土原素因为其特殊的原子结构具有极为丰富的光、热、电、磁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高新技术和军事领域,是各国在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工业原料。
中国是世界上稀土储量最多的国家,还是生产规模与出口量最多的国家。
然而,大量的稀土出口并没有为中国带来与其价值相符的经济收益,稀土的价格反而越来越受到主要进口国的压制。
通过对稀土廉价出口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我国稀土产业存在缺乏有效的监管且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缺乏定价话语权、宏观战略意识薄弱和出口配额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健全谈判定价机制和合理管控出口配额等措施。
[关键词]稀土出口;产业链;定价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880(2011)12-0020-02
我国是世界上拥有稀土储备最多的国家,已探明的
稀土资源量约6588万吨,占世界稀土资源量的4/5。
我国稀土资源储备不仅丰富,而且稀土元素品种齐全,矿点分布也较为合理。
迄今为止,地质勘探人员已经在全国
2/3以上的省市发现稀土矿床、矿点和矿化产物。
同时,我国还是稀土产量最多的国家,从2000年的73000吨(以氧化物计算)激增到2009年的129400吨,占全球产量比重由87.53%上升至95.55%。
我国的稀土出口量
也居世界首位,1990年以后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2006年达到历史最高点,为57400吨。
世界稀土进口大国美国和日本的稀土进口中有90%以上来自中国。
2007—2009年我国稀土产量有所下降,2010年出口量为3.5万吨。
目前,我国稀土精矿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5.6%,商
品供应量占到世界总量85%~90%,稀土磁体等高新技术材料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我国的稀土供应在世界上处于垄断地位,但是这种垄断地位仅局限于数量上的廉价供给,在定价方面我国几乎没有主动权,各类稀土产品价格在近二十年来都呈现下降的趋势。
国内的稀土市场也存在监管不力、企业众多技术受限等诸多弊端,可以说我国的稀土发展是以过量消耗自身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
一、我国稀土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稀土产业竞争无序,缺乏有效的监管
稀土出口价格偏低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稀土产业的无序开采与竞争,政府相关机构也存在着宏观调控不足和监管不严等问题。
20世纪80年代起,在“大干快上”的思想指导下,大量的稀土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国营、集体、个人争相开矿,市场混乱,部分地方执法不严,疏于管理,加速了国内稀土市场的恶性竞争,使得稀土价格难于统一,产量与出口量同步扩张。
1980年,国内单一稀土产量约为20吨,2006年竟达到了57400吨,巨大的数量并没有给行业带来巨额财富,相反生产能力的增长却带来了恶性竞争,相互杀价成为企业
无奈的选择。
(二)稀土产业处于产业链下游,开采技术滞后我国稀土产业存在着创新不足、开发滞后的特点,产品沿着产业链的低端向高端成裂变式增长方式;稀土精矿、新材料和元器价值之比分别为1:50:500。
按照出口层次划分,我国出口的稀土产品均为产业价值链中廉价的初级产品,这暴露出我国稀土产业开发不足和科技落后等问题。
此外,我国稀土产业以中小稀土企业为主,而这些企业往往采用较为传统的开矿方式,这种俗称为“煤老板”式的开采方式主要依靠民工原始挖掘和人工背负运输,不仅带来了极大的浪费,而且回收利用率较低,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三)稀土企业缺少有效的谈判机制,丧失定价话语权尽管中国的稀土对外绝对供应总量具有优势,却陷入要由他人定价的尴尬。
一方面,缺少国家定价中心是导致我国稀土出口没有定价权的主要原因。
在国际贸易中大宗商品交易一般多由期货市场来定价。
因此全球大宗商品贸易的价格均掌握在几个主要的期货交易所中。
由于我国期货市场还没有稀土交易所,所以很难通过期货的交易价格来预测和掌握交易中的商品价格。
另一方面,我国稀土企业多、小、散、乱的特点造成产业难于集中、价格难以统一。
这种局面造成国内卖家不能联合起来同买方进行谈判,企业管理者缺乏整体观念往往只顾及自身利益,竞相压价。
(四)稀土企业缺乏宏观战略意识
. All Rights Reserved.
张子潇:
我国稀土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Foreign Econmic Relations&Trade
稀土的“稀缺性”与“战略性”已为世界所公认。
而我们的认识还是模糊的,更多厂商考虑的是开采成本与经济效益,资源的稀缺和深层的战略性根本不在考虑范围。
事实上稀土的价格应该包含稀土成本价值、战略价值、利润和税金,战略价值是需要首先进行评估的,它将对今后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五)稀土出口配额普遍不合理
1988年至今,我国始终是全球廉价稀土的供应商,据商务部的相关数据统计,1996—2009年中国稀土储量下跌幅度达37%,而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就关闭本国稀土矿改从中国进口,即便是进口的稀土也不全部使用,而是进行战略储备。
由于我国的稀土产业整体分布较为松散,国家对稀土行业进行整体规划难度较大,造成了市场源头的失控,稀土生产供大于求。
同时,稀土出口的数额限制损害了美国、欧洲、日本等国的既得利益,他们不断通过国际舆论向中国施加压力,使我国出口配额的改革困难重重。
二、对策及措施
(一)优化产业结构
加大对战略性资源宏观调控力度及对稀土“战略性”的宣传力度。
首先,在全国范围内治理不合格的私人企业,尤其是那种以原始方法开采、滥采和乱采的小型企业。
对规模较大的稀土企业进行兼并重组,由国家参股控股、收购、淘汰竞争力较弱的企业。
其次,提高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及监管力度。
作为国家的战略性资源,国家监管在稀土出口中起着主导作用。
国家应该采用责任制权责分明。
同时在管理过程中要协调国家与地方,集体与个人及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
第三,积极宣传稀土的重要性,使“稀土概念”深入人心。
利用网络、媒体等手段在社会上广泛宣传稀土特有的战略性价值,使社会广泛意识到稀土资源的价值。
(二)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稀土产品附加值
我国稀土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应用,科技水平的提高是产业升级的原动力,同时也是我国稀土出口定价权的基础。
一方面,加强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将开发的重点放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稀土高附加值产品和高新材料上,并实现产业化生产,加快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另一方面,加大对稀土的研发投入,与国内外大学合作建立稀土研究基地。
我国目前稀土开发任务较为迫切,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政府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并设立专项基金,组建科研队伍,还应与国外大学共享研究成果,互通有无,将科技快速运用到实践中。
(三)健全稀土产业的谈判机制,完善定价模式
建立我国独有的定价模式是提高稀土价格现状最直接的手段。
由于世界对稀土需求量的不断扩大,稀土价格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所以如何调整稀土的出口价格是改善我国稀土出口被动现状的关键。
首先,借鉴三大铁矿石垄断企业的谈判机制,完善我国稀土出口的定价模式,谈判过程中要以卖方建立的机制为准则。
其次,谈判机制的建立需要卖方紧密联合一致对外,因此需要借助稀土协会的支持,联合我国稀土企业,统一稀土的出口价格,共同建立稀土价格的协商机制。
第三,应尽快建立稀土交易所,通过期货市场的交易价格来预测、掌握交易中的商品价格,为我国稀土出口的定价作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同时也可以规避资本市场中的各种价格和经营风险。
(四)合理管控我国稀土出口配额
首先,国家应统一规范国内稀土市场,提升行业的集中程度,对全局作总体规划,控制稀土的出口总量,在供给源头严加管制。
其次,要尽快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理可循,正在编制的《稀土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和《稀土工业产业发展政策》就为稀土的配额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建立稀土储备制度。
我国可效仿欧佩克通过减少石油供应来控制石油价格,国家应在每年稀土低迷时期投入10亿美金进行稀土战略储备。
同时要顶住国际舆论的压力。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巡时曾指出: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
事实上,与中东的石油相比,稀土更具有战略意义。
稀土的应用遍布世界的每个角落,从美国战场上各种高端的技术武器,到建筑、机械材料不可或缺的高性能钢材,再到我们日常生活中代步的汽车,各种家电。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能够科学利用我们手中的稀土资源,世界的经济命脉就掌握在我们手中。
尽管多年来,在很多不利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大量的稀土资源被廉价出口到国外,可是中国现在仍拥有近3600万吨稀土,位居世界第一。
2007年起,中国就开始对稀土生产实行指令性规划,并开始减少稀土出口,在《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中也明确规定了对钨、锡、锑、稀土等特定矿种的勘查和开采实行规划调控、限制开采、严格准入和综合利用,严格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年度开采总量指标控制,严禁超计划开采和计划外出口。
总之,我国稀土出口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但路途却坎坷不平。
中国稀土政策的转变,意味着利益分配格局将被改变,稀土的定价权将被中国夺回,将触及日本及一些西方国家的利益,这种情况下我们要顶住来自各方的指责和舆论压力,通过对稀土出口的转型,使我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大幅提升,改变从前出口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参考文献]
[1]江歌.稀土价格走高的多种制约因素[J].稀土信息,2005(254):34.
[2]李伟民.自主定价权———战胜过剩时代的杀手锏[J].证券导刊,2006(7):55-56.
[3]张鲁波.影响稀土价格的行业因素[J].中国稀土出口定价权的研究,2010(5):21.
[4]林河成.稀土出口应加强宏观调控[J].世界有色金属,1999(5):12.
[5]赵安中.我国稀土价格走出低迷期[J].市场信息,2007(4):7-9.(责任编辑:马 琳)
12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