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鲁教版高中必修第二册《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 综合与测试》必刷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材地理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模拟试题
必修二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
一、选择题
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人口分界线两侧人口分布特点为
A.东北多,西北少
B.经济落后地区多,经济发达地区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东南少,西北多
2.影响图中乙地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水资源D.矿产资源
【答案】1.C 2.C
【解析】1.结合图例可读出黑河—腾冲一线东南人口密度大,人口多,西北人口密度小,人口少,C正确。

2.图中乙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只在有水资源的地区才能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水资源,C正确。

下图示意我国天山南坡和北坡人口垂直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天山北坡的人口分布占比最多的地带是()
A.0—500米B.500—1000米
C.1000—1500米D.1500—2000米
4.该山地南坡1000~1500米地带人口分布较多,主要原因是()
A.水资源多B.气温适宜C.地形平坦D.土壤肥沃
【答案】3.B 4.A
【解析】3.根据图中人口的分布判断:北坡的低海拔地带人口占比多,特别是500—1000米的地带占比最大,超过40%,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天山南坡为背风坡,全年降水稀少,山脚主要是荒漠和荒漠草原,1000~1500米地带植被主要为山地草原,草类丰富,水资源多,适合放牧,A正确。

由于海拔高,冬季气温低,B错误。

山地地形不平坦,C错误。

山地土壤贫瘠,D错误,故选A。

下图为“浙江宁波市某区域地形剖面和人口分布相对数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据图分析,影响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河流D.土壤
6.该区域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最可能在()
A.①B.②C.③D.④
【答案】5.A 6.D
【解析】5.读浙江宁波市某区域地形剖面和人口分布相对数变化曲线图可知,当地海拔高的地区,人口分布相对数较低,海拔低的地区,人口分布相对数较高,因此该图反映了地形是影响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A符合题意。

图中信息不能反映气候、河流、土壤是影响当地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排除B、C、D。

故选A。

6.读浙江宁波市某区域地形剖面和人口分布相对数变化曲线图可知,图中①区域人口分布相对数低于1,②区域人口分布相对数大致为1,③区域人口分布相对数变化大,大约平均为3,④区域人口分布相对数量
大于4,该区域地势低平,临近河流,水源丰富,因此该区域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最可能在④,D符合题意,排除A、B、C。

故选D。

“候鸟老人”是随季节变化而迁移居住地的老人。

据统计,2016年海南省的“候鸟老人”已超45万人,主要来自东北三省、北京市和长三角地区。

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在海南省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的首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B.养老设施C.气候条件D.婚姻家庭
8.海南省的“候鸟老人”集中居住于海口、三亚两地,会促使当地
A.人口合理容量增加B.第三产业发展
C.环境承载力提高D.资源消耗降低
【答案】7.C 8.B
【解析】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南省位于我国热带地区,而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气温条件不太适合老人过冬,因此在海南省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由此可知,海南省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的首要因素是气候条件,C符合题意;经济因素、养老设施、婚姻家庭等因素,也对海南省形成“候鸟老人”现象有一定影响,但不是首要因素,排除A、B、D。

故选C。

8.海南省的“候鸟老人”集中居住于海口、三亚两地,会促使当地与老人生活养老的服务业迅速发展,即第三产业发展,B正确;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承载力主要与当地资源状况、科技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有关,海南省的“候鸟老人”集中居住,对当地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影响不大,A、C错误;海南省的“候鸟老人”集中居住于海口、三亚两地,会使当地资源消耗增多,不会降低,D错误。

故选B。

春运,即春节运输,是中国在农历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大规模的高交通运输压力的现象。

据20l 4年1月26日(农历腊月26)上午l0点的百度数据,在迁入成都的l000个人中,来自北京的占了249个。

从成都迁出的l000个人,到北京的就有329个。

数据表明这一时段从成都迁出的人口较迁入成都的人口还多了近l00人。

专家称之为“逆向春运"。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年轻人中独生子女比例升高,子女接双方父母赴京过节
B.北京旅游资源丰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
C.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春节在家过年习俗逐渐淡化
D.我国成都至北京的交通条件大为改善
10.2014年春运期间邻近省区和省区内短距离迁徙人口大幅增加,原因有
A.春节游客多,长途旅行不安全
B.多个城市群崛起,就近就业的劳动力增多
C.春运压力大,就近换乘其它交通工具
D.冬季气温低,短途旅游更适宜
【答案】9.A 10.B
【解析】9.本题主要考查“逆向春运”的原因。

材料中所述是春运时的现象,年轻人中独身子女比例升高,在城市工作居住,随着全国交通网络的完善,人们出行比较方便,因此在春节前,从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的父母会赴京和在城市里工作的子女—起过春节,A正确。

与北京旅游资源丰富关系不大,B错误。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在春节时—家团聚的习俗并未淡化,C错误。

我国成都到北京的交通条件大为改善,但不是出少入多的主要原因,D错误。

故选A。

10.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短距离人口迁徙的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春节期间的游客也在增多,但不能肯定长途旅行是不安全的,A错误。

多个城市群崛起,就近就业的劳动力增多,导致春运期间邻近省区和省区内短距离迁徙人口大幅增加,B正确。

春运压力大,就近换乘其它交通工具,不影响迁徙的人口数量,C错误。

短途旅游不是短距离迁徙人口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D错误。

故选B。

2020年2月27日,土耳其军队在叙利亚伊德利卜省遭到叙利亚政府军轰炸,数以万计的难民涌向了其西部边境。

土耳其有百万难民,只需其中的部分涌入欧洲,就可能对已经出现种种问题的欧洲造成巨大冲击。

完成下面小题。

11.土耳其百万难民产生的根源是()
A.环境因素B.政治因素C.经济因素D.文化因素
12.难民大量涌入欧洲,对欧洲产生的影响是()
①一定程度上改善年龄结构②提供劳动力③社会治安压力增大④改变人口增长模式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答案】11.B 12.C
【解析】11.材料信息表明,2020年2月27日,土耳其军队在叙利亚伊德利卜省遭到叙利亚政府军轰炸,数以万计的难民涌向了其西部边境。

土耳其百万难民就是因为战争形成的来自叙利亚难民,战争属于政治因素,因此土耳其百万难民产生的根源是政治因素,产生的根源与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关系不大,B符合题意,排除A、C、D。

故选B。

12.难民大多以年轻人口为主,而欧洲老龄化严重,难民大量涌入欧洲,一定程度上改善欧洲人口年龄结构,①符合题意;难民以年轻人口为主,难民涌入欧洲,可以为欧洲提供劳动力,②符合题意;难民大量涌入欧洲,难民大多没有合法身份,难于管理,这给社会治安压力增大,③符合题意;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决定,难民大量涌入欧洲,并不能明显改变欧洲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因此不会改变人口增长模式,④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

故选C。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回乡投入创业,推动“归雁经济”兴起。

四川省2015年累计扶持37.4万农民工实现回乡创业。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3.四川省“归雁经济”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①原就业地的生活压力较大②农民工具备一定的创业技术
③家乡气候条件的改善④原就业地医疗水平比较低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4.“归雁经济”的出现对回归地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A.减缓了城市化进程B.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
C.降低了环境人口容量D.导致地价大幅下跌
【答案】13.A 14.B
【解析】13.“归雁经济”强调的是农民工的返乡创业,说明农民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创业技术,所以B、C 选项错误,又因为原就业地主要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生活消费水平高,医疗卫生设施完善,所以A正确,D错误。

14.归雁经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对原来的就业地还是回流地来说都会促进城市化的发展,A错;无论是原就业地还是回流地都有利于促进区域的产业结构的调整,B正确;对于回流地来说因为人口增加,产业增加,对环境的压力加大,对于原就业地来说会减少环境压力,改善环境质量,C错;对于回流地来说,经济活动增加,用地增加,会导致地价上涨,对于原就业地来说因为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多地少,用地紧张,地价同样不会出现大幅下跌,D错。

每一个承载系统对任何的外来干扰都有一定的忍受极限,当外来干抚超过此极限时,生态系统就会被损害、破坏乃至瓦解。

无论是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还是城市区域、流域等都存在环境承载力的问题。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5.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知名的大城市,其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渐趋极限,某些部分甚至已经透支,透支的部分最可能是()
①土地资源②交通③科技④水资源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16.日本地狭人稠,下列条件,有利于提高其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①资源贫乏②科技发展水平高
③对外开放程度高④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高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答案】15.D 16.B
【解析】15.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知名的大城市,由于深圳市的面积小,所以土地和水资源严重不足,使得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渐趋极限。

故本题答案选择D。

16.日本国土面积小,自然资源缺乏,由于日本对外开放程度高,大量从国外进口各种自然资源,且对科技水平高,对资源的利用率高,因而其环境承载力较高。

②③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B。

下表为“某岛国人口容量数据”,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7.表中反映环境承载力的数据是
A.25万B.30万C.35万D.45万
18.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居民的膳食结构
B.当地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消费水平
C.一个地区的资源状况
D.社会的生活习惯与习俗等
【答案】17.D 18.C
【解析】17.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读图表可知,环境承载力为45万,故选D。

18.环境人口容量是由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受教育水平等影响的,其中首要因素为资源的丰富程度,故选C。

读“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

完成下面小题。

19.表中代表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数据是()
A.①B.②C.③D.④
20.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
【答案】19.A 20.C
【解析】19.资源环境承载力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由于它只考虑生存条件,因此表示一个极限值即最大值,即表中的“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A正确。

表中信息表明,②、③、④都是不同消费水平下的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更接近人口合理容量,排除B、C、D。

故选A。

20.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是在不同的消费水平(温饱、小康、富裕)下得到的环境人口容量,表明数据表明,人口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合理容量越小,因此环境人口合理容量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关系,C正确,B、D错误。

人口合理容量与资源、科技水平、开放程度有密切关系,表中数据不能说明人口合理容量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A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21.读关于浙江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由于经济增长结构、外来人口变动等多方面原因,沿海各省份人口总量的变化差异较大,根据第五和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对2000——2010年十年来浙江人口发展和变动态势与沿海经济发达的一些省市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了浙江省有别于其他省市人口变动的一些显著特点。

材料一部分沿海省市2000年到2010年人口年均增长率(单位%)
材料二部分沿海省市平均受教育年限及部分沿海省市外来人口(6岁及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表
(1)根据材料一、二,概述浙江省人口发展的主要特征。

(2)分析浙江省的人口发展特征对其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正负效应。

(3)针对浙江省人口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负效应,分析其可以采取的主要对策。

【答案】21.(1)与沿海部分省区相比,浙江省户籍人口增长慢,而外来人口增长最快;浙江常住人口受教育程度提高缓慢,外来人口受教育程度最低,科学文化素质较低。

(2)正效应:外来人口的大量迁入,为浙江省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速度;促进三大产业发展;促进城市化发展。

负效应:加剧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给当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构成巨大压力;外来人口文化素质低,工作技能低,从事的大多是简单劳动、低端制造和一般服务,影响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3)浙江省应近一步发展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口容量;大力发展各类教育,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人口的素质;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劳动就业机会;引进国内外各类高科技人才。

【解析】(1)由材料一2000年到2010年人口年均增长率可知,与沿海部分省区相比,浙江省户籍人口增长慢,而外来人口增长最快;由材料二平均受教育年限及部分沿海省市外来人口(6岁及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可知,与沿海部分省区相比,浙江常住人口受教育程度提高缓慢,外来人口受教育程度最低,科学文化素质较低。

(2)浙江省的外来人口增长快,高素质人才较低;人口对经济发展的正效应从增加劳动力、缓解老龄化等方面说明:外来人口的大量迁入,为浙江省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速度;促进三大产业发展;促进城市化发展。

负效应从人口增加对当地环境压力增加及劳动力素质低等方面说明:大量的外来人口,加剧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给当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构成巨大压力;外来人口文化素质低,工作技能低,从事的大多是简单劳动、低端制造和一般服务,影响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3)人口增长的负效应主要是加剧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外来人口文化素质低,工作技能低,影响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应对措施应从提高劳动力素质、引进人才及提高人口环境容量方面提出。

应进一步发展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口容量;大力发展各类教育,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人口的素质;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劳动就业机会;引进国内外各类高科技人才,提升劳动力整体素质。

22.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据统计,2018年全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3个,下表为2018年人口过亿的国家人口资料。

(1)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中亚洲有个,非洲有个。

(2)造成俄罗斯人口密度小的自然原因是()
①国土面积广大②纬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长
③地形崎岖,冻土广布④矿产、能源资源贫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据材料说出日本面临的人口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答案】22.(1)7 2
(2)A
(3)问题:人口负增长,人口总数减少;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

措施:鼓励生育;接纳外来人口。

【解析】(1)世界上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中国、美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墨西哥、菲律宾、埃塞俄比亚。

其中亚洲有7个,非洲有2个。

(2)俄罗斯的国土面积大,其纬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长,且受地形的影响人口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所以A正确,地形以平原为主,矿产、能源资源丰富,且不是人口密度小的原因。

(3)据材料可知日本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严重,且出现人口负增长,人口数量减少,劳动力不足。

因此需要鼓励生育和接纳外来人口,缓解人口问题。

2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三亚市部分人口资料。

材料2:三亚市常住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比例情况表(单位:%)
(1)三亚市流动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属于________因素。

(2)三亚市流动人口________素质较低,推测三亚市的产业结构可能以________导向型工业或者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为主。

(3)调查发现三亚市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的规律性,试分析三亚市人口迁入最多的季节是。

主要原因为_____ ___
(4)人口迁移对三亚市有何影响?
【答案】23.(1)务工经商;经济
(2)文化;劳动力
(3)冬季;三亚市纬度低,冬季气温高,是有名的避寒胜地。

(4)①有利:为三亚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三亚市的商业、旅游业和工业发展。

②不利:加重城市负担,加剧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和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影响社会治安,增加管理难度等。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三亚市部分人口资料”可知三亚流动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是务工经商,其比重占51.8%,属于经济因素导致的人口迁移.
(2)由“三亚市常住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比例情况表”可知三亚流动人口文化素质较低,其产业结构可能以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或者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为主.
(3)三亚位于我国的海南岛,纬度低,冬季气候温暖,吸引大批东北人到三亚过冬,所以,冬季是人口迁入最多的季节。

(4)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影响,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回答。

有利:为三亚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三亚市的商业、旅游业和工业发展。

不利:加重城市负担,加剧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和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影响社会治安,增加管理难度等。

24.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人口大国。

2005年1月6日我国第13亿个公民在北京出生。

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报告《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主张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

某地区未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
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
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进入人口的高峰期。

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将减少133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万公顷。

(1)目前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

未来20年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解决问题的途径是什么?
(2)有人说,我国是人口大国,必然是人才强国,也必然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答案】24.(1)森林耕地在城市、交通建设中尽量节约用地,少占耕地,积极开发宜农荒地;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控制人口数量。

(2)我国是人口大国,但未必是人才强国。

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但劳动力要成为人才,需要通过发展我国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来实现。

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之一。

但人口多也会带来资源紧张、就业压力大、社会不稳定等问题。

只有发展经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结构优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才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解析】(1)从表中数据可看出该区域的森林人均量是低于最低标准,故是当前最主要的限制因素为森林;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城市建设都将会大量占用耕地,使耕地人均量有可能低于最低标准,因此可知未来20年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耕地。

解决措施:
在城市以及交通建设中尽量节约用地,少占耕地,积极开发宜农荒地;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此外,还要合理控制人口数量。

(2)看法一:我国虽然是人口大国,但未必是人才强国。

的确我国的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是比较丰富的,这是众所周知的我国的基本国情。

但劳动力要成为比较有用的人才,就需要通过发展我国科技、教育事业,通过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来实现。

看法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之一。

但众多的人口也会导致资源紧张、就业压力大以及社会不稳定等一系列的问题。

只有发展经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结构优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以此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