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两代人的对话有感(夏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两代人的对话》有感
舟山一初夏清
本人有幸参加了在5月7—8日在杭州建兰中学举行在2013年浙江省初中思想品德疑难问题培训。
观看了2008年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课例大连魏滨老师的《两代人的对话》,并进行深度研讨,可谓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同时聆听了北师大著名教授程光泉博士为老师们作了《思想品德课定位与教师专业成长》专题报告,从学术的高度进行了专业引领。
两天培训,使我受益匪浅。
《两代人的对话》一课,就是要使学生会处理家庭矛盾,更快地成熟起来。
为此帮助孩子们认清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引导他们走近自己的父母,使他们明白父母是他们前进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导航员。
在本课,要使他们会用另一种眼光和思维去理解、去处理,跨越代沟,学会和家长沟通的方法,以及和家长和谐相处的策略。
魏滨老师课前学生与家长产生过的冲突和矛盾做一个调查,把问题收集上来,在选取其中较典型的事例作为引入材料,贴近学生的生活,真正从学生现实实际出发。
设置三个冲突具有针对性,能引起学生的兴奋点。
同时学习了十一个地市代表对《两代人的对话》录像课的评价,他们从本课的亮点和不足以及修改建议。
定海五中的高东红老师认为此课充分运用"情感体验感悟式"教学方法,突破了亲子沟通的"瓶颈",彰显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学理念。
生活化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立足点把教学的主要精力放在学生体验后的思考上。
“倾听”——实践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唤醒”——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学生从情感体验中获取心理和道德“思维品质”,进而“内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
品味经典课之后,最终改善、提升自己的日常教学,更接近我们的理想课堂,更接近我们的教育理想。
丽水的叶巧琴老师认为“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
”体验是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活动情境中,学习道德知识、体验道德情感,形成道德行为,这是我们思品课的追求。
因而“活动-体验”教学模式就逐渐成为思品课堂常用的教学模式。
本堂课中设计者紧紧围绕课标的要求,设计了一系列真实的、鲜活的、充满亲情碰撞的两代人对话的活动场景,使学生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获得充分的心理体验,并在教师的帮助下自觉进行自我教育,实现心理品质的优化。
在创设的一
系列活动情境中,“老师妈妈”准确定位了两代人的角色,使每一位孩子参与其中,进入剧情,进行角色体验,体验情感冲突,寻求缓解冲突的“解药良方”。
我们的思品教育要到那里去:生活技能的培养和品格教育胜于一切。
温州的王小芳老师认为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取典型生动的情境。
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以教育教学的目的为方向,设置合理的问题,开展有效的活动。
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
以有效活动为载体,实现了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从而帮助学生创造美好生活。
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
绍兴方谊老师认为无论能力多么高深的教师只能是课堂的配角,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
无论多么精彩幽默的师生对答只能是教学的途径之一,还要有解决问题的生生互动。
无论多么感人肺腑的案例和故事只能是教学内容之一,还要有出自学生内心真实的诉求与呼声。
有提出了自己的三个疑问并进行了深入分析:课前调查的有效性?课堂活动的相似性?导入结语的表演性?等谈了自己的修改建议。
衢州的祝老师从解决情感问题的思品课如何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谈了自己的看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魏滨老师的角色就是一个促进者,通过与学生建立融洽的个人关系,促进学生道德的养成。
这很符合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流派的风格。
她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善用移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对话的积极性,学习目标达成度较高。
金华的夏老师认为本课教学准备充分:调查统计、多媒体使用、情景设置、教材重组。
教学过程流畅:课堂生成、教学环节衔接。
学生参与积极:情景体验、角色扮演、小组合作。
教师素质优良:课堂生成、肢体语言。
认为存在不足是候课情境不典型,小组活动过频,缺少板书展示,教师归纳过多。
她认为人的情感并非凭空产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引起的,所谓“触景生情”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要善于搭建学生由“感”到“悟”的平台。
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创设一系列真实或与学生近距离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主动融入情境,通过对话交流、通过角色模拟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在矛盾冲突中积极体验、探究和感悟,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思品课堂教学的核心和关键是学生生活,只有让学生真正能够触景生情,让
学生身临其境的课才是有实效的课,才是真正体现思品课功能与价值的课。
这正是新版课程标准所呼唤的,现行的课程标准强调源于生活、通过生活、为了生活。
本节课选择对话的方式开展教学,就是从人性出发,沿着人性的道路,走向人性,展现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这就是原生态的教育。
只有这样,师生才可能向对方敞开精神、彼此接纳,无拘无束地互动交流,相互倾听和言说,获得精神的交流和价值的。
触动心灵,以情优教,给了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贴近生活,以心换心,给了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师生互动,以学定教,给了学生一个“自主的课堂”。
我们要追求意境化的课堂。
追求的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融合,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积极思维,变被动的知识接受为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