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惰性电子对效应产生的原因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惰性电子对效应产生的原因的理解
王友梅(2007210350)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武汉,430079 )
摘要:关于惰性电子对效应的产生原因目前有各种不同的解释。
本文从原子结构理论、热力学理论和相对论性效应三个方面的原因进行理解的。
关键词:惰性电子对效应原子结构理论热力学原理相对论性效应
周期表中p区下方的金属元素,即Tl、Pb、Bi和Po在化合物中的特征氧化态表现“反常”,他们的低价氧化态化合物,即Tl(I)、Pb(II)、Bi(Ⅲ)和Po(Ⅳ)的化合物最稳定。
如表1:P 区金属元素氧化态的变化(6s2的稳定性)。
表1 几种元素的价电子结构与氧化数
长期以来,学者们认为这是由于这四种元素存在6s2惰性电子对的之故。
这种现象为西奇威克最先注意到,并称之为“惰性电子对效应”。
“惰性电子对效应”比较直观的解释了上述现象,但对本质没有加以阐明。
我是从原子结构理论、热力学理论和相对论性效应三个方面进行理解的。
1 原子结构理论
西奇威克(NVsigdwick) 等人认为轻重元素与族数相同的高氧化态不稳定是由于刚充满的d(或f)亚层的屏蔽作用较弱,价电子受到核引力较强,故在失去np电子之后,一对强穿透力的ns电子就极难失去了。
德拉戈(R·S·Drago)等人反对上述观点,认为不存在什么惰性电子对,他们提出的原因是:第一,壳层效应较重元素的价层轨道的重迭程度较差。
第二,全满d(和f)亚层强烈排斥键合原子的原子实,结果使重元素价层轨道不能充分参与成键,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此效应愈大,以至高氧化态愈难显现,低氧化态都相对稳定了。
所谓“原子结构”,在化学研究领域内,主要是讨论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情况。
为便于讨论,现以V A族元素为例,将其原子与价电子电离有关的外围电子排布情况列于表2。
我们知道,基态原子外层电子填充顺序为→ ns → (n-2)f → (n-1)d → np 所以,表2是按电子填充顺序排列的。
但通过对基态原子和离子内轨道能级的研究,从大量光谱数据中总结出的经验规律可知,价电子电离顺序为→ np → ns → (n-1)d → (n-2)f 因此,在氧化值为+3的化合物中,该族
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可视为np轨道全空(共价化合物中共用电子对只是偏移),ns轨道全满。
即表2最右一栏全空。
在此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对该族元素在氧化值为+3时的化合物中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
表2 V A族元素原子外围电子排布情况
(1) 单从电子层结构角度看,同族元素自上而下,电子层逐渐增多,其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最外层电子受原子核的引力减弱。
鉴于此因,一般说来,某些具有变价性的元素形成高氧化态化合物的趋势增大,理论上讲其高价氧化物的稳定性应增强。
(2) 由表2可知,第2、3周期(即N、P)元素只有S电子和P电子,而第4、5周期(即As、Sb)元素增添了(n-1)d电子,第6周期(即Bi)元素进而又增添了(n-2)f电子。
由于(n-1)d和(n-2)f电子分别填充在次外层或倒数第3层上,同时,这些电子亚层恰又属全满状态的稳定结构,因此,核外电子受核电荷引力增强,致使As、Sb尤其是Bi元素原子半径相对于这些原子未填充(n-1)d或(n-2)f 电子状态的半径增大趋势较小。
再则,Bi元素在(n-2)f电子的填充过程中,经过了镧系收缩,其半径的增大趋势则相对更小。
由此可见,该族元素氧化值由+3变为+5的总趋势从P到Bi逐渐变小,尤其Bi元素则更小。
(3) 在讨论原子结构时,不可忽视的因素有两种效应———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
我们知道,
d、f电子云相对于s、p电子云分布较分散,周围空隙较多,其本身的屏蔽效应较差,而其外层的s、p电子的钻穿效应则显得较强。
由于As、Sb、Bi中(n-1)d和(n-2)f电子的存在,使得本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或离子)半径增大趋势较小,电子受核场引力较大,失去s2电子的难度较强,即电离能I4、I5偏大。
同理,IV A族、IIIA族元素失去ns2电子的电离能(分别为I3、I4和I2、I3)也应偏大。
由于(n-2)f电子的填充使Ga、Ge的电离能还高出同族上一种元素。
同理,由于(n-2)f电子的填充,使得Tl、Pb、Bi的电离能分别高出了同族上一种元素。
这一事实,进一步说明了钻穿效应或镧系收缩对该氧化态下物质的影响。
(4) 同族元素自上而下具有“三增”因素,即原子(或离子)半径增大,核外电子数增大,核电荷数增大。
由于该族下段元素(n-1)d、(n-2)f电子填充在非最外层上,致使半径增大趋势较小。
所以,“三增”因素中,核电荷数、电子数增大远强于半径增大趋势,这也是电子受核场引力较大因素之一。
(5) 由于该族元素的氧化值已为+3,其中核电荷数大于电子数,即正电荷数大于负电荷数,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核场对电子的引力,这是该族元素在此氧化态下,自上而下渐趋稳定的又一原因。
(6) 由表2可以看出,V A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np3,由于s轨道全满,P轨道半
满,应属一相对稳定状态(设其为稳态I);当其氧化值为+3时,s 轨道全满,p 轨道全空,则形成一新的相对稳定状态(设其为稳态Ⅱ)。
由于此时正电荷数大于负电荷数,异性电荷引力增大,该状态下其半径相对于原子半径均有减小,所以,稳态Ⅱ强于稳态Ⅰ。
因此,显得ns2电子较为“惰性”。
综析上述因素,从“结构”角度来讨论“惰性电子对效应”,可以看出,在正电核数大于负电核数的情况下,该族元素自上而下由于(n-1)d 及(n-2)f 电子的填充,使钻穿效应大于屏蔽效应,整体效果是异性电荷引力的增大趋势大于原子半径的增大趋势,最终产生了“惰性电子对效应”。
2 热力学原理
2.1 干态下离子化合物
以ⅡB 元素Zn 、Gd 、Hg 形成氧化物为例,从能量因素进行粗略的分析:由Born-Haber 循环来计算(图1):
△f H o =S+(I 1+I 2)+1/2D+E A +U
上述数据说明了干态下ⅡB 元素氧化物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其稳定性逐渐减小。
表3 IIB 元素的有关热力学数据(KJ / mol -1)
2.2 干态下共价化合物
表4列出了砷分族和锗分族氟化物的单键平均键能
表4 砷分族和锗分族氟化物的单键平均键能 (KJ / mol -1)
图1 Born-Haber 循环
根据上述数据和F-F键的键能(154·8 kJ·mol-1)数据,可以计算出表5:MF5和MF4的分解反应焓变
表5 MF5和MF4的反应焓变(KJ / mol-1)
由表4、表5可以看出:①同族元素高氧化态氟化物的键能比低价态要小;②重元素氟化物的键能比轻元素氟化物的键能小;③重元素高价氟化物分解的焓变比轻元素分解的焓变小,由此可见6s 电子的稳定性增强。
2.3形成水合离子的情况
水溶液中的反应可用电极电势的大小来衡量,电极电势越小,金属单质的活泼性越强,形成的的水合离子稳定性越强,若以金属和金属的水合离子组成的电极与标准氢电极组成电池,则电池反应为:
M + zH+ == M z+ + z/2H2
那么- zFφo (M z+/M) = △f G o(M z+) = △f H o(M z+) - T△f S o(M z+)
通常对于同种类型的反应T△f S o(M z+) 项相差较小,用
△f H o(M z+) 进行粗略的衡量设计金属离子的Born-Haber循环。
表6 IIB金属离子形成的△f H o(M z+) (KJ / mol-1)
由表6可以看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f H o(M2+)逐渐增大,M2+的稳定性减弱。
3相对论性效应简释
严成华认为同族元素自上而下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相对论性效应使价层S轨道能比非相对论性计算的预期值还要低,并且又使价层sp轨道能隙增大,因此有利于S电子的“惰性”。
但其它各周期较轻元素则不甚明显,所以毫无疑问从铊到砹存在惰性电子对效应,对于较轻元素尽管肯定有相对论效应。
到上世纪70年代,相对论性效应对重元素性质的影响才被化学家们广泛关注。
相对论性效应可以理解为光速C的有限值(C=2·997 924 58×108m/s)与将光速看作无限时互相比较产生的差异效应,原子轨道的主要相对论性效应主要有:①旋-轨耦合效应。
由于电子自旋磁矩和轨道磁矩之间磁
的相互作用,非相对论性量子力学中主量子数n和轨道角动量量子数1(1>0时)都相同的简并轨道分裂成总角动量量子数j=l±1/2两组轨道,其中j=l+1/2的一组轨道能量升高,半径增大,j=l-1/2一组轨道能量下降,半径减小。
②相对论性收缩,离原子核较近的电子受核的吸引较强,平均速度与光速可以比拟,其相对质量增大较为显著,引起s轨道收缩。
例如:汞的相对论性1s轨道的平均半径比非相对论性1s轨道的平均半径大约小20%,同理原子中各电子亚层中s亚层大约有相同的收缩。
③相对论性膨胀,内层原子轨道的相对论性收缩增强了对钻穿能力较差外层d、f原子轨道上电子的屏蔽作用,以至使后者的有效核电荷减小,能量升高,原子轨道膨胀、外层d、f轨道的相对论性膨胀削弱了自身的屏蔽作用,增大内层s、p1/2轨道的有效核电荷。
上述三种相对论性效应都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迅速增强,特别是第六周期和重元素的相对论性效应表现得更加明显。
4 对“惰性电子对效应”的另一种见解
惰性电子对效应在更大程度上是离子半径影响成键能力的一种反映,较小程度上才是单个原子的性质。
以Ga 和T1 为例,由零氧化态形成+3 氧化态所消耗的能量无疑高于形成+1 氧化态的能量,如果消耗的能量可由三价离子形成晶体时释放的能量补偿有余,Ga3+和T13+化合物都将是稳定的。
否则,形成T1+化合物的可能性就大了。
理解得不透彻,全因我理解能力有限,望老师指点。
参考文献:
[1] 张启昆. 惰性电子对效应的热力学探讨. 化学通报,1988.
[2] 肖盛兰等. 惰性电子对效应问题的探讨. 大学化学,1992.
[3] 屠昆岗. 惰性电子对效应中的能量关系. 化学教育.
[4]胥江河. 关于惰性电子对效应产生的原因探讨.
[5] 严成华. P区元素性质不规则性讨论. 化学通报,1983.
[6] 刘俊,黄保贵. “惰性电子对效应”问题探讨.
[7]郑金强,杨荣东. 从原子结构看“惰性电子对效应”的产生.
[8]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
社出版.
(指导老师:胡宗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