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1976年到1989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学1976年到1989年
当代⽂学
第⼀章新时期⽂学(1976-1989)
⼀、1976年10⽉,⽂⾰结束。

⽂⾰结束后的中国社会被称为社会主义⾰命和建设的“新时期”。

⽂学界也把⽂⾰后的⽂学称为“新时期⽂学”。

“新时期⽂学”指的是⼀个新的发展时期的⽂学。

指⽂学发展空间和⾃由度⼤为拓展的时期,是⼀个⽂学回归⽂学并按⾃⾝的规律发展的时期,是⼀个⽂学的主体性和独⽴性被张扬的时期。

⼆、思想解放运动:
⽂⾰后期的突破思想禁区的潜流,到70年代末才冲出地表,即所谓的“思想解放”运动。

1976年4⽉“天安门诗歌运动”。

1977年底,批判“⽂艺⿊线专政”论。

1978年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标准》发表,揭开思想解放的序幕。

1978年12⽉,⼗⼀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9年10⽉,第四次⽂代会召开。

“⼆为”⽅向。

双百⽅针。

1984年,提出“创作⾃由”。

⽂艺界的争鸣和批评不断(⽂学与政治,现实主义的真实性)。

三、80年代有影响的作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1、在50年代受挫的作家,被称为“归来作家”或“复出作家”“五七族”如艾青、汪曾祺、王蒙、⾼晓声、张贤亮等。

2、知青作家群。

如王安忆、张承志、史铁⽣、韩少功、梁晓声、阿城、铁凝等。

他们是80年代⾮常活跃的⼀群。

3、⼋⼗年代⽂学的总体特征(新时期语境:⾃由,⼈道主义,多元化)
1对历史和现实的强烈关怀和承担
题材选择:对“历史”的清算和记忆。

⽂学精神:普遍存在⼀种沉重的、紧张的精神倾向。

2、强烈的探索和创新意识。

开放的⽂学环境带来对中国⽂学现状的不满,作家们普遍希望创造有思想深度和艺术独创性的作品。

3⽂学创作的潮流化特征:
80年代的⽂学界热衷于归纳命名⽂学现象,有意识的组织⽂学派别,掀起创作潮流。

如:朦胧诗、伤痕⽂学、反思⽂学、改⾰⽂学、寻根⽂学、先锋⼩说等等。

四、80年代后期⽂学思潮
1、全⾯改⾰的形势。

2、“⽂学⽅法年”。

各种⽂学⽅法被引进。

3、⽂学主体性的讨论。

围绕刘再复的《论⽂学的主体性》⽽展开的讨论。

4、⽂化寻根思潮。

5、重写⽂学史。

对经典作品重新认识。

第⼆章、⼋⼗年代的⼩说创作
第⼀节伤痕⼩说
1、“伤痕⽂学”:当代重要的⽂学潮流。

1977年末⾄1979年间,以刘⼼武的⼩说《班主任》为开端,⽂坛上涌现出⼀批直⾯⼈⽣苦难,对⼗年“⽂⾰”浩劫进⾏⾎泪控诉,揭露极“左”路线给⼈们精神上的内伤的作品,形成⼀股潮流,被称之为“伤痕⽂学”。

得名于卢新华的
《伤痕》。

代表作品刘⼼武的《班主任》从维熙的《⼤墙下的红⽟兰》,苏叔阳的《丹⼼谱》贺国甫的《于⽆声处》巴⾦的《怀念萧珊》。

2、“伤痕⽂学”的缘起:
1、对“⽂⾰⼗年”的质疑与揭露;(思想解放的先声)
2、审视“⽂⾰⽂学”的⽂学范式;(反思⽂⾰⼀整套叙事格局合法性)
3、新时期⽂学“新的⽂学想象”的建构;
(⽂学外在语境与内在期许的双重变⾰)
3、“伤痕⽂学”的表现:
1、“⽂⾰”造成的精神意识的荒芜与畸形;
2、⼼灵情感的压抑与残缺;
3、⼈与社会、⼈与⼈之间和谐美丽关系的严重破坏。

4、“伤痕⽂学”的特征:
1、复活了⽂学的“社会批判性”(问题⼩说的重现,直⾯现实、⼲预现实)。

2、承载了⽂学的“真实性”。

3、⼈道主义的张显。

5、“伤痕⽂学”的意义:
社会意义重⼤:对“⽂⾰”的重新审视和对新的社会价值的重建。

⽂学史意义重⼤:
1、是新时期⽂学浪潮的第⼀波;
2、开启“个⼈性”写作,“个⼈”成了⽂学想象的中⼼;
3、开启新时期⽂学的“悲剧意识”;
4、⽂学回归现实主义;
注意:刘⼼武的《班主任》1977年发表短篇⼩说《班主任》开伤痕⽂学之先声,被认为是新时期⽂学的发轫作,获⾸届全国优秀短篇⼩说奖。

揭⽰“⽂⾰”对青年学⽣造成的精神创伤,提出“救救孩⼦”的问题。

第⼆节反思⼩说
伤痕⼩说是反思⼩说的源头,反思⼩说是伤痕⼩说的深化。

⼀、“反思⼩说”当代⽂学潮流。

在“伤痕⽂学”的基础上进⼀步发展和恢复了新时期⽂学的现实主义精神。

指七⼋⼗年代之交开始出现的对建国三⼗多年来的历次政治运动和社会的曲折发展过程及其对⼈的命运的影响进⾏了冷静反思、重新审视的⼩说创作潮流。

反思⽂学在题材上⽐伤痕⽂学丰富;
在艺术上除传统的现实主义⼿法外,还根据内容的需要,⽤了意识流、蒙太奇、荒诞、多视⾓的⼿法。

代表性作品有鲁彦周的《天云⼭传奇》⾼晓声的《李顺⼤造屋》张贤亮的《灵与⾁》等。

⼆、张贤亮(苦难、民间情义):a创作风貌:
1、写底层⼈民的⽣活、情感和命运。

如《邢⽼汉和狗的故事》《肖尔布拉克》《河的⼦孙》。

2、写与⾃⼰命运相近的知识分⼦“苦难⽣活”经历。

《灵与⾁》《绿化树》《男⼈的⼀半是⼥⼈》。

张贤亮⼩说的艺术特点:
1、⾃叙传⾊彩;(落难知识分⼦的苦难经历与灵魂搏⽃)
2、西部⽂学的苍凉、粗犷,带有⼤西北的苍劲。

3、哲理思辨。

张贤亮:“没有思考和分辨,作家就⽆法驾御他所要表现的内容,⽽思考和分辨能⼒,只能来⾃学习。


4、苦难美的审美震撼。

⾼晓声(1928-1999)曾被下放到农村。

作品的题材特点:对农民的关照,启蒙⾊彩,农民⽣存,⼈道情怀。

《李顺⼤造屋》(1979)⼩说以普通农民李顺⼤解放后为造三间⽡屋,历尽艰⾟,三起两落的真实情景。

作者在热情刻画农民⾝上的那种纯朴、忠厚、刻苦、耐劳、⽼实本分等等传统美德的同时,还以现实主义⽬光,看到了数千年的历史传统所积淀下来的民族“劣根性”在他们躯体⾥的沉积,⾼晓声说:“我不得不在李顺⼤这个跟跟派⾝上反映出他消极的⼀⾯----那种逆来顺受的奴性”。

“陈奂⽣性格”:A、农民的传统美德:B、愚弱性:a、奴性。

b、惰性。

c、“精神胜利法”第三节⼥性⽂学
⼀、⼥性⽂学的界定:⼴义:指描写妇⼥⽣活的⽂学作品。

(包括男作家的写作)
狭义:⼀般指⼥作家创作的反映妇⼥⽣活并具有⼥性意识的作品。

⼥性⽂学是以五四新⽂化运动为开端,具有现代⼈⽂精神内涵,以⼥性为经验主体、思维主体、审美主体和⾔说主体的⽂学。

⼆、“⼥性⽂学”代表:
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的房间》
法国.西蒙娜·德·波伏娃《第⼆性——⼥⼈》
法国.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
“⼥性必须把⾃⼰写进本⽂——就像通过⾃⼰的奋⽃嵌⼊世界和历史⼀样。


朱丽娅·克⾥斯蒂⽡《关于中国⼥⼈》
三、中国⼥性⽂学的发展:
(⼀)“五四”启蒙精神的产⼉:
“⼈的解放、个性解放、民主、⾃由的话语空间”
冰⼼、庐隐、凌叔华、苏雪林、丁玲、张爱玲、苏青等。

(⼆)⼋⼗年代⼥性⽂学再度发展:
“⼈道主义话语下”
戴厚英、张洁、谌容、张⾟欣、残雪、王安忆、王⼩妮、铁凝、⽅⽅、毕淑敏、陈染、林⽩等
四、徐坤《⼥性意识和⼥性写作》
将20世纪的中国⼥性⽂学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五四”时期的“娜拉出⾛”和新中国成⽴后劳动妇⼥“⾛出家门”是⼥性争取解放和⼈格独⽴的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新时期⼥性书写上对男权话语的颠覆阶段;
三,20世纪90年代⼥作家重新书写母性史的阶段。

五、代表作家:
1、张洁:1937年⽣于北京,辽宁抚顺⼈。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是迄今为⽌唯⼀⼀个获得两届茅盾⽂学奖的作家。

创作资源:社会经验;个⼈不幸的经历;对现实的关照。

⼥性的⾃⽴、⾃强、⾃尊的⼥性观。

代表作:《爱,是不能忘记的》呼唤有爱情的婚姻,反思⽆爱的婚姻;《⽅⾈》⼥性的社
会地位没有得到认同。

“你将格外不幸,因为你是⼥⼈”作者对⼥性真正解放的思考。

期待社会对⼥性的真正解放。

《祖母
绿》“曾令⼉”⼥性⽆私之爱的张扬。

《祖母绿》是其对于爱情婚姻视野下的⼥性命运思考。

2、谌容:当代著名⼥作家。

1980年中篇⼩说《⼈到中年》问世,使她蜚声⽂坛。

该篇获第⼀届全国优秀中篇⼩说⼀等奖
创作特⾊:1、现实性强,反映⽣活真实;2、笔触细腻、善于⼼理描写;
作品分析:1、内容:这部⼩说关注的是⼈的基本⽣存境况,探讨⼈的价值和⼈所应该得到的权⼒,可以说,《⼈到中年》是⼀篇典型的⼈道主义的宣⾔。

3、铁凝:2006年11⽉当选为中国作协第七届主席。

1982年发表短篇⼩说《哦,⾹雪》。

《哦,⾹雪》的创作特⾊:
A全知全能的叙述视⾓;B浓郁的抒情⾊彩:景物描写、⼼
理描写;C叙述结构:以感情抒发为内在逻辑;D情感基调:清新、婉丽、优美、纯净的寄予了作者对时代现实的严峻思考;E独特的创作意蕴:赞美现代化进⼊民间社会。

第四节改⾰⽂学(改⾰⼩说)
“改⾰⽂学”:当代⽂学潮流。

70年代末开
始,以蒋⼦龙的《乔⼚长上任记》为先声,
塑造了⼀批建设开拓者的新形象,表现了改
⾰的艰难和希望,反映了我国历史转折期纷
纭的社会⽣活。

第五节知青⼩说
⼀,知青⼩说:“上⼭下乡”运动造就⼀⼤批知识青年,他们满怀青春的梦想到偏远贫困地区接受教育和改造。

⼗多年的磨练,使他们经历⼀个狂热、迷惘、沉思、奋起的精神历程。

作品的内容,主要有关知青在“⽂⾰”中的遭遇,也包括知青后来的⽣活道路和思想情感。

⼆,作家:(叶⾟、张承志、梁晓声、张抗抗、柯云路、李锐、史铁⽣、张炜、韩少功、王安忆、阿城等)
1舒婷《祖国,我亲爱的祖国》
2张承志(回族⼈)创作:草原系列:《⿊骏马》对纯美⼈格的歌颂。

黄⼟⾼原系列:寻找精神之⽗。

《北⽅的河》《⼤坂》《⾦牧场》信仰系列:《黄泥⼩屋》《⼼灵史》张⽒艺术特点:对崇⾼的追求:壮美;对美⽂的追求:诗化⼩说;最痛苦的理想主义者和精神漫游者。

《⿊骏马》是寻梦模式,作品在展⽰草原民族⽣活史时,也反映了草原上旧的⽣活习俗和现代⽂明的冲突。

张承志是个理想主义者,⼩说中常出现⼀位寻找⽣命意义,探寻精神家园的探求者形象。

3顾城、⾷指《相信未来》等。

4史铁⽣(1951—)华语⽂学传媒⼤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

他的写作——为活着找充分理由。

创作风貌:(1)往昔⽣活的回忆:怀旧但不感伤《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知青⽣活;《奶奶的星星》:亲情;《⽼屋⼩记》:普通⼈的命运。

(2)残疾和命运:对⾃⾝残疾的超越,对普遍⽣存的关注;《命若琴弦》:⼈类⽣存之寓⾔,宿命和抗争;《务虚笔记》:⽣命的印象和体认;《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直抵⼈⼼。

创作特点:(1)充满⼈⽣哲理:温情的感伤,绝望的抗争(2)散⽂化⼩说:平淡质朴、意蕴深远、重⽓氛
第六节寻根⽂学
⼀寻根⽂学产⽣的原因:
(⼀)⽂学“⾛向世界”的冲动,(1984年)中国“⽂化热”兴起。

(⼆)各种西⽅现代思潮涌进中不能忽略对民族⽂化与⽂学的纵向掘进。

(三)全球范围内的⽂化综合趋势与地⽅寻根意识的冲突。

“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获奖。

(四)“反思⽂
学”主题的⾃然深化。

⼆、寻根⽂学是⼀场理论与创作并⾏的⽂学思潮
韩少功:《⽂学的“根”》(《作家》1985年第6期)
郑万隆:《我的根》(《上海⽂学》1985年第5期)
李杭育:《理⼀理我们的“根”》(《作家》1985年第6期)
阿城:《⽂化制约着⼈类》(《⽂艺报》1985年7⽉6⽇)
郑义:《跨越⽂化断裂带》(《⽂艺报》1985年7⽉13⽇)
儒道⽂化寻根⼩说(阿城的《棋王》王⼀⽣)
神秘⽂化寻根⼩说(韩少功的《爸爸爸》丙崽)
原始⽂化寻根⼩说(张承志的《⿊骏马》⽩⾳宝⼒格)
地域⽂化寻根⼩说(贾平凹的“商周系列”⼩说)
当代研究者们的评价和定位
积极意义:
1 “寻根⽂学”的⼀个重要的结果是艺术视野的拓展和审美意识的更新。

2 “寻根”作家在对传统艺术精神的追溯与认同中,使潜伏在民族⼼理深处,附着在传统⽂化底蕴上的审美意识,在当代得以复活。

3 “寻根⽂学”构成了80年代中国的⼀个重要的⽂学现象,它并⾮是⼀个时过境迁的潮流,⽽是成为弥散在中国当代⽂学中的⼀种⼒量和重要的酵素,它导致了中国当代⽂学的精神转向和中国当代⽂学审美空间的⼤量释放,也导致了中国当代⽂学表现领域的转移和疆界的拓展。

局限:
⼤多数作家对“⽂化”概念的理解是“以偏概全”的,他们往往抓住某种民俗、习惯便刻意进⾏渲染,⽽忽略了对“民族性”的真正解剖。

尤其是⼀些作家对现代⽂明的排斥近乎偏执,⼀味迷恋于挖掘那种凝滞的⾮常态的传统⼈⽣,缺乏对当代⽣活的指导意义,⽽导致作品与当代现实的疏离。

另外,⼀些作家对于“根”的理解是静⽌的、⾮历史的,⼀味沉迷于古、俗、粗、野之中,从⽽难以寻找到真正有⽣命⼒的⽂化之根。

三、两种表现不同地域的“寻根⽂学”
(⼀)城市⽂化寻根:
邓友梅《那五》《烟壶》冯骥才在《三⼨⾦莲》
(⼆)乡野⽂化寻根:
如汪曾祺表现“桃花源”式的传统⽣活的《⼤淖记事》、张承志表现蒙古草原⼈民⽣活的《⿊骏马》、莫⾔关于⾼密东北乡⾃⼰祖辈的⽣活秘史的讲述,贾平凹表现秦汉⽂化的“商州系列⼩说”、扎西达娃表现带有宗教神秘⾊彩的⾼原藏民⽂化⼼态⼩说等等。

四、代表作家
汪曾祺
(⼀)汪曾祺⼩说特点:
1、⼩说是回忆:描写故乡淳朴的民情风俗、童年的纯真⽣活
2、⼩说的散⽂化:结构上的松散⾃然,⽣活素材的⾃由出⼊——⾮情节性
3、叙述态度平和恬静,语⾔简洁清淡
(⼆)作品《受戒》发表于1980年10⽉的《北京⽂学》
1、它没有⼀个集中的故事情节,更像⼀篇散⽂
2、作家不是在描写现实,⽽是在抒写理想
(三)在⽂学史上的地位:承上启下
1、延续了现代散⽂⼩说的传统;
2、为“寻根⽂学”开了风⽓;在传统的民族⽂化中寻找和反思,对⼩说⽂体进⾏⼤胆地⾰新,⼈们说,汪曾祺的⼩说连接了被
中断的“抒情⼩说传统”,并给后来的写作者以深远的影响:
阿城:在寻根⽂学中,最能显⽰传统⽂化精神的是阿城的⼩说。

《棋王》《树王》《孩⼦王》的“三王”系列⼩说,皆取材于他本⼈亲历的知青⽣活。

他在⽇常化的平和叙说中,传达出了对中国传统⽂化精神的平淡冲和、旷达淡泊认同。

七、韩少功
《爸爸爸》(《⼈民⽂学》1985.6)《⼥⼥⼥》(《上海⽂学》1986.5)以以象征、寓⾔的⽅式、⽂化批判的⽬光揭⽰民族⽂化形态中的理性迷失。

《爸爸爸》⽂本赏析:
1、⽂化批判,愚昧落后的现实。

鸡头寨,宁为鸡⼝,不为⽜后,⾃⼤⾃信,⾃我封闭,与现代⽂明隔绝,必然⾛向死亡。

2、⽂化象征:失家庭之根——失族类之根——⽂化病根
3、丙崽:⼀个⽆根者、失语者、不成熟者,⼀个不死的⽂化怪胎。

4、魔幻、夸张、变形、扭曲、神秘等现代派⼿法,展⽰了封闭、凝滞、愚昧落后的民族⽂化形态。

《⼥⼥⼥》⽂本赏析:
从城市⽂化的⾓度来探索⼈⽣、⼈性,它着⼒于个⼈⾏为。

主⼈公⼳姑的⽣命退化和⼈性裂变的展⽰。

⼈性善与⼈性恶的纠葛的展⽰;由⼈物化成“猴”“鱼”的退化;对传统乡⼟民风的否定。

《蓝盖⼦》⾮常年代的悲剧命运。

精神重压下的精神分裂;⾮常年代对⼈的戕害;象征与荒诞⼿法的运⽤。

⼋、莫⾔
《红⾼粱》它以敢⽣敢死,敢爱敢恨的⽣命意识作为基调,对整个农民真实的⽂化⼼理进⾏原⽣状态的描述。

(1)⼈物的陌⽣化:与传统审美不同。

“我奶奶”戴风莲:极具⽣命意识、包含⽣命的张⼒、充满野性⾊彩的叛逆的⼈物形象。

(2)主题的陌⽣化:
主题:原始⽣命才是中华民族最强悍最有⽣命活⼒的⼒量,是中华民族的⽣命之根。

莫⾔将民间的世界作为⼀种理想⽣存状态加以展⽰描绘,⽬的是寻找民族的⽣命之根蕴含⼀种⽣命⼈⽂的关怀。

(3)艺术特⾊的陌⽣化:1、全知全能的叙述⼈称;2、⼉童叙述视⾓(“我”的爷爷和奶奶);
3、溢恶的叙述姿态(表现⼈物的野性);
4、写实与象征(满⼭野的红⾼粱既是写实,⼜是象征。

红彤彤的颜⾊象征⽣命的活⼒和民族精神)。

莫⾔⼩说“忧郁的主调”之下“⼀⽅⾯是凄楚、苍凉、沉滞、压抑,另⼀⽅⾯则是欢乐、激情、狂喜、抗争”的独特的叙事风格。

九、寻根⽂学价值与新时期⼩说艺术观念的转型
(⼀)以寻根⽂学为界,20世纪80年代前后⽂学取向不同。

1、从载道到审美:通过艺术形式的更新来呼唤新的审美意识的诞⽣。

汪曾祺的⽂体写作。

2、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叙事到抒情;客观写实到⼼⾥描写)。

3、时空观念的转变。

(⼆)寻根⼩说的历史变⾰作⽤
(1)它导致了⼩说由以往所关注的社会领域向⽂化领域的变⾰,使⼩说由当代社会⽣活的仆从成为⼴阔的⽂化与⼈性领域的探索者。

(2)在⼩说的艺术层⾯上,寻根运动使⼩说摆脱了⼀个遵照⽣活逻辑与客观时空逻辑进⾏写作的时代,也摆脱了⼀个社会政治的话语时代,⽽开启了超验的和“虚构”的时代。

第七节富有创新性的现代派与先锋⼩说
⼀、现代派⼩说是1985重要的⽂坛创作现象,重在思考⼈与社会、⼈与⼈、⼈与⾃我等问题,表现出强烈的⽣存批判和反传统精神。

在艺术上多⽤象征、荒诞、反讽、⿊⾊幽默等表
现⼿法。

加之西⽅哲学和其它⼈⽂思想的进⼊,极⼤地影响了当时的⽂学观念、创作模式和理论批评。

(现代派:反理性及荒诞⽣存体验)
代表:刘索拉《你别⽆选择》(闹剧与喜剧的⼿法、语⾔⾳乐化、⼈物及精神的象征)徐星《⽆主题变奏》残雪《⼭上的⼩屋》等。

残雪:1有⼩说《⼭上的⼩屋》《天窗》《阿梅在⼀个太阳天⾥的愁思》。

⼩说集《天堂⾥的对话》《黄泥街》等。

2、创作特点:对现代⼈际关系的痛苦体验和⼈的孤独、焦虑、压抑、仇视、猜疑的梦魇。

3、残雪现象:建构恐怖“梦魇”的世界、怪异的意象。

“⼩屋”意识:⽆⾮也是作者在困境中的⾃救和⽆望。

残雪⼩说展⽰怪诞、神秘、阴冷和诡异的梦魇世界,让读者感受到审美世界中恶的张⼒。

体察到⽣存境遇中的孤独、恐怖、仇恨和焦虑,期许灵魂世界的希望和解放。

在现代⼈荒原⽣存中的另类精神救赎。

⼆、先锋⼩说:反传统,前卫性,超前性。

(⼀)作家重视⽂学形式技巧,讲求艺术叙述,如马原、格⾮、余华、苏童、孙⽢露、洪峰、北村等。

(⼆)叙事特征:1、⽂化上表现为对意识形态的回避、反叛与消解;2、⽂学观念上颠覆传统的真实观;3、在⽂本特征上,体现为叙述游戏,更加平⾯化,结构上更为散乱、破碎,⼈物趋于符号化,通常采⽤戏拟、反讽等写作策略。

(三)先锋⼩说写作:1、灾难构成⼩说⽣命景观;2、对性爱的本能、畸形、病态的书写;3、对暴⼒、罪恶、死亡主题的迷恋和冷静书写。

先锋⼩说最⼤的⾰命是在⼩说的叙事⽂本上:传统⼩说重“写什么”,先锋⼩说重“怎么写”。

(四)马原⼩说的叙事艺术:
1、主要作品有:《拉萨河⼥神》《冈底斯的诱惑》《西海⽆帆船》《虚构》等。

2、陈思和说:“在中国当代⽂学史上,马原第⼀个把⼩说的叙事因素置于⽐情节更重要的地位,他⼴泛地采⽤“元叙事”的⼿法,有意识地追求⼀种亦真亦幻的叙事效果,形成了著名的“马原的叙事圈套”。

元叙事也叫元虚构、元⼩说,它通过作家⾃觉地暴露⼩说的虚构过程,产⽣间离效果,进⽽让接受者明⽩,⼩说就是虚构,不能把⼩说当作现实。

这样,虚构在⼩说中也就获得了本体的意义。

形式的迷宫,放弃意义的做法也有消极性。

3、《冈底斯的诱惑》:⼈物不确定性、情节开放性、语⾔跳跃。

4、马原的意义在于他是中国当代第⼀个真正意义上的形式主义者,马原以他的⽂本要求⼈们重新审视⼩说这个概念。

他试图泯灭⼩说形式和内容间的区别,并告诉我们⼩说的关键之处不再于他是写什么⽽在于它是怎么写的。

他第⼀次把如何叙述提⾼到了⼀个⼩说本体的⾼度,叙述的重要性和第⼀性得到了明确的确认。

吴义勤《中国当代新潮⼩说论》。

(五)孙⽢露的语⾔实验(将不想⼲的语⾔凑在⼀起)。

他把⼩说当作是语⾔的实验,把语⾔当做最⾼事件,让写作变成⼀次“反⼩说”的修辞游戏。

(六)余华的先锋创作:
1、作者简介:1960年⽣,浙江海盐⼈,1984年开始⽂学创作,写下《⼗⼋岁出门远⾏》《现实⼀种》《世事如烟》《河边的错误》《活着》等⼏⼗个短中篇⼩说。

2、作品创作:(1)现代先锋创作《⼗⼋岁出门远⾏》是“条理清楚的仿梦⼩说”,发表于《北京⽂学》1987年第1期。

作品多数展⽰⼈性的恶、⼈的冷漠、不可知、残忍等。

(2)以传统的写实⼿法为主:《活着》是余华改变风格之作。

在叙述⽅⾯,他放弃了先锋前卫的笔法,⾛向传统⼩说的叙事⽅式。

结构上,仍能给读者富于审美想象的艺术感觉。

第⼋节“新写实⼩说”
⼀、“新写实主义”对应于⼋⼗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社会“⼤写的⼈”解体、⽂学中的终极理想消失、政治热情降温、个体⽣存艰难等复杂的现实,以及1987年之后先锋⼩说遭遇冷
落的艺术现状,是对于现实和⽂学⾃⾝的双重反应,其创作⼀直延续到九⼗年代。

⼆、新写实⼩说是指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开始出现的,以还原⽣活的写实⼿法再现普通⼈的⽣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的⼩说,代表作家有⽅⽅、池莉、刘恒、刘震云、余华等。

新写实⼩说在渊源上与传统现实主义是⼀脉相承的,它是传统现实主义的创作风范在当代的变异与发展。

三、新写实主义⼩说的特征——
①注重现实⽣活原⽣形态的还原,表现“纯态事实”。

②⽡解⽂学的典型性原则,描写⼈的现实⽣存处境与⽣活过程,展⽰⽣存中感性的、⽣理层⾯上的基本⼈性。

③压制到“零度状态”的情感,主体缺席式的叙述——“零度写作”,完全淡化价值⽴场,采取客观呈现、⾃⾏体现的⽅式,认同、迁就于⽣存现状。

四、代表作:池莉《烦恼⼈⽣》⽅⽅《风景》、刘恒《狗⽇的粮⾷》)、刘震云《⼀地鸡⽑》。

⼋⼗年代的诗歌
概述
⼀、第⼀阶段(76.10-78)当代诗歌复苏期“欢歌与悲歌相交织”“归来诗⼈”
艾青《在浪尖上》李瑛《⼀⽉的哀思》
柯岩《周总理,你在哪⾥?》
⼆、第⼆阶段(79-84)崛起,繁荣期“朦胧诗⼈”“第⼆代诗⼈”
三、(85-89)新⽣代诗歌涌现
⼜称为“后新诗潮”,90年代成为中国诗坛主潮。

在创作上⽐较有影响的主要有两个群体:“后朦胧诗⼈”、“第三代诗⼈”。

后朦胧主要指在朦胧诗直接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校园诗⼈”。

其代表⼈物主要有海⼦、王家新、骆⼀⽲、西川等。

主要体现为对朦胧诗的发展。

第⼀节“归来者”的诗歌与新现实主义诗歌
⼀、诗歌的两个诗⼈群体:
1、归来者(复出诗⼈):分两类:1)指七⽉派诗⼈⽜汉、曾卓等、九叶诗⼈⾟迪、陈敬荣等。

2)在57年被打成右派的⼀⼤批诗⼈,如艾青、公刘、胡昭、林希等。

2、青年诗⼈的新现实主义诗歌:李瑛:《⼀⽉的哀思》怀念周恩来,批判四⼈帮;雷抒雁:《⼩草在歌唱》歌颂烈⼠张志新。

回归“五四”以来新诗传统:个性张扬。

⼆、艾青:1957年在胡风案中也受牵连;其两⼤意象:⼟地(爱国)和太阳(光明)如《我爱这⼟地》《光的赞歌》(长篇抒情诗);哲理⼩诗《礁⽯》1954年。

第⼆节朦胧诗与新潮诗
⼀、朦胧诗的产⽣与命名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朦胧诗开始出现。

如⾷指的《这是四点零⼋分的北京》,这些诗采⽤象征、隐喻、暗⽰等⼿法写作,代表诗⼈有舒婷、顾城、北岛等。

得名于章明的⽂章《令⼈⽓闷的“朦胧”》。

⼆、三个崛起理论:谢冕的《在新的崛起⾯前》1980《光明⽇报》;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1981、3《诗刊》;徐敬亚《崛起的诗群——评我国诗歌的现代倾向》1983、1 《当代⽂艺思潮》。

三崛起理论奠定了当时诗歌创作的理论基础,影响很⼤。

谢冕强调有⼀个新的诗歌群体已经产⽣了;孙绍振研究了这种诗歌现象及其美学原则在哪⾥;徐敬亚注意到了诗歌的现代主义特征和倾向。

三、朦胧诗发展的三个阶段
1、前朦胧:70年代末期,如⾷指《这是四点零⼋分北京》;⽩洋淀诗群;芒克、多多、北岛在1978年底出版⼀个民间的诗歌油印刊物《今天》。

此刊发表⼩说、诗歌,主要作者有芒克、⾷指、舒婷、江河、杨炼、顾城等。

2、朦胧诗:活跃在1978-1984年,有顾城、北岛、舒婷等⼤量诗⼈及其作品。

3、后朦胧诗:1983年以后出现转型,反思朦胧诗,以后复出的诗⼈创作的诗歌。

四、朦胧诗的思想价值:
1)对五四⽂学传统的修复,从⼈道主义、个性主义的价值⾓度对动乱年代的苦难历史、⼈性毁灭、理性沦丧进⾏了深刻的反思与批判。

2)作为⼈的觉醒,对⾃由⼈格的追求,对个体价值的肯定,对主体情感的宣泄。

表现了新⼀代在⾛出传统⼈格模式的过程中的痛苦蜕变与⾃我反思。

如童话诗⼈顾城的《我唱⾃⼰的歌》。

3)价值与信念的重建。

在⼈们的价值观念发⽣巨⼤变裂时代(包含思想的、认识的),对重建⼀代⼈思想价值特别具有意义。

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朦胧诗也称为新诗潮。

当代诗歌的⼀种潮流。

70年代末80年代初活跃于诗坛,其诗作被称为“朦胧诗”。

内容上注重⾃我表现,在艺术上,打破现实主义审美模式,多⽤总体象征、暗⽰等⼿法,创造的意象、意境新颖,具有含蓄、丰盈、深邃的美,代表作家北岛、舒婷、顾城、江河等。

五、舒婷诗作的特点:
1、对于⼥性的⾃我价值与尊严的肯定和确认,对⼥性⼈格独⽴和⼈性思想的追求和张扬,表现了⼥性爱情中微妙的⼼理状态;
2、以⾃我为核⼼,建造了⼀个全新的抒情形象,明显地带有个⼈、时代复合的特征;
3、舒婷的诗采⽤了隐喻、意象、暗⽰、象征、通感以及打破时空等现代主义的表现⽅式,具有着明显的现代主义特点。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枝炫耀⾃⼰: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像险峰,增加你的⾼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光。

甚⾄春⾬。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株⽊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

每⼀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
听懂我们的⾔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
像⼑,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像英勇的⽕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