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实验室管理论文(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实验室管理论文(2)
检测实验室管理论文篇二
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管理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一步步地完善,在建材检测实验室管理方面,一些陈旧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在的发展。
在受到国外一些先进管理理念的影响同时,现在我国开始逐渐重视现代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方法。
本文简单介绍检测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建筑材料试验室的作用以及实验室的管理,希望能对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实验;管理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增多,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逐渐的被广泛关注。
建筑材料作为建筑工程的核心内容,其质量直接决定了整体工程的质量,对整体工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建筑材料的检测是评价建筑材料质量的基本依据,也是主要手段。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也在不断的进步当中,各项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了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水平。
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是进行建筑材料检测的主要场所,也是为建筑工程项目提供质量依据的主体。
做好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可以提高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工作的水平,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为工程项目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促进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
1 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中,质量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合格的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建筑交付使用后用户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关系到实际建筑功能的实现。
在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上,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内容。
近年来,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工程建筑材料的检测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
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是现代工程质量监督的重点内容,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的检测工作,是提供建筑材料质量数据的重要部门。
做好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可以提高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为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实验室的建筑材料检测技术不断
进步,工艺水平的提高,使工作效率不断加快,但是整体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要做实验室检测工作,良好的实验室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可以是实验室的日常检测工作严格的按照相关文件进行执行,保证检测工作的质量。
2 建筑材料试验室的作用
2.1 生产质量监控作用
在建筑工程的生产施工过程中,试验室还起到质量监控的作用,通过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来保证各项建筑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必须满足设计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外,还应考虑在运输、泵送过程中的坍落度损失及运输距离、运输时间、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完成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搅拌站搅拌好的混凝土出机后,实验员应随混凝土运输车到施工现场,实际检查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易性等性能,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生产配合比。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坍落度是混凝土生产出来后唯一能确认的技术指标,是混凝土质量判别的重要依据。
坍落度过大,混凝土拌合物易产生离析泌水现象,可能造成混凝土强度降低;坍落度过小,影响混凝土的可泵性,易造成堵管。
2.2 质量把关作用
建筑工程常用的原材料主要有:水泥、砂、石、掺合料、外加剂、拌合水、防水材料、墙体材料、钢材等,这些原材料各项性能的优劣及其质量稳定性,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必须做好原材料质量检验,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刚刚浇筑出来混凝土通常要到28d才能检测出其强度,而抗冻性指标等则要更长的时间。
而且混凝土的6大组成成分均会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这就要求试验室在控制好原材料质量后,在设计配合比时充分考虑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各种因素,为控制好混凝土强度提供依据。
3.新技术研发作用
建筑材料试验室的作用不仅仅是试验检验、出具报告、质量监控等,其重要的工作任务之一还在于开展新技术的研发。
试验室应紧跟国内外建筑材料发展趋势,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降低工程成本为
目的。
开展新项目研究,在市场竞争中争取主动。
3 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科学管理方法探究
在实验室进行自身管理时,要注意对实验室相关规范和管理工作的执行,提高执行效率。
不能只依靠管理人员的努力,要全实验室人员共同参与,发挥自身作用,所有在岗人员都要履行自身的职责。
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对实验室人员的培训,提高对材料检测工作的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整体的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水平。
为了保证实验室的工作质量,要积极的进行相应的考核评审工作,对实验室工作中的各项内容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考核。
根据考核的信息,对实验室的工作进行改进和调整。
开展工作质量考核可以促进工作职能的落实,有效的促进实验室相关规定的执行。
3.1 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需要做好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档案管理工作
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工作人员培训和档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科学规定人员培训、考核和技术档案管理要求,以提高全实验室人员职业道德、技术素质和业务能力,保证检测工作质量。
培训的范围主要包括实验室内与质量活动有关人员的。
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工作人员培训和档案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员培训。
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主要包括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化知识,质量监督和管理,误差理论及数据处理,检测专业知识,化学安全和防护、救护知识,新标准宣贯学习,新理论、新技术、计算机、外语等基础知识。
实验室人员的操作技能培训主要包括样品制备、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及维护、标准物质的使用、各检测项目测试方法及操技能作等.培训方法有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和岗前培训两种形式,一是提倡实验室内部以老带新、二是参加外部机构组织的各种培训班。
培训人员的申请、审批、记录各科室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和人员变动情况,上报培训需求,由总工室汇总后交质量负责人编制年度(或临时)培训计划;培训计划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后由总工室组织实施;参加培训人员于培训结束后应及时填写《员工培训成绩登记表》,经科室主任和实验室主任签署意见后,交办公室归档;
(2)工作人员业务考核。
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年度考核由实验室主任主持,
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作为职工评定晋升技术职称、聘任职务以及年度奖惩的依据。
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检测项目持证上岗考核,工作人员积极参加上级有关部门和实验室组织的各类检测项目持证上岗考核,所有检测岗位必须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上岗证由实验室统一制作,内容包括姓名、性别、所在科室、上岗项目(或岗位)等,并加盖实验室公章。
上岗项目为经考核合格、当前实际承担的检测项目。
实验室上岗证发放情况应留下记录,考核合格证书及上岗证的复印件应进入各人技术业绩档案;
(3)技术人员业绩档案记录和管理。
实验室为每位业务人员建立技术业绩档案,定期收集有关记录,保证技术业绩档案的完整、有效、保密。
技术业绩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人员相关情况发生变化时,技术业绩档案应及时有所反映。
技术业绩档案由办公室保管,技术业绩档案查阅实行审批制度,经实验室主任批准方可查阅。
3.2 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需要做好管理评审工作
建筑材料检测实验管理评审的目的是对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评审,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体系,确保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实现并满足客户的要求。
建筑材料检测实验管理评审每年不少于一次。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可增加管理评审频次,组织临时管理评审:
(1)机构发生变动、资源和体制发生重大变化时;
(2)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客户对检测质量的投诉连续发生时;
(3)法律、法规、认可标准发生重大修改时;
(4)管理体系不能有效运行、内部审核中发现严重不符合时。
建筑材料检测实验管理评审的内容主要包括:评审目的、依据和内容、参加评审人员、评审时间安排、有关评审准备工作要求等。
建筑材料检测实验评审会议前3天由质量负责人根据评审输入的要求,组织收集评审资料,并将有关评审文件发至参加评审人员。
评审会议由实验室主任主持,一般要求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参加,不定期评审由组织者决定参加人员。
参加评审人员应进行适当分工,评审方式为召开评审会议和查阅有关资料,按评审计划及评审内容逐项评审,展开分析、讨论并对管理体系的适应性、有效性作出评价,确定改进目标,对存在
或潜在的不符合项提出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确定责任人和完成期限。
评审组应对评审情况进行记录,并对评审内容做出评价,由质量负责人编制评审报告。
评审结束后,质量负责人根据需修正和调整的内容,指定相关科室或人员按程序进行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修订,负责落实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确保在约定的时间内实施,并对其有效性和适应性进行验证。
评审结果应输入本实验室策划系统,作为制定下半年度工作目的、目标和活动计划的依据之一。
3.3 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需做好实验室科学管理程序的制定工作
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管理程序制定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实验室内务管理,保证实验室环境条件和设施便于检测工作正常运行,并符合有关安全、健康、环保的要求。
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管理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室内务管理。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经常打扫、整理实验室,保持地面、桌面、仪器设备表面的整洁和各种仪器、设备、器皿的有序放置。
实验操作时,应着工作服。
实验室内严禁吸烟,不准放置与实验无关的杂物,不得进行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实验室内应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且布局合理、取用方便,各检测科室负责水、电、气、暖、消防器材等各种设施的日常性检查,实验后及时切断设备的水、电、气源。
下班前应检查实验室门窗是否关闭。
外来人员不得擅自进入实验室,确因工作需要应经实验室主任批准由本实验室人员陪同方可进入。
为保证实验室相邻区域之间不产生不利影响,实验室布局上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
对检测场所有进行修理、改造、装饰等要求时,由各检测科室提出相应方案,经技术负责人审核、实验室主任批准后,由行政科组织施工,检测业务科室做好协助工作;
(2)检测实验室危险品需做好管理。
实验室的危险品的申购、领用按程序和规程执行。
各检测科室应对领用的危险品指定专人妥善保管。
危险品试剂不能放在敞开式实验架上,应置于隔离室或隔离柜内。
剧毒品必须保存于保险柜内,两人共管。
保管人员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各级各类检验人员要熟悉危险物品的种类,使用操作方法及保管贮存措施,熟悉各种意外伤害的处理和中毒解救措
施,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和蔓延。
3.4 建立良好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良好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是做好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可以保证实验室的仪器和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运行状态,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率。
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要建立实验室的样品管理制度、操作规范、设备保养制度、材料领取制度等相应制度,并安排好相应人员进行负责。
建立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守则,和安全管理制度,避免相应事故的出现。
3.5 加强操作规范
依照实验室的相关制度和操作规范进行实验是进行检测工作的基础,规范的进行相应操作可以减少实验误差,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另外,实验室的材料检测工作是一项对周围因素限制较多的工作,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取样是否规范,加荷速度等有会对最终检测结果起到相关的影响。
要想得到最准确的数据,要严格的按照相关规范操作进行执行,从取样工作到最终的数据处理,都要进行严格规范的操作,避免相应的错误出现,减少检测结果的误差。
3.6 加强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推广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实验室中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将实验室管理工作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结合,可以有效的提高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效率。
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实验室管理工作,首先建立一个高效的检测管理系统,将日常检测工作、数据的传输和存储等需求进行满足。
检测系统可以将实验室内部的检测设备相连接,进行批量的数据处理,进行自动的原始数据采集,最后进行结果输出和打印,可以提高实验室检测工作的效率,缩短人工工作时间。
采用计算机新技术对实验室中材料检测工作有很大的意义,计算机技术的检测手段较为先进,可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率。
采用自动化的数据采集和存储,使得实验员不能私自的修改实验数据。
对于实验室的检测数据管理上,有效的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客观、公正和真实,为建筑工程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依据。
3.7 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
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建立的方式和内容在《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中有明确规定。
制定详细的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程序或制度,对仪器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保证实验室在用仪器设备的性能处于受控状态(包括量值溯源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大型仪器设备的操作人员应经考核授权之后上岗;应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并建立档案,以保证测量的溯源性。
3.8 实验材料的质量控制
建立合格供应商档案,并适时进行评估;确保对购买所有影响检测质量的供应品、试剂和易耗品质量符合标准规定或要求,对其质量严格控制,确保检测结果质量不受影响。
为保证待测样品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必须对样品的运输、接收、流转、贮存、处置以及样品识别等环节实施有效控制。
避免样品在检验或保存过程中发生丢失、变质、损坏或交叉污染。
扦取的分析试样品应具有代表性,能反映实际情况,扦样过程应有记录。
样品的均匀性和保存方式和条件、保存时间应严格按有关标准和工作程序执行;样品交接和验收记录以及样品保存时间和保存条件等也要有记录存档待查。
3.9 检测环境的质量控制
为保证检验工作质量,实验室的设施和环境条件必须满足检测工作需要,实验室除了配备必需的稳定能源供应外,应对诸如灰尘、电磁干扰、辐射、温度、湿度等可能影响检验结果质量的因素进行监测、控制和记录,还应考虑对不相容的检测活动进行有效的隔离,以保证检测人员及仪器设备在最佳的状态环境下工作,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 结束语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是控制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能有效地防止各种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减少因质量问题而造成杜会经济损失。
以技术标准为依据,以完善的检测手段和熟练的检测技术为基础,对影响检测质量的诸多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
创建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的检测站,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为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提供可靠的依
据,真实客观地评价建筑工程,产品的质量水平,确保检测质量。
参考文献:
[1]柯海龙.建筑材料质量分析理论与实用检测技术[J].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石玲.刍议实验室管理体系运行[J].华东科技,2013(01).
[3]肖杰,张纲.江宏浅析建筑材料示范实验室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4]姚渝春.王凡实验室的过程管理技术[J].高等建筑教育,2009.
[5]靳红.建筑材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6]杨茂森等.浅谈建筑材料试验与检测[M].北京:中国计算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