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一则》教学设计之二.doc

合集下载

《新闻两则》教案

《新闻两则》教案

《新闻两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定义和特点;2.学习如何分析和理解新闻报道;3.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新闻信息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新闻的定义和特点;2.新闻报道的结构;3.新闻写作的要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入新闻的概念,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新闻以及新闻的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新闻的来源、内容以及对社会的作用。

2.新闻的定义和特点(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场景,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图片内容。

接下来,教师通过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图片中的信息是否具有新闻的特点,比如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等。

3.新闻报道的结构(2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类型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分析其结构特点。

教师讲解新闻报道的常用结构,包括标题、导语、正文和结尾,帮助学生理解新闻报道的组织方式和写作技巧。

4.新闻写作的要点(3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和分组训练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新闻写作的要点。

教师讲解新闻标题的撰写规范,包括简洁明了、能够概括新闻内容等。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新闻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新闻素材,撰写简短而准确的新闻报道。

5.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新闻的定义、特点和写作要点。

同时,鼓励学生多阅读、多了解各类新闻,提高自己的新闻理解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在课堂训练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以及学生完成的新闻写作任务的质量。

教师还可以通过口头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五、教学延伸1.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采访和报道活动,让学生近距离体验新闻的制作过程,提高其新闻写作的实践能力。

2.鼓励学生参与校园媒体或新闻社团的活动,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拓宽学生的视野和能力。

六、教学资源1.多媒体设备;2.图片素材;3.新闻报道的样本。

《消息二则》教案(2课时)

《消息二则》教案(2课时)

第一单元单元概述单元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内容涉及面比较广泛,体裁比较丰富,既与七年级教材有着很多的联系,又为下一步的语文教学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本单元是八年级的开局单元,为学生进一步体验不同形式的文本划开一个切口。

本单元为新闻单元,总共四篇课文涉及三类新闻作品,《消息二则》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属于新闻作品中的消息,《“飞天”凌空》是新闻特写,《一着惊海天》属于新闻通讯。

新闻体裁中的主要文章类别几乎都涉及。

学习这个单元,主要是理解新闻作品的意义和特点,接触并认识新闻作品的三种主要体裁,通过对比古今中外的新闻作品,加深对新闻这一体裁在结构和写法方面的理解,作好对这种文体语言特点的理解。

同时体会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表述,了解多种表达方式在新闻体裁中的灵活应用。

单元总体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清课文层次,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新闻语言的真实、准确、简明、及时等特点。

3.掌握新闻的结构,进行创作实践。

单元重难点一览:单元学情分析及教育建议:通过七年级一学年的教学,从整体来看,学生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语文学科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本单元教学中,要让学生运用比较的方式研读文本,重点加大概括能力的训练。

单元课时分配:1 消息二则第一部分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取得胜利后,毛泽东主席亲自写的两篇新闻稿。

它真实地报道了我军渡江情况,宣告了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国民党反动派政府已面临彻底崩溃。

报道强调了我军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和这一战役胜利的重大意义,揭示了“冲破敌阵,横渡长江”的深刻含义。

本单元选这篇文章正是要让学生感受解放战争中,我中国人民解放军斗志昂扬、英勇善战的精神和品质。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新闻两则》教学设计篇一授课日期:年月日总课时:第1课、《新闻两则》●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结构。

3、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4、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学习重点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学习准备: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

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当天的报纸。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走进新闻。

在社会生活中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或者出现了一个有意义的新事物,如果我们要尽快地把它告诉尽可能多的人,可以采用怎样的办法呢?(报纸上、电视上或者广播里发布消息。

)是啊,在现代社会里,新闻在传播信息方面起着巨大作用。

“新闻”这个名称,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

消息(新闻)这种文体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四条。

一是事实说话。

正如陆定一同志所说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二是迅速及时。

迅速,是指它能很快地向读者(或听众、观众)传播;及时,是指快而得当,适合需要。

三是高潮在前。

写消息时,通常把最主要、最新鲜、人们最关心的事实写在前面,把比较次要的内容写在后面,形成所谓“倒金字塔”式的结构。

四是简明扼要。

简明,就是既简洁又明白;扼要,就是准确地把握住事物的主要之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课文,就充分体现了上述特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由毛泽东亲自撰写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新闻。

新闻两则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

新闻两则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

新闻两则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新闻两则》主要讲述的两则新闻报道,让学生从中了解新闻知识,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的精神。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新闻两则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欢迎大家鉴戒与参考!《新闻两则》教案教学目标①掌控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②了解新闻特点,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知识。

③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课前准备①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争的资料.②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当天的报纸。

教学内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争的胜利战况。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迹,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励,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应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励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学习这两则新闻不仅要抓住战争的主题,也要抓住新闻的特点。

)教学设计导入(导入课文的方式可根据需要设定)(教师配乐朗诵《人民解放军占据南京》一诗,声情并茂地导入课文)这首诗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势。

历史告知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太长期革命战争克服强大敌人获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身撰写的一篇新闻,题目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或让学生拿出当天的报纸浏览新闻版,扼要介绍几则新闻,由新闻的标题导入。

)整体感知教师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教师检查预习字词情形,布置摸索题:①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

②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产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指出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新闻的要素。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苏教初中语文七下《新闻两篇》 (二)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苏教初中语文七下《新闻两篇》 (二)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2.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文章清晰的思路并品味毛泽东语言的磅礴气势。

3.认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爱国爱军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介绍新闻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新闻单元。

大家可能对“新闻”这个词并不陌生,因为我们通过电视、广播、网络都会接触到新闻。

那到底什么是新闻?它有哪些特点?由哪些部分构成?我想等我们今天的课程结束的时候,大家对此必是能够侃侃而谈了。

而且只要你不吝啬手中的笔,我想成为一名校园小记者肯定是没问题了。

在学课文之前,我们先简单地了解一下有关新闻的知识。

二、介绍新闻有关知识1.什么是新闻?从广义上讲,新闻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从狭义上讲,新闻就是指消息。

新闻(也叫消息)是报纸、广播中最常用的一种文体,它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最近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

2.新闻有哪几部分组成?——新闻的结构。

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标题、导语、主体三部分缺一不可)3.新闻的六要素(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下面,我们一起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是毛泽东主席为当时的报纸写的一篇新闻稿。

4.补充介绍背景问:新闻稿件一般由记者写,为什么毛主席亲自为新华社写作稿件呢?明确:因为此事意义重大,非同寻常。

补充交代背景:1948年秋,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政府以致命的打击。

1949年4月15日,国共双方开始谈判。

我方提出8条24款和平方案,20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

当日午夜,人民解放军奉命横渡长江。

22日2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新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22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

《新闻两则》教案

《新闻两则》教案

重点
重点一: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
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包括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等。学生 需要掌握这些要素在新闻报道中的作 用和意义,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要素构 建一篇完整的新闻报道。
重点
重点二:新闻结构和写作技巧
新闻报道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正文和结 尾等部分。学生需要了解这些结构的特点和 作用,学习如何运用合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写出高质量的新闻报道。此外,学生还需要 学习如何运用引语、数据和事实等材料来支
拓展作业
阅读相关新闻报道,了解 新闻的时效性和重要性。
要求
掌握新闻的基本要素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理解新闻的写作特点
客观、准确、简明、生动。
06
教师自我反思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在教授《新闻两则》时,我采用了讲解、讨 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新 闻的特点和写作技巧。我反思后认为,这些 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 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难点
难点二:新闻背景的理解与分析
新闻报道往往涉及到复杂的背景信息,如政治、经济、文 化等因素。学生需要具备分析新闻背景的能力,理解新闻 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更好地理解新闻报道的意义 和价值。
难点
难点三:新闻评论的写作技巧
VS
新闻评论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写作要求较高,需要学生掌握如 何结合新闻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 自己的观点和见,并学会如何写出有说服力的 评论。
详细描述:设计相关练习题,如新闻改写、新闻评论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新闻写作和表达能力。
课堂小结
总结词:回顾总结
详细描述: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 调新闻写作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 中运用所学知识。

八年级语文教案《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教案《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特点。

2、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知识。

3、识记新闻结构组成,并能分析典型的新闻的结构。

4、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1、主体部分层次的划分和层意概括。

2、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教学难点】第二则主体与背景的确立,以及中间部分层次的划分。

【教法】传授、点拨、讲练结合。

【学法】自主、合作。

【教具】传统、powerpoint 投影。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朗诵毛主席《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

这首诗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

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自撰写的一篇新闻,题目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教师板书课题、作者:教师提问:作者是谁?什么身份?由此可以说明什么?背景介绍:蒋介石政府拒绝和平谈判,人民解放军为了解放全中国而发动了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

教师提问:这是一篇新闻。

同学们知道新闻有什么特点吗?(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板书:新闻特点:真实、及时、简明)二、整体感知齐读课文,填表(投影):引出的问题:1、作者为什么要按照“中路-西路-东路”的顺序来报道?明确:一是按照渡江的时间顺序;二是先写西路军是因为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放在一起写方便分析,语言更精炼。

2、划分出报道三路大军渡江作战情况的层次。

(答案详见课本。

)三、新闻结构结合课后练习二,说说本篇新闻的结构组成。

(答案详见课本。

)补充说明:背景不是每篇新闻都有的结构。

导语通常是开头几句话或者第一段。

包括引题、主题和副题,字号最大的是主题,主题下面的是副题,上面的是引题。

导语前面的文字叫做电头,属于结构的附加成分。

小结: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就要看。

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就要看导语。

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就要看主体。

2023年《新闻》教案

2023年《新闻》教案

2023年《新闻》教案2023年《新闻》教案1设计理念:1.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学习的情境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我利用学生渴望参与学校活动的心理,在课堂上创设了学校广播站招聘新闻播报员、组织学生进行新闻发布会的情境,激发学生作为交际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

从而让学生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将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内在表达需要,并体会到口语交际的乐趣。

2.《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可见,口语交际强调“交际”,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在新闻发布会上,我将全班学生相机分成播报员、记者、评委等角色,形成了教师←→学生、播报员←→记者、播报员←→评委、记者←→评委等多层面的互动环节,在多回合中展开多个对象的口语交际,创设师生、学生互动的交际平台,充分体现“平等对话,互动生成”的特点。

教学目标:1.在交际互动中引导学生用普通话清楚、有条理地讲述一两则新闻或新鲜事,认真倾听并思考别人的发言,随机提出问题,合理应对,态度大方,有礼貌。

2.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与愿望,感受口语交际成功的喜悦,培养参与、合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把新闻或新鲜事讲述得清楚、有条理。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每人通过看电视、听广播等途径搜集一两条新闻,或搜集自己身边的新鲜事,要求把事情听清楚、听明白。

2.学校广播站招聘新闻播报员公告的课件。

3.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一则新闻的播报录像。

4.小结新闻播报要求的贴花。

教学过程:一、创境激趣,明确要求1.最近,我们学校广播站准备招聘一批新闻播报员。

新闻播报员,就是把小记者采访到最近发生的新鲜事写成的新闻,通过广播、电视向大家宣传。

(出示招聘公告。

)看了这则公告,同学们有什么想说想问的吗?2.现在,我们就来举行一个“小小新闻发布会”,评选出班级“最佳新闻播报员”,推荐给学校广播站。

第1课《消息二则》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1课《消息二则》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1课《消息二则》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消息两则》教学设计本课因为是同学们第一次接触到新闻内容,所以参照温儒敏老师的教学设计先设置一个导入的“走进新闻”版块,让同学们对什么是新闻、不同主体立场对新闻报道的影响以及新闻的社会作用有个大概的认知;第二部分再正式走进文本教学走进新闻参照温儒敏老师的教学设计第一课先要建立同学们对新闻的认知设计以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大概了解新闻是什么,怎么样的内容可以被称为新闻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新闻会怎样,体会新闻的社会作用3、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新闻主体视角下,对同一新闻时间的报道也是不同的,让同学们体会不同的视角、主体立场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一、引介新闻,建立认识1.关于新闻的定义(摘自教参):(1)教师出示八种中外新闻学界对新闻的定义,请学生结合自己剪选的新闻谈一谈个人对新闻定义的理解。

(1)新闻是新近报道的事情。

(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已故院长弗兰克·莫特)(2)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实。

(中国著名新闻记者范长江)(3)对一个足以引起读者兴趣的观念或事情,在不违背正确原则下所做的最新报道,皆为新闻。

(美国西北大学教授卡迪斯·D.麦道高)(4)新闻是对事实或意见的及时报道,此等报道对于相当多的人而言,具有兴趣或重要性,或兼而有之。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米切尔·查莱)(5)闻就是把最新的事实、现象在最短的时间内连续地介绍给最广泛的公众。

(德国柏林大学教授道比法特)(6)新闻是根据自己的使命对具有现实性的事实的报道和批评,是用最短的时距有规律地、连续地来进行广泛传播的东西。

(日本新闻学者小野秀雄)。

(7)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甘惜分)(8)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美国著名报人查尔斯·丹纳)【明确】明确:新闻是经由新闻媒介传播的、为广大受众所关心的、新近发生的事实或情况的信息。

《新闻报道一则》(精选8篇)

《新闻报道一则》(精选8篇)

《新闻报道一则》(精选8篇)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本文的文体特征,通过具体的范例分析,大致了解新闻报道的几大特点。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体会海峡两岸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主题教学重点:大致了解新闻报道的极大特点。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

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知道读通1、提出自读要求:大致读懂课文,不理解的地方做记号2、学生自读课文3、讨论学生提出的疑问说说本文报道了一件什么事,初步弄清课文内容。

二、抓住重点,指导读懂。

1、再读课文,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最令自己感动或体会最深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并有感情地读一读原文。

2、抓住以下重点语句。

(1)来了,儿子的救命“火种”送来了(语句短促、激烈,表现了中年夫妇看到救命“火种”到来的激动和欣喜的心情。

)(2)24日上午8时30分,年轻人将自己“滚烫”的骨髓和满腔情感捐赠出来。

(交代具体、准确的时间,说明这一时间是多么重要,而“滚烫”一词加上引号,也含义颇深,满含着中国台湾年轻人对大陆少年炽热的爱,从这里我们看到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亲情。

)三、迁移应用,知道读句1、简要介绍新闻报道的主要结构标题是“双行标题”,由引题和主标题组成的。

2.导语(1)导语是新闻报道中的精华部分。

3.主体(2,4)主题是新闻报道的主干部分。

四、迁移应用拿出带好的报纸,从报上找出几则新闻报道读一读,加深对新闻报道这一文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本文的文体特征,通过具体的范例分析,大致了解新闻报道的几大特点。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体会海峡两岸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主题教学重点:大致了解新闻报道的极大特点。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

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知道读通1、提出自读要求:大致读懂课文,不理解的地方做记号2、学生自读课文3、讨论学生提出的疑问说说本文报道了一件什么事,初步弄清课文内容。

二、抓住重点,指导读懂。

1、再读课文,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最令自己感动或体会最深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并有感情地读一读原文。

第01课 消息二则(教学设计)

第01课 消息二则(教学设计)

第01课《消息二则》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概念、要素、特点、消息的结构等相关知识。

2.理清消息的内容和结构,品味消息的语言,体会其特点。

3.了解渡江战役的规模与意义,体会作者感情,学会写作。

【重点难点】1.理清消息的内容和结构,品味消息的语言,体会其特点。

2.了解渡江战役的规模与意义,体会作者感情,学会写作。

【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背景介绍(播放视频)课件显示:1949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

国民党反动派赶紧派人前往北京和谈,以争取时间部署兵力。

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月的苦心经营后,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

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

22日2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中路军战况。

22日夜,毛泽东又写了这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伟大领袖毛主席创作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中既写出了人民解放军的巨大胜利,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喜悦。

让我们一起来诵读这首诗。

2.诵读导入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同样的事件,可以有不同的表述。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消息二则》则是用新闻的方式向公众报道这一重大事件。

二、检查预习1.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他逝世的1976年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

他对马列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他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

《新闻两则》课文及教案

《新闻两则》课文及教案

《新闻两则》课文原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新华社郑州1948年11月5日电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

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

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

在过去一年中,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划分全国为若干“绥靖区”,在区的中心城市设“绥靖公署”,负责指挥国民党军队进攻人民军队。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单元任务二《新闻采访》优秀教学设计共3篇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单元任务二《新闻采访》优秀教学设计共3篇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单元任务二《新闻采访》优秀教学设计共3篇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单元任务二《新闻采访》优秀教学设计1在八年级语文的课程设置中,第一单元是新闻采访。

本单元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新闻采访的基本流程和要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新闻写作的基础知识、语言表达技巧和采访技巧,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注社会现象的能力。

因此,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一位教师在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单元任务二《新闻采访》中所采用的优秀教学设计。

一、设定目标在任务开始之前,教师首先设定了教学目标,即让学生掌握新闻采访的基本流程和要点,掌握新闻写作的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技巧,并能够熟练运用采访技巧与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新闻作家的职业素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注社会现象的能力。

二、编写课程大纲本单元的课程大纲主要包括四个部分:新闻基础知识、新闻采访技巧、分析新闻案例、撰写新闻报道。

这四个部分的内容相互衔接,为学生全面掌握新闻采访技巧和写作技巧奠定了基础。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战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三、教学策略和手段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师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例如,在讲解新闻基础知识时,教师采用了PPT演示、课堂讲解及互动问答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新闻基础知识。

在新闻采访技巧方面,教师则采用了模拟采访、实地采访、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采访的整个过程,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在分析新闻案例方面,教师则运用教师讲解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分析和评价新闻案例,从而更好地理解新闻写作的核心要素和写作技巧。

在撰写新闻报道方面,教师则采用了示范写作和班内互评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新闻报道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素,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评估和反馈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不仅要在每次课堂教学中开展课堂测验和课后作业的评估工作,还安排了采访任务和新闻报道的作业,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综合评估。

八年级上册语文《新闻两则》教案【三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新闻两则》教案【三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新闻两则》教案【三篇】导读:本文八年级上册语文《新闻两则》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小编整理了八年级上册语文《新闻两则》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新闻两则》1 [教学设计] 体验阅读创意说明:《新闻两则》虽是实用性文体,但文中饱含着浓厚的个人感情因素和感情色彩,再加上写作时代虽是学生熟悉的解放战争时期,但与学生的生活相距较远,如果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模拟经历,感受体验,课堂会别有洞天。

[教学步骤] 序曲:电视,以其五彩缤纷的视频、极富渲染力的音响、精彩的制作、丰富的内容吸引着我们,而新闻,又是电视节目中的重头戏,今天,我们学习《新闻两则》,让我们试着走进电视——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先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然后大家按照老师的方法学习《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一.来当制片人将学生分成地图绘制、场景设置、镜头剪辑三个小组,要求: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自己小组的任务。

地图绘制组:分别将西路军、中路军、东路军已占领的地方用红色标线,向前进发点用尖头标出。

可以将课本上的图扫描后放大,再根据课文内容标上记号,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flash制作。

场景设置组:如果电视台想在新闻播报之后还进行一次军事访谈,请你设计一下访谈时人物的背景、服装、道具等。

镜头剪辑组:如果这则新闻出现在电视上,与新闻播音相配的画面应是哪些?二.进入演播厅 1.当当播音员如果你来当播音员,你在重音、语调、情感、节奏上应怎样读这则新闻?学生自渎、讨论、交流。

重点指导:①全文的朗读基调:慷慨激昂、豪情万丈。

②“冲破”“横渡”“均是”“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等应重读,读出一种胜利的喜悦。

“控制”“封锁”“切断”应干脆利落地重读,读出一种自豪与骄傲。

③“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应读出奚落、嘲讽的语气。

…… 2.当当军事家如果你来当军事家,你应该向观众介绍哪些方面的情况?讨论明确:背景: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定国内和平协定。

《新闻两则》教案(精选12篇)

《新闻两则》教案(精选12篇)

《新闻两则》教案(精选12篇)《新闻两则》教案篇1教学目标:1、引导同学自学了解新闻的特点、结构、语言。

2、初步学会分析新闻。

3、激发同学阅读新闻的爱好。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方法:引导、启发、组织同学自己设问答问。

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

教学过程:一、[投影]新闻(动画)二、[老师引导]你平常在哪里能够发现新闻?[同学沟通]:报纸、电视、广播、网上三、[老师引导]你想了解新闻的哪些学问?[同学沟通]待定四、[投影]老师建议1、阅读预习提示1、2两小段。

2、阅读106页《写消息》。

3、结合书下解释阅读课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划出你要把握的有关新闻的内容。

五、[投影]老师指导在纸上写上你所不懂的问题,请教别人。

设计一个好题目考考你的小组长或课代表。

[同学沟通]六、[投影]强调要点特点:真实性(真)简明性(简)时效性(新)结构:标语导语主体背景结语语言:简明、精确。

以记叙、描写为主七、[力量训练]投影网上新闻美发觉可能属于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碎片新华网北京2月24日专电据法新社23日报道,美国官员称,搜寻人员日前在内华达州又发觉一块可能属于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碎片。

目前,这块碎片的数字照片已被送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进行确认。

有关部门此前认为,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起落装置的一部分就坠落在内华达州的沙漠地带。

本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降落过程中突然爆炸解体,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美国有关部门随即绽开大规模的搜寻行动,盼望找到更多的航天飞机残骸,以便彻底查明事故缘由。

(完)要求同学分析新闻结构,谈谈通过阅读新闻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八、[结束语]课后盼望同学多读新闻增长最新学问,作出理智推断。

九、[作业]网上阅读新闻,进行沟通。

《新闻两则》教案篇2教学设想1、本文是一篇录音新闻,同学对此比较生疏。

由于录音新闻既不同于一般广播稿,又不同于同学常见的电视新闻。

为了让同学更好的理解课文,把握录音新闻的特点,可采纳听录音新闻或模拟播音的方法。

初二人教版语文教学设计《新闻两则》

初二人教版语文教学设计《新闻两则》

初二人教版语文教学设计《新闻两则》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相关知识,把握新闻的内容、特点和结构。

2.了解解放战争中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力阻顽敌的精神以及人民必胜,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历史规律。

3.学习本文语言的简明准确精练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1.弄清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了解新闻的六要素,把握战争主题。

3.理解新闻主体部分各层次间的关系。

4.学习本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准备:教学时间: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荻港(dí)溃退(kuì)锐不可当(dāng)歼灭(jiān)要塞(ài)2.解释词语溃退:败退。

溃:溃败。

歼灭:消灭。

要塞: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

二.导入,解说新闻发生的背景背景: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反动派退守江南,企图以长江作为防线阻止我军的大军南下。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定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坚决执行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在4月21日晨,以木帆船为主要渡江工具,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余公里的战线上横渡长江,彻底摧毁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于4月23日解放了国民党统治了22年的南京。

第四野战军的一个团于5月14日从武汉东面的团风到武汉100余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16日、17日解放了华中重镇汉口、汉阳和武昌。

这就是著名的渡江战役。

三.介绍新闻有关的知识1.新闻的概念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是指报刊、广播电视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典型报告等。

狭义的新闻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为“消息”。

本文就是后一种。

2.新闻的特点(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

(2)报道迅速及时。

(3)简明扼要。

3.新闻的结构新闻一般包含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

标题、导语、主体三个部分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里面,没有明显的标志。

阅读活动——《新闻阅读》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阅读活动——《新闻阅读》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阅读活动——《新闻阅读》教学设计-优质教案一、活动目标:本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新闻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获取技巧。

二、活动准备:1. 准备一些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新闻文章。

2. 准备相关的课件和多媒体设备,以便展示新闻文章和相关图片等。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则新闻标题或图片引起学生对新闻的兴趣和注意。

2. 阅读:将不同难度的新闻文章分发给学生,并要求他们在一定时间内默读。

3. 合作讨论:鼓励学生与同桌讨论所阅读的新闻,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4. 主题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新闻的要点和重要细节。

5. 独立思考:要求学生在纸上写下自己对新闻的理解和感受,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6. 分享交流: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7.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进行评价,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建议。

四、活动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话题进行更深入的阅读和研究。

2. 学生可以模拟新闻报道的形式,撰写自己的新闻稿件。

3. 学生可以通过参观新闻机构或采访记者等方式,了解新闻行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

五、活动评估:1. 通过观察学生的阅读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的参与度和理解能力。

2. 对学生的写作作业进行评估,考察他们对新闻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活动反思:1. 整个阅读活动的流程是否合理,能否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2. 学生是否充分理解了新闻的要点和重要细节?是否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3. 是否有必要在活动中增加更多的互动和实践环节?总结:通过《新闻阅读》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阅读中提高了对新闻的理解能力和信息获取技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独立思考能力。

这种教学活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批判性思维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消息二则》教案2

《消息二则》教案2

1消息二则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并积累“溃退、摧枯拉朽、锐不可当”等词语。

2.了解新闻的“六要素”,把握消息的结构形式。

分析两则消息的特点,学会迅速抓取文中的主要信息。

3.梳理两则消息的内容、层次,学习文章详略得当、叙议结合等写作手法,体会文中语言准确、简洁、情感鲜明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展示课件,通过观看表现渡江战役的影像资料,了解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

2.结合课文旁批,引导学生掌握消息的特点和结构形式。

3.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来把握作品内容及作者情感,并在交流互动中深化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2.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到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以及人民必胜、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历史规律。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消息内容,把握战争的主题,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2.了解消息的特点,重点把握消息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

教学难点1.理解主体部分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2.运用所学知识撰写消息,学习为消息拟定标题。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948年秋天,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打击。

为了获得喘息的机会,以图卷土重来,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代任总统,支撑残局,并大搞“和平谈判”的阴谋。

1948年4月15日,国共双方谈判,我方提出八条二十一款,限蒋介石在4月20日前表态。

4月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共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

4月21日,毛主席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21日清晨,人民解放军即执行最高统帅的进军令,发动了闻名中外的渡江战役。

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学习《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了解那个决定着中国未来走向的重要时刻。

《新闻两则》导学案_教案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导学案_教案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特点,把握记叙的六要素;2、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学习重点抓住新闻的文体特点,抓住战争的主题,体会本文准确精练的语言。

学习难点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特点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2、了解新闻有关知识:关于消息新闻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概念。

(1)广义:泛指报刊、广播和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典型报告等。

(2)狭义: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消息”。

(3)通讯社:中国——新华社美国——美联社、合众社英国——路透社法国——法新社日本——共同社俄罗斯——俄通社、塔斯社3、走近作者: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湖南湘潭人。

毛泽东在他漫长的革命征途上,每一步踏响一曲豪歌。

他留给后人的一卷雄伟诗词,流光溢彩,瑰丽壮美,发黄钟大吕之强音,吐山川日月之精华,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深处激起强烈的共鸣和回响。

他的主要诗词有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水调歌头•游泳》等。

毛泽东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

他写了数百篇消息、述评、评论、答记者问、调查报告、广播讲话等新闻作品,都始终贯穿着一种激昂慷慨、气势恢宏的崇高基调,读来能使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报道一则》教学设计之二-
1.新闻报道就是对国内外社会中最近发生的具有一定意义的事实的报道。

它要求简明扼要,迅速及时,真实准确。

2.读标题。

2001年7月31日,中国获得了2008年奥运举办权,当是,作为中国人之一的你有何想法?
二、自读课文,粗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书,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师生共同解决。

2、自由读课文,读懂什么说什么?
自由汇报
(师: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人们的兴奋、激动找出来读一读
师:什么意义,你说说看?
师:请大家齐读这篇报道,感受一下当时的气氛,注意请把我们大家的激动、兴奋、自豪的心情也融合进去)
3、指导朗读全文
三、再读全文,了解新闻报道稿的结构。

1.师在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

2.生根据师的归纳再读课文,再次了解新闻报道。

四、总结
五、作业
希望经常读报,向小星宇电视台投稿。

教后感:
本课的重点在感悟,感受亿万中国人民无比喜悦,无比自豪的心情,从心底里迸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但在学生交流时,还体会的少够,交流面窄了些,我想如果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再回忆一下、了解一下那段难忘的经历,会说的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