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评析题讲解 课件--2023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三轮冲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题卡 评析内容:(观点一) 评:我赞同观点一,我认为这一观点怎么样 分析:背景、2-3个史论结合
第四步:总结:从影响、意义、启示的角度入手
答题卡 评析内容:(观点一) 评:我赞同观点一,我认为这一观点怎么样 分析:背景、2-3个史论结合 总结:影响、意义、启示
(2021·广东卷)关于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新中国成立前也进行过一些探索。材料 第 一目标
信念二: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 之温情与敬意
信念二: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需要对自己国家的 历史抱有温情与敬意。即尊重和敬畏自己国家的历史,树立对 中华文化的历史自豪感。
信念三: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 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 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过程中,部分国人在吸收了西方文化后,产生了对中华文明的质 疑,在救亡图存的运动中,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而未考虑到是否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社会性质相符合,导致失败,甚至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从而降低了民族自豪感,犯 了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体现出局限性。
苏联解体的一大原因,便是历史虚无主义大行其道。例如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对斯 大林个人进行全盘否定,到戈尔巴乔夫时期竟然发展到批判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社会主义制 度,甚至诋毁列宁,认为十月革命给俄国带来的是退步而不是进步。因此,历史虚无主义 对苏联的侵蚀,致使其意识形态领域的坍塌是不容忽视的。
钱穆指出:“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 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钱穆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表达了对中国传统历史与文化的尊 敬,起到了凝聚民族精神力量的作用,有利于争取抗战的胜利。因此我赞同这一观点。
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过程中,部分国人在吸收了西方文化后,产生了对中华文明的质 疑,在救亡图存的运动中,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而未考虑到是否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社会性质相符合,导致失败,甚至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从而降低了民族自豪感,犯 了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体现出局限性。
1939年6月,《国史大纲》正式完成,1940年6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钱穆指出,“治国史之第一任务,在于国家民族之内部自身求得其 独特精神之所在”,他希望作为抗战中流的精英分子能够从这样一 部张扬士之人力的史纲里汲取力量前行。《国史大纲》出版之后, 即被列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教育部大学用书, 风行全国。它是在民 族危亡时期, 用以唤醒国魂、御敌救国的佳作, 表达了炎黄子孙对 祖国的深厚之感情。
(壹)研求中国民族之演进;特别说明其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 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且培养其自信自觉发扬光大之精神。
(贰)叙述中国文化演进之概况;特别说明其对于世界文化之贡献,使学生明了吾先民 伟大之事迹,以养成其高尚之志趣,与自强不息之精神。
(叁)叙述各国历史之概况,说明其文化之特点,以培养学生世界的常识,并特别注意 国际现势之由来,与吾国所处之地位,以唤醒学生在本国民族运动上责任的自觉。
第一步:如果材料有多种观点、目标、言论或者历史事实,则需要先 选定你要评析的内容,并写在答题卡中。
评评价的内容,评价所要评析内容,表明自己的态度 或者观点
答题卡 评析内容:(观点一) 评:说明观点,我赞同观点一,我认为这一观点怎么样(一句总结性语句)
第三步:分析所要评析内容,首先指出产生这一观点的背景、原因,再结合 史实论述这一观点的合理性或者不合理性
怎么得分?怎么样写才好写?找哪个切入点?
信念三: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 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 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钱穆说对本国历史抱有温情与敬意,至少不会对本国历史抱有偏 激的虚无主义。由此可以推测出对本国历史没有温情与敬意,偏 激,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联系现实,如今网络平台有大量的 历史虚无主义的言论,例如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崇洋媚外,一 味追捧西方文化,把中国传统文化贬低得一无是处;再如诋毁历 史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领袖、否定抗日英雄,否定革命、反而 去美化反面人物、美化帝国主义对侵略,美化人民的敌人。这些 便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由此可以动笔。
(肆)叙述中外各时代文化之变迁;应特别说明现代政治制度,及经济状况之由来,以 确立学生对于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信念。——《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1932年颁行 )
评析内容:目标壹 评:目标一指出中华民族要进步,需要教育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列强对 中国的侵略,我赞同这一目标,我认为这一目标顺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析:1932年颁行的《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目标一是在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三 省沦陷,中华民国国民经济发展困难,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对于中华民 族的救亡图存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华文明悠久灿烂,我们的祖先建设了长城、大运河等举 世闻名的伟大工程,发明了造纸术等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科技成果,为我们留下宝贵 财富。提出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成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历史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近代以 来,随着列强的侵略,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以及30年代日本加 紧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各阶级、阶层不断进行救亡图存的探索,民族意识不断觉醒。 在这个过程中,对于青年学生的思想启蒙愈发重要,教育学生了解有关历史,有利于激发 学生的民族复兴思想,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埋下民族复兴的希望与未来
总体观点:一个国家的国民,尤其是先进知识分子,需要对自己国 家的历史有所了解。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需要对自己 国家的历史抱有温情与敬意。即尊重和敬畏自己国家的历史,树立 对中华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抱有温情与敬意的人, 不会否定自己国家的历史,犯了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至少不会认 为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对现实的不满责怪到 本国已往的历史身上。当拥有以上信念的国民多一位,抗日胜利的 希望就会多一分,中国就能 往前更进一步。
信念三: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抱有温情与敬意的人,不会否定自 己国家的历史,犯了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至少不会认为现在 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对现实的不满责怪到本 国已往的历史身上。
信念四: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 向前发展之希望。
信念四:当拥有以上信念的国民多一位,抗日胜利的希望就会 多一分,中国就能 往前更进一步。
材料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 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 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 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 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 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 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注意事项:没有什么材料一、二、三!材料只有信念一、二、三、四! 这是一道评析观点题!需要指出材料中的观点并表明自己是否赞同。即 规范答题格式。
信念一: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 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信念一:一个国家的国民,尤其是先进知识分子,需要对自己国 家的历史有所了解。
1978年改革开放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思想路线,形成对中 国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态度,有利于增强新时代的民族文化自信,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总而言之,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抱有温情与敬意的人,不应该否定自己国家的历史从而 犯了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如今,我们应该尊重和敬畏中国以往的历史,辩证、全面看待 历史,不能把如今社会的不足责怪到古人身上。
总结:1932年民国政府颁布的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目标一,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民 族复兴思想,培养其家国情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举措。
评析清朝固守银本位的政策。(6分) 评析内容因为已经明确指出是“清朝固守银本位的政策”,就不要重复写了。 因为评析的内容不是观点,因而不用表示赞同或者反对。 因为只有6分,不需要像12分的题一样使用史论结合来论证
评:我认为这一政策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析:清朝固守银本位政策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纪市场最终形成,近代中国与世界 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各国纷纷实现金本位制度的背景下提出来的,这不符合历史发展的 趋势,与世界脱节,导致巨大亏空。 总之,这反映了清政府固步自封,不了解世界近代金融体系,财政改革迫在眉睫。
总而言之,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抱有温情与敬意的人,不应该否定自己国家的历史从而 犯了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如今,我们应该尊重和敬畏中国以往的历史,辩证、全面看待 历史,不能把如今社会的不足责怪到古人身上。
钱穆指出:“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 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钱穆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表达了对中国传统历史与文化的尊 敬,起到了凝聚民族精神力量的作用,有利于争取抗战的胜利。因此我赞同这一观点。
今天我们学习历史解释题和评析题,主观题和小论文均有可能出现
评析题一般要求考生评析材料中的观点、目标、言论、历史事实。
(2021·广东卷.19):评析上述材料所示历史课程的目标。 (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42):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 得出结论。 (2022·湖南省娄底市高考仿真模拟·19):评析科学技术发展
苏联解体的一大原因,便是历史虚无主义大行其道。例如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对斯 大林个人进行全盘否定,到戈尔巴乔夫时期竟然发展到批判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社会主义制 度,甚至诋毁列宁,认为十月革命给俄国带来的是退步而不是进步。因此,历史虚无主义 对苏联的侵蚀,致使其意识形态领域的坍塌是不容忽视的。
1978年改革开放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思想路线,形成对中 国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态度,有利于增强新时代的民族文化自信,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