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工程师考题(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质量管理概论
1.根据对顾客满意的影响程度不同,可对质量特性进行分类管理,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将造成产品部分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称之为()
A 关键质量特性
B 重要质量特性
C 次要质量特性 C 一般质量特性 B
2.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及( )、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A 质量策划B质量计划C质量管理 D 质量体系 A
3.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是以()为中心.
A 全员参与
B 质量
C 顾客D过程 B
4.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这一理念最早是由()提出的。
A 朱兰
B 石川馨
C 戴明
D 菲根堡姆 D
5.()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
A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B 全员参与
C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
D 与供方互利 C
6.我国标准的性质分为强制性和()两种。
A 参考性
B 建议性
C 推荐性
D 参照性 C
7.质量是一组()满足要求的程度。
A 特性
B 固有特性
C 赋予特性
D 资源特性 B
8、因果图的发明者是()
A 戴明
B 朱兰
C 石川馨
D 菲根堡姆 C
(二)质量管理体系
1.2000版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发布于2000年()
A 2月15日
B 6月15日
C 8月15日
D 12月15日 D
2.描述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的标准是( )
A ISO9001
B ISO9004
C ISO9000
D ISO19011 B
3.ISO9000:2000标准表述了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应遵循()方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A 8个
B 10个
C 12个
D 14个 C
4.提供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供组织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的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时所应用的标准()
A ISO 9000标准
B ISO 9001标准
C ISO 9004标准
D ISO 19011标准 B
5.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名义进行,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审核称为( )
A 第一方审核
B 第二方审核
C 第三方审核
D 外部审核 A
6.适用于所有运行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指导其内审和外审的管理工作的标准是( )
A ISO9000标准
B ISO 9001标准
C ISO 9004标准
D ISO 19011标准 D
7.现场审核是()进行的。
A 按审核计划安排的日程
B 随时抽样的日程
C 领导安排的日程
D 开会讨论后的日程 A
8.认证是( )依据程序对产品、过程或服务符合规定的要求给予书面保证。
A 第一方
B 第二方
C 第三方
D 国家行政主管部门 C
9 阐述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标准是()
A ISO9001
B ISO 9004
C ISO 9000
D ISO 19011 A
10、ISO 9000族标准中称为协调一致的一对标准是()
A ISO9000、ISO9001
B ISO9000 、ISO9004
C ISO9001、ISO9004
D ISO9001、ISO19011 C
11、ISO 9000:2000标准给出了有关质量管理领域所用术语,分为( )部分
共有(…)条术语。
A 8
B 10
C 12
D 14 B
12、体系运行出现系统性失效属( )不合格。
A 效果性
B 实施性
C 严重
D 轻微 C
(三)质量改进
1.质量改进的基本程序是( )。
A PDPC法
B 过程方法
C PDCA循环
D 流程图法 C
2、陡壁型直方图,表明()
A 分项过频数过多分布表时
B 心理因素的影响
C 加工习惯只控制一侧界限
D 工序异常 C
3、锯齿型直方图,表明()
A 过程中某种要素缓慢劣化
B 两种不同的平均值相差大的分布混在一起
C 做频数分布表时,分组过多
D 过程中存在自动反馈调整 C
4、分组过多、测量精度不够或读数有误时,绘制的直方图的形状通常成为()
A 锯齿型
B 偏峰型
C 陡壁型
D 双峰型 A
5、在质量管理领域,( )运用洛伦滋的图表法将质量问题分为“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
A 石川馨
B 戴明
C 巴雷特
D 朱兰 D
6、控制图最早是由()提出的。
A 朱兰
B 菲根堡姆
C 洛伦滋
D 休哈特 D
7、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这项活动属于PDCA的()阶段。
A P
B D
C C
D A C
8、质量改进活动中,把握问题现状的有效工具是()
A 因果图
B 头脑风暴法
C 检查表
D 亲和图 C
9、质量改进过程中,收集数据时,方法要简单,数据处理要方便,通常,可用( )来实现这一目的。
A 直方图
B 排列图
C 检查表
D 流程图 C
10、分层法应用过程中,分层适当是指()。
A 同一层次内的数据波动幅度尽可能小
B 同一层次内的数据波动幅度尽可能大
C 层与层之间的差异尽可能大
D 层与层之间的差异尽可能小 C
11、质量改进过程中,()常用来发现过程的异常波动,起“报警”作用。
A 排列图
B 直方图
C 散布图
D 控制图 D
12、质量控制的重点是()
A 防止差错发生
B 提高质量保证能力
C 质量策划
D 质量保证 A
13、水平对比法应用过程中,确定对比的对象应是( )
A 竞争对手
B 非竞争对手
C 公认的领先者
D 较高水平 C
(四)质量检验
1、根据技术标准、产品样图、作业(工艺)规程或定货合同的规定,采用相应的检测方法观察、实验、测试产品的质量特性,制定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这是质量检验的()
A 把关功能
B 预防功能
C 鉴别功能
D 报告功能 C
2、通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剔除不合格产品并予于“隔离”,实现不合格的原材料及产品不投产、不转序、不放行、不交付,实现( )
A 把关功能
B 预防功能
C 鉴别功能
D 报告功能 A
3、()对检验的记录和判定的结果进行签字确认。
A 生产部主管
B 操作者
C 检验有关人员
D 工厂厂长 C
4、电子元器件的寿命试验属于()
A 流动检验
B 最终检验
C 破坏性实验
D 全数检验 C
5、电池的外观检查属于( )。
A 感官检验
B 破坏性实验
C 最终检验
D 过程检验 A
6、()适用于检验费用昂贵的产品。
A 固定场所检验
B 感官检验
C 破坏性检验
D 抽样检验 D
(五)抽样检验
1、在抽样检验中,不合格按质量特性的重要性或不符合的严重程度分类,可分为()
A A类、B类和C类
B 仅A类和B类
C 仅B类和C类
D 仅A类 A
2、C类不合格产品是指单位产品中()
A 有一个或一个以上C类不合格
B 有一个或一个以上C类不合格,而没有A类不合格
C 有一个或一个以上C类不合格,而没有B类不合格
D 有一个或一个以上C类不合格,既没有A类不合格,又没有B类不合格 D
3、抽样检验按( )分为计数抽样检验和计量抽样检验。
A 检验特性值
B 检验特点
C 检验内容
D 检验的抽样方案 A
4、GB 2828-1987中规定,从加严检验转到正常检验应满足( )条件
A 连续四批初次检验合格B连续五批初次检验合格
C 连续六批初次检验合格B连续七批初次检验合格 B
5、在GB 2828—1987中,特殊检查水平规定了()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B
6、抽样方案的检索主要根据样本大小字码和(),利用抽样表来进行的。
A 产品质量
B 检验项目数量
C 合格质量水平
D 抽样数量 C
7、GB 2828—1987中判定数组用( )表示。
A [Ac,Be]
B [Ac,Ce]
C [Ac,De]
D [Ac,Re] D
8、在GB 2828—1987中,检验水平Ⅰ、Ⅱ、Ⅲ辨别优质批与劣质批的能力依次是()。
AⅠ>Ⅱ〉Ⅲ B Ⅰ<Ⅱ<Ⅲ C Ⅰ〈Ⅱ>Ⅲ D Ⅰ〉Ⅱ<Ⅲ B
9、一次抽样方案是指抽取()个样本就应作出“批合格与否”的结论。
当样本中的不合格数小于或等于合格判定数,该批产品接收。
当样本中的不合格数大于或等于不合格数的判定数,该批产品拒收.
A 1
B 2
C 3
D 5 A
10、GB/T 13262—1991计数标准形抽样检验程序规定,生产方风险α的取值为
A 0。
01
B 0.001
C 0.05
D 0。
10 C
11、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适用于()
A 很多批抽样检验
B 单批质量保证的抽样标准
C 连续批的抽样检验
D 工序间连续抽样检验 B
12、在对供应方提供的产品的质量历史无所了解时,采用( )抽样最为适宜。
A 计数挑选型抽样检验 B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
C 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 D计数周期型抽样检验 B
13、GB2828-1987中,不合格分类是整个抽样系统的重要特点,对于A类不合格的接收准则比对B类不合格的接收准则要( )
A 松
B 严
C 高
D 低 B
14、 GB2828—1987检验水平的设计原则是批量大,样本量一般随之增大,大批量中样本量占的比例比小批量中样本量所占的比例()
A 大
B 小
C 多
D 少 B
15、GB2828-1987中不合格品的分类,一般根据试验组的具体情况将其分为()
A 二类
B 三类
C 四类
D 五类 B
16、在GB2828-1987中判别能力最强的是( )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C
(六)统计过程控制
1、SPC强调( )
A 领导作用
B 全员参与
C 质量主管参与就可以
D 提高产品质量指标绝对值 B
2、SPC是用来解决( )
A 哪个工序应采用统计过程控制
B 某个工序应该采用何种控制图
C 整个过程、整个体系的过程控制
D 过程中异常问题的诊断 C
3、产品质量特性落在[LCL,UCL]范围之外的概率为()。
A 99。
73%
B 1%
C 0。
27%
D 0.135% C
4、在常规控制图上,UCL与LCL之间的最优距离为( )。
A 12σ
B 3σ
C 6σ
D 4σ C
5、—R图要求().
A n〈5
B n〈10
C n〈15
D n<20 B
6、-R图中图上控制线的公式为UCL=( )。
A +A3
B +A3R
C +A2
D +A2R C
7、过程能力是指()
A 企业的生产能力
B 过程加工的质量能力
C产品合格率 D 过程生产率 B
8、一加工过程,给定某质量特性值公差范围为T=0.1mm,已知该过程标准差σ=0。
01mm,则()(1) 过程能力指数CP=()
A 1.33
B 1.00
C 0.67
D 1。
67 D
(2) 该过程( )
A 过程能力充足,管理能力好
B 过程能力较差,管理能力勉强
C 过程能力不足,管理能力很差
D 过程能力严重不足,需采取紧急措施 A
9、一批砝码,平均质量为50g,标准差为0.01 g,则
(1)质量在49。
97 g至50。
03 g之间的砝码,约有()
A 99%
B 95% C.99.73% D 98。
7% C
(2) 若允许误差为50±0.03,则该批零件合格率为( )
A 68.3%
B 95%
C 99。
73%
D 50% C
10、应用—R图时()
A 图的灵敏度较高
B R图的灵敏度较高
C 要求X呈正态分布
D R图的适用范围比图小 A
11、对于双侧规范情况,过程能力指数的公式为( )
A B
C D C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产品的质量特性落在大于μ+3σ一侧的该率为0。
27%
B 处于控制状态的过程中,只有偶因没有异因
C 统计稳态下,过程不会产生不合格品
D 过程中只有偶因没有异因存在,产品的合格率可以达到100% B
13、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A 在大多数场合,采用3σ方式可以使两种错误造成的损失最小
B 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样本的特征值超出规格界限的程度确定过程中的偶波和异波
C 休图的设计是从错误最小为出发点设计的
D 通过执行20字方针,质量变异可以逐步减少直至被完全消灭,永不出现 A
14、—R图要求样本量()
A n〉10
B n<10
C n>50 Dn>50 B
15、SPD是指( )
A 判断过程能力的方法
B 判断过程正常或异常的方法
C 判断过程是否异常并在过程异常是对异常原因进行诊断的方法
D 统计方法应用 C
16、什么情况下不良品产生得最少?
A 管理正规就能少出不良品
B 稳态下所生产的不良品最少
C 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出不良品者重罚
D 质量检验时采用全检 B
17、稳态或控制状态指()
A 平平稳稳的状态 B未发生大事故的生产过程
C 只存在偶因而不存在异因的状态
D 受控状态 C
18、控制图是()
A利用技术规格界限进行控制的图 B 一种进行管理的图
C 根据上级规定的指标进行控制所制定的图
D 根据统计原理所制定的,使质量变异成为最小的有效工具 D
19、在通用控制图上直接打点时( )
A 点子的位置要求绝对准确
B 七条标杆使得判稳、判异都更明了
C 要求样本量n为常数
D 直接打点法虽然简便快捷,但同时也使得npT图的结果不如np图精确 B
品管“三字经”
1、品质管理中“三不准”指的是什么?
不合格原材料不准投产,不合格半成品不准流入下工序,不合格产品不准出厂。
2、生产现场管理中“三工序"指的是什么?
复查上工序,检查本工序,优质高效为下工序服务。
3、质量检验中“三检"指的是什么?
自检,互检,专检。
4、出了质量事故要开展“三分析”,请问“三分析”指的是什么?
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分析事故的危害性,分析应采取的措施。
5、出了质量事故要开展“三分析"并要坚持“三不放过",请问“三不放过"指的是什么?
原因不明不放过,责任不清不放过,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6、生产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应坚持“三按、一控”,问“三按、一控"指的是什么?
按图纸、按工艺、按标准,控制不良率.
7、做好检验工作应当好“三员",请问“三员"指的是什么?
产品质量检验员,质量第一宣传员,生产技术的辅导员。
8、检验员当好“三员”的同时要做到“三满意”,请问“三满意”指的是什么?
服务的态度员工满意,检验过大的产品下工序满意,出厂的产品用户满意。
9、关于不良品的“三不”原则指的是什么?
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转移不良品。
1、ISO,IEC的全称是什么?(ISO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EC指国际电工委员会)
2、ISO 9000系列标准到目前为止进行了几次修订?修订的日期(年份)是什么?(2次,1994年、2000
年)
3、ISO 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共有几大部分?多少术语?(10,87)
4、5S管理指什么/开展5S的目的是什么?
5S管理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目的是提高企业形象,提高员工归属感,减少浪费,安全有保障,效率提升,品质有保障。
5、5S管理中的“三定”指什么?(定人员,定位置,定设备)
6、海尔OEC管理O、E、C各代表什么含义?(O:OVERALL,全方位;E:EVERYONE,EVERYDAY,
EVERYTHING ;C:CONTROL,CLEAR)
7、海尔OEC管理包含哪三大管理系统?(目标系统、日清控制系统、有效激励机制)
8、检验的依据有那些?(标准,产品样图,工艺文件,合同及贸易协议)
9、检验的四大职能是什么?(鉴别,把关,报告,证实)
10、样本与样品有何区别?(样本是整体的概念,样品是个体的概念)
11、QC就七大手法是指什么?
(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管制图)
12、散布图有哪5种类型?(正相关,负相关,不相关,弱正相关,弱负相关)
13、简述直方图的作图步骤。
1 收集记录;
2 定组数;
3 找到最大值L及最小值S,计算全距R,R=L-S;
4 定组距:R/组数=组距;
5 定组界
最小一组的下组界=S—[测量值的最小位数*0.5]
最小一组的上组界=最小一组的下组界+组距
6 决定中心点:( 上组界+下组界)/2=组的中心点
7 制作次数分布表 8 制作直方图`
9填上次数、规格、平均值、数据源、日期
14、QC小组的组建应坚持三个自愿原则,请问三个自愿是指什么?
自愿参加,自愿结合,自愿组建
15、5W2H指的是什么?WHAT,WHERE,WHY,WHEN,WHO,HOW TO DO ,HOW MUCH
16、5M1E是指什么?(人,机,物,料,法,测。
)
17、PDCA循环分为四个阶段、八个步骤,问是指哪4个阶段?
计划,执行,检查,行动
18、控制图分哪两种?应先作什么图?(分析用控制图、控制用控制图,应先作分析用控制图)
19、-R控制图应先做什么图,当n小于几R控制图没有下控线?(R图,7)
20、P控制图下控线有时负值,这时候应以什么为自然下界?(横座标)
21、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是什么?(以顾客为中心,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
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互利的供放关系.)
22、ISO 14001:1996共有多少要素?(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