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提高静脉留置针的留置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管圈”活动提高静脉留置针的留置率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病人静脉留置针留置率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提高病人静脉留置针的留置率”为活动主题, 对目前病人留置针使用留置现

状进行现状调查, 分析原因, 针对原因设定目标, 制订相应的对策。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

静脉留置针留置率明显提高, 达到预期效果。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静脉留置针的留置率。

【关键词】品管圈;静脉留置;留置率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in improving retention rates of intravenous catheter hospitalized patients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improving the application of intravenous catheter usage for in-patients. Methods Established in the laboratory for quality management team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 the circle called ZhanWang circle).We make "improving patient's indwelling intravenous catheter rate" as the theme of the current use of indwelling catheter

patient status Survey, analyze the causes, set goals and develop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 Results Indwelling intravenous catheter reten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we conduct QCC, as expected. Conclusion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have improved the application of intravenous catheter usage for hospitalized patients.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travenous catheter; retention rate

【中图分类号】R47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3-350-02

品管圈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

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

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1], 使医护效果符合微创理念。我科结合优质护理示范病

房的开展,将品管圈活动用于“提高病人静脉留置针的留置率”为课题的品管圈活动, 按主题选定、活动计划拟订、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订、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

标准化、检讨和改进等1 0个活动步骤实施品管活动。结果全体护理人员认识到“ 品管圈” 活

动符合科学的管理理念, 倡导了全体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 提高了病人静脉留置针的留置率。

现将活动过程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成立品管圈, 病区全体护理人员均为品管圈小组成员, 设定圈名与圈徽, 圈名为展望圈, 圈

徽为护士与患者牵手图形, 展望圈旨在护理人员与病人和家属共同心愿, 期望患者早日康复,

迎接美好的明天。拉近护患之间距离, 善于观察细节, 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小组选出1名组织、协调、管理能力较强的组员担任圈长,辅导员2名。遵循 P D C A 步骤开展活动。品管圈活动实施日期2013年4月— 2013年8月,选取我科4-8月份所有手术病人。

2 活动步骤

2.1 选定主题采用头脑风暴法,每个组员提出一个候选题目,集中起来,经过全体讨论,按照5M选题法,即力所能及、有效可量、需时适中、公司赏识、圈以自豪。最后确立“如何

提高病人静脉留置针的留置率”作为QC活动目前急需要解决的课题,其选题理由主要是心胸

外科术后患者,需要多管路给药,如泵入血管活性药、升压药等刺激性液体,用药时间长,

易发生输液肿胀、静脉炎甚至皮肤坏死,增加患者痛苦;护士巡视不及时,工作责任心不强,宣教不全面;为了减少或降低使用留置针患者的输液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保证治疗顺利

进行;加强护士技能素质培养,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服务质量。

2.2 现状调查: 2013年4月我科选2名圈员对病区内补液病人的总数和放置静脉留置针

的病人数进行调查。

数据收集结果之分析

2.4组织讨论::组织全体人员共同参与讨论, 采用鱼骨图从人( 病人、护士) ,物(药物留置

针贴膜) , 法( 留置方法、位置、封管方法、固定方法) 3个方面对病人静脉留置针留置率低的

原因进行分析, 得出以下主要原因: ①人,病人对留置针的相关知识缺乏; 怕放置时间长会破

坏静脉; 怕容易引起感染; 担心费用问题; 怕影响活动, 不方便; 回血产生恐惧感和抵触情绪。护士使用留置针的普及意识未加强; 护士对留置针操作的相关知识欠缺; 个别护士穿刺技术不过硬,不认真交接班,宣教不到位。②物,患者因反复应用刺激性药物,使血管弹性变差,

再加上输液时间长,刀口疼痛等原因导致患者顾此失彼,易发生输液部位肿胀,留置针脱落。有些静脉留置针的套管材料不够柔软、与血管相融性不好、刺激性大,易损坏血管, 增加病人

的不适感。使用非透明敷贴,不易观察穿刺部位皮肤。③法, 留置的位置不合适; 封管的方法

不正确; 封管时留置针夹子夹得位置不正确; 透明敷贴固定的位置不正确等均导致了病人的留

置针留置率低。

2.3制定并实施对策

① 护士的观念转变与静脉留置针能否在临床应用有直接关系,利用科室业务学习和开晨会、圈会时间, 组织圈员学习使用留置针的必要性和好处。静脉输液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一种给药途径, 心胸外科术后病人, 使用抗生素及特殊的药物治疗时需要严格按时间给予, 因此使用留置针方便合理安排用药时间, 提高药效, 也减少了穿刺次数, 保护病人的血管, 减轻病人因多

次穿刺带来的痛苦; 在输液过程中病人能做轻微的活动, 不用担心血管被刺破; 同时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另外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 便于紧急情况下的抢救用药[2]。②加

强健康宣教, 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健康宣教是应用静脉留置针的基础条件。首先让病人及家属对静脉留置针有理性认识,说明静脉留置针的作用、用途, 与普通头皮钢针的不同点及给病人带来哪些实惠等,使其有一个理性认识, 从观念上接受留置针。使用留置针的过程中告知患者及

家属静脉留置针药液外渗的可能性,以便患者及家属发现外渗的可疑症状时,就会迅速通知

护士,防止输液肿胀的发生。③进行静脉穿刺技术和理论的培训,选用了洁瑞公司的安全型留置针, 对全体护士进行留置针使用的现场操作培训, 包括血管的选择, 穿刺的角度、方法、透明贴膜的固定法等[3-6]。合理选择封管液,掌握正确的封管技术。使用含肝素生理盐水缓慢正压封管,具体方法是每次输液结束后用含肝素的生理盐水5ml,无针连接:推封管液至

剩余0.5ml,一手持小夹子,一手快速将延长管(拿捏输液接头一端)推至输液夹底部(夹小

夹子的位置尽量靠近穿刺点),然后移除注射器。钢针连接:将针尖斜面留在肝素冒内,当推

注封管液剩0.5-1ml时,采取边推液边拔针的方式(推液速度大于拔针速度),给予正压,

确保留置导管内全是封管液,而不是药液或血液。④加强护士责任心,加强巡视观察,注意观察留置针部位有无红肿,并询问患者感受,如发现红肿或患者诉疼痛应及时拔除。⑤使用手托固定,防止透明敷贴卷曲,导致留置针脱落。

2.4 效果评价通过品管圈活动, 提高了病区内病人静脉留置针的留置率, 从原先的留置率40%提高到80 %。全体护士充分认识到使用静脉留置针给护理工作和病人带来的好处, 为每日多次输液的病人减轻了多次穿刺的痛苦, ,减少了反复穿刺对血管的损伤, 从而达到保护血管的

作用, 保证了病人按时间用药,提高了治疗效果[2]。病人也逐步体会到使用留置针的好处, 当

护士走进病房为病人输液时, 主动向护士要求使用留置针的病人增加了,真正达到了方便快捷,

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也促进了护士与病人更好地交流, 同时提高了护理治疗质量。

留置针留置率与月份关系

2.4 目标达成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