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自谦语的文化特征及其翻译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自谦语的文化特征及其翻译策略
王嗣海
【摘要】汉语自谦语通过自贬以表现对听话人的尊敬。

汉语自谦语在英语中存在缺项,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汉语自谦语所包含的文化负载,关键在于处理好文本、译者与读者在文化层面上的关系。

【期刊名称】考试周刊
【年(卷),期】2010(000)001
【总页数】2
【关键词】汉语自谦语文化特征翻译策略
一、汉语敬谦语的文化起源
中华文化讲究谦恭有礼,在语言上表现为敬语和谦语的使用。

钱惠英(2005)指出汉语交际中的敬谦修辞有其文化渊源,即儒文化。

“礼信仁义”思想深深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包括言语行为。

因此,在交际中,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要尊敬,要使用尊敬语;自己一方表示谦虚,使用自谦语。

多用礼貌语,表达对他人的恭敬之心、辞让之情;常用敬谦语赞誉别人、贬损自己,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益处,尽量说小自己付出的代价,使对方感到安心和亲切。

敬谦修辞便在这种敬谦文化的基础上形成。

敬谦语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的行为处世方式,具有独特的中国文化特性。

二、自谦语的类别及其文化蕴含
谦语又名谦称,指用于称呼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的谦虚称呼。

谦词的使用表现了对他人的尊敬,也表现了中国文化中的礼仪,可分自称表谦和他称表谦两类。

自称表谦,指称呼自己时表谦;他称表谦,指称呼自己的亲友时表谦。


《红楼梦》为例,其自称表谦可以大概概括为以下几类:
(1)将听话人包括在内表谦,即使用“我们”代替“我”。

(2)在会话中使用姓名自称表谦,如“贾政(对贾母)”,“政夫妇(对娘娘)”。

(3)使用地位低下的称谓自称,如“臣,下官”;“学生,晚生”;“奴才,奴家”。

(4)比较有身份或地位的人在与朋友或熟人交流时候使用的有亲属称谓,有社会称谓,包括泛亲属称谓。

通过自贬自身的地位、才智、品质等达到自谦的目的。

如“孤”、“不才”、“愚”、“鄙人”。

自谦语是在特定场合代替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谦恭称呼,是说话者通过贬低自己来达到对听话人表示尊重的效果。

当说话人通过使用自贬语贬低自己的同时,在情感和态度上无形中抬高了听话人。

这种表达敬意的方式在汉语中极为典型。

自谦语代替了第一人称的“我”。

用作自谦语的词,意义上虽然代表了“我”,但其本身的含义并没有消失。

三、汉语自谦语的翻译策略
与汉语不同的是,英语中的谦词很少,几乎存在语义缺项。

英语中这类词少的原因有二:一为西方人追求人人平等,没有人认为自己会比别人要低下;二为他们长期以来尊重个人价值,崇尚个性追求而忽视人际关系。

谦语具有特定的中国文化内涵,谦语的翻译不仅要实现语义上的对等,更重要的是实现文化的沟通。

一方面,汉语中谦语的文化内涵是否要保留,保留到什么程度?另一方面,谦语的指称作用必须与英语文化传统保持一致。

如何在翻译过程中达到表意程度的一致,是这一翻译的关键所在。

下面以杨宪益和霍克
斯的红楼梦英译本为例进行说明(简称“杨译”、“霍译”)。

首先我们来看看的第一类自谦词的翻译。

在西方崇尚个性独立,在语言上表现为使用“我”来自指。

中国历来崇尚集体精神,“我”被解释为自大自傲的表现,在语言上要隐藏“自我”,以实现会话中的和谐。

所以汉语使用“我们”来将听话人包含在内,以实现自谦。

英语对等的翻译只有“I”,而不是“we”,否则会引起错误理解。

例(1):红玉笑道:“……只是跟着奶奶,我们也学些眉眼高低,出入上下,大小的事也得见识见识。

……”——《红楼梦》第27回
Version 1:Crimson smiled.
“...Bu t I do know this:that if I was to work for you,I should get to know what’s what and all the inside and outside of household management.I’m sure it would be wonderful experience.”——霍译
红玉作为下人,在身份地位上与风姐相去甚远。

红玉在回答时自称“我们”,实指“我”。

如果使用“我”,过于突出自我,无法显示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所以就用复数来替代单数,将听话人包括在内,以示自谦。

英译文本使用“I”而不是“we”直接替换源语中的“我们”,符合目的语的文化习俗。

第二类自谦词使用姓名自指,包含文化负载成分(cultureloaded element)和语义负载成分(meaning-loaded element)。

文化成分表示自谦,语义成分即是将“我”包含在内。

如:
例(2):贾政听说,忙叩头哭道:“母亲如此说,贾政无立足之地。

”Version 1:Jia Zheng threw himself forward on his face.
“Don’t say that,Mother!Don’t reject your own son!”——霍译Version 2:When Jia Zheng heard this he knocked his head on the floor.“What place is there for me on earth,mother,”he wailed,“if you reproach me like this?”——杨译
译文采用归化的策略,舍弃文化负载成分,保留了语义成分,实现语用对等。

第三类自谦词表现了中国古代森严的社会等级差异,皇帝与臣子之间、官员与百姓之间、主人与奴仆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社会鸿沟。

这类自谦词在语义上包含了“我”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包括了蕴含这种社会鸿沟文化负载成分。

说话人在会话过程中不得不承认这种差异的存在,并在语言的使用上有所表现。

例(3):旺儿又打着干儿回道:“奴才天天在二门上听差事,如何能知道二爷在外头的事呢?”
Version 1:Little Wang bent one knee.“The slave performs his service at the second gateway date after date.How can he know what the master does outside?”——Florence and Isabel McHugh译,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旺儿是贾府中的一名奴仆,在与主人王熙凤的对话中,以“奴才”自称明确地体现了其中蕴含的下级对上级的权势内涵,符合当时的社会的礼仪规范。

Florence在译文中以slave处理,反映了原文中的语义内容,同时部分地传达了原文的文化负载成分。

但“slave”与原文语义并不完全对应。

原文中的“奴才”是奴仆下人的自称,用作社交指示语。

而slave在英语中则不是社交称谓语,因此译者将第一人称改为了第三人称。

杨译和霍译版本中,译者把“奴才”翻成“I”,实现了原文中的指称意义,使源语与目的语在语用层面实现了等值。

但由于删除了文化负载成分,造成文化缺失,译文读者无法通过译文了解说话者的身份、地位及与受话者的关系,造成信息流失。

第四类包含文化负载成分和语义负载成分。

文化成分通过添加自贬的形容词或直接使用自贬的名词表示自谦,语义成分即是将“我”包含在内。

例(4):奈鄙人下愚不移,致有今日。

(第一百二十回)
As for me,owing to my own inveterate folly,I’ve now been reduced to this.——杨译
鄙人是谦称、自贬的称谓,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见识浅薄,行为低下(mean)”。

但译者并未将其译为“my humble self”或“your humble servant”,而是以“I”进行置换。

“鄙人”一词中的“鄙”是谦辞,在英语中存在着语义空项,如果译成“humble”虽然似乎做到了信息的忠实,表示了谦恭之意,但是造成了语用失误。

从语用的角度出发,“I”即可实现功能等值,所以选择了删除文化负载项的翻译策略。

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传达文本的信息,实现文本同等的交际价值。

等值不仅仅存在语义上的对等,更要实现交际上的语用等值。

汉英语言本身不同,而且是文化上存在巨大差异,中文当中存在大量英语文化中意义空缺的词汇。

苇奴蒂曾提出,在翻译过程中移植原文所有而译文所无的表达方式,竭力保留原文的内容和形式,忠实地再现原文韵味。

这种异化策略在某些情况下是值得肯定的,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在考虑目的语读者文化接受能力和遵守英语语言规则的前提下,保留中国文化特色,让译文读者了解中国文化。

但如果不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语境及外来文化接受限度,一味地采取异化,必然会导致交际的失败。

因此,在汉语自谦语的翻译过程中,应该考虑的是语用等值。

译者为了获得功
能上的对等,除了语言层次的润饰,还需要文化上的整合,从而满足文化价值系统下等值的全新标准。

译者结合原文社交指示语所使用的环境,关注参与交际者的身份,其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因素,从原文中提取其认为符合译文交际功能的信息,把交际效果对等提高到最高程度,使英文读者能够进行正确的欣赏和理解,而不致造成信息转换的失败,使读者产生误解和困惑。

三、结语
汉语自谦语特有的文化属性,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汉语自谦语自贬而尊他的语用模式使其在指称上既包含指称项,又包含了文化负载项,而英语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性导致自谦语的缺失。

汉英两种语言在自谦语这一语言现象上的差异,使翻译过程中要做到用英语表达出汉语自谦语的文化内涵存在困难。

异化处理能保持汉语某些文化负载内容,但应该考虑英语读者的文化接受力和文化理解力;归化减轻了读者的跨文化阅读努力,译文流畅并符合英语习惯,但却造成汉语文化的缺失。

因此,在文本、译者与读者之间找到并达成一定的平衡,是译者在处理和翻译汉语自谦语时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Hawkes,D.The Story of the Stone[A].Penguin Books,1977.[2]Yang,Xian-yi.A Dream of Red Mansions[A].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78.
[3]陈毅平.《红楼梦》会话中的称呼语[J].修辞学习,2007,(4).
[4]钱惠英.汉语敬谦修辞及其文化影响[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