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性心肌病ppt课件 (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欧洲、美国、拉丁美洲等亦有少量报告
3
2006年AHA将应激性心肌病归
到获得性心肌病一类
200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ACA)
将应激性心肌病归为未定型心
肌病
4
由于大部分患者发病前曾遭受严重的精神或躯体刺激, 故又将其命名为应激性心肌病,并作为一种新型心肌病正式 列入心肌病的最新分类。本文将对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实验 室检查、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等进行阐述。
目前考虑儿茶酚胺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毒性介导的心 肌顿抑在发病中起关键作用。基于此,应激引发 儿茶酚胺介导的心肌顿抑应激性心肌病的主要病 理生理学基础,已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可。
8
左心室
左心室正常的神经分布,像“章鱼” 一样包裹着左心室
正常情况下,“章鱼”正在休息, 千万不要惹恼它
9
10
11
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兴奋交感神经系统,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 (主要是去甲肾上腺素)会导致胸痛、冠脉痉挛、心律失常、 心肌顿抑和/或充血性心脏衰竭......甚至休克
5
(一) 病理生理学机制
迄今为止,应激性心肌病的病因和发病 机制尚不清楚,存在儿茶酚胺及心肌顿抑 学说、小血管痉挛和微血管功能障碍、 雌 激素缺乏、动脉粥样斑块破裂、遗传倾向 和病毒感染及心肌炎学说等。
6
(一)1、儿茶酚胺及心肌顿抑学说
应激性心脏病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突发的情绪应 激导致高水平的儿茶酚胺快速释放可能是极为重 要的机制。在急性应激状态下,肾上腺髓质和交 感神经系统激活导致儿茶酚胺过度释放,血儿茶 酚胺水平急剧升高.含量是正常人的约20倍,是急 性心梗患者的2~3倍。且持续大约1 周左右。
过度升高的儿茶酚胺通过cAMP 介导的钙超载和自 由基生成直接损伤心肌细胞。
国外学者Akashi 等采用放射性碘标记的间碘苄胍 ( 123 I-metaiodobenylguanidine,MIBG) 为标 记物,经单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 SPECT) 证实应激性心肌病的患者交感神经活性显著增加.
Vriz 等比较了61 例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和 109 例非应激性心肌病患者的β1和β2受体 多态性, 发现β1受体第389 位氨基酸等位 基因和β2受体第27 位氨基酸等位基因的频 率在两组间有明显差异,推测β 受体基因多 态性可能在该病发生中有一定的作用 。
18
(一)6、病毒感染及心肌炎学说
应激性心肌病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Bahlmann 等 在对1 例应激性心肌病女性患者进行心肌活检时, 在右室心肌中发现病毒B19 感染的证据。
19
综上所述:
应激性心肌病不同的发病理论之间可能 并不矛盾,应激所导致的交感神经活性增强 引起大量儿茶酚胺的快速释放,造成心肌毒 性、多发的冠状动脉小血管痉挛和微血管功 能障碍。儿茶酚胺强烈的缩血管作用可导致 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引发急性心肌缺血。
20
(二)临床表现
主动脉球囊反搏泵(IABP)
低血压
2
疾病的主要特点
有强烈的心理应激作为诱因;康复迅速,预后良好 短暂左室心尖部球形变,及严重的左室收缩功能异常。这
种情况可逆转且预后良好。 剧烈胸痛,但冠脉造影显示无严重的冠脉狭窄,可伴心肌
酶的轻度升高。 绝经期女性居多(日本文献报道的突出特点是所有患者均
为女性) 目前所报告的病例主要集中在日本人,在其他国家与地区
31
(二)实验室检查
3)、---Wittstein等研究发现:发病早期(住院 第1天),左室平均LVEF为20%(15%~30%), 常表现为基底部收缩功能良好,心室中部中至重 度受损,心尖部运动消失或呈现反方向运动。在 住院的第3~7天,左室射血分数逐渐恢复,住院 第4天时,平均恢复至45%,心尖部运动明显恢 复但仍然较弱。发病21d后,LVEF恢复至60%, 室壁运动恢复至正常。
可见脂肪组织、间质的淋巴细胞浸润、轻度 间质纤维变性、轻度萎缩的心肌纤维、少 量的单核细胞浸润、收缩带坏死, 均为非特 异性改变。
在Wittstein等研究的19例应激性心肌病患者 中,有5例患者接受了心内膜心肌活检,4 例患者在细胞间质见到单核淋巴细胞和巨 噬细胞侵润,但未见到心肌收缩带坏死现 象;另1例患者除了见到广泛的淋巴细胞侵 润性炎症外,还见到了多个局灶性心肌收 缩带坏死现象。、
26
1.4 V3 、 V4导联T波明显倒置
27
1.5 T波倒置
28
1.6 病理性Q 波
发生率31.8% 出现在亚急性期 (14~46d) 常见于心电图V3、 V4导联
29
1.7 其他
QT间期延长(平均0.542s)
出现于症状起始后48h 绝大多数患者1~2d内恢复正常
肢体导联低电压
Pawlowski 等人对14 例tako-tsubo 患者行血管 内超声检查以识别不稳定的坏死斑块,其中在7 例患者中检查出有斑块破裂,推测儿茶酚胺诱发 血管痉挛可能会破坏斑块和导致瞬间的动脉阻塞
17
(一)5.遗传学倾向
Kleinfeldt等报道了1列女性应激性心肌病 的病例,其FMR1基因突变,基于此考虑 FMR1基因是女性环境更早进入更年期及过 早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易感因素之一。
应激性心肌病
(Tako-tsubo Cardiomyopathy)
1
应激性心肌病一种由精神刺激所诱发的左心室功能不全、影像学与心 电图呈一过性改变的一组症候群
因其急性期左室收缩末期形态像日本渔民捕捉章鱼的鱼篓而被命名为 Tako-Tsubo(章鱼瓶)心肌病,又称Tako-Tsubo综合征、心尖球形综合 征(apical ballooning sy ndrome)。
22
1.1 ST段抬高
心电图ST段抬高大都发生在急性期(1~48 h, 发生率 81.6% ),一般在出现症状后的4~24h
绝大多数患者在胸前导联出现ST段抬高,少数 为单纯肢体导联ST抬高
抬高幅度2~3mm,最高可达6.44±4.69 mm 一些患者ST段抬高与ST 段压低交替出现
23
Meimoun 等对连续入选的12 例符合左室心尖球囊 综合征( LVABS) 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研究也发现, 该综合征的急性期伴有短暂微循环障碍。但冠状 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是否为应激性心肌病发病的 主要机制,或仅为一种继发现象,迄今仍未阐明.
13
(一)3.雌激素水平减低
日本文献报道的突出特点是所有应激性心肌 病的患者均为女性,多为绝经后的女性患 者。考虑雌激素的缺乏与应激性心肌病有 关。
“neurogenic stress”--神经源性的应激或压力-所以多见 于女性。
norepinephrine--去甲肾上腺素
12
(一)2. 小血管痉挛和微血管功能障碍
有研究显示,精神压力可导致冠状动脉痉挛,情绪 应激可作为启动因子导致应激性心肌病。儿茶酚 胺通过激活β₁-受体导致微血管内皮损害,引起微 血管功能不良。引起冠脉血管狭窄、痉挛,导致 微血管功能障碍,减少心肌灌注。
Bigalke 等报道了1 例Α 亚型人疱疹病毒- 6 心肌炎 患者出现了典型的应激性心肌病样临床表现近年 研究表明炎症尤其是病毒感染可能是应激性心肌 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在心肌组织学检查中也观察到有不同数量的单核细 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但目前没有病原 体被成功地从应激性心肌病的患者体内分离出来, 这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15
(一)4.动脉粥样斑块破裂
儿茶酚胺导致冠状动脉小血管收缩和全 身血压升高,可诱发罪犯血管上的斑块破 裂,继发血栓形成,随后血栓自溶,早起 即出现血管再通,但体内仍存在心肌损伤 和微量心肌酶的释放。
16
(一)4.动脉粥样斑块破裂
Ibanez 等人通过对应激性心肌病患者行血管内超 声检查,发现左前降支血管斑块有部分破裂,故 而引起左心室的短暂缺血,导致左心室急剧收缩, 随后血栓自溶。
32
(二)实验室检查
3.心肌标志物测定 大部分患者有肌钙蛋白和CK-MB的数值
均有轻微的升高,分别占86.2%和73.9%, 但肌钙蛋白血浓度峰值见于急性心肌病发 病早期且其降至正常水平相对较快,且不 随病情的好坏变化而变化,此有助与急性 冠状动脉综合征鉴别
33
来自百度文库
(二)实验室检查
4.心脏影像学
大多数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发现明显的阻塞性 病变,这是应激性心肌病的诊断前提之一,故疑 为本病患者必需行冠状动脉造影,以除外冠状动 脉闭塞。同时行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的激发试验, 排除冠状动脉痉挛所致的心肌顿抑。
II aVR
II
aVL
III
aVF
V1
V4
V2
V5
V3
V6
24
1.2 心电图ST段抬高
25
1.3 T波倒置
多发生于急性和亚急性期(ST段抬高后2~18 天,发生率64.3% ),T波逐渐变为倒置
少数患者出现T波倒置但不伴有ST段抬高 当心电图出现深的、倒置性的T波是该病患者
恢复期心电图的特征性表现
绝经期女性居多绝经期女性居多日本文献报道的突出特点是所有患者均日本文献报道的突出特点是所有患者均为女性为女性目前所报告的病例主要集中在日本人在其他国家与地区如欧洲美国拉丁美洲等亦有少量报告2006年aha将应激性心肌病归到获得性心肌病一类200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aca将应激性心肌病归为未定型心由于大部分患者发病前曾遭受严重的精神或躯体刺激故又将其命名为应激性心肌病并作为一种新型心肌病正式列入心肌病的最新分类
经典的左室造影显示心尖部不运动并呈球样扩张,心 底部代偿性收缩增强, 左心室收缩期呈典型的章鱼 罐样改变。左室造影表现在发病前期, 病人左心室 射血分数明显降低, 超声心动图和左心室造影均显 示左心室心尖部和前壁下段运动减弱或消失, 基底 部运动增强。
34
4.1 冠脉造影
LAD弥漫斑块,主支未见明显狭窄
ST段抬高伴R波振幅电压降低
其他心电图改变
房室阻滞 窦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颤动 心房颤动
30
(二)实验室检查
2.超声心动图检查 1)、临床发现,超声心动图是早期检测SCM 患者 室壁运动异常最具价值的诊断技术之一。典型应 激性心肌病二维超声心动图急性期表现为左心室 心尖段及中间段室壁运动异常,基底段室壁运动 亢进,心尖部出现气球样改变,左室射血。分数 及缩短率降低;恢复期时左室室壁运动及射血分 数均恢复正常 2)、目前发现7种不同的室壁运动异常情况:心 尖运动减弱伴随心室底部运动代偿性增强,表现 为典型的章鱼篓样,占87.32%;心室中部运动 减弱伴随心尖及心底部运动正常(MLV变异); 心底部运动减弱伴随心尖运动正常(倒章鱼篓 样);整个室壁运动减弱;双心室壁运动减弱; 右室运动异常;侧壁运动异常。
35
4.1 冠脉造影
A.右前斜收缩期左室造影,示左室前壁、心尖部及下壁运 动减低,如口袋装,LVEF 36.2%。B.1月后复查,左室前 壁、心尖部及下壁运动较前增强,LVEF 63.6%。C.患者 无明显症状,室壁运动无异常。
36
4.2 磁共振成像
左室心尖部收缩减弱,心尖部动脉瘤形成
37
6.心内膜心肌活检
恶心、呕吐
疼痛 晕厥、心律失常
呼吸困难
机械通气
21
(三)实验室检查
1.心电图特征 最常见的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和T波倒
置,类似于急性或亚急性心肌梗死。 Wittstein等在19例应激性心肌病研究中
发现:发病早期,所有患者心电图均为窦性 心律,平均心率85次/min,26%的患者有 PR间期延长,26%的患者QTc延长,11% 的患者ST段抬高至少1mm,16%的患者T 波倒置。37%的患者在~导联出现病理性Q 波,26%的患者在aVL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
7
(一)1、儿茶酚胺及心肌顿抑学说
铬细胞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浆儿茶酚胺水平 升高,亦可有左心室功能障碍的表现
PAUR H等人对大鼠注射大剂量的肾上腺素后发现了 心尖部更容易受到肾上腺素作用的影响,会导致 可逆性心尖运动减弱及心底部运动增强,进而推 测高剂量的肾上腺素可直接导致心肌顿抑。这也 可能是造成独特的心尖部球形变的原因
38
(四)诊断--国际标准
符合所有4 条标准者可诊断本病: 1、 短暂的左心室中部,伴或不伴心尖部受
累,运动减弱、消失或运动异常。累及范 围超逾单支冠状动脉供血区域。多存在( 常 见,也可不存在) 应激触发因素。 2、冠状动脉造影无明显狭窄性病变,也无 斑块急性破裂的征象。 3、 新出现的心电图异常( ST 段抬高和/或T 波倒置) 或血清肌钙蛋白轻度升高。 4、 排除嗜铬细胞瘤、心肌炎。
在14项关于应激性心肌病的研究中,绝经期 妇女占88.85%,平均年龄58~77岁。女 性绝经后雌激素的水平降低,因而对儿茶 酚胺及内皮调控能力均明显下降。
14
(一)3.雌激素水平减低
同时性激素对冠状动脉和交感神经轴的反应 性具有重要作用,从而使女性更容易发生 交感神经导致的心肌顿抑。
Ueyama等发现切除卵巢的大鼠在接受刺激后, 没有补充雌激素的大鼠左室功能明显下降, 而补充雌激素的大鼠则无明显心功能的降 低。不过雌激素在应激性心肌病发病机制 中的作用较复杂, 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
3
2006年AHA将应激性心肌病归
到获得性心肌病一类
200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ACA)
将应激性心肌病归为未定型心
肌病
4
由于大部分患者发病前曾遭受严重的精神或躯体刺激, 故又将其命名为应激性心肌病,并作为一种新型心肌病正式 列入心肌病的最新分类。本文将对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实验 室检查、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等进行阐述。
目前考虑儿茶酚胺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毒性介导的心 肌顿抑在发病中起关键作用。基于此,应激引发 儿茶酚胺介导的心肌顿抑应激性心肌病的主要病 理生理学基础,已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可。
8
左心室
左心室正常的神经分布,像“章鱼” 一样包裹着左心室
正常情况下,“章鱼”正在休息, 千万不要惹恼它
9
10
11
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兴奋交感神经系统,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 (主要是去甲肾上腺素)会导致胸痛、冠脉痉挛、心律失常、 心肌顿抑和/或充血性心脏衰竭......甚至休克
5
(一) 病理生理学机制
迄今为止,应激性心肌病的病因和发病 机制尚不清楚,存在儿茶酚胺及心肌顿抑 学说、小血管痉挛和微血管功能障碍、 雌 激素缺乏、动脉粥样斑块破裂、遗传倾向 和病毒感染及心肌炎学说等。
6
(一)1、儿茶酚胺及心肌顿抑学说
应激性心脏病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突发的情绪应 激导致高水平的儿茶酚胺快速释放可能是极为重 要的机制。在急性应激状态下,肾上腺髓质和交 感神经系统激活导致儿茶酚胺过度释放,血儿茶 酚胺水平急剧升高.含量是正常人的约20倍,是急 性心梗患者的2~3倍。且持续大约1 周左右。
过度升高的儿茶酚胺通过cAMP 介导的钙超载和自 由基生成直接损伤心肌细胞。
国外学者Akashi 等采用放射性碘标记的间碘苄胍 ( 123 I-metaiodobenylguanidine,MIBG) 为标 记物,经单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 SPECT) 证实应激性心肌病的患者交感神经活性显著增加.
Vriz 等比较了61 例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和 109 例非应激性心肌病患者的β1和β2受体 多态性, 发现β1受体第389 位氨基酸等位 基因和β2受体第27 位氨基酸等位基因的频 率在两组间有明显差异,推测β 受体基因多 态性可能在该病发生中有一定的作用 。
18
(一)6、病毒感染及心肌炎学说
应激性心肌病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Bahlmann 等 在对1 例应激性心肌病女性患者进行心肌活检时, 在右室心肌中发现病毒B19 感染的证据。
19
综上所述:
应激性心肌病不同的发病理论之间可能 并不矛盾,应激所导致的交感神经活性增强 引起大量儿茶酚胺的快速释放,造成心肌毒 性、多发的冠状动脉小血管痉挛和微血管功 能障碍。儿茶酚胺强烈的缩血管作用可导致 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引发急性心肌缺血。
20
(二)临床表现
主动脉球囊反搏泵(IABP)
低血压
2
疾病的主要特点
有强烈的心理应激作为诱因;康复迅速,预后良好 短暂左室心尖部球形变,及严重的左室收缩功能异常。这
种情况可逆转且预后良好。 剧烈胸痛,但冠脉造影显示无严重的冠脉狭窄,可伴心肌
酶的轻度升高。 绝经期女性居多(日本文献报道的突出特点是所有患者均
为女性) 目前所报告的病例主要集中在日本人,在其他国家与地区
31
(二)实验室检查
3)、---Wittstein等研究发现:发病早期(住院 第1天),左室平均LVEF为20%(15%~30%), 常表现为基底部收缩功能良好,心室中部中至重 度受损,心尖部运动消失或呈现反方向运动。在 住院的第3~7天,左室射血分数逐渐恢复,住院 第4天时,平均恢复至45%,心尖部运动明显恢 复但仍然较弱。发病21d后,LVEF恢复至60%, 室壁运动恢复至正常。
可见脂肪组织、间质的淋巴细胞浸润、轻度 间质纤维变性、轻度萎缩的心肌纤维、少 量的单核细胞浸润、收缩带坏死, 均为非特 异性改变。
在Wittstein等研究的19例应激性心肌病患者 中,有5例患者接受了心内膜心肌活检,4 例患者在细胞间质见到单核淋巴细胞和巨 噬细胞侵润,但未见到心肌收缩带坏死现 象;另1例患者除了见到广泛的淋巴细胞侵 润性炎症外,还见到了多个局灶性心肌收 缩带坏死现象。、
26
1.4 V3 、 V4导联T波明显倒置
27
1.5 T波倒置
28
1.6 病理性Q 波
发生率31.8% 出现在亚急性期 (14~46d) 常见于心电图V3、 V4导联
29
1.7 其他
QT间期延长(平均0.542s)
出现于症状起始后48h 绝大多数患者1~2d内恢复正常
肢体导联低电压
Pawlowski 等人对14 例tako-tsubo 患者行血管 内超声检查以识别不稳定的坏死斑块,其中在7 例患者中检查出有斑块破裂,推测儿茶酚胺诱发 血管痉挛可能会破坏斑块和导致瞬间的动脉阻塞
17
(一)5.遗传学倾向
Kleinfeldt等报道了1列女性应激性心肌病 的病例,其FMR1基因突变,基于此考虑 FMR1基因是女性环境更早进入更年期及过 早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易感因素之一。
应激性心肌病
(Tako-tsubo Cardiomyopathy)
1
应激性心肌病一种由精神刺激所诱发的左心室功能不全、影像学与心 电图呈一过性改变的一组症候群
因其急性期左室收缩末期形态像日本渔民捕捉章鱼的鱼篓而被命名为 Tako-Tsubo(章鱼瓶)心肌病,又称Tako-Tsubo综合征、心尖球形综合 征(apical ballooning sy ndrome)。
22
1.1 ST段抬高
心电图ST段抬高大都发生在急性期(1~48 h, 发生率 81.6% ),一般在出现症状后的4~24h
绝大多数患者在胸前导联出现ST段抬高,少数 为单纯肢体导联ST抬高
抬高幅度2~3mm,最高可达6.44±4.69 mm 一些患者ST段抬高与ST 段压低交替出现
23
Meimoun 等对连续入选的12 例符合左室心尖球囊 综合征( LVABS) 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研究也发现, 该综合征的急性期伴有短暂微循环障碍。但冠状 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是否为应激性心肌病发病的 主要机制,或仅为一种继发现象,迄今仍未阐明.
13
(一)3.雌激素水平减低
日本文献报道的突出特点是所有应激性心肌 病的患者均为女性,多为绝经后的女性患 者。考虑雌激素的缺乏与应激性心肌病有 关。
“neurogenic stress”--神经源性的应激或压力-所以多见 于女性。
norepinephrine--去甲肾上腺素
12
(一)2. 小血管痉挛和微血管功能障碍
有研究显示,精神压力可导致冠状动脉痉挛,情绪 应激可作为启动因子导致应激性心肌病。儿茶酚 胺通过激活β₁-受体导致微血管内皮损害,引起微 血管功能不良。引起冠脉血管狭窄、痉挛,导致 微血管功能障碍,减少心肌灌注。
Bigalke 等报道了1 例Α 亚型人疱疹病毒- 6 心肌炎 患者出现了典型的应激性心肌病样临床表现近年 研究表明炎症尤其是病毒感染可能是应激性心肌 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在心肌组织学检查中也观察到有不同数量的单核细 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但目前没有病原 体被成功地从应激性心肌病的患者体内分离出来, 这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15
(一)4.动脉粥样斑块破裂
儿茶酚胺导致冠状动脉小血管收缩和全 身血压升高,可诱发罪犯血管上的斑块破 裂,继发血栓形成,随后血栓自溶,早起 即出现血管再通,但体内仍存在心肌损伤 和微量心肌酶的释放。
16
(一)4.动脉粥样斑块破裂
Ibanez 等人通过对应激性心肌病患者行血管内超 声检查,发现左前降支血管斑块有部分破裂,故 而引起左心室的短暂缺血,导致左心室急剧收缩, 随后血栓自溶。
32
(二)实验室检查
3.心肌标志物测定 大部分患者有肌钙蛋白和CK-MB的数值
均有轻微的升高,分别占86.2%和73.9%, 但肌钙蛋白血浓度峰值见于急性心肌病发 病早期且其降至正常水平相对较快,且不 随病情的好坏变化而变化,此有助与急性 冠状动脉综合征鉴别
33
来自百度文库
(二)实验室检查
4.心脏影像学
大多数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发现明显的阻塞性 病变,这是应激性心肌病的诊断前提之一,故疑 为本病患者必需行冠状动脉造影,以除外冠状动 脉闭塞。同时行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的激发试验, 排除冠状动脉痉挛所致的心肌顿抑。
II aVR
II
aVL
III
aVF
V1
V4
V2
V5
V3
V6
24
1.2 心电图ST段抬高
25
1.3 T波倒置
多发生于急性和亚急性期(ST段抬高后2~18 天,发生率64.3% ),T波逐渐变为倒置
少数患者出现T波倒置但不伴有ST段抬高 当心电图出现深的、倒置性的T波是该病患者
恢复期心电图的特征性表现
绝经期女性居多绝经期女性居多日本文献报道的突出特点是所有患者均日本文献报道的突出特点是所有患者均为女性为女性目前所报告的病例主要集中在日本人在其他国家与地区如欧洲美国拉丁美洲等亦有少量报告2006年aha将应激性心肌病归到获得性心肌病一类200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aca将应激性心肌病归为未定型心由于大部分患者发病前曾遭受严重的精神或躯体刺激故又将其命名为应激性心肌病并作为一种新型心肌病正式列入心肌病的最新分类
经典的左室造影显示心尖部不运动并呈球样扩张,心 底部代偿性收缩增强, 左心室收缩期呈典型的章鱼 罐样改变。左室造影表现在发病前期, 病人左心室 射血分数明显降低, 超声心动图和左心室造影均显 示左心室心尖部和前壁下段运动减弱或消失, 基底 部运动增强。
34
4.1 冠脉造影
LAD弥漫斑块,主支未见明显狭窄
ST段抬高伴R波振幅电压降低
其他心电图改变
房室阻滞 窦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颤动 心房颤动
30
(二)实验室检查
2.超声心动图检查 1)、临床发现,超声心动图是早期检测SCM 患者 室壁运动异常最具价值的诊断技术之一。典型应 激性心肌病二维超声心动图急性期表现为左心室 心尖段及中间段室壁运动异常,基底段室壁运动 亢进,心尖部出现气球样改变,左室射血。分数 及缩短率降低;恢复期时左室室壁运动及射血分 数均恢复正常 2)、目前发现7种不同的室壁运动异常情况:心 尖运动减弱伴随心室底部运动代偿性增强,表现 为典型的章鱼篓样,占87.32%;心室中部运动 减弱伴随心尖及心底部运动正常(MLV变异); 心底部运动减弱伴随心尖运动正常(倒章鱼篓 样);整个室壁运动减弱;双心室壁运动减弱; 右室运动异常;侧壁运动异常。
35
4.1 冠脉造影
A.右前斜收缩期左室造影,示左室前壁、心尖部及下壁运 动减低,如口袋装,LVEF 36.2%。B.1月后复查,左室前 壁、心尖部及下壁运动较前增强,LVEF 63.6%。C.患者 无明显症状,室壁运动无异常。
36
4.2 磁共振成像
左室心尖部收缩减弱,心尖部动脉瘤形成
37
6.心内膜心肌活检
恶心、呕吐
疼痛 晕厥、心律失常
呼吸困难
机械通气
21
(三)实验室检查
1.心电图特征 最常见的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和T波倒
置,类似于急性或亚急性心肌梗死。 Wittstein等在19例应激性心肌病研究中
发现:发病早期,所有患者心电图均为窦性 心律,平均心率85次/min,26%的患者有 PR间期延长,26%的患者QTc延长,11% 的患者ST段抬高至少1mm,16%的患者T 波倒置。37%的患者在~导联出现病理性Q 波,26%的患者在aVL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
7
(一)1、儿茶酚胺及心肌顿抑学说
铬细胞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浆儿茶酚胺水平 升高,亦可有左心室功能障碍的表现
PAUR H等人对大鼠注射大剂量的肾上腺素后发现了 心尖部更容易受到肾上腺素作用的影响,会导致 可逆性心尖运动减弱及心底部运动增强,进而推 测高剂量的肾上腺素可直接导致心肌顿抑。这也 可能是造成独特的心尖部球形变的原因
38
(四)诊断--国际标准
符合所有4 条标准者可诊断本病: 1、 短暂的左心室中部,伴或不伴心尖部受
累,运动减弱、消失或运动异常。累及范 围超逾单支冠状动脉供血区域。多存在( 常 见,也可不存在) 应激触发因素。 2、冠状动脉造影无明显狭窄性病变,也无 斑块急性破裂的征象。 3、 新出现的心电图异常( ST 段抬高和/或T 波倒置) 或血清肌钙蛋白轻度升高。 4、 排除嗜铬细胞瘤、心肌炎。
在14项关于应激性心肌病的研究中,绝经期 妇女占88.85%,平均年龄58~77岁。女 性绝经后雌激素的水平降低,因而对儿茶 酚胺及内皮调控能力均明显下降。
14
(一)3.雌激素水平减低
同时性激素对冠状动脉和交感神经轴的反应 性具有重要作用,从而使女性更容易发生 交感神经导致的心肌顿抑。
Ueyama等发现切除卵巢的大鼠在接受刺激后, 没有补充雌激素的大鼠左室功能明显下降, 而补充雌激素的大鼠则无明显心功能的降 低。不过雌激素在应激性心肌病发病机制 中的作用较复杂, 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