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选修4期末考试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期末化学科试题
可能用到的部分原子量:H—1 C-12 O—16 S—32 Na-23
第I卷(共36分)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②太阳能③风能④石油⑤煤⑥生物质能⑦核能⑧氢能
A.①②③④B.②③⑥⑧
C.①②⑤⑥⑦⑧D.③④⑤⑥⑦⑧
2、氨水有下列平衡:NH3·H2O NH4++ OH–当其它条件不变时,改变下列条件,平衡向左移动,且c(NH4+)增大
的是
A.加NaOH B.加盐酸C.加NH4Cl D.加热
3、铜锌原电池(如图)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正极反应为:Cu2++2e–= Cu
B.电池反应为:Zn+Cu2+=Zn2+ +Cu
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4、在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4mol/L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Ba2+、Cl–、NO3–B.Na+、Ca2+、I–、NO3–
C.NH4+、Al3+、Br–、SO42–D.K+、Na+、HCO3–、SO42–
5、已知:K sp(AgCl)=1。
8×10—10,K sp(AgI)=1。
5×10—16 ,K sp(AgBr)=7.7×10—13,则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AgCl>AgI〉AgBr B.AgCl〉AgBr>AgI
C.AgBr 〉AgCl〉AgI D.AgBr 〉AgI>AgCl
6、已知:△G=△H-T△S,△H为焓变,T为热力学温度,△S熵变,当△G<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G>0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据此,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熵变大于零的反应肯定能自发进行
B.焓变小于零的反应肯定能自发进行
C.焓变大于零的反应肯定不能自发进行
D.焓变小于零且熵变大于零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二、双选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3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6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题为0分)
7、反应mA(固)+nB(气) eC(气)+fD(气),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
和压强(P)的关系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C%不变
B .达到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右移
C .化学方程式中n 〉e+f
D .达到平衡后,增加A 的质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
8、草酸是二元弱酸,草酸氢钾溶液呈酸性.在0。
1 mol · L -
1 KHC 2O 4溶液中下列关系正
确的是
A .c(K +)+c(H +)=c (HC 2O -4)+c (OH –
)+2c(C 2O -24) B .c (HC 2O -4)+ c(H +)+ c (H 2C 2O 4)= c (OH –)
C .c (HC 2O 4–)>c(H +)>c(H 2C 2O 4)>c(C 2O -24)
D .c(K +)=c (H 2C 2O 4)+c(HC 2O -4)+c (C 2O -24)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4分)
9、(1)(8分)2SO 2(g )+O 2(g) 2SO 3(g )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1mol SO 2(g)氧化为1mol SO 3(g)
的ΔH = —99kJ /mol 。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A 点表示: C 点表示:
E 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 (填“有”或“无”) 影响。
②图中△H= kJ/mol 。
(2)(6分)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 mol 水蒸气,放出241.8 kJ 热量(25℃、101 kPa 下测得)
①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若1 mol 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放热45kJ ,则反应H 2(g ) +
2
1
O 2(g ) = H 2O( l )的 ΔH = kJ/mol 。
氢气的燃烧热为ΔH = kJ/mol 。
10、(16分)有可逆反应Fe (s)+CO 2(g)
FeO(s) + CO (g),已知在温度938K 时,平衡常数K=1。
5,在1173K 时,K=2.2 。
(1)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双选,填序号)。
A .容器内压强不变了 B .c(CO )不变了 C .v 正(CO 2)=v 逆(C O) D .c (CO 2)=c (CO ) (2)该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反应。
A
C E
△H
B 能量
0 t 1 t 2 t 3 t 4 t 5 t/s
V 逆
(3)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
若起始时把Fe 和CO 2放入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CO 2的起始浓度
为 2.0mol/L,某温度时达到平衡,此时容器中CO 的浓度为 1.0 mol/L ,则该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4)若该反应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如果改变下列条件,反应混合气体中CO 2
的物质的量分数如何变化(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①升高温度__减小________;②再通入CO__不变_________。
(5)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
①从图中看到,反应在t 2时达平衡, 在t 1时改变了某种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填序号
)__ ___.(单选) A .升温
B .增大CO 2浓度
②如果在t 3时从混合物中分离出部分CO ,t 4~ t 5时间段反应处于新平衡状态,请在图上画出t 3~ t 5的V (逆)变化曲线
11、(16分)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水综合利用的流程图如下:
(一)某化学研究小组用右图装置模拟步骤I 电解食盐水 (用铁和石墨做电极)。
(1)a 电极材料是 (填铁、石墨),
其电极反应式为 . (2)当阴极产生11.2mL 气体时(标准状况),该溶液的 pH 为 (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二)卤水中蕴含着丰富的镁资源,就MgCl 2粗产品的提纯、镁的冶炼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MgCl 2粗产品的溶液中含有Fe 2+、Fe 3+和Al 3+。
下表是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
物质 Fe (OH)3
Fe(O H )2 Al(O H )3 Mg (OH )2
开始沉
2。
7
8.1
3.8
9.5
0 t t t t t V 逆
(3)把MgCl2粗产品的溶液中的Fe2+转化为Fe3+,可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加入调节溶液
的pH,充分反应后过滤,可得MgCl2溶液。
a.KMnO4 b.H2O2c.MgO d.NaOH
(4)步骤Ⅲ由MgCl2·H2O获得MgCl2的操作是: .
(三)制取工业溴:
(5)步骤Ⅳ中已获得Br2,步骤Ⅴ中又将Br2还原为Br-,其目的是.
(6)写出步骤Ⅴ用SO2水溶液吸收Br2的离子方程式:。
12、(18分)甲乙两同学对保存已久的Na2SO3试剂进行试验探究.
取适量Na2SO3样品于洁净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全部溶解。
(1)测上述溶液的PH值,其PH值>7,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取少量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白色沉淀不溶解,甲认为已变质,乙认为他的结论不科学,理由是
(3)假设试剂由Na2SO3和Na2SO4组成,设计试验方案,进行成分检验,他们决定继续探究,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
..试剂及仪器:稀盐酸、稀硝酸、氯化钡溶液,品红溶液,酸性高锰酸溶液,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pH计、烧杯、试管、带塞导气管、滴管
(423
①配制250ml 约0。
2mol•L-1 Na2SO3溶液:准确称取w克试样,置于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将溶液转入,洗涤,定容,摇匀。
②滴定:准确量取25.00ml Na2SO3所配制溶液于锥形瓶中,将0。
05mol•L-1酸性高锰酸钾装入50ml (填
酸式或碱式)滴定管,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KMnO4VmL.
③计算Na2SO3的质量分数= (只列出计算式,不要求
...算出结果)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化学科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C
D
A
B
D
AC
AD
9、(1)(8分)①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 无; -198 。
(每空2分) (2)(6分)H 2 ( g ) +
2
1
O 2 ( g )=H 2O ( g ) ΔH =―241。
8 kJ/mol (2分). ( 或2H 2 (g) +O 2(g )=2H 2O (g) ΔH =―483.6kJ/mol )。
―286.8 (2分); ―286.8 (2分) 10、(1)B 、C (2分) (2)吸热(2分)
(3)k=c (CO )/c (CO 2)), 1。
0(各2分) (4)减小(2分) 不变(2分) (5)①A (2分) ②如图(2分)
11、(1)石墨(2分) 2Cl -
-2e -
==Cl 2↑ (2分) (2)12(2分) (3)b ;c(4分)
(4)将MgCl 2·6H 2O 在干燥的HCl 气流中加热 (2分) (5)富集溴元素(2分)
(6)Br 2+SO 2+2H 2O=4H ++SO 42-
+2Br -
(2分) 12、(1)SO 32-+H 2O
HSO 3-+OH -(2分)
(2)溶液中的NO 3—
和H +在一起有强氧化性,会把亚硫酸钡氧化成硫酸钡(2分)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2:取适量步骤1所得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的酸性高锰酸溶液(2分)
若酸性高锰酸溶液褪色,说明中有Na 2SO 3(1分) 若酸性高锰酸溶液不褪色,说明中没有Na 2SO 3(1分) 步骤3: 再取适量步骤1所得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再滴加氯化钡溶液(2分) 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其中有Na 2SO 4,已经变质(1分)
如果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没有Na 2SO 4(1分)
(3)(6分) ①250mL 容量瓶 ②酸式
③计算Na 2SO 3的质量分数=5×0。
05×10×126V/2000W ×100%
0 t t t t t t/s
V 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