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遗传学理论综合试题及答案详解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遗传学理论综合试题及答案详解三⼀、名词解释
1、原核细胞:
2、真核细胞:
3、染⾊体:
4、姊妹染⾊单体:
5、同源染⾊体:
6、染⾊体组:
7、⼀倍体:
8、单倍体:
9、⼆倍体:
10、⼆价体:
11、联会:
12、染⾊质或染⾊体:
13、超数染⾊体:
14、联会复合体:
15、姊妹染⾊单体:
16、反应规范:
17、交叉的端化:
18、受精:
19、双受精:
20、胚乳直感:
21、果实直感:
22、⽆融合⽣殖:
23、细胞周期:
24、⽆性⽣殖:
25、⽆性⽣殖:
26、性状:
27、单位性状:
28、显性性状:
29、隐性性状:
30、基因位点(locus):
32、纯合体(homozygote) :
33、杂合体(heterozygote):
34、测交:
35、完全显性(complete dominance):
36、不完全显性(imcomplete dominance):
37、共显性(co-dominance):
38、显性转换(reversal of dominance):
39、基因型(genotype):
40、表现型(phenotype):
41、互补作⽤(complementary effect):
42、返祖现象:是
43、积加作⽤(additive effect):
44、重叠作⽤(duplicate effect)
45、上位作⽤(epistatic effect):
46、显性上位:
47、隐性上位:
48、抑制作⽤(inhibiting effect):
49、多因⼀效(multigenic effect):
51、连锁遗传:
51、交换:
53、基因定位:
54、⼲扰(interference):
55、符合系数:
56、连锁遗传图(遗传图谱):
57、连锁群(linkage group):
58、性染⾊体(sex-chromosome):
59、常染⾊体(autosome):
60、性连锁(sex linkage):
61、交叉遗传:
62、限性遗传(sex-limited inheritance):
63、从性遗传(sex-influenced inheritance):
64、缺失(deletion或deficiency):
65、重复:
66、位置效应:
67、剂量效应:
68、倒位:
69、易位(translocation):
70、假显性:
72、染⾊体组(Genome):
73、整倍体(Euploid):
74、单倍体:
75、同源多倍体:
76、异源多倍体[双⼆倍体] (Allopolyploid):
77、⾮整倍体:
⼆、填空题
1、⼈类中,苯丙酮尿症的常染⾊体隐性纯合体是⼀种严重的代谢缺馅。

如果正常的双亲⽣
了⼀个患病的⼥⼉,⼀个正常表型的⼉⼦。

问:⼉⼦是此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2、在⽟⽶植株中,体细胞⾥有10对染⾊体,下列各组织的染⾊体数是:叶条,
根条,胚乳条,胚条,卵细胞条,反⾜细胞条,
花粉管核条。

3、染⾊体要经过4级螺旋才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染⾊体4级结构分别是:
⼀级结构为;⼆级结构为;三级结构为;四级结
构。

4、⼀个⼥⼈是AB⾎型,其丈夫是A⾎型,第⼀个男孩⼦的表型是B⾎型,那么这对夫妇男
性基因型是,⼥性基因型是。

5、在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镶嵌显性等情况下,⼀对相对性状杂交,F2代表现型分离⽐例分别是,,,。

6、⼈类的猫叫综合征是由于正常染⾊体发⽣引起的。

7、有⾓的公⽺与⽆⾓的母⽺交配,F1代中母⽺都⽆⾓,公⽺都有⾓,使F1中公⽺与母⽺
交配,得到的F2代中,公⽺3/4有⾓:1/4⽆⾓,母⽺3/4⽆⾓: 1/4有⾓,这⼀现象属
于遗传,是由对基因控制的。

8、A和B两基因座距离为8个遗传单位,基因型AB/ab个体产⽣AB和Ab配⼦分别占 %和 %。

9、质粒中,有的除了可在染⾊体外⾃律地增殖以外,还可整合到染⾊体上,成为染⾊体的
⼀部分,这样的质粒特称为。

10、⽟⽶第9染⾊体上有⼀对决定糊粉层颜⾊的基因,C有⾊,c⽆⾊,C对c完全显性。

以cc为母本与Cc缺失杂合体⽗本杂交,已知含C基因的染⾊体是缺失染⾊体,不能形成花
粉,但杂种F1中出现了10%的有⾊种⼦,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造成的。

11、⼈类的健康智⼒体⼒和绝⼤多数疾病都是由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的结果。

对于⼤多数⼈来讲遗传与环境因素在不同疾病中占有不同的重要性。

根据两者的作⽤不同,可将疾病分为
四⼤类:、、、。

12、设有⼀杂交组合为AABBEE×aabbee,其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F1产⽣的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8种。

13、缺失有顶端缺失与中间缺失两类,常见的是缺失,缺失会影响个体的⽣活⼒,
也可能会出现某些不寻常的遗传学效应,最常见的是。

14、在⽟⽶植株中,5个⼩孢⼦母细胞可以产⽣个配⼦,5个⼤孢⼦母细胞可以产⽣个
配⼦,5个花粉细胞可以产⽣个配⼦,5个胚囊可以产⽣个配⼦。

15、孟买型“O”型⾎是由于基因发⽣突变,基因型不能使抗原前体转变
为抗原,因此即使有I A或I B基因,也不能形成。

16、由于⾮等位基因相互作⽤⽽影响性状表现的现象叫,互补作⽤F2代的表
型分离⽐为,抑制作⽤的F2表型分离⽐为,显性上位F2的表型
分离⽐为,隐性上位F2的表型分离⽐为。

17、母鸡有时会发⽣性反转⽽变成公鸡。

如今这性反转形成的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预期其
⼦代中雌雄两性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其⽐例为________________(⽆Z染⾊体的卵不能
孵化)。

18、当并发系数C=1时,表⽰。

当C=0时,表⽰,
即;当1>C>0时,表⽰。

即第⼀次见换后引起邻近第⼆次交换机会的。

C>1时,表⽰,即第⼀次见换后引起邻近第⼆次交换机会的。

常在中出现这种现象。

19、在E.Coli中,含有游离F因⼦的菌株称为菌株,不含F因⼦的菌株称为菌
株,F因⼦与细菌染⾊体整合在⼀起的菌株称为菌株。

20、根据化学诱变剂对DNA的作⽤⽅式,可将其分成3⼤
类:、、。

21、基因⼯程的施⼯程序可分为四个步骤: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从病因学分析,遗传病的发病阶段⼤体分为:、、、。

23、⼈类的先天代谢缺陷病苯酮尿症是由于缺乏酶造成的,⽩化病是由于
缺乏酶形成的,⿊尿症则是缺乏酶引起的。

24、存在于同⼀染⾊体上的基因,组成⼀个。

⼀种⽣物连锁群的数⽬应该等
于,由性染⾊体决定性别的⽣物,其连锁群数⽬应于。

25、转导是以为媒介,将细菌的⼩⽚断染⾊体或基因从⼀个细菌转移到另⼀细菌
的过程。

转导分为转导和转导。

26、相互易位杂合体在减数分裂同源染⾊体联会时,常出现图象,随着分裂的进⾏,到
中期Ⅰ,还会形成和图形,前者呈分离,形成的配⼦是_____育的,
后者呈分离,形成的配⼦是___________育的。

27、紫外线引起的DNA损伤的修复⼤致通过,和三
条途径完成的。

28、⽩化病是代谢途径异常中发⽣的疾病,原因是体内基因突变缺
乏酶,其遗传⽅式是染⾊体遗传。

29.从病因学分析,遗传病的发病阶段⼤体分为:、、、。

30.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创造了⼀词来代替孟德尔的遗传因
⼦,并且还提出了和概念。

31、⼈类中,苯丙酮尿症的常染⾊体隐性纯合体是⼀种严重的代谢缺馅。

如果正常的双亲
⽣了⼀个患病的⼥⼉,⼀个正常表型的⼉⼦。

问:⼉⼦是此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
是。

32、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___次,染⾊体复制___ 次,⼦细胞染⾊体数⽬为_____;⽽减数分
裂是细胞分裂________次,染⾊体复制______次,⼦细胞染⾊体数⽬为________。

33、假显性是由于引起的,假连锁是由于引起的。

三、选择题
1、杂种植株AaBbCc⾃交,如果所有的座位都在常染⾊体上,⽆连锁关系,与⾃交亲本表现
型不同的后代⽐例是:()
A、1/8
B、1/4
C、37/64
D、7/8
2、豌⾖中,⾼茎(T)对矮茎(t)为显性,黄⼦叶(Y)对绿⼦叶(y)为显性,假定这两个位点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第⼆定律,若把真实遗传的⾼茎黄⼦叶个体与矮茎绿⼦叶个体进⾏杂交,F2代中矮茎黄⼦叶的概率是()
A、1/16
B、1/8
C、3/16
D、1/4
E、1/2
3、⽼⿏中,⽑⾊基因位于常染⾊体上,⿊⽑对⽩⽑为完全显性,如果⽩⽑与⿊⽑杂合体交配,⼦代将显⽰()
A、全部⿊⽑
B、⿊⽑:⽩⽑=1:1
C、⿊⽑:⽩⽑=3:1
D、所有个体都是灰⾊
4、⼩鸡中,两对独⽴遗传的基因控制着⽻⽑⾊素的产⽣和沉积,在⼀个位点上,显性基因可
产⽣⾊素,隐性基因则不产⽣⾊素;在另⼀位点上,显性基因阻⽌⾊素的沉积,隐性基因则
可使⾊素沉积。

⼩鸡⽻⽑的着⾊,必须能产⽣并沉积⾊素,否者为⽩⾊⽑。

如果⼀表现型为
⽩⾊的鸡(两位点均为隐性纯合体)和另⼀种表现型为⽩⾊的鸡(两位点均为显性纯合体)
进⾏杂交,F2代中⽻⽑着⾊的频率为()
A、1/16
B、3/16
C、4/16
D、7/16
E、9/16
5、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体等位基因⽚断产⽣交换和重组⼀般发⽣在
A、细线期
B、偶线期
C、粗线期
D、双线期
E、终变期
6、在有性⽣殖过程中,双亲通过⽣殖细胞分别向⼦代传递了()。

A.各⾃的性状现状
B.全部染⾊体
C.细胞中的全部DNA
D.同源染⾊体的各⼀条染⾊体
7、当母亲的⾎型是ORh—MN,⼦⼥的⾎型是ORh+MN时,问下列哪⼀个或哪⼏个⾎型类型不可能是该⼦⼥的⽗亲,可以排除?
A、ABRh+M
B、ARh+MN
C、BRh—MN
D、ORh—N
8、在家⿏中,花⽑基因是X连锁遗传,⽽且对正常⽑是显性,如果⼀正常⽑⾊雌⿏与花⽑雄
⿏杂交,下列哪句话正确(雌⿏是同配性别)()
A、F1代中所有雌⿏都是花⽑,但F2代中⽆⼀只花⽑雌⿏
B、由于花⽑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所以F1代的个体都应是花⽑
C、F1代中⽑⾊表型⽐率相同,F2代中花⽑:正常⽑=1:1
D、由于⽆法解释亲本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故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9、XY型性决定的⼀只雌蛙因性反转变成能育的雄蛙。

当它与正常雌蛙交配后所产⽣F1代
性别⽐为()
A、♀:♂=2:1
B、♀:♂=1:2
C、♀:♂=1:1
D、全♀
10、若染⾊体的某⼀区段发⽣了负⼲扰,就意味着()
A、这⼀区段的实际双交换率低于理论双交换率(但却有双交换)
B、这⼀区段未发⽣交换
C、这⼀区段的实际双交换率⾼于理论双交换率
D、这⼀区段的实际双交换率等于理论双交换率
11、⼀对基因杂合体⾃交n代,则杂合体在群体中的⽐例为()。

A: B:1- C:() D:1-()
12、镰⼑型细胞贫⾎症是由于⾎红蛋⽩分⼦中的β链发⽣突变所致,这种突变属于()
A、同义突变
B、⽆义突变
C、点突变
D、移码突变
13、当放毒型草履⾍(K/K+卡巴粒)与敏感型草履⾍(k/k)杂交,如果接合的时间长,后
代的情况为()
A、K/K+卡巴粒(放毒型)与k/k(敏感型)
B、K/k+卡巴粒(放毒型)与K/k(敏感型)
C、K/K(敏感型)与k/k+卡巴粒(敏感型)
D、K/k+卡巴粒(放毒型)与K/k+卡巴粒(放毒型)
14、下列有关细胞质基因的叙说中,哪⼀条是不正确的()
A、细胞质基因也是按半保留⽅式进⾏⾃我复制,并能转录mRNA,最后在核糖体上合成蛋
⽩质。

B、细胞质基因也能发⽣突变,并能把产⽣的变异传给后代,能引起核基因突变的因素,
也能诱发细胞质基因突变。

C、细胞质基因在细胞分裂时的分配是随机的,在⼦代中的分布是不均等的。

D、细胞质基因通过雄配⼦传递。

15、ZW型性决定的某雄蛙因性反转变成能育的♀蛙,当它与正常的雄蛙交配后所产⽣的
F1代性别⽐例为()
A:♀:♂=1:2 B:♀:♂=2:1 C:♀:♂=1:1 D:全♂
16、单倍体链孢霉⼀般是粉红⾊,⽩⾊是它的突变型,如果把粉红⾊链孢霉与⽩⾊链孢霉进⾏杂交,其⼦代是粉红⾊的概率是()
A、100%
B、3/4
C、1/2
D、1/4
E、由于未知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故不能确定答案
17、某植物中,花⾊是由⼀对呈中间显性的基因控制的,⼀种纯合体为深蓝⾊花,另⼀种纯合体为⽩花,杂合体为浅蓝⾊花。

如果深蓝⾊花与浅蓝花进⾏杂交,其⼦代的表型为()
A、全部浅蓝花
B、1/2浅蓝花,1/2深蓝花
C、全部深蓝花
D、深蓝花:浅蓝花:⽩花=2:1:1
E、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18、有⼀豌⾖的杂交试验,P:绿⼦叶黄⼦叶F1全部黄⼦叶F2:1绿⼦叶:3黄⼦叶。

那么,F2代中能真实遗传的(即纯合⼦)黄⼦叶所占总体的⽐例是()
A、3/4
B、2/3
C、1/4
D、1/3
E、1/8
19、⼩⿏中,⿊⾊由常染⾊体隐性基因决定。

两个正常⽑⾊的⼩⿏交配,产⽣了⼀个⿊⾊雄⿏,该⿊⾊雄⿏与⼀个正常⽑⾊雌⿏再进⾏兄妹间交配,那么所产⽣的第⼀个⼩⿏是⿊⾊的概率是(假设没有发⽣突变)()
A、0
B、1/4
C、1/3
D、1/2
E、1/8
20、同源染⾊体存在于()
A、精⼦
B、次级卵母细胞
C、极体
D、⼝腔上⽪细胞
21、两个正常夫妇⽣下⼀个⾊盲的⼉⼦。

⼉⼦⾊盲基因是从双亲的哪⼀个传来的?()
A.⽗亲
B.母亲
C.⽗母各1/2
D.⽗或母任⼀⽅
22、⼀表型正常⼥⼈与⼀表型正常的男⼈婚配,⽣了⼀个克⽒综合症并⾊盲的⼉⼦,那么染
⾊体不分离发⽣在()
A、⼥⽅减数第⼀次分裂
B、⼥⽅减数第⼆次分裂
C、男⽅减数第⼀次分裂
D、男⽅减数第⼆次分裂
23、在蛾⼦中,⿊体(b)对正常体⾊(b+)为隐性,紫眼()对正常眼(p+)为隐性,⼀个双杂合体雌蛾与⼀紫眼⿊体雄蛾杂交,其⼦代为91完全正常:9正常体⾊紫眼:11⿊体正常眼:89⿊体紫眼,从这个资料来看,这两基因有⽆连锁关系()
A、连锁 10个图距
B、连锁 20个图距
C、连锁 5个图距
D、连锁 90个图距
E、不连锁
24、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之间杂交产⽣的杂种F1在()⽅⾯⽐亲
本优越的现象。

A、⽣长势和⽣活⼒
B、繁殖⼒和抗逆性
C、数量和⼤⼩
D、产量和品质
25、⼀个碱基的插⼊或缺失造成的移码突变,最有可能由下列哪项因素引起()
A、原黄素
B、亚硝酸
C、5-溴尿嘧啶
D、羟胺
26、紫茉莉绿⽩斑遗传实验中,绿⾊、⽩⾊、绿⽩斑三种枝条上的花粉分别给绿⾊枝条上的花授粉时,杂种植株表现为()
A、绿⾊
B、⽩⾊
C、绿⽩斑
D、绿⾊、⽩⾊、绿⽩斑
27、抗VD佝偻病属于:()
A、常染⾊体显性遗传病
B、常染⾊体隐性遗传病
C、X连锁显性遗传病
D、X连锁隐性遗传病
28、下⾯是对数量性状特点的⼏点描述,其中哪⼀个是错误的()
A、界限不明显,不易分类,表现连续变异
B、易受环境的影响⽽变异
C、受许多基因共同作⽤,其中每个基因的单独作⽤较⼩
D、也受遗传的制约,但本质上与孟德尔遗传完全不同.
29、 a和b是不同顺反⼦的突变,基因型ab/++和a+/+b的表型分别为()
A:野⽣型和野⽣型 B:野⽣型和突变型
C:突变型和野⽣型 D:突变型和突变型
30、ZW型性决定的某雄蛙因性反转变成能育的♀蛙,当它与正常的雄蛙交配后所产⽣的
F1代性别⽐例为()
A:♀:♂=1:2 B:♀:♂=2:1 C:♀:♂=1:1 D:全♂
31、番茄基因O, P、S位于第⼆染⾊体上,当F1 OoPpSs与隐性纯合体测交,结果如下:
+++ 73, ++S 348, +P+ 2, +PS 96, O++ 110, O+S 2, OP+ 306,OPS 63 ,这三个基因在染⾊体上的顺序是()
A、o p s
B、p o s
C、o s p
D、难以确定
32、将⼀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做亲本逐代⾃交三次,F3代纯合体的⽐例为()
A、1/8
B、7/8
C、15/16
D、3/4
33、⼀个2倍体配⼦(AA)与该种正常的单倍体配⼦(a)结合产⽣的后代是()
A、异源三倍体
B、三体
C、由于三价体的随机分离⼏乎是不育的
D、由于染⾊
体缺乏同源性⼏乎是不育的
34、a和b为不同顺反⼦的突变,则基因型为ab/++和a+/+b 的表型分别为()
A、野⽣型和突变型
B、野⽣型和野⽣型
C、.突变型和野⽣型
D、突变型和突变

35、⼀对等位基因在杂合的情况下,两种基因的作⽤都可以完全表现出来,这叫做()。

A、不完全显性遗传
B、显性遗传
C、隐性遗传
D、共显性遗传
36、同源染⾊体存在于()
A、精⼦
B、次级卵母细胞
C、极体
D、⼝腔上⽪细胞
37、洋葱根尖细胞有16条染⾊体,下列洋葱细胞染⾊体的数⽬正确的是()
A、成熟花粉粒中的营养细胞有16条染⾊体
B、胚乳细胞有16条染⾊体
C、⼤孢⼦母细胞有16条染⾊体
D、胚囊母细胞有16条染⾊体
38、对于果蝇常染⾊体上基因突变的检出,常采⽤()
A、ClB品系
B、Muller-5品系
C、“并连X染⾊体”法
D、平衡致死品系
39、⼀种植物的染⾊体数⽬2n=10,在减数第⼀次分裂中期,每个细胞含有的染⾊单体数
是:
A、40
B、20
C、10
D、5
40、当放毒型草履⾍(K/K+卡巴粒)与敏感型草履⾍(k/k)杂交,如果接合的时间较短,
后代的情况为()
A、K/K+卡巴粒(放毒型)与k/k(敏感型)
B、K/k+卡巴粒(放毒型)与K/k(敏感型)
C、 K/K(敏感型)与k/k+卡巴粒(敏感型)
D、K/k+卡巴粒(放毒型)与K/k+卡巴粒(放毒型)
41、紫茉莉绿⽩斑遗传试验中,绿⾊、⽩⾊、花斑三种枝条上的花粉分别给绿⾊枝条上的花
授粉时,杂种植株表现为()
A、绿⾊
B、⽩⾊
C、花斑
D、绿⾊、⽩⾊、花斑
42、⽟⽶从雌雄同株转变为雌雄异株,是的结果()
A、受精与否
B、营养条件(环境)
C、基因突变
D、性染⾊体分离异常
43、⼩⿏中,⿊⾊由常染⾊体隐性基因决定。

两个正常⽑⾊的⼩⿏交配,产⽣了⼀个⿊⾊雄⿏,该⿊⾊雄⿏与⼀个正常⽑⾊雌⿏再进⾏兄妹间交配,那么所产⽣的第⼀个⼩⿏是⿊⾊的概率是(假设没有发⽣突变)()
A、0
B、1/4
C、1/3
D、1/2
44、⼀对基因杂合体⾃交n代,则纯合体在群体中的⽐例为()。

A、1-(1/2n)
B、(1/2 )n
C、1/2n
D、1-(1/2)n
45、同源四倍体AAaa⾃交,产⽣的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的分离⽐为()
A、5:1
B、3:1
C、1:1
D、35:1
四、判断题
1、体细胞中,位于⼀对同源染⾊体不同位点上的基因称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体上
的基因称⾮等位基因。

()
2、具有三对独⽴遗传基因的杂合体(AaBaCc)⾃交,F2基因型为AaBBcc?的频率4/64,⽽表现型为A-B-cc的频率是9/64。

()
3、后螠的性别是由环境决定的,成熟的后螠在海⾥产卵,发育成不具性别的幼⾍,如果幼
⾍落到海底,则发育成雌⾍,如果落到雌⾍的⼝吻上,就发育成雄⾍。

()
4、某⽣物染⾊体2n=24,理论上有24个连锁群。

()
5、对于果蝇常染⾊体上基因突变的检出,常采⽤平衡致死品系。

()
6、同源四倍体AAaa⾃交后,产⽣的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的表型⽐为5:1。

()
7、基因是带有遗传信息的DNA或RNA区段,根据基因的功能与性质可以把它分成三类,其
中tRNA基因、rRNA基因及调节基因属于没有翻译产物的基因。

()
8、臂内倒位环内⾮姊妹染⾊单体间发⽣⼀次交换,减数分裂后期Ⅱ将形成⼀个正常染⾊体,⼀个倒位染⾊体,⼀个⽆着丝粒的染⾊体,⼀个兼有缺失或重复的单着丝粒染⾊体。

( )
9、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体的相对位置上。

()
10、在任何⼀个复等位基因系列中,不论它的基因成员有多少,在任何—个⼆倍体⽣物中只能是其中的两个成员。

11、果蝇属XY型性决定的⽣物,但它的雌雄性别通常取决于X染⾊体数与常染⾊体组数的
⽐值即性指数()
12、两基因在同⼀条染⾊体上的连锁越紧密,交换率则越⼤;连锁的越松弛,交换率则越⼩。

()
13、⼀条染⾊体的⼀段搭到⼀条同源染⾊体上去的现象叫易位。

()
14、三体的遗传表现与⼆倍体不同,当⼀个显性三体(AAa)与隐性⼆倍体(aa)进⾏则交,后代的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的分离⽐为3:1。

()
15、互补实验时,如果反式结构有互补作⽤,说明两个突实位点是等位的,如果没有互补作
⽤,则说明两个突变位点是⾮等位的()
16、在接合的过程中,Hfr菌株的基因是按⼀定的线性顺序依次进⼊F-菌株的。

基因位点离原点愈近,进⼊F-细胞愈早。

()
17、臂间倒位杂合体在减数分裂时会出现双着丝粒桥和断⽚图象。

()
18、偶线期是同源染⾊体开始配对的时期,分别来⾃⽗母本的同源染⾊体逐渐成对靠拢配对,联会的⼀对同源染⾊体叫⼆价体(四分体),⼆价体中的⾮姊妹染⾊单体间可发⽣交换,所以交换与重组也发⽣在此期。

()
19、减数分裂中,染⾊体数⽬减半发⽣在后期Ι,如果从DNA含量上看,达到单倍化的程度发⽣在后期Ⅱ。

()
20、基因是DNA分⼦上⼀段具有特定遗传功能的核苷酸序列,根据基因的功能与性质可以把它分成三类,其中tRNA基因、rRNA基因及调节基因属于没有翻译产物的基因。

()
21、⼈类的秃顶只在男性中表现,可见是属于伴性遗传。

()
22、中断杂交技术可⽤于精确确定细菌染⾊体DNA上任何基因间的距离()
23、同源多倍体是植物界分布最⼴泛的多倍体类型。

()
五、问答与计算
1、在⽔稻的⾼秆品种群体中,出现⼏株矮秆种植株,你如何鉴定其是可遗传的变异,还是
不可遗传的变异?⼜如何鉴定矮秆种是显性变异还是隐性变异?
2、⼀野⽣型的雄果蝇与⼀个对⽩眼基因是纯合的雌果蝇杂交,⼦代中发现有⼀只雌果蝇具
有⽩眼表型,你怎样决定这个结果是由于⼀个点突变引起的,还是由于缺失造成的?
3、在番茄中,基因O(oblate = flattened fruit),p(peach = hairyfruit)和S(compound inflorescence)是在第⼆染⾊体上。

对这三个基因是杂合的F1,⽤对这三个基因是纯合的隐性个体进⾏测交,得到下列结果:
(1)这三个基因在第⼆染⾊体上的顺序如何?
(2)两个纯合亲本的基因型是什么?
(3)这些基因间的图距是多少?
(4)并发系数是多少?
4、在鸽⼦中,有⼀伴性的复等位基因系列,包括B A(灰红⾊),B:野⽣型(兰⾊),b(巧克⼒⾊)。

它们之间显性是完全的,次序是B A >B> b,基因型B A b的雄鸽是灰红⾊的,可是有时在它们的某些⽻⽑上出现了巧克⼒的斑点。

请对此现象提出两个说明,即从染⾊体
⽅⾯与基因突变⽅⾯,如果在遗传型B A b的雄鸽中有时也看到兰⾊斑点,这个事实对哪⼀个解释更有利?
5、正反交在F1往往得出不同的结果,这可以是:
(1)伴性遗传(2)细胞质遗传(3)母性影响
如果得到这样⼀种结果,怎样⽤实验⽅法来决定属于哪⼀种范畴?
6、⽟⽶的⼀条染⾊体上有三对联锁基因,植株颜⾊黄(y)对绿⾊(Y)是隐性,胚乳形状皱(sh)对饱满(Sh)是隐性,种⼦的颜⾊⽆⾊(c)对有⾊(C)是隐性。

三种不同植株I 、II、 III 对这三个基因都是杂合的,虽然杂合的⽅式不⼀定相同(即y
she/YshC,Y Shc/y shC等),它们与纯合的三隐性植株回交,产⽣的⼦代有下列表型频率:
杂合植株所产⽣的⼦代数⽬
——————————————————————————
⼦代的表型 I II III
y sh c 95 368 22
Y Sh C 100 387 23
y Sh C 3 21 390
Y sh c 2 24 360 y sh C 20 4 96 Y Sh c 25 1 99
y Sh c 275 98 0 Y sh C 380 97 5
1000 1000 1000
A.根据任何⼀个杂合植株的⼦代数据,求出这三个基因的顺序和它们之间的重组距离,
并画出连锁图。

B.⼲涉值与并发系数各为多少?
C.如果⼲涉增⼤,⼦代的表型频率有何变化?
D.分别写出植株Ⅰ、Ⅱ、Ⅲ的纯合亲本的基因型。

E.如果Yc/yC×yc/yc杂交,⼦代基因型及表型如何,⽐为多少?
7、染⾊体结构变异主要有哪些类型?请分别介绍其细胞学特征和遗传学效应。

8、有⼀⾊觉正常的⼥⼦,她的⽗亲是⾊盲。

这个⼥⼦与⼀⾊盲男⼦结婚,试问:
(1)这个⾊盲男⼦的母亲是什么基因型?
(2)他们婚后所⽣的第⼀个男孩患⾊盲的概率是多少?
(3)他们婚后所⽣⼥孩换⾊盲的概率是多少?
9、有⼀果蝇的三点测验资料如下:
+ a + c + e ca + c a e + + e + + + c + + + a e
416 402 49 48 42 37 4 2
试问:
(1)这三对基因的排列顺序及遗传距离;
(2)并发系数;
(3)绘出连锁图
六、简答题
1、简述真核⽣物DNA合成与原核⽣物DNA合成的主要区别。

2、述减数分裂与遗传三⼤规律之间的关系。

3、⾃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什么?
4、⼤⾖的紫花基因H对⽩花基因h为显性,紫花×⽩花的F1全为紫花,F2共有1653株,其中紫花1240株,⽩花413株,试⽤基因型说明这⼀试验结果。

七、论述题
试说明遗传学三⼤定律的内容、其细胞学基础和各⾃的适⽤范围。

答案
⼀、名词解释
1、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围的核细胞,其遗传物质分散于整个细胞或集中于某⼀区域形成
拟核。

如:细菌、蓝藻等。

2、真核细胞:有核膜包围的完整细胞核结构的细胞。

多细胞⽣物的细胞及真菌类。

单细胞
动物多属于这类细胞。

3、染⾊体:在细胞分裂时,能被碱性染料染⾊的线形结构。

在原核细胞内,是指裸露的环状DNA分⼦。

4、姊妹染⾊单体:⼀条染⾊体(或DNA)经复制形成的两个分⼦,仍由⼀个着丝粒相连的两条染⾊单体。

5、同源染⾊体:指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对染⾊体,他们⼀条来⾃⽗本,⼀条来⾃母本。

6、染⾊体组:在通常的⼆倍体的细胞或个体中,能维持配⼦或配⼦体正常功能的最低数⽬的⼀
套染⾊体。

或者说是指细胞内⼀套形态、结构、功能各不相同,但在个体发育时彼此协调⼀致,缺⼀不可的染⾊体。

7、⼀倍体:具有⼀个染⾊体组的细胞或个体,如,雄蜂。

8、单倍体:具有配⼦(精于或卵⼦)染⾊体数⽬的细胞或个体。

如,植物中经花药培养形成的单倍体植物。

9、⼆倍体:具有两个染⾊体组的细胞或个体。

绝⼤多数的动物和⼤多,数植物均属此类
10、⼆价体:⼀对同源染⾊体在减数分裂时联会配对的图象。

11、联会: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体建⽴联系的配对过程。

12、染⾊质或染⾊体:指细胞间期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洋红、苏⽊精等)染⾊的纤细⽹状物质,
现在是指真核细胞间期核中DNA、组蛋⽩、⾮组蛋⽩、以及少量RNA组成的⼀串念珠状的复合体。

当细胞分裂时,核内的染⾊质便螺旋化形成⼀定数⽬和形状的染⾊体。

13、超数染⾊体:有些⽣物的细胞中出现的额外染⾊体。

也称为B染⾊体。

14、联会复合体:是同源染⾊体联会过程中形成的⾮永久性的复合结构,主要成分是碱性蛋
⽩及酸性蛋⽩,由中央成分(central element)向两侧伸出横丝,使同源染⾊体固定在⼀起。

15、姊妹染⾊单体:⼆价体中⼀条染⾊体的两条染⾊单体,互称为姊妹染⾊单体。

16、反应规范:遗传型对环境反应的幅度(某⼀基因型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反应的范围。


17、交叉的端化:交叉向⼆价体的两端移动,并且逐渐接近于末端的过程叫做交叉端化。

18、受精:雄配⼦(精⼦)与雌配⼦(卵细胞)融合为1个合⼦过程。

19、双受精: 1个精核(n)与卵细胞(n)受精结合为合⼦(2n),将来发育成胚。

另1精核(n)
与两个极核(n+n)受精结合为胚乳核(3n),将来发育成胚乳的过程。

20、胚乳直感:在3n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直接表现⽗本的某些性状,这种现象
称为胚乳直感或花粉直感。

21、果实直感:种⽪或果⽪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表现⽗本的某些性状,则另称为果实直感。

22、⽆融合⽣殖:雌雄配⼦不发⽣核融合的⼀种⽆性⽣殖⽅式。

认为是有性⽣殖的⼀种特殊⽅式或变态。

23、细胞周期:从⼀次有丝分裂结束到下⼀次有丝分裂开始的时期。

24、⽆性⽣殖:通过亲本营养体的分割⽽产⽣许多后代个体,这⼀⽅式也称为营养体⽣殖。

例如,植物利⽤块茎、鳞茎、球茎、芽眼和枝条等营养体产⽣后代,后代与亲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组成。

25、⽆性⽣殖:通过亲本营养体的分割⽽产⽣许多后代个体,这⼀⽅式也称为营养体⽣殖。

例如,植物利⽤块茎、鳞茎、球茎、芽眼和枝条等营养体产⽣后代,后代与亲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组成。

26、性状:⽣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理特性。

27、单位性状:把⽣物体所表现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这些分开来的性状称为。

28、显性性状:当两个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时,⼦⼀代出现的⼀个亲本性状。

29、隐性性状:⼦⼀代未出现的另⼀个亲本的性状,即⼦⼀代处于隐蔽状态的性状。

30、基因位点(locus):基因在染⾊体上的位置。

31、等位基因(allele):位于同源染⾊体上,位点相同,控制着同⼀性状的基因。

32、纯合体(homozygote) :同源染⾊体上相同位点上的两基因成员完全⼀致(双显或双
隐) ,具这种基因型的个体为纯合体。

如:CC、cc。

33、杂合体(heterozygote):等位基因中的两个成员⼜⼀致的个体称为杂合体。

34、测交:是指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合体间的杂交。

35、完全显性(complete dominance):⼀对相对性状差别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F1的表现
和亲本之⼀完全⼀样,这样的显性表现,称作完全显性。

36、不完全显性(imcomplete dominance):是指F1表现为两个亲本的中间类型。

37、共显性(co-dominance):是指双亲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

如⼈类的ABO⾎型和MN⾎型。

38、显性转换(reversal of dominance):显性性状在不同条件下发⽣转换的现象叫做显性转换。

39、基因型(genotype):也称遗传型,⽣物体全部遗传物质的组成,是性状发育的内因。

40、表现型(phenotype):⽣物体在基因型的控制下,加上环境条件的影响所表现性状的总和。

41、互补作⽤(complementary effect):当两对基因中都有显性基因存在时,个体表现为⼀
种性状,当两对基因中只有⼀对基因为显性或两对基因均为纯合隐性时,个体表现为另⼀种性状的基因互作类型。

42、返祖现象:是指在后代中出现祖先性状的现象。

43、积加作⽤(additive effect):指当两对或两对以上基因互作时,显性基因对
数累积愈多,性状表现愈明显的现象。

例如,南⽠果形遗传。

44、重叠作⽤(duplicate effect):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同时控制⼀个单位性状,只要
其中⼀对等位基因中存在显性基因,个体便表现显性性状,两对基因均为纯合隐性时,个体表现隐性性状的基因互作类型。

45、上位作⽤(epistatic effect):两对基因同时控制⼀个单位性状发育,其中⼀对基因对
另⼀对基因的表现具有遮盖作⽤,这种基因互作类型称为。

46、显性上位:两对基因同时控制⼀个单位性状发育,其中⼀对基因对另⼀对基因的表现具
有遮盖作⽤,起遮盖作⽤的是显性基因称为显性上位。

47、隐性上位:两对基因同时控制⼀个单位性状发育,其中⼀对基因对另⼀对基因的表现具
有遮盖作⽤,起遮盖作⽤的基因是隐性基因,则称为隐性上位。

48、抑制作⽤(inhibiting effect):指⼀对基因本⾝不表现性状,当其处于显性纯合或杂
合状态时,却能够使另⼀对显性基因不起作⽤。

49、多因⼀效(multigenic effect):许多基因影响同⼀个性状的表现。

50、⼀因多效(pleiotropism):⼀个基因也可以影响许多性状的发育现象。

51、连锁遗传:指在同⼀同源染⾊体上的⾮等位基因连在⼀起⽽遗传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