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城市规划导论word参考模板

建筑与城市规划导论word参考模板
建筑与城市规划导论word参考模板

《建筑与城市规划导论》读书心得

刘维彬先生主编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导论》将建筑学与城市规划的理论和应用联系到一起,深入浅出的从建筑学的角度分析和探索了城市建设和规划方面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其中许多独到的观点和见解,给了我很大启发。

在作者看来,建筑含义的覆盖面非常广泛,不仅局限于建筑物体本身,同时也涵盖到周边的自然环境。从相反的角度来看,我们又可以把建筑作为环境的一部分,并将人的因素包含在内而产生的一种整体设计是一种新的观念。所以,谈论建筑及建筑业,需要从“建筑—环境—人”三位一体的角度去考虑。建筑具有实用性,属于物质产品,又具有艺术性,所以又是一种精神产品。建筑的类型: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牧业建筑。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现代居住建筑以“户”和“套”组成各类住宅的基本单位。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学科,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以指导建筑设计创作,创造某种体型环境。

传统建筑学的研究对象有建筑物、建筑群、室内及家具设计、风景园林和城市村镇的规划设计。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园林学和城市规划逐步从建筑学中分化出来,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应该说,建筑学是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学科,包括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建筑构造、建筑历史、建筑理论、

城市设计、建筑物理、建筑设备等。其中,建筑设计是建筑学的核心,

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总结各类建筑的设计经验,按照各种建筑的内容特性使用功能等,阐述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以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是探索建筑设计的一般规律,包括平面布局、空间组合、交通安排以及建筑艺术的美学规律等。后者称为建筑设计原理。

城市设计是介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之间的知识领域,从建筑学的角度研究城市的空间环境及其景观问题。建筑作为客观物质存在,除了它的实体和空间的统一性,还有它的空间和时间的统一性。这两个组合为建筑的时空属性。研究建筑,应当把实体和空间统一起来进行。时空性、技术性、艺术性、历史性和时代性,这些都是建筑的基本属性。

建筑的时间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筑的存在具有时间性

二是对建筑的使用也始终是在时间的存在中进行的

三是建筑的使用功能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

四是对建筑的审美也是有时间因素的。

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即《建筑十书》上提到的“实用、坚固、美观”。

建筑功能上需要满足以下的要求:

1生活活动的空间要求

2生活活动的生理和心理要求

3使用的过程和特点的要求

有人说,城市就像是一个放大的建筑,车站机场码头是他的“出入口”,广场是“院子”或“过厅”,街道是它的“走廊”。建筑的目的就在于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它既有物质功能,又有精神的要求。所以我们说它即是物质产品,又是艺术创作。空间、实体、色彩质感、光影这四种是构成建筑艺术形象的基本手段。我们要想掌握运用好这些建筑的表现手段,应该注意学习一些形式美的基本法则,这些基本法则包括以下内容:

1统一与变化

为取得统一的效果,可采用一下基本手法:以简单的几何形体求统一;主从分明,以陪衬求统一。第二种手法又列举出三种突出主题增强建筑表现力的方法:运用轴线的处理突出主体、以低衬高突出主体、利用形象变化突出主体。

2均衡与稳定

建筑物由于体量的大小、高低、材料的质感、色彩的深浅,虚实变化不同,常表现出不同的轻重感。研究均衡与稳定,就是要使建筑形象获得安定平衡的感觉。

均衡包括对称的均衡和不对称的均衡。

3韵律

4对比

5比例

6尺度

尺度的处理有三种方式:自然的尺度、夸张的尺度、亲切的尺度。

在作者看来,建筑功能、技术、形象三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功能要求是建筑的主要目的,材料结构等物质技术条件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建筑形象则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艺术内容的综合表现。如何正确处理三者的关系,解决它们之间存在的矛盾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书中建筑空间部分包含的内容主要是空间的大小和形状、建筑空间的划分方式、建筑空间的组织形式。建筑空间的处理手法主要有空间的限定、空间形状与界面处理、空间的围合与通透、空间的穿插于贯通、空间的衔接与过渡、空间的导引与序列。

作者在书中用大量篇幅详细介绍了建筑设计过程,建筑设计的特点是注重创作性、综合性、双重性、过程性、社会性。建筑设计主要包括有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三大部分。其中,方案设计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建筑方案设计的过程分为任务分析、方案构思、方案完善。

建筑方案的形成

1方案任务分析

(1)设计要求的分析

A、功能空间要求

首先,一个建筑是有若干个功能空间组合而成的,各个空间都有自己明确的功能需求,我们要对各个主要空间进行必要的分析研究,具体内容包括体量大小、基本设施要求、位置关系、环境景观、空间属性,

其次,组成建筑的各个功能空间是相互依托、密切关联的,他们依据特定的内在的关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即需要反映出以下内容:相互关系、密切程度。

B、形式特点要求

(2)环境条件的调查分析

A、地段环境

B、人文环境

C、城市规划设计条件

主要包括了容积率限定、绿地率要求、用地性质、建筑限高要求、停车泊位及交通出入口的要求、后退红线限定和其他一些规定,如人口毛密度、建筑的色彩和体量、体型的要求等。

(3)经济技术因素分析

(4)相关资料的调研与搜集

主要包括实例调研和资料收集。

2方案的构思与选择

(1)设计立意

(2)方案构思

有两种方式:从环境特点入手进行方案构思、从具体功能特点入手进行方案构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