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
教案高中地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
1.1 背景介绍:
1.1.1 地球表面形态的演变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
1.1.2 通过对地表形态的探讨,使学生了解地表形态的演变过程,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1.1.3 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对地表形态演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知识点讲解
2.1 地表形态的分类:
2.1.1 平原:地势低平,海拔较低,地面平坦辽阔。
2.1.2 山地:地势高耸,海拔较高,坡度陡峻。
2.1.3 丘陵:地势起伏,相对高度不大,坡度较缓。
2.2 地表形态的塑造力量:
2.2.1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地球内部的能量作用。
2.2.2 外力作用: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等地球外部的能量作用。
2.3 地表形态的演变过程:
2.3.1 地壳运动:地壳的变动引起地表的高低起伏变化。
2.3.2 侵蚀作用:水流、风力等外力对地表的侵蚀,逐渐削减山地、丘陵等地貌。
2.3.3 沉积作用:水流、风力等外力将携带的物质沉积在平原、河谷等地貌,逐渐形成新的地表形态。
三、教学内容
3.1 地表形态的分类及特点:
3.1.1 平原:例如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介绍其地理位置、地貌特征等。
3.1.2 山地:例如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等,介绍其地理位置、地貌特征等。
3.1.3 丘陵:例如江南丘陵、辽东丘陵等,介绍其地理位置、地貌特征等。
3.2 地表形态的塑造力量及作用:
3.2.1 内力作用:介绍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2.2 外力作用:介绍风化作用、侵蚀作用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3 地表形态的演变过程及实例:
3.3.1 地壳运动:介绍板块构造学说,以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为例,解释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3.2 侵蚀作用:以黄河流域为例,解释侵蚀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3.3 沉积作用:以长江三角洲的形成为例,解释沉积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四、教学目标
4.1 知识与技能:
4.1.1 掌握地表形态的分类及特点。
4.1.2 理解地表形态的塑造力量及作用。
4.1.3 能够分析地表形态的演变过程及实例。
4.2 过程与方法:
4.2.1 运用地图、图片等资料,观察地表形态的特点。
4.2.2 通过实地考察、实验等方法,观察地表形态的演变过程。
4.3 情感态度价值观:
4.3.1 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4.3.2 培养学生地理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
5.1 教学难点:
5.1.1 地表形态的演变过程及实例的理解和分析。
5.1.2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区分和运用。
5.2 教学重点:
5.2.1 地表形态的分类及特点的掌握。
5.2.2 地表形态的塑造力量及作用的理解。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
6.1 教具:
6.1.1 地球仪:用于展示地表形态的分类和特点。
6.1.2 图片资料:包括平原、山地、丘陵等地表形态的图片,用于直观展示各类地形。
6.1.3 演示文稿:用于展示地表形态的演变过程及实例。
6.2 学具:
6.2.1 笔记本:用于学生记录知识点和课堂思考。
6.2.2 地图册:用于学生查阅各类地形分布和地理信息。
6.2.3 实验材料:如模型地形、沙盘等,用于学生亲身体验地表形态的演变过程。
七、教学过程
7.1 导入新课:
7.1.1 教师通过展示地球仪和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地表形态的分类和特点。
7.1.2 学生分享对地表形态的认知和疑问。
7.1.3 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2 知识讲解:
7.2.1 教师运用演示文稿,讲解地表形态的塑造力量及作用。
7.2.2 学生跟随教师讲解,记录知识点。
7.2.3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知识点。
7.3 课堂互动:
7.3.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地表形态的演变过程及实例。
7.3.2 学生代表分享小组讨论成果。
7.3.3 教师点评并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
八、板书设计
8.1 板书内容:
8.1.1 地表形态的分类及特点。
8.1.2 地表形态的塑造力量及作用。
8.1.3 地表形态的演变过程及实例。
8.2 板书结构:
8.2.1 采用分模块的板书设计,清晰展示地表形态的分类、塑造力量、演变过程等知识点。
8.2.2 利用图示、关键词等,突出地表形态的特点和作用。
8.2.3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九、作业设计
9.1 作业内容:
9.1.1 请学生运用地图册,查找世界各地的地表形态特点及分布。
9.1.2 分析某一地表形态的演变过程,举例说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影响。
9.1.3 结合生活实际,观察周边地形地貌,思考地表形态的演变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9.2 作业要求:
9.2.1 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培养学生的自律性和时间管理能力。
9.2.2 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和点评,给予学生反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9.2.3 鼓励学生进行互评和自我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0.1 课后反思:
10.1.1 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10.1.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0.1.3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
10.2 拓展延伸:
10.2.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拓展学习,如阅读相关地理书籍、观看地理纪录片等。
10.2.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地表形态的演变过程。
10.2.3 鼓励学生参与地理学科竞赛和活动,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重点环节:
1.地表形态的分类及特点的掌握。
2.地表形态的塑造力量及作用的理解。
3.地表形态的演变过程及实例的分析。
二、对重点环节的补充和说明:
1.地表形态的分类及特点:
1.1 平原:地势低平,海拔较低,地面平坦辽阔,如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
原等。
1.2 山地:地势高耸,海拔较高,坡度陡峻,如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等。
1.3 丘陵:地势起伏,相对高度不大,坡度较缓,如江南丘陵、辽东丘陵等。
2.地表形态的塑造力量及作用:
2.1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地球内部的能量作用,如板
块构造学说、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等。
2.2 外力作用: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等
地球外部的能量作用,如黄河流域的侵蚀作用、长江三角洲的形成等。
3.地表形态的演变过程及实例:
3.1 地壳运动:地壳的变动引起地表的高低起伏变化,如板块构造学说、喜马
拉雅山脉的形成为例。
3.2 侵蚀作用:水流、风力等外力对地表的侵蚀,逐渐削减山地、丘陵等地貌,如黄河流域的侵蚀作用为例。
3.3 沉积作用:水流、风力等外力将携带的物质沉积在平原、河谷等地貌,逐
渐形成新的地表形态,如长江三角洲的形成为例。
三、全文总结和概括:
本节课重点关注地表形态的分类及特点、塑造力量及作用、演变过程及实例。
通过地球仪、图片资料、演示文稿等教具,引导学生观察、理解地表形态的分类、特点、塑造力量、作用和演变过程。
作业设计要求学生查找世界各地的地表形态特点及分布、分析某一地表形态的演变过程、观察周边地形地貌,思考地表形态的演变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师在课后反思中关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通过课后拓展学习和实地考察,提高地理素养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