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I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3月2015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I卷)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水库和最高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 890m

B. 1030m

C.1210m C.1300m

2. 该地区山地阳坡植被稀疏,原因是

A.气温低

B.风速大

C.土壤贫瘠

D.水分条件差

【参考答案】1.B 2.D

【考点】等高线判读、阴阳坡。(华北平原

半湿润阴坡植被好于阳坡)

冬小麦在每年秋季播种,次年春末夏初收获。下图是某地区冬小麦生育期(作物从播种到成熟所需的时间)日数图。读下图回答3~4题。

3.导致M、N两地冬小麦生育期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洋流

B.大气环流

C.地形

D.土壤

4.N地与M地相比,冬小麦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A.热量充足

B.降水丰富

C.光照充足

D.土壤肥沃

【参考答案】3.A 4.C

【解析3】M地生育期短于N地。两地纬度相当,生育期不同,

说明两地热量条件的差异导致作物生长速度不同。图中M地受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的影响,作物生长期较短。N 地受沿岸寒流的影响,作物生长期较长。

【解析4】两地纬度相当,图中M地受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的影响,N地受沿岸寒流降温减湿作用的影响,M地热量条件更好,A错。受副热带高压和寒流影响,N地位热带沙漠气候。受东南信风及赤道低压的影响,M地位热带草原气候,因此,M地降水更丰富,但N第光照条件更好,故B错,C正确。N地的地带性土壤位荒漠土,D错。【考点】农业区位因素。

海雾是在海洋上形成的雾,与陆地上形成雾的原理一样,有辐射雾和平流雾。黄海成山角附近海域每年4~8

月被大雾笼罩,有“雾窟”之称。读下图回答6~7题。

6.下列关于我国海雾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年随夏季风的推移,海雾会从春至夏自南向北推延

B.受低气压控制时,易出现海雾

C.渤海是内海,受陆地影响大,不易形成海雾

D.夏季水温高,对流作用强,因此不会形成海雾

7.黄海成山角附近海域4~8月多雾的原因有

①暖湿空气从南向北推进,经过相对寒冷的黄海时,底层易凝结形成雾

②南下的冷空气经过相对温暖的黄海海面时,近海面上的水汽易凝结形成雾③因寒暖流交汇,两种温差较大且又比较潮湿的空气混合后形成雾

④夜晚降温快,近海面大气降温迅速,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雾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6.A 7.D

【解析6】雾的形成与暖空气遇冷(遇冷空气、冷下垫面或降温),暖气团中水汽凝结直接相关。每年随着夏季风势力增强北上,暖气团与冷气团相遇形成的锋面不断北进,且在锋面处冷暖气团相遇,易形成海雾,因此,海雾从春至夏自南向北推延合理,A正确。受低气压控制时,盛行上升气流,多出现阴雨天气,不易形成海雾,B错。渤海受陆地气团影响大,海面上冷暖气团作用活跃,易形成海雾,C错。夏季暖气团与冷气团相遇,可以形成海雾,D 错。

【解析7】成山角附近海域处于寒暖流交汇处,冷暖气团相互作用强烈。北上的暖气团与冷海面、南下的冷气团与暖气团相互作用频繁,易形成大雾。夜晚降温,可以形成辐射雾。D正确。

【考点】雾的形成。

下图大圆为晨昏圈,图中PN与PQ两侧日期不同,图示范围为夜半球。读下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点是北极点

B.经线PN地方时为12时

C.Q自转线速度低于N点

D. Q为180°经线

11.经线PM与晨昏圈相交于M点,M是一个动点。每日只在图示

时刻观察点M,连续观察并绘制M点沿PM经线的运动轨迹。若

观察时间在整个4月份,则M点沿PM经线的移动方向和速度

A.M位于北半球,减速朝北移动

B.M位于北半球,加速朝南移动

C.M位于南半球,减速朝北移动

D.M位于南半球,加速朝南移动

【参考答案】10.D 11.C

【解析10】日期分界线有两条:①180°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②地方时0时经线。图中PN、PQ 两侧日期不同,均为日界线。因PMPN、PQ为经线,故其交点为南北极点,但图中信息无法判断南北半球,故A错。因图示范围为夜半球,经线PN处于夜半球中间位置故其地方时为0时,则PQ为180°经线B错,D正确。结合光照图相关知识,可知Q地纬度高于N第纬度,其自传线速度更快,C错。

【解析11】观察时间在整个4月份,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不断向北移动,此期间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且极昼、极夜范围逐渐扩大。因图示范围表示夜半球,故图中P点附近为极夜现象,即P点为南极点。随着时间推移,南极点附近极夜范围逐渐扩大,M点的纬度变低,即M点沿经线向北移动。因7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因此,在4月份,地球公转的速度逐渐变慢,南极极夜范围的扩大速度也相应变慢,M点北移速度自然减速。故C正确。

【考点】光照图判读、地球公转运动。

36.(26分)读有关巴西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和经济体,和中国、俄罗斯、印度、南非一起被称为“金砖国家”。

材料二第二十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14年6月12日至7月13日在巴西12座城市举行。

材料三下面左图为巴西人口分布图,右图为巴西地形图。

(1)世界杯决赛日,圣保罗的旗杆影子的日变化是______________。(4

分)

(2)概括巴西人口分布规律,并从自然方面分析其原因。(6分)

(3)大豆是巴西重要农产品,主要分布于巴西高原上。巴西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均相当于全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一半,是大豆第二大生产国和出口国,试分析巴西大豆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4)巴西是南美地区工业最发达的国家,近年来核电、通讯、飞机制造、汽车等工业发展尤为迅速,试分析这些工业部门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B (4分)

(2)巴西人口东南沿海多,西北内陆少;(2 分)巴西东南沿海气候温暖湿润,物产丰富,适宜居住;西北部亚马孙平原气候高温多雨,森林密布,不适宜居住;东南沿海地区开发历史较早;海运交通便利。(4分)

(3)大豆种植区地形以低缓的高原为主,地形较为平坦广阔,土地面积广;土壤肥沃;纬度低,雨季气候湿热,有利于大豆生长;河流众多,水源充足。(每条2分,共8分)

(4)工业基础、产业协作条件好;教育水平的提高,高科技人才越来越多;科学技术的发展;巴西常规能源短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助于减轻能源压力;政策的支持;等等。(言之有理就可得分,每条2分,共8分)

【解析】

(1)世界杯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巴西处于冬半年,昼短夜长。期间,太阳日出东偏北方位,日落西偏南方位,巴西正午日影朝正南。故B正确。(2)根据图中图例可知,巴西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在东南沿海地区,西北内陆地区人口密度小。巴西人口东南沿海多,西北内陆少。巴西东南沿海气候温暖湿润,物产丰富,适宜居住;西北部亚马孙平原气候高温多雨(湿热),森林密布,不适宜居住;东南沿海地区开发历史较早;海运交通便利。

(3)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有地形、土壤、气候、灌溉水源等。大豆种植区地形以低缓的高原为主,地形较为平坦广阔,土地面积广;纬度低,雨季气候湿热,利于大豆生长;河流众多,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4)上述工业主要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因此应从科技、劳动力素质、产业基础、国家产业政策等角度分析。工业基础、产业协作条件好;教育水平的提高,高科技人才越来越多;科学技术的发展;巴西常规能源短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助于减轻能源压力;政策的支持等。

【考点】日影朝向、人口分布、工农业区位因素。

37.(20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年12月26日,兰州铁路局开通兰州至乌鲁木齐首趟动车,标志着世界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将全线开通运营。兰新高铁全线地质最复杂、海拔最高、建设标准最高的铁路,全长1776公里,共设31个车站。材料二图甲为兰新高铁过站线路图,图乙为乌鲁木齐到吐鲁番地形略图。

(1)列举祁连山南北两侧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差异。(6分)

(2)材料二图乙达坂城至吐鲁番附近一段被称为“30里风区”,简述“30里风区”多大风的原因。(6分)

(3)试评价兰新高铁对我国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8分)

【参考答案】

(1)①以南属青藏高原,处于第一级阶梯;以北以内蒙古高原为主,处于第二级阶梯;②以南为典型的高原山地气候;以北为温带大陆性气候;③以南多大河源头,河流分布较密集,落差大,流速快;以北河流分布较稀疏,流量不大,流速较慢等。(6分,只要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土壤、植被等任选3个方面,回答合理可斟酌给满分)(2)多山口等特殊地形,加强了局部地区的风力(“狭管效应”,途经的风力得到加强);冬春季临近寒冷气流的源地,冬季风强劲;达坂城到吐鲁番地势高差大,顺着地势下滑风力增大;吐鲁番盆地以沙漠戈壁为主,比热容小,季节变化形成巨大的气压梯度力必然导致强烈大风。(每点2分,共6分)

(3)使客货运输分离,有效提高西部铁路网综合运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成以兰州为中心,辐射三省区的

高铁旅游线;能增强民族团结,提升国防能力;能满足人们出行需要,可拓宽沿线优势资源的运输通道,使资源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