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新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背背默默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背背默默知识点整

(适合背诵的知识点)
第1课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
1.我们完成一项活动所使用的物品都可以称之为工具,工具一般能够使我们省力或方便。

2.采用不同的方式取出核桃仁
(1)注意:使用工具时,要十分小心,防止手被砸伤或压伤。

(2)不使用工具时,很费劲而且很难取出核桃仁;使用锤子、砖块等工具时,能取出核桃仁,但基本上都是碎块、碎渣。

使用核桃夹时,既省时又省力,熟练后还可以取出完整的核桃仁。

3.工具的选择和使用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2)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

(3)同一种工具,使用不同的方法,效果也会不同。

(4)费力、难做的事情,使用恰当的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

4.我们在活动中所用到的方法和手段称为技术。

5.生活中的常用工具
(1)通信工具:手机、电话、电脑等。

(2)测量工具:温度计、刻度尺、秒表等。

(3)机械工具:螺丝刀、钳子、扳手、羊角锤等。

(4)交通工具:自行车、汽车、飞机、轮船、火车等。

6.不同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技术,可以根据技术来发明工具。

第2课斜面
1.古时候的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斜坡了。

他们利用斜坡将巨石从低处推到高处,这样可以省力。

斜坡就是一种斜面,利用斜面搬运物体可以省力。

2.利用斜面滑道从上往下搬运物体十分省力,不需要人为施加力。

3.利用斜面从下往上搬运物体比直接搬运物体要省力。

4.斜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你可以在一些工具上见到斜面的应用,比如刀、斧等;你还能在许多交通道路、房屋建筑中找到斜面,比如盘山公路、桥梁、高速公路的排水设计等。

5.人们利用斜面和其他技术修建了运河、水坝、水渠、水沟等设施,组成水利系统。

第3课不简单的杠杆
1.很久以前,人类就学会利用一些自然材料如石头、木头、兽骨、植物纤维等来制造工具。

人们知道,单纯依靠自己肌肉产生的力量是有限的,制造一些工具可以产生更好的效果。

2.一根木棒就可以变成杠杆。

古人利用木棒撬动大石头,或者将植物粗壮的根撬出来。

杠杆和斜面一样,都是一种简单机械。

3.杠杆上三个重要的位置
(1)阻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

(2)支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

(3)用力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

4.用一块小石块和木板撬动一块大石块时,支点距离阻力点越近,距离用力点越远,就越省力。

5.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1)增大力的作用效果:撬棍、启瓶器、钳子、羊角锤等。

(2)扩展力的作用范围:打捞网、筷子、船桨、钓鱼竿等。

(3)改变力的作用方向:锄头、撬棍等。

第4课改变运输的车轮
1.在车轮发明之前,人们大多通过双脚行走去探索自然,也依靠人力或畜力运输物品。

2.随着车轮的运用,人们不仅发明了马车、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
还发展了交通图、桥梁、铁轨等技术,人类的交通运输变得快捷和高效。

3.分别用平板和手推车在操场沿直线、曲线运送物品,可以总结出车轮的作用:省力、省时、灵活、平稳、便利等。

实验中使用秒表进行计时。

4.车轮是一种轮轴,由半径较大的轮和半径较小的轴组成。

在漫长的历史中,车轮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发展。

5.轮轴可以省力,而且在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越大,轮轴越省力。

6.生活中常见的水龙头、扳手、滑轮、螺丝刀都可以看成是轮轴的变形。

第5课灵活巧妙的剪刀
1.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利用金属材料制造工具成为可能。

大多数金属不仅坚硬耐用,更难得的是它们的可塑性强。

人们可以将金属熔化、拉伸、弯曲、成形和再成形,制造出复杂精密的工具。

2.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它具有斜面和杠杆的结构特点。

锋利的刀刃和锥形的刀尖是斜面,刀刃和把手绕着中间的转轴转动,可以看作杠杆。

3.组合多项技术是工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4.剪刀是一种可以灵活、精细加工的工具。

人们通过把手控制刀刃移动的方向和开合的角度,通过刀刃的方向和角度的变化可以灵活地对材料进行加工和剪切。

5.模拟医生做外科手术。

用普通剪刀剪开组织时容易将开口开得太大,使用解剖剪会更方便。

6.三种剪刀
(1)裁衣剪刀为了获得更大的裁剪距离,剪刀的结构都会设计成等臂杠杆甚至是费力杠杆,但我们使用时并不觉得有多费力,这是得益于刀刃是斜面,刀刃越锋利,裁剪起来就越省力。

(2)理发剪刀(牙剪)也多为费力杠杆,刀刃是梳齿形状,可以用来打薄头发。

(3)解剖剪刀的刀柄很长,刀刃很短,可以很省力。

第6课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
1.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改进着工具和技术,从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印刷术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我国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

3.模拟活字印刷
(1)检字:把字模按照顺序排列整齐。

(2)刷墨:在活字印刷板上均匀涂抹墨汁。

(3)拓印:铺上白纸,拉平纸张,用拓印圆盘均匀压印。

(4)晾制:缓缓将白纸掀起,放到向阳通风处晾干。

4.估量活字印刷的时间(印刷多次时只需检字一次)
(1)印刷一本书的时间=检字一本书的时间+刷墨一本书的时间+拓印一本书的时间+晾制一页的时间(可以同时晾制,所以晾制花费的时间很少,可以忽略)
(2)印刷100本同样书的时间=检字一本书的时间+(刷墨一本书
的时间+拓印一本书的时间)x100
5.评测手工抄写和活字印刷两种方式
(1)制作少量的书时,如制作一本书,比较省时的方法是手工抄写。

制作大量的书时,如制作100本书,比较省时的方法是活字印刷。

(2)手工抄写很容易有错误,而活字印刷可以在检字阶段多检查几次,能大大降低错误率。

6.印刷术的出现使书籍快速而大批印制成为可能。

印刷术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

第7课信息的交流传播
1.印刷革命带来了书籍报刊的大量普及。

2.现在我们身处信息时代,信息交流已经越来越便捷和准确。

3.书籍、广播、电视、电脑、手机等都是人类信息交流和传播的工具。

4.比较不同的传播工具
(1)书本主要为我们提供文字、图像等形式的信息,人们通过阅读,获取书籍所承载的信息。

(2)电脑可以提供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更多形式的信息。

电脑承载的信息更加多元,人们可以通过看、听的方式获取它所承载的信息。

5.比较阅读图文和观看视频的传播效果
方式获取信息的速度获取信息的效果
阅读图文快抽象、不易理解
观察视频慢直观生动、易理解
6.独轮车的模型中,车轮是轮轴的应用,绕轴转动的车架是杠杆的应用。

在制作的过程中,技术的运用也很多,比如,车架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用吸管来减小车轮与车轴之间的摩擦力,竹棍连接的捆扎技术等。

7.在工具和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信息的交流传播就像是一个齿轮,驱动着它们共同发展。

六上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小科默默
(适合默写的知识点,答案见小科背背)
第1课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
1.我们完成一项活动所使用的物品都可以称之为_____,工具一般能够使我们_____或_____。

4.我们在活动中所用到的方法和手段称为_____。

5.生活中的常用工具
(1)通信工具:_____、电话、电脑等。

(2)测量工具:______、刻度尺、秒表等。

(3)机械工具:______、钳子、扳手、羊角锤等。

(4)交通工具:_____、汽车、飞机、轮船、火车等。

6.不同工具有不同的使用_____,可以根据技术来发明_____。

第2课斜面
1.古时候的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斜坡了。

他们利用斜坡将巨石从低处推到高处,这样可以省力。

斜坡就是一种____,利用斜面搬运物体可以____。

2.利用斜面滑道从上往下搬运物体十分____,不需要人为施加力。

3.利用斜面从下往上搬运物体比直接搬运物体要____。

4.斜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你可以在一些工具上见到斜面的应用,比如__、__等;你还能在许多交通道路、房屋建筑中找到斜面,比如________、____、高速公路的排水设计等。

第3课不简单的杠杆
2.一根木棒就可以变成____。

古人利用木棒撬动大石头,或者将植物粗壮的根撬出来。

杠杆和斜面一样,都是一种________。

3.杠杆上三个重要的位置
(1)______: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

(2)____: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

(3)______: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

4.用一块小石块和木板撬动一块大石块时,支点距离阻力点____,距离用力点____,就越____。

第4课改变运输的车轮
4.车轮是一种____,由半径较大的__和半径较小的__组成。

在漫长的历史中,车轮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发展。

5.轮轴可以____,而且在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越__,轮轴越____。

6.生活中常见的______、____、____、______都可以看成是轮轴的变形。

第5课灵活巧妙的剪刀
2.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它具有____和____的结构特点。

锋利的刀刃和锥形的刀尖是____,刀刃和把手绕着中间的转轴转动,可以看作____。

3.____________是工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6.三种剪刀
(1)裁衣剪刀为了获得更大的裁剪距离,剪刀的结构都会设计成等臂杠杆甚至是____杠杆,但我们使用时并不觉得有多费力,这是得益于刀刃是____,刀刃越锋利,裁剪起来就越省力。

(2)理发剪刀(牙剪)也多为____杠杆,刀刃是梳齿形状,可以用来打薄头发。

(3)解剖剪刀的刀柄很长,刀刃很短,可以很____。

第6课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
2.我国的四大发明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3.模拟活字印刷
(1)____:把字模按照顺序排列整齐。

(2)____:在活字印刷板上均匀涂抹墨汁。

(3)____:铺上白纸,拉平纸张,用拓印圆盘均匀压印。

(4)____:缓缓将白纸掀起,放到向阳通风处晾干。

5.评测手工抄写和活字印刷两种方式
(1)制作少量的书时,如制作一本书,比较省时的方法是________。

制作大量的书时,如制作100本书,比较省时的方法是________。

(2)手工抄写很容易有错误,而活字印刷可以在检字阶段多检查几次,能大大降低______。

6.______的出现使书籍快速而大批印制成为可能。

印刷术本身也在不断地
____。

第7课信息的交流传播
1.________带来了书籍报刊的大量普及。

2.现在我们身处________,信息交流已经越来越便捷和准确。

6.独轮车的模型中,车轮是____的应用,绕轴转动的车架是____的应用。

在制作的过程中,技术的运用也很多,比如,车架运用了____
__________,用吸管来减小车轮与车轴之间的______,竹棍连接的________等。

7.在工具和技术的发展过程中,______________就像是一个齿轮,驱动着它们共同发展。

一、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选择题
1.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 )大小的微小物体。

A. 毫米
B. 毫米
C. 毫米
【答案】 A
【解析】【解答】五分之一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是人的最高视力看清楚的大小。

故答案为:A。

【分析】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2.在做“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有同学看到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圈,这是由于下列哪个原因引起的?( )。

A. 气泡太多
B. 表皮细胞撕得太厚
C. 显微镜操作失误
D. 未滴加红墨水
【答案】 A
【解析】【解答】A、气泡太多会产生黑色圆圈。

符合题意。

B、表皮细胞撕得太厚不会产生黑色圆圈,只会影响明亮度。

不符合题意。

C、显微镜操作失误不会产生黑色圆圈。

不符合题意。

D、滴加红墨水也不会使黑色圆圈消失。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包括:擦、滴、撕或刮、展或涂、盖、染。

在“盖”这一步,应是将盖玻片先接触液滴的一端,然后缓缓放平,以免产生气泡。

3.有关放大镜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可用一只手拿着放大镜靠近一只眼睛
B. 可同时移动你的头部和放大镜
C. 放大镜前方的物体可前后移动
D. 放大镜可帮助人们观察单细胞生物
【答案】 D
【解析】【解答】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所以放大镜不能观察到单细胞生物。

故答案为:D。

【分析】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们平时发面用的酵母菌是对人体有害的
B. 我们得病时的病菌可以通过放大镜来
观察
C. 放大镜可以想把物体放大多少倍就放大多少倍
D. 我们得病时的病菌只有通过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答案】 D
【解析】【解答】A 、酵母菌是无害的,可以酿酒、发面。

不符合题意。

B、病菌是微生物,放大镜看不到,只能使用显微镜。

不符合题意。

C、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凸起程度有关,但是也有极限。

不符合题意。

D、病菌是微生物,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5.如右图是显微镜观察某生物装片时的视野,若要使视野中的物体移动至中间,应向( )移动装片。

A. 右上方
B. 左上方
C. 左下方
D. 右下方【答案】 C
【解析】【解答】因为在显微镜中观察玻片产生的都是倒影,所以若要使视野中的物体移动至中间,应向左下方移动。

【分析】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中央。

6.下列不需要用放大镜的是( )。

A. 开发计算机程序
B. 观察植物的花
C. 修理精密仪器
【答案】 A
【解析】【解答】修理精密仪器、观察植物的花一般是观察花粉之类的微小物体,用放大镜观察即可看到物体的图像,开发计算机程序在开发的过程中只要需用到肉眼即可,无需放大镜的帮助。

【分析】放大镜能够观察到毫米级别的物体,对观察的物体具有放大的作用。

7.用眼睛和放大镜分别看树叶和报纸,获得信息较多的是( )。

A. 用放大镜观察获得的信息多
B. 用眼睛观察获得的信息多
C. 二者获得的信息一样多
【答案】 A
【解析】【解答】肉眼只能看到昆虫等大小般的物体,无法看到更多的东西,而放大镜能够放大物体,让人们观察到更细小的物体,在同样的环境下,放大镜观察到的物体更多。

【分析】肉眼最多只能观察到虫子左右大小的物体,放大镜能够观察到毫米级别的物体。

8.如图所示是用( )观察到的大肠杆菌。

A. 电子显微镜
B. 光学显微镜
C. 放大镜
【答案】 A
【解析】【解答】大肠杆菌属于微生物,只能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光学显微镜能够看清细胞和微生物,但是大肠杆菌体型极小,需要利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
【分析】肉眼仅仅能看清昆虫等物体,放大镜能看清毫米长的物体,显微镜能够看到细胞和微生物。

9.看图回答问题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中的小黑点是( )。

A. 细胞核
B. 细胞膜
C. 液泡
D. 细胞质【答案】 A
【解析】【解答】洋葱表皮细胞形态类似于一间间房子,只能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中细胞核最大,所以黑点是细胞核
【分析】细胞核存在于细胞质中,体积较大,控制着生物的遗传性状。

10.如果老师要求你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的细胞,你应该取( )做成玻片。

A. 洋葱叶
B. 洋葱根
C. 洋葱表皮
D. 任意部位【答案】 C
【解析】【解答】洋葱表皮细胞比较容易观察,而且容易取材,所以人们一般取材洋葱表皮细胞进行细胞观察。

【分析】洋葱表皮细胞是植物界容易观察的细胞,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是动物界较容易观察的细胞。

11.使用显微镜时的正确步骤是( )。

①调节准焦螺旋和光线,看清标本.②把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

③将显微镜向着光摆在平坦的桌面上。

④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

⑤调节反光镜,能从目镜内看到一个亮的
光圈。

A. ③⑤②①④
B. ③②⑤④①
C. ③②④⑤①
D.
③⑤④①②
【答案】 A
【解析】【解答】使用显微镜时,首先把显微镜放在平面上,然后调解反光镜控制光线的进出。

其次把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调节粗、细准焦螺旋,看清标本。

最后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

【分析】使用显微镜时要保证显微镜的安全,不要将显微镜放置于不平滑的表面。

12.生物学中( )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 细胞学说
B. 生物进化论
C.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答案】 A
【解析】【解答】细胞学说被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明之一,由施莱登、施旺发明。

【分析】细胞学说主要观点;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3.下列在自然界里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显微镜放大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是( )。

A. 蚜虫
B. 变形虫
C. 苍蝇
【答案】 B
【解析】【解答】苍蝇和蚜虫体型较大,用肉眼可以看到。

而变形虫等微生物形态较小,只能用显微镜看到。

【分析】利用肉眼可以看到昆虫等一系列体型较小的生物,利用显微镜能够观察到细胞和微生物。

14.面包内部疏松多孔,是烤面包之前生面团中糅入了( )才会有的。

A. 微生物
B. 酵母
C. 细菌
【答案】 B
【解析】【解答】在做馒头、面包等糕点时,会在生面团中揉入酵母,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当二氧化碳排出时,就会留下气孔,使面包疏松可口。

故答案为:B。

【分析】酵母在面团中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气体要从面团中溢出来,就会造成疏松多孔的现象。

15.衣藻、草履虫是通过( )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A. 细胞膜
B. 细胞质
C. 细胞核
D. 鞭毛和纤毛【答案】 A
【解析】【解答】衣藻、草履虫等微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细胞之中的细胞膜控制着细胞内外的物质进出,确保细胞平稳有序。

【分析】细胞一般分为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核,细胞质由多种物质构成,细胞膜控制着物质进出,细胞核控制着遗传基因。

16.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 )有关。

A. 凸度
B. 材料
C. 面积
【答案】 A
【解析】【解答】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

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因素。

17.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画面时,会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发光区域( )。

A. 红、黄、蓝
B. 红、绿、黄
C. 红、绿、蓝
【答案】 C
【解析】【解答】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故答案为:C。

【分析】所有的光都是由这三原色复合而成。

18.蚜虫的天敌是( )。

A. 苍蝇
B. 草蛉和它的幼虫
C. 蝴蝶
【答案】 B
【解析】【解答】草蛉虫、瓢虫、食蚜蝇、蚜茧蜂、蚜霉菌等都是蚜虫的天敌。

故答案为:B。

【分析】蚜虫在植物的嫩枝上吸食汁液,每个蚜虫只有针眼般大小,我们用肉眼只能看见它们是密密麻麻的一片。

但在10倍放大镜下我们可以看清它们的肢体。

草蛉是蚜虫的天敌。

19.下列生活中不属于微生物的是( )。

A. 草履虫
B. 蚂蚁
C. 船形硅藻
【答案】 B
【解析】【解答】草履虫、船型硅藻属于微生物。

蚂蚁属于昆虫。

故答案为:B。

【分析】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20.使用显微镜时,对光的正确方法和顺序是()。

①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②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③调节反光镜,看到白亮的视野;④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A. ①②③
B. ④②③
C. ②④③
D.
②①③
【答案】 B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使用过程分为:安放、对光、观察和整理四部。

对光时有四转:一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二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三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四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中对光的方法。

21.关于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大量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是由细胞组成的
B. 1663年,罗伯特·胡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了橡木树皮的细胞
C. 所有细胞的形态结构都是一样的
【答案】 C
【解析】【解答】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22.关于放大镜及其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可以放大镜和人的头部不动,前后移动物体,从而得到清晰的图像
B. 使用放大镜能观察到物体更多的细节,获得更多信息
C. 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就越大
【答案】 C
【解析】【解答】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故答案为:C。

【分析】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
2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细胞不仅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
B. 各种各样的细胞,它们有着严密的分工,共同完成了生命的所有活动
C. 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精细的细胞结构
D. 红细胞薄而有弹性,使它们能通过微小的血管
【答案】 C
【解析】【解答】在观察洋葱的细胞时,应该将洋葱的表皮细胞制作成玻片而进行观察。

不能直接将洋葱放到显微镜下,所以C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利用显微镜对细胞观察的原则。

24.( )发明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A. 列文虎克
B. 牛顿
C. 培根
【答案】 C
【解析】【解答】应该学者培根在清晨的露水中,发现透过小水滴看到的物体被放大了,由此受到了启发,发明了可以放大物体的凸透镜。

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凸透镜的发现史。

25.把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步骤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 b.准备两个放大镜
c.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d.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A. bdca
B. bacd
C. bcda
D. abcd
【答案】 A
【解析】【解答】制作简易显微镜的步骤是:准备两个放大镜;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找到最清晰物像的距离;将此距离固定。

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方法。

26.把印有英文字母b的薄纸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图像是英文字母()。

A. d
B. b
C. q
D. p
【答案】 D
【解析】【解答】显微镜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像,所以“b”经过显微镜得到的是“p”,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

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

显微镜分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27.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 )。

A. 反射
B. 折射
C. 不变
【答案】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