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一日作业设计优秀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一日作业设计优秀案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业的有效设计
关键词:初中;语文;趣味;有效作业;一、趣味性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求知的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保持学习的持久。
学生的行为方式受情绪影响很大,感兴趣的事情干得起劲,反之则消极对待。
因此,我们在作业的设计首先要有趣味性,要能"吊起"学生的胃口,使学生一看作业的内容就有劲,就想跃跃欲试,这样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涨,作业的质量还愁没保证这也正迎合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且能够弥补传统作业死板、机械、枯燥、乏味的缺陷,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学习演讲词《最后一次讲演》前,我请学生小组合作,回去看有关这一段的演讲、背景、演讲者的心里,然后小组比赛读。
这样就带动全文预习,学生兴趣浓厚。
二、精心设计作业,注意分层作业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差异。
要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就应按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分层作业,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去完成不同层次的作业,可以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增长自己的能力、培养学语文的兴趣,真正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1、作业量分层。
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减轻他们
的作业负担。
每课的基础性练习必不可少,以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至于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的一些拓展性练习,他们可以选做或不做。
如背诵练习,一般学生只需按教材要求背诵有关篇目,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多选择一些精彩片段背下来。
2作业难度的分层
作业的难度应略高于学生知识水平,具有思考的价值,学生才会对其产生兴趣。
针对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要着重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基础、发展、创造三个目标,给他们搭建自我发展和提高的平台。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层次差异把作业设计成难度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从而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享受到做作业主人的快乐。
三、提高语文作业有效性的实践
(一)、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开端
中国有句老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好与不好,很大程度取决与他是否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我校的生源较差,为数不少的学生作业做得慢、做得不好,甚至抄袭,表面看来只是学生的顽劣个性所致,但实际上这牵涉到了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学习态度不端正,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坏的学习习
惯。
坏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就会直接影响到其各项能力的发展,以致丧失学习信心,形成恶性循环。
首先,教师应该关注那些作业只完成了一部分的学生。
他们多数是不会做暂时空在那里的,如果此时得到的是教师的责备,那么他们极有可能为了避免再次受批评而去将作业抄袭完成上交。
实际,学生只完成一部分作业,已经给教师一个反馈,教师可以根据此信息纠正教学方向。
教师应该在班上大力表扬这样的学生,鼓励更多的学生通过作业,向教师展示自己真正的学习状态。
其次,教师应该关注不交作业的学生。
我做的第一步是放学后留下这些学生,重新布置较简单的作业给他们,必须完成当天的作业才可以离校。
开始实施时,作业的要求相当降低,只要字迹清楚,作业本清洁,能够写出与正确答案相关的一些知识点,都算过关。
随着时间推移,要求再逐步提高。
(二)尝试多种作业的批改方式,让学生掌握评价标准
传统的批改方式目前还是占据主流位置,批改和分析要准确,使学生找到造成差错的原因,避免重犯类似的差错。
1.作业的评语
“你真棒!”、“加油”、“有进步”……这些评语,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鼓励性质。
可是,这样的评语如果出现的频率过于频繁,学生也会无视它的存在,对于作业结果不大关心。
曾有教师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年级的学生对于教师批改过的作业,关注点不再是对了多少,而是错了多少,错在哪里,如何做才是准确的等等。
教师精批细改后,除了表扬学生的优点与进步,更应该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简短文字,提示学生,点拨到位,才能让学生略有所悟。
2.面批面改
在学校里我们发现。
为什么有的学生轻轻松松学得好,有的学生辛辛苦苦、勤勤奋奋,反而学得不好显然问题出在他们的学习方法上。
学习方法没有好坏之别,但有适合与否之分。
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事半功倍,学起来如风行水上。
因此,教师必须下大力气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作业面批面改可以使教师在准确了解学生学习及运用学习方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运用谈话法或讨论法,有目的地给予辅导,帮助学生克服概念理解或解题方法上的障碍。
3.“小老师”批改
作业的面批面改很难长时间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作业。
我们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互助小组,做到“组内异质,组际同质”。
小组成员各有不同的任务,其中一个担任小老师角色。
教师可以通过对小老师进行面批面改,帮助他们理解本次作
业的目的,知道评分标准,掌握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然后,再由小老师对互助小组的成员进行面批面改。
总之,作业的设计与布置既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创新。
一定要是学生愿意做、乐意做的作业,尽量让每一个孩子在语文的天地里自由驰骋,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