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1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邹忌讽齐王纳谏
设计理念:教者精心设计写作角度,以此作为学生“写”的“点”,通过学生丰富多样的“写”,训练学生多角度深入解读文本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
一、读——读课文,明白大意。
1.学生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并指导朗读,重点是读好人物语言。如: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
——重读“美甚”“何能”,读出反问语气,读出十分肯定、不用怀疑的口气,读出妻子的偏爱之情。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重读“何能”,读出反问语气,但要读出妾低微的地位和畏怯、顺从的心理。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重读“不若”,语气平淡,肯定邹忌美于徐公,要读出客人应酬、逢迎的态度。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重读“美我”、“私”、“畏”、“有求”,声音低缓,意味深长,要读出冷静、清醒、恍然大悟的态度。
3.学生分角色赛读课文。
4.学生大声读课下注释,注意积累以下词语:修、孰、私、蔽、闻、美、朝、面刺、
谤讥、昳丽、旦日、明日、门庭若市
5.概括内容,明白大意。
这是一个叙写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一(第1段):邹忌与人比美,不因赞美而自喜,悟出直谏之理。
二(第2段):邹忌现身设喻,讽劝齐王除蔽纳谏。
三(第3段):齐王广开言路,政治清明。
二、写——多角度,精读课文。
1.教师出示写作参考题,并作简要写作提示:
①《我(邹忌)向齐王进谏》提示:以邹忌为第一人称改写这个故事,重点刻画邹忌
的心理(比如进谏前心想如何让齐王纳谏、进谏时忐忑的心理)
②《邹忌向我(齐王)进谏》提示:以齐王为线索人物改写这个故事,采用倒叙、插叙的方式,重点刻画邹忌的形象;
③《邹忌日记选录》提示:结合课文,设计三篇以上的日记,重点表现邹忌的所见、所闻、所感;
④《新闻报道:齐威王从谏如流》提示:以记者身份写篇新闻,报道齐威王从谏如流、振兴齐国这一新闻事实,邹忌设喻说理讽谏齐王可作新闻背景;
⑤《邹忌教你三招——怎样向你的上司进谏》提示:从邹忌进谏的委婉、巧妙、得体方面落笔;
⑥《谏齐威王三思疏》提示:模仿《出师表》的形式写邹忌向齐威王进谏两三条意见,表达耿耿忠诚;
⑦课本剧《邹忌讽齐王纳谏》提示:添加舞台提示、人物台词将课文改写为三幕剧本;
⑧《小议本文叙事之妙》或《小议本文说理之巧》提示:前者从叙述语言、表达作用、详略安排等方面立论;后者从文章所说之“理”、说理层次、设喻的精巧等方面落笔;
⑨《趣说本文的“三”》提示:从时间、地域、人物、结构层次、赏赐等级、思想与事态的发展等方面写;
⑩《简评邹忌》提示:从邹忌的外表、内心、政治素质、邹忌处事的理智、讽劝的机智、辅佐齐国的大智慧等方面评价;
2.学生任选一个题目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作品交流——
如有学生写《新闻报道:齐威王从谏如流》
邹忌建议获得首肯
齐威王从谏如流
四海之内莫不臣服大齐从此不战而胜
(大齐通讯社×年×月×日电记者江河报道)自从国事顾问邹忌现身说法当面向我们敬爱的齐威王提出“除蔽纳谏”的建议之后,我们敬爱的齐威王从谏如流,下令重金奖赏直言敢谏者。
邹忌建议内容如下:
“吾王陛下: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
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云云。
邹顾问貌比潘安,却自以为不及我国当红男模特徐公,但是可惜的是邹顾问听不见人们(当然包括他的妻妾和朋友)对自己的客观的公正的评价,他为此而苦恼!他退而思之:家事如国事!后来他不惜以切身经历向我们敬爱的齐威王苦谏,希望大王能除蔽纳谏,其精忠报国之心,天地可鉴!其言辞之委婉、之得体,特别是其类比之巧妙,天下莫不叹为观止!
我们敬爱的齐威王日理万机,听到了邹忌先生的宝贵建议后,大为赞赏,当即诏告天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全国各地设立了信访办公室,挂起了“意见箱”……
号令一出,臣民进谏,门庭若市。现在我们的老百姓正为实在没意见可提而愁!我们为有这样民主、开明的一代圣君而庆幸!
燕、赵、韩、魏等国惊闻我王英明决策,莫不裂胆破魄,纷纷向我大齐称臣纳贡,我大齐从此不战而胜,雄霸天下矣!
有学生写《趣说本文的“三”》:
这篇文章从头至尾一直用三层排比的手法来写:妻、妾、客是三层;“私我”、“畏我”、“有求于我”是三层;“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的百姓,是三层。上、中、下赏,是三层;“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又是三层。邹忌的思想转变过程也是三层:“孰视之自以为不如”是第一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是第二层,“暮寝而思之”是第三层,找出了矛盾的焦点。全部事态的发展也是三层:邹忌现身说法进行讽谏是第一层;齐威王广开言路是第二层,最后“战胜于朝廷”是第三层。全文结构上富有对称美,层层深入,饶有趣味。
4.教师小结。
[第二方案]
设计理念:通过比较阅读准确理解课文内容和人物形象。
教学步骤:
一、读懂课文。
1.学生朗读课文、注释,读好人物语言,读出丰富的情感、心理。
2.重点朗读课文第二段,体会邹忌设喻说理的巧妙,理解“讽齐王纳谏”“讽”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