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利用外资考察报告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外资考察报告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市利用外资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招商引资学苏州”的要求,6月15日和16日,市外经贸局组织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XX区、XX区、XX区、XX市、XX市外经贸局和招商中心负责人,赴苏州就利用外资工作作了专题调研。

今年以来,承接去年利用外资快速发展态势,XX市引进外资呈现井喷式增长。

根据今年XX市利用外资的计划,全市要达到合同外资13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0亿美元的目标。

1-5月份,XX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42个,合同外资75.91亿美元,同比增长66.33%,完成年计划的56.23%;实际利用外资36.70亿美元,同比增长 36.50%,完成年计划的45.90%。

调研归来,市外经贸局与参加调研的各个单位就苏州在利用外资上取得的成绩以及我市在利用外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座谈。

大家进一步认识到我市在招商引资工作上与XX市存在的差距,并相应提出了一些打算和建议。

一、我市与苏州利用外资在数字上的差距
改革开放20多年来,苏州抓住被国家列为沿海开放地区的机遇,积极推进企业与外资对接,从实处着手与上海浦东开放接轨,与新加坡合作创办苏州工业园区,充分利用国际资本加快向中国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转移的机遇,主动接纳国际资本的转移,从而在利用外资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一)二市外资规模上的差距。

自1984年XX市首次引进外资到2019年底,全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已达118 家,累计注册外资449亿美元,累计合同外资653.5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50亿美元。

截止到2019年底,累计开业投产外商投资企业6230 家,年营业收入逾2500亿元,年出口额281.63亿美元,年涉外税收9.79亿元,吸纳从业人员约85万人。

XX市自1984年引进首家外商投资企业到2019年底,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60家,注册资本118.64亿美元,合同外资108.00亿美元,实际到资55.96亿美元。

截止到 2019年底,累计开业投产的外商投资企业1864家,年出口额35.68亿美元,年涉外税收72.23亿元,吸引从业人员约25万人。

(二)二市前来投资的世界500强差距。

世界500强企业踊跃投资苏州。

到2019年底,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91家在苏州投资,共投资246个项目,合同外资73.4亿美元,其中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18个,合同外资32.2亿美元。

来苏州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日本有31家,如三井、伊藤忠商事、三菱、丰田、松下等公司;美国有26家,如美孚、德士古、杜邦、雪佛来、陶氏化学、礼来等公司;法国有11家,如阿尔卡特、液化空气、阿尔斯通莱。

其他包括英国、韩国、德国、荷兰、瑞士、芬兰、挪威和香港共23家。

另外在苏州的9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分别设立了30家研发中心。

截止到2019年底,在杭州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为43家,合计投资举办65个项目,合同外资7.64亿美元,平均每个项目投资规模为1175万美元,其中最大的项目为美国的摩托罗拉投资的“杭州摩托罗拉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合同外资为4253.1万美元。

(三)二市利用外资形式上的差距。

1995年以前苏州的外商投资方式多为中外合资企业,从1996年起,新批外商独资项目数及实际利用外资开始超过合资。

截止2019年底,XX市共有合资企业3256家,累计合同外资83.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4.2亿美元;合作企业365家,累计合同外资22.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5亿美元;独资企业7595 家,累计合同外资547.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45.6亿美元。

在外商投资形式中,外商合资、合作和独资三种方式项目比重29.0%、3.3%、 67.7%,合同外资比重.8%、3.5%、83.7%,实际利用外资比重24.1%、4.7%、71.2%。

1994年前,二市利用外资形式相差无几,当年杭州新批外商独资企业家数所占比重为22.8%,苏州为22.5%。

从1995年起,杭州与苏州的差距拉开了,1995年杭州新批独资企业数比重为28.6%,而苏州上升为40.5%,到1997年,苏州当年新批的独资企业已超过合资企业,这一趋势一直保持到2019年。

截止到2019年底,杭州累计批准合资企业3999家,合同外资49.3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8.24亿美元;合作经营企业232家,合同外资6.0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2.51亿美元;独资企业1885家,合同外资52.2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4.86亿美元。

外商合资、合作和独资三种方式项目比重65.34%、 3.79%和30.80%;合同外资比重45.70%、5.61%和
48.35%;实际利用外资比重50.47%、4.49%和44.42%。

(四)二市开发区利用外资的差距。

苏州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是外资投入的高度聚集区域。

截止到2019年底,苏州有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16个。

到2019 年底,有5475家外商投资企业落户,实际利用外资228.2亿美元,其中2019年苏州5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1个省级开发区新增合同外资81.1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4.亿美元。

杭州现有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11个,到2019年底,有1072家外商投资企业落户,实际利用外资25.90亿美元。

苏州5个国家级开发区批准外资项目是杭州5个国家级开发区的5.07倍,实际利用外资是杭州的8.8倍。

其中2019年杭州5个国家级开发区(含出口加工区)新增合同外资8.3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74亿美元,与苏州5个国家级开发区相差9.75倍和9.31倍。

2019年苏州11个省级开发区新增合同外资36.7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06亿美元,当年我市6个省级开发区新增合同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只有2.11亿美元和0.96亿美元,与苏州11个省级开发区分别相差17.4倍和20.29倍。

(五)二市利用外资结构上的差距。

苏州历年外商投资企业在第一产业173家,第二产业9862家,第三产业04家,比例为1.4:87.5:11.1。

合同外资之比为0.61:91.04:8.35。

实际利用外资之比为0.44:85.31:14.25。

XX市外商投资企业集中在制造业。

在实际到帐的外资中,有85%流向制造业,这是XX市利用外资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最大特点。

在制造业投资中,投资规模前十大行业有: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食品加工业和塑料制品业。

到苏州投资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占苏州外商投资总额的30%以上,到2019年底,全球60%以上的鼠标器、25%的主机板、18%的显示器、15%的扫描仪在苏州生产。

目前杭州利用外资按一、二、三产业划分,合同外资的比重为 0.82:73.84:25.35。

过去20年中,XX市利用外资涉及电子通信、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商业零售等60个行业,其中批准的合同外资列前10 个行业分别是电子通信、房地产、纺织、机械工业、缝纫、电气机械、食品、化学工业、非金属和医药工业。

二、苏州利用外资的经验
在考察中,我调研人员普遍感受到,苏州利用外资之所以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除了地理位置这一优势之外,更主要是得益于他们能够抓住机遇,解放思想,超前思维,敢闯敢干。

苏州的招商引资工作确实有过人之处。

(一)招商引资氛围很浓。

在苏州考察期间,苏州外经贸局负责同志讲述了3件事情,让我们感到苏州招商引资的浓厚氛围。

一是“一把手”工程作用很大。

苏州外经贸局说,招商引资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

“一把手抓一把手”才能把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落到实处。

今年上半年XX市组织了160多人由市长亲自带队赴欧洲招商,期间举办了6次推介会。

下半年,苏州还将在日韩举办类似大型招商活动。

市领导亲自招商,加大了各区、县(市)动力,增强了招商引资责任心。

开发区是利用外资的主战场,苏州有11个省级开发区,其中有许多县(市)的县委书记兼任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苏州有80多个乡镇,各乡镇都设有招商中心,招商中心的主任也是由镇委书记担任。

二是苏州各区、各县(市)、各类开发区每年自定的招商引资指标普遍高于市政府下达的指标。

苏州10多年来对开放型经济实施指标考核。

考核分二块,一块针对市直机关,衡量指标是服务质量;另一块针对各招商引资单位。

XX市外经贸局分管招商引资考核的同志说,这么多年来,苏州下属各区、各县(市)和各开发区从来没有对市政府的招商引资指标计较过,相反,还自加压力,每年订的指标都高于政府下达的指标。

苏州的同志风趣地说,对他们实行的利用外资考核实际上已经是“流于形式”了。

三是苏州有的区、县(市)经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和政协四套班子讨论通过,把招商引资经费和奖励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遇有重大招商活动,另行追加。

去年XX市的沿江开发区列入财政预算奖励金有200多万元,市外经贸局有70多万元。

(二)在解决招商引资土地问题上有办法。

大家普遍认为苏州在招商引资土地问题上的作法优于杭州。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苏州对利用外资项目通常采用边批边建、先建后批的方式供地。

苏州招商引资的土地从哪而来?早在90年代,正当外资掀起来华投资热潮时,苏州就意识到招商引资用地问题,于是便抢在国家对土地实行管制政策出台前进行了大量的土地储备。

常熟是个县级市,全市共有土地62平方公里,但该市的沿江开发区规划面积就达360平方公里。

“铁本”事件后,XX市委扩大会议要求全市招商引资不能停,但由于宏观调
控,招商引资用地成了问题。

为了解决土地问题,苏州采取了4项措施:一是在全市所有外商投资企业中普查,凡是 2年未动工开发的,由政府赎回,盘活招商引资存量土地。

二是采用“留转地”的形式,将农民手中闲置的土地租下来,用于招商引资用地,待土地指标批下来后再补办手续。

据了解,仅常熟一个市目前手上的留转地就有5000余亩。

三是开源节流,新项目落户,严格控制投资密度,现存土地用于好项目,例如常熟规定每亩投资密度不得少于30万美元。

四是政府补贴一部分,鼓励各乡镇翻建标准厂房,租给外商投资企业,一旦土地政策解冻,即可补办土地批租手续。

由于苏州人在土地问题上的灵活应用,直到现在苏州的招商引资尚未因土地问题而受到较大影响。

常熟外经贸局负责人还向我们透露了XX市解决招商引资工业用地的中长期计划:常熟现在招商引资用地每年需1.5-2万亩,国家每年下达的土地控制指标远远不能满足招商引资需要,且控制越来越严格。

为此,常熟打算用10年时间在所辖区域建造52个农居点(目前每个区先建一个试点),腾出来的农民的宅基地、自留地约有20万亩。

20万亩土地可供常熟10-15年的招商用地(常熟近几年批准的土地指标4000亩/年,实际需要10000-15000亩)。

按照常熟目前投资密度控制指标计算,20万亩地可容600亿美元在常熟落户。

(三)努力营造境外投资者生活居住环境。

苏州现有3万余境外投资者常年居住。

苏州在改善投资环境过程中,十分注意营造境外投资者生活居住“小环境”。

苏州新区是日本投资聚集的区域,为了能让日本投资者适应新区生活,新区投资建立“日本一条街”。

街上有适合日本人生活习惯的料理、酒吧、kv 服务项目,服务员用日语为客人服务。

小街让日本投资者感受到了亲切。

昆山是台湾投资聚集地,于是昆山便投台商所好,在昆山建起“台湾一条街”,街道两旁有近50家台湾人开的各种饮食店——永和豆浆、台南小吃、台式风格的咖啡馆、茶艺馆等。

XX市外经贸局告诉我们,XX市妇联也积极介入招商引资工作,妇联每年都组织在苏州居住的“洋太太”进社区服务。

昆山台协有个太太俱乐部,会员100余人,多是40岁以上的台湾太太,她们开展亲子联谊、烹饪、绘画活动,到敬老院做义工,帮老人剪指甲、教他们做保健操。

苏州为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投资者正在渐渐融入苏州的社会生活。

据统计,苏州现在有4处外国人公寓,2家外资医院,还有5家外资学校,其中包括台商子弟学校、国际语言学校。

亲商、安商、富商是为了招商。

正是由于这些让
投资者满意的“小环境”,才不断引来投资者在苏州驻足,才使得在那里的投资者安居乐业。

(四)招商引资“蚂蝗”精神。

苏州在招商引资上透露出强烈的韧性。

一旦看中项目,便叮牢、粘牢、咬牢,直至成功。

去年,苏州与上海都在争取投资超过10亿美元的德国著名芯片商英飞凌项目。

苏州在得知英飞凌项目负责人要回德国开董事会进行决定的消息后,苏州事先将土地证、批准证书、营业执照做好,派人跟到德国,等在会场的外面,随时回答德方提出的有关问题。

正是这种“蚂蝗”精神,使这个项目最终落实到苏州。

落户在苏州的每一个大项目,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去年,苏州新批投资总额1亿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资项目有26个,投资总额高达69.88亿美元。

(五)扎扎实实地抓好招商引资基础性工作。

一是建立一支过硬的招商队伍。

苏州目前有专业招商人员近700人,其中仅常熟就有150人左右的招商队伍,平均每个乡镇有招商人员10人左右。

这些招商人员一般都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商谈项目。

为提高招商人员素质,苏州还经常举办一些招商引资培训班,每年都要选派一批人员到上海经贸学院进修。

二是多年来外商投资项目均由外经贸一个部门审批,这样就做到责任明确,避免了扯皮。

如遇会签项目,外经贸局盖章后,无需有关部门领导签字,而由有关部门责任处室盖章放行,加快了审批进度。

三是注重改善物流环境的建设。

苏州现有i产业企业近1500家,为了方便企业产品进出口,主动与上海“大通关”工程衔接,将虹桥、浦东机场保税仓库延伸到XX市区;吴江根据外资产业需要,在开发区内建立了优惠便捷的加工贸易联监管区;电力建设上,早在几年前就在常熟、太仓和泰州建造电厂。

现在苏州外商投资企业每周实行“停一开六”,外商投资企业生产上不缺电,生产经营秩序井然。

三、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一些打算
今年以来,我市利用外资克服了电力紧缺、土地冻结等经济调控所带来的种种不利因素,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招商引资取得了一定成绩。

上半年全市新批合同外资 14.24亿美元,实到外资5.7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8.90%和
58.45%。

但与苏州相比差距甚远。

XX市上半年合同外资和实际到位资金是
86.92亿美元和45.02亿美元,分别是XX市的6倍和8倍。

苏州归来后,大家分析差距,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一)进一步营造招商引资氛围。

一是振奋精神,坚定目标不动摇。

今年是第二轮翻番的第一年,今年的任务能否完成直接影响到翻番任务的落实。

尽管宏观环境非常严峻,但要像苏州那样:目标不变、信心不减、措施不松;二是加大宣传,增加杭州国际知名度。

要抓住“三个第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招商引资竞争力度。

在全市进一步营造“亲商、安商和富商”的氛围,增强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是招商主体的意识;三是提高效率,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

结合机关效能建设和满意不满意评选活动以及行政许可法的实施,进一步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减少审批程序和环节,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全过程、“一条龙”服务;四是增强责任,狠抓进度。

要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制,适时在媒体公布招商引资进度,增强责任感,加强督促,确保全市招商引资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活动。

一是项目招商与形象宣传相结合。

近几年来我市小分队招商、委托招商比较活跃。

在此基础上,还要赴境外进行较大规模的招商活动。

较大规模招商活动具有中长期效应。

从苏州经验来看,动员一定力量,结合招商引资主攻区域,集中出击,对城市功能、形象的推介和宣传,可以起到很好效果。

当前要抓好赴日招商活动,争取收到实效。

二是主攻日韩和拓展欧美相结合。

要围绕招商引资“三年翻番”目标,结合我市“东引台资、重攻日韩、拓展欧美”招商引资战略,制订招商规划,每年在境外组织一至二次较大规模的招商活动。

各区、县(市)和开发区也要主动走出去,了解动态、收集信息、加强调研,力争每年在境外举办一至二次有实效的招商活动。

三是招商和安商相结合。

要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市区XX县市领导班子联系重点投资项目和企业制度。

加强协调,确保项目的及时落户。

同时协助已落户的企业克服能源缺乏的困难,做好亲商服务,使企业能增资扩股,能“以外引外”。

四是要消除出国招商是“待遇”的观念。

现在还有部分县(市)区将分管领导出国招商当作一种待遇,规定一年一次或二年一次,从而失去了一些招商机会。

各级政府应当大力支持招商人员随项目随任务出访,不要以每年规定的出国次数限制招商人员出境谈项目。

(三)进一步推动“以民引外”步伐。

在目前土地、电等资源非常紧缺的情况下,“以民引外”的作用更加凸现。

一是引导企业、推出项目,进一步充实项目库内容,及时向外推出。

二是搭建平台,引导对接。

通过组织多种有效招商活动,引导民营企业走出去考察,了解国际资本特性,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多的接触机会,鼓励有意向的民营企业通过股权换技术、换市场,创造更大发展机会。

三是宣传典型,促进发展。

利用各种媒体,总结推广民营企业与国际资本对接成功事例,推动民营企业与时俱进,迈出大合作步伐。

四是当好参谋、搞好服务。

要进一步深入调查,了解情况,掌握动态,及时协调。

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精神,加强指导,利用多种措施推动以民引外工作的展开。

(四)进一步整合招商资源,构筑招商信息平台。

一是根据招商引资需求,要在今年完成我市工业6大门类的信息资料分析,有关土地、电力、供水、通讯、劳动力等投资要素成本信息资料分析;二是进一步健全站功能,与著名站合作,滚动播出招商引资信息,方便投资者了解杭州。

三是进一步探索项目的有效协调机制,使招商信息可以迅速传递,促进招商利益共享机制的形成,并防止项目流失和“撞车”;四是进一步发挥上海、北京、深圳、昆山、香港以及对日招商联络机构作用,加强信息交流,做好投资项目的牵线搭桥工作。

(五)进一步加强招商队伍的建设。

一是要确保招商引资人员的数量。

目前我市只有招商人员100余人,而苏州已达700余人。

外资任务的完成与招商人员的多少成一定的比例关系。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重视招商专职人员扩充,力争通过三年努力,使本地、本部门招商人员在数量上与招商引资目标一起翻一番。

二是提高招商队伍的质量。

各县(市)区要安排专项经费对招商引资人员进行培训,XX市准备与浙大等院校合作开展培训;要派专业招商人员到上海、苏州等地挂职,使他们在实践中提高招商技能。

三是要把招商队伍的建设列为外经贸工作考核内容。

鼓励招商单位进行招商人员管理机制创新,使人员有序流动,报酬逐步合理。

同时还要建立和培育中介招商队伍,逐步壮大我市专业招商队伍。

(六)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奖励制度。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考核。

对XX市市区,要逐步增加三产和新型服务业的考核权重;对各类开发区,
要逐步增加引进世界500强和国际知名大公司的考核权重;二是进一步完善外资考核奖励制度,坚持数量考核与质量考核相结合,根据招商引资的规模和质量确定不同等级的奖励;三是调整充实考核内容,将招商引资队伍建设、领导联系制度、重点项目推进制度、外商投资投诉、行政审批效率等,量化后列入招商引资考核内容,以此推动利用外资基础性工作建设。

更多相关文章
∙[考察报告]政府非税收入及其票据管理考察报告(2019年10月日)∙[考察报告]关于北京市医改工作的学习考察报告(2019年10月日)∙[考察报告]市政务微博平台建设考察报告(2019年10月日)
∙[考察报告]市粮食局关于小麦成熟期考察报告(2019年10月日)
∙[考察报告]县旅游局党政办等考察团赴巴厘岛学习考察报告(2019年10月日)
∙[考察报告]关于广东广西政协工作有关情况的学习考察报告(2019年10月日)
∙[考察报告]关于英国人才资源整体性开发的考察报告(2019年10月日)
∙[考察报告]广德县行政服务中心考察报告(2019年10月日)
(2019年10月日 y5543189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