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第一课时
活动一:激趣导入
生说自己喜欢的季节及其特点,师加以点拨。
我们看看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笔下的
四季是怎样的。
活动二:读文识字、把握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 .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全文总共有四段,每段的段意是什么?
活动三: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美。
1.生自由读课文。
2.小组读课文,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读。
其他同学及时做出评价。
活动四.体会四季之美,明确写作顺序
.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春天的美体现在哪里?作者写这一部分用了
怎样的写法?
生总结,汇报
作者认为春天最美的是黎明。
作者描写了春天黎明的动态变化,描绘出春天特有的特点,体现出春天的动态美。
2.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抓住了夏天哪些景物,体现出夏天怎样的特点。
生总结,汇报
3.读第三自然段,说说秋天的美体现
第一课时
活动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分别是什么?每个季节有什么特点?
活动二、提出要求,指导自学。
一、自学字词
二、初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出示课件3)
1.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全文总共有四段,每段的段意是什么?生总结、汇报
这篇文章描写了四季不同的美景。
作者抓住每个季节不同的美景进行描写
活动三、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美。
师进行朗读指导: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
这篇文章描写的是四季之美,表达的是作者对四季之美的喜爱之情。
因此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把这种喜爱的情感读出来。
我们要通过轻重读的变化、语速快慢的改变,来表达情感。
下面,我们读课文,看谁读得好。
活动四.体会四季之美,明确写作顺序
作者认为春天最美的是黎明。
作者描写了春天黎明的动态变化,描绘出春天特有的特点,体现出春天的动态美。
板书:春天----黎明(颜色的变化)
鱼肚白-----微微的红晕---红紫红紫的彩云
板书:夏天----夜晚(萤火虫的动态)
夏夜萤火虫----迷人
板书:秋天---黄昏(鸟儿们的动态)
乌鸦归巢成群大雁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板书:冬天早晨----落雪----闲逸
师总结:分析课文,我们发现,作者笔下的四季和我们常接触到的描写四季的文章不同。
作者在描写四季之美的时候,只是抓住
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
第三段(10-13):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们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
第四段(14):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
活动三、研学课文
学习第一段(1-4)
作者在这四个自然段里描写了去“鸟的天堂”前傍晚的景色。
请把有关句子划下来。
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
学习第二段(5-9)
1、学生朗读5-9段
2、师:作者在一个宁静的黄昏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
第5-9段写的是作者第一次到“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
作者主要描写了什么?
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树叶:伸到水面上绿得可爱不留一
点缝隙绿得耀眼
树干:看不出主
干枝干不可计数
树枝:枝上生根有些树枝垂到水面
树根: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木桩
6、学生朗读第8自然段,认真体会作者如何展现大榕树的生命力。
体会:迫不及待
体会:自豪感物?从这些景物描写,我们看到了怎样的黄昏景象?
太阳灿烂的红霞白茫茫的水平静的船优美的桨声——宁静的黄昏
师:作者描写景物,既描写了它们的颜色,如:红霞、白水,又描写了它们的声音,如:桨声很有规律像是音乐,既有静态描写,如:天边的红霞,又有动态描写,如:船在水面上移动,桨在水中划。
在宁静的氛围里,这些动态的描写更令人觉得环境是多么的宁静。
3、师:请把描写大榕树的有关句子划下来,并用自己的话描述。
4、作者主要描写了大榕树的什么。
5、作者主要突出了大榕树的什么特点?特点:
①大——只有一株,但枝干无数
②茂盛——树叶不留一点缝隙
③绿——绿得耀眼
注意: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
师:这一句中写树叶的颜色:“那么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绿得耀眼,说明了树叶的什么?
7、师:这棵茂盛的大榕树,朋友说它是“鸟的天堂”,为什么呀?
师:那么,作者有没有见到鸟?
师:作者是怎么写的?
8、师:这是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的经历。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复述这部分的内容。
9、师:“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
这是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第一次印象。
我们可以想象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4、师: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