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个体心理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20年代个体心理学引起全世界许多人的注 意。
192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
1932长岛大学医学心理学教授
1934年国际个体心理学学刊并定居美国, 在世界各地做演讲演讲。
1937.5.28,心脏病突发而死于苏格兰亚伯 丁市的街道上。
正像他在早期为克服自卑感而战斗一 样,阿德勒将他的专业生涯贡献给了追赶 并力图超越弗洛伊德的努力中。经过努力 攀登,最终摆脱了弗洛伊德的束缚。
国译,1960 《神经症问题》1932,1964
个体心理学的基本思想
“Individual”的拉丁文原意是指人的不可分割性,这也是阿 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强调的基本前提——
人是一个为了共同目的而主动合作的整体。
反对弗洛伊德的生物本能论,强调个体的整体性、能动性、 目的性。
主要理论观点
1 人格动力—追求优越、自卑和补偿
它决定一个人要学什么、怎样行动、怎样 思维,有哪些经验要渗入他的人格之中。 和生活风格无关的经验被抹煞,被抵制, 被压抑。
每个人有他自己的生活风格;没有两个人 的生活风格是一样的。生活风格是由创造 性自我发展、建立起来的。
早在儿童时期四五岁时就形成了,而出生 后的头几年对成年后的人格形成是绝对重 要,快6岁时候,儿童就形成了一套完整而 牢固的行为模式。
一点点加高鼻子 即使在夏天也不穿短袖衫 对动物充满仁爱 他对别人的手指着迷 午夜飞车 对长桌特别感兴趣 爱上“嫡亲外甥女”
2、在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体的价 值。(正确的方式)
‪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 马克思:“为绝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而奋斗”, ‪ 罗素:"集中精力于实现伟大的、非个人的希
狮子笼前的三个小孩——生活风格
450x450 24k jpg
阿德勒根据个体社会兴趣的程度不同描述 了4种主要的生活风格:
①支配- 统治型(dominant-ruling) ②索取型(getting type) ③回避型(avoiding type)
④社会利益型(social useful type)
他是家里六个孩子中的老三,上面有一个哥哥和 一个姐姐。
哥哥西格蒙特健壮聪颖
小阿德勒瘦弱多病
他的童年是不幸的,他幼年患病,身体虚弱,身材 矮小,其貌不扬,在哥哥的阴影下度过的。
四岁才学会走路,在体育运动和室外游戏时总是落 后于哥哥和其他玩伴,
五岁患严重肺炎,
还有两次差点被卡车撞死。
他因此得到了妈妈的特殊照顾,然而这在他的弟 弟出生后就结束了。
崛 起
组建自由精神分析研究会 1912年改名为“个体心理学会” 一战期间,阿德勒作为医生到奥地利军队
服务
1920年后任教于维也纳教育学院,并在学校系统 中组织儿童指导临床活动,成立儿童指导中心, 指导儿童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种种问题首创之举 国 际声誉。
这个工作完成得很出色,以致有人认为维也纳地 区在1921-1934年间青少年犯罪记录明显下降与 之有关。
阿德勒把补偿作用从生理学推广到心理学, 儿童与成人相比,显得虚弱无能,受自卑 感的刺激,会产生获得能力的强烈愿望, 从而克服自卑感,达到优越的目标。
自卑的双重作用
积极作用
积极的驱力
消极作用
阻碍个人成长, 不利于身心健康
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个体的激励因素, 对个人社会都有利,能导致人格的改善, 但是,过度的自卑会使个体产生自卑情结, 体验无助感,心灰意冷,起不到激励个体 行动的效果。
追求优越的两种方式
1、追求个人优越(错误的方式) ‪ 一个人一心只追求自己的优越而忽视其他
人和社会的需要。这种人言过其实,骄傲 自大、自以为是。他们缺乏社会兴趣,令 人讨厌。(优越情结) ‪ 伪君子:有意或无意地披着关心社会的外 衣,掩盖自我中心之实。 ‪ 个人成就不等于心理健康
希特勒性格特征分析
阿德勒指出了三种影响不良生活风格形成的因素:
①生理自卑:可能激起积极的补偿(努力)或 过度补偿,但也可能导致不健康的自卑情绪,被 自卑感所压倒,一点也不追求成就,一事无成。
②溺爱或姑息:父母过分宠爱儿童,过多满足 儿童的需要,这种儿童是家庭的中心,长大后变 得自私自利,缺乏社会兴趣。
③忽视:父母和成人无视儿童的愿望,缺乏必 要的关注,使儿童感到自己毫无价值,也引起他 们的愤怒,并使他们以怀疑的眼光看待别人。
超补偿
德摩斯梯尼(前384-前322年),古雅典 雄辩家。天生口吃,嗓音微弱、爱耸肩的 他。为了改进发音,他把小石子含在嘴里 朗读,迎着大风和波涛 讲话;为了去掉气短的毛病,他
一边在陡峭的山路上攀登,一边
吟诗;他在家里对着大镜子起早
贪黑地练习演说 ;为了改掉说话
耸肩的坏习惯,他在头顶上 悬
一柄剑……
自卑是个体对自身缺憾的觉知,正是基于 这种觉知,个体才会诉诸种种补偿活动以 抗争自己的不完美
阿德勒认为,自卑感的主要表现就是 对缺陷的补偿,人有时甚至会得到过 分的补偿。
补偿
电视连续剧《暗算》是一 部反映反间谍部门无线电 侦听与密码破译的故事。
阿炳是个盲人,他的神奇 之处在于,凭耳朵他就能 知道打架的是一大一小两 只母狗,全部特工一个月 才找到敌人电台2个,他1 人就找到80多个。
1910年阿德勒Fra Baidu bibliotek任命为小组的首任主席。
但是,阿德勒和弗洛伊德之间却从来没有建立过亲 密的关系。最终,在1911年与弗洛伊德产生分歧, 阿德勒不赞同弗洛伊德在人格发展中的泛性论而强 调社会因素引起弗洛伊德的不满。
决裂
1907《器官自卑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 1911 三篇反对精神分析性倾向 辞职 退出
阿德勒是个有音乐天赋的人,当他有机会选择学 习音乐,进行艺术深造时,他却坚持幼时的理想, 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并于1895年取得医 学博士学位,成为内科和眼科医生。
大学 1888年考入名校维也纳大学医学院 1895年获医学博士 医学实践 1897与俄国留学生蒂诺菲佳娃娜结婚
1899年,阿德勒在维也纳自己开了一家眼科诊所, 之后改成内科诊所,后来转向精神病学。
阿德勒认为个体追求优越的欲望来自于自 卑,把自卑与补偿看做是追求优越的动力 根源。他早期强调自卑感源自生理缺陷或 功能不足,但他对自卑与补偿的本质的看 法经历了扩展和修正的过程。
自卑感起始于幼儿期的无能感。还来源于 个体真实的或想象的身体缺陷,例如身材 矮小、面貌丑陋等器官自卑。
自卑
“每个人都 是被上帝 咬过一口 的苹果”
思考:
为什么阿德 勒的理论体 系叫做个体 心理学?
阿德勒的人格理论
生平事略 理论观点 理论评价
Alfred Adler 简介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是奥地利著名 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
他1870年2月17日出生于维也纳郊区的一个中产 阶级犹太商人家庭。
自卑情结:问题出现,个体对此无法适应 或无法应对,并强调自己确信无法解决。
神经症患者就是要限制自己的活动范围
自卑感是正常的,摆脱自卑感,以直接、 现实、有效的途径—改善处境。
自卑感---形成两种不同的人生路径
建设性的生活方式
心理健康
自卑感
追求优越以获得完善 追求个人的优越
破坏性的生活方式
神经症
自卑感人皆有之,是人所共有的,没有自 卑感,就不会有补偿,儿童对自卑感的对 抗称为“补偿作用”。个体在向上意志的 驱动下,会发愤图强,力争上游,取得成 就。个体在成功后,就会产生优越感,但 是在他人的成就面前,他会再一次产生自 卑感,在努力去取得新成就,如此循环, 永无止境。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 京,著名小说家。1967 年毕业于清华附中。 1969年到陕西插队。21 岁因病致瘫,转回北京。 曾一度悲观萎靡,后走出 了残疾带来的阴影。他的 著名散文《我与地坛》鼓 励了无数的人。“爱读史 铁生的作品是因为他那浸 着血泪的对人生的深刻思 考和心灵的终极关怀。”
阿德勒认为,寻求优越是人格发展的总目 标,人人都有一种“权力意志 ”或“向上 驱力”。自卑是个体奋斗的起始原因,卓 越则是个体追求的终极目的。人生的主旋 律就是自卑及其超越。
追求优越是生活中的基本事实,它并非企 图要比别人更好,也不是一种傲慢或跋扈 的倾向,或对自己的能力与成就洋洋得意, 而是指朝向完美(perfection)的驱力。
在他的病人中,他遇到不少富有创造技巧的艺术家 心理病患。治疗过程中,他发现这些人常常是在克 服童年时身体上的弱点和意外事故的基础上,发展 了他们的杰出才能。这引起了阿德勒对于身体缺陷 和自我发展的深思,也是个体心理学最初的思路来 源。
1902年,阿德勒对弗洛伊德的生物学观点很感兴 趣,读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后,向当地报纸 进行反击、捍卫了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弗洛伊德 因此邀请阿德勒出席他的小组讨论会。
弗洛伊德对一个为阿德勒之死感到难过的人说了这 样的话:
我不明白你为何为阿德勒感到痛惜。对一个从维也 纳郊区走出来的犹太男孩来说,死在阿伯丁这本身 就是一个惊人的经历,也证明他已经出人头地了。 对于他为反对精神分析而做的努力,这个世界的确 给予他丰厚的奖赏.
主要著作
《论神经症性格》1914,1974 《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1917 《理解人类本性》1918,1957 《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1919,1971 《生活的科学》1927,1969,中译本为傅任敢译,1936 《生活对你应有的意义》1932,中译本名为《自卑与超越》,黄光
2 人格类型—生活风格、社会兴趣
3 人格评鉴—出生顺序、早期 记忆、梦的分析
追求优越(striving for superiority)
追求优越是阿德勒人格理论的核心。 阿德勒相信人类的行为是以社会文化而非
生物学为取向的。追求优越是人们行为的 根本动力。
优越感包含完美的发展、成就、满足和自 我实现。
理论局限
1、阿德勒强调的补偿作用,较多重视 生理组织方面,而忽视社会文化各方 面的影响。
2、并非所有有缺陷的人都能得到积极 的补偿。
3、阿德勒的补偿作用乃为反抗自卑感 而来,解释太过消极,忽略了人尚有 积极的支配欲(maslow)。
生活风格理论
阿德勒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追求优越的独特 方式,这称为“生活风格(stye of life)”, 生活风格是一个人在早期的生活道路上形 成和固定下来的行为模式,是战胜自卑和 追求优越的工具。分为健全的和错误的两 种。
阿德勒认为:促使人类作出行为的,是人 类对未来的期望(目标),而不是其过去的 经验。这种目标虽然是虚假的,经常是属 于潜意识的,它们却能使人类按照其期待, 作出各种行为。阿德勒把这种虚假的目标 之一称为“自我的理想”,个人能借之获 得优越感,并能维护自我尊严。
自卑(inferiority)与补偿(compensation)
他回忆说:“在我两岁之前,妈妈对我很宠爱, 但弟弟出生后,她的注意就转移了,我有一种被 遗弃的感觉。”
幼年的身体缺陷和不幸激发了他长大要做一名医
生的愿望。
阿德勒在学校被自卑感困扰,他成绩平平,有一 年他的数学非常糟糕,因此不得不重读这门课。 他的老师劝告他的父亲带他离开学校,跟鞋匠去 当学徒。但他的父亲坚定地鼓励了他,并对他说: “你不必相信任何事,除非是由你自己发现。” 这成为了阿德勒一生的原则。在那以后他发奋学 习,不久成为了全班数学最好的学生。
望,……,具备伟大灵魂的人,……心灵反映出 整个世界……"
他人为,能很好自我调节的人是通过增加 公众利益来报答他们对优越的寻求,激励 人们去寻求更大的成就,使人的心理得到 积极成长
相反,自我调节差的人,是通过损害他人 的利益来寻求他们对优越的追求的,因此 会形成一种“自尊情结”。变得骄傲,专 横,爱虚荣,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缺乏 社会兴趣,成为一个不受社会欢迎的人。
个体主义心理学(上)
讲课: 瞿洋林
1870-1937
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 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 代自我心理学之父;精神 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 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 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 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个 强调出生顺序在人格发展 中作用的心理学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