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初三语文中考重点课内文言文考前强化模拟训练:登泰山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
中考题目精选(1)
9、这段文字选自《登泰山记》,作者为,清代的派古文家。
(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是泰山夕照图,第二段是泰山日出图,前者写“静”,后者写“动”,动静相宜。
B.第二段写观日出,从日出前的风、雪、云写起,与上文“苍山负雪”相照应,章法严谨。
C.作者回头看西边山峰,由高向低俯视,“绛皓驳色”,显示了“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日出美景。
D.作者抓住日出时色彩变化的特点,以鲜明的色彩勾勒出了雄伟、壮丽的日出景象。
9. (2分,每空1分)姚鼐桐城
10.(3分)到达山顶,看到青山覆盖着白雪,雪光明亮亮地照亮南方的天空。
11.(3分)C
中考题目精选(2)
9、选文作者为,他是清代派古文家。
(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描绘的是泰山夕照图,第二段描绘的是泰山日出图。
B、第二段从日出前的风、雪、云写起,与上文“苍山负雪”相照应。
C、作者回头看西边山峰,由高向低俯视,“绛皓驳色”,显示了“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日出美景。
D、作者抓住日出时色彩变化的特点,以鲜明的色彩勾勒出了雄伟、壮丽的
日出景象。
9、(2分,每空1分)姚鼐桐城 10、(3分,得分点:既、及、
负、烛)到达山顶后,看到青山覆盖着白雪,雪光明亮亮地照亮南方的天空。
11、(3分)C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中考题目精选(3)
9. 选文的作者是朝的(人名)。
(2分)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
僻不当道,皆不及往。
11. 下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待日出时,由风、雪、云写起,与上文“苍山负雪”照应。
B.日出时,抓住色彩变化的特点,勾勒出一幅雄伟、壮丽的景象。
C.作者在日观亭看远古的石刻,许多都磨灭消失了。
D.在对泰山壮丽景色的描绘中,饱含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9.清姚鼐(2分)
10.那些僻远不在路旁的石刻,都来不及去看了。
(3分,关键词“当”、“及”)11.C(3分)
中考题目精选(4)
9.选文出自《》,作者是朝著名古文家。
(3分)
10.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11.下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描写了太阳将出时的景色,为喷薄欲出的太阳蓄势。
B.“正赤如丹……动摇承之。
”通过描摹色彩,把太阳跃动而雄浑的形象表现得气势磅礴。
C.“皆若偻”运用比喻,写出西南诸峰的特点,更显日观峰的雄峻,形象而生动。
D.选文依次描写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不同景色,展示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动人景象。
9、《登泰山记》清姚鼐(3分)
10、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
(关键词:极天、异、须臾)(3分)
11、C(2分)
中考题目精选(5)
9、本文作者是_____代(朝代)桐城派古文家_______。
(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3分)
A、第1段写了观日出所看到的壮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
爱之情;
B、“大风扬积雪击面”交代了作者登泰山的季节是在冬季;
C、“稍见云中白若樗数十立者,山也。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衬托出入日观峰的高大雄伟;
D、“皆不及往”是指作者来不及去参观泰山上的建筑群、石刻等古迹。
9.清(1分)姚鼐(1分)
10.天边云彩上有一线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
(3分)
誓11.D(3分)
登泰山记(节选)
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②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
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中考题目精选(6)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写长途跋涉用笔精简,而作者渴望一览泰山之情却蕴含其中。
B.作者选择与古人不一样的登山路线,是为了寻找真正的天门。
C.“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仅一句,就写出了登山途中的艰险。
D.作者运用拟人和比喻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壮丽的山顶晚景图。
9.清姚鼐(2分)
10.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3分)11.B(3分)
登泰山记(节选)
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②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
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中考题目精选(7)
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写从京师到泰山长途跋涉的历程。
B.第②段写登山过程,描绘山顶壮丽景色。
C.“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写出登山的乏味。
D.“半山居雾若带然”形象地写出云雾的情状。
9.(2分)清代(1分)姚鼐(1分)
10.(3分)古时候叫东谷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地方。
11.(3分)C
中考题目精选(8)
8.《登泰山记》的作者是(朝代)的(人名)。
(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10.下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第①句交代了“我”和友人静待日出。
B.第②③句叙写太阳未出时的冬日景象。
C.第④⑤句表现日出过程中的蓬勃气势。
D.第⑥句写日观以西峰都沐浴在阳光中。
8.(2分)清(1分)姚鼐(1分)
9.(3分)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
10.(3分)D
登泰山记(节选)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①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②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③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④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⑤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⑥
中考题目精选(9)
8、选文作者是清朝__________派古文家____________(人名)。
(2分)
9、联系上下文,“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一句作者描述“山”的视角是()(3分)
A.平视 B.仰视 C.侧视 D.俯视
10、根据文意,下列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选文起笔交代戊申那天天气阴晦,五更时分,作者与友人在日观亭坐候日出的情景。
B.“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生动展现了日出前风扬积雪,云雾弥漫的环境和气势。
C.选文第⑥句,作者写回视西峰“而皆若偻”,令人联想到杜甫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选文主要通过日出前后云霞色彩的鲜明变化,勾勒出日出的雄伟、壮丽景象。
6.桐城姚鼐(2分)
7.D (3 分)
8. A (3 分)
登泰山记(节选)
①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②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中考题目精选(10)
8.选文是清代著名派文学家(人名)的作品。
(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分)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10.选文第②段内容是:(3分)
8 桐城派姚鼐
9 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10我(与子颖)在日观亭观看到日出前后的美丽景色。
登泰山记(节选)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中考题目精选(11)
8.(1)本文的作者是(朝代)桐城派的古文家(人名)。
(2分)(2)东岳泰山为我国“五岳”之首,下列不属于其他四岳的是()(2分)A.南岳衡山 B.西岳华山 C.北岳恒山 D.中岳黄山
9.选文主要写了。
选文中能表明冬季特征的句子有:(1)
(2)(4分)
8.(1)清(1分)姚鼐(1分)(2)D(2分)
9.登泰山经过及到达山顶所见景色(2分)
(1)道中迷雾冰滑(1分)(2)苍山负雪(1分)
登泰山记(节选)
姚鼐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中考题目精选(12)
9. 姚鼐,代文学家。
泰山,即(姓名)在《望岳》中吟咏的“岱宗”。
(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11.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登泰山可以从中谷起步,也可以沿东谷进入。
B.作者所经过的天门并非古人口中所称的天门。
C.登山时沿途风雪交加,石阶湿滑,非常艰险。
D. 作者大致是在黄昏时分终于攀上了泰山之巅。
9.清(1分)杜甫(1分)
10.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3分,一句1分,关键字:及、既、负、烛)
11.C(3分)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中考题目精选(13)
8. 上文作者 (人名)是(朝代)桐城派古文家。
(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10.下列判断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上文加点的“其”和“之”所指代的对象一样。
B.作者登山没有经过东谷,而是沿中谷直走到山顶。
C.“磴几不可登”的“几”读“jī”,意思是“石阶”。
D.作者不避艰险登山是为饱览雪中泰山的瑰丽奇观。
8.姚鼐、清朝(2分)
9.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山崖,人们都叫它天门。
(3分)
10.D(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