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的叙事策略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05
《人生第一次》是由央视网出品的12集系列人文纪录片。
纪录片以“蹲守拍摄”的方式讲述了出生、求学、上班、告别等12个人生切面,生动勾勒了中国人不同的生活场景。
作为人文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从不回避沉重主题,而是坚持用乐观的视角记录人物的“温柔”故事,力求激发观众对人生维度和社会生存的深度思考。
《人生第一次》中充溢着中国人的文化共鸣,探究其叙事策略有助于文化自信的树立及传播。
一、叙事特征
1.叙事视角。
托多罗夫(TzvetanTodorov )的叙事理论将叙事视角分为了内视角与外视角,并对叙述者的人称进行了分类。
热奈特(GérardGenette )在此基础上将叙事视角进一步分为无聚焦视角(上帝视角)、内聚焦视角与外聚焦视角。
他认为,聚焦并不像摄影那样直接,而是叙事的眼睛,把观众与影片连接在一起。
纪录片《人生第一次》主要采用参与式观察的视角,试图为观众呈现更为个体、真实的经历感受,从而促进对纪录片内质的理解。
碎片化叙事视角与全知视角也在片中多次使用。
参与式视角的使用主要表现为创作者在拍摄过程中,采用了近似田野观察的形式拍摄,在观察中体验,同时进行采访。
尤其是在单元集《买房》中,摄影师在拍摄准备买房的主人公时深受触动,一边拍摄主人公,一边与主人公互动。
于是导演便把摄像机对准摄影师,令摄影师从拍摄者转变为被访者,参与纪录片的叙述中。
碎片化的叙事视角主要体现在一个完整的故事可以被拆分为碎片化的故事片段,进而在一个单元集中用特殊的方式重构。
这个视角在整部纪录片中使用多次,例如第一集《出生》记录了多个家庭生产的过程以及不同家庭对新生儿的迎接状态。
创作者将这些故事打散,重新进行模块式组合,共同完成一个“大的故事”。
全知视角的使用主要表现在用客观公正的角度叙述故事,画外音的形式让碎片般的故事段落立体地集合、组织、建构,进而将整个故事完整清晰地呈现出来。
例如在《上学》这一篇章中,通过全知视角将幼儿园小朋友的日常状态一一展现出来。
2.叙事语言。
在纪录片向观众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叙事语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叙事语言由声调语言和视觉语言交织而成。
其中,声调语言是听觉信息的
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的叙事策略分析
□郑艺晗
【摘
要】人文纪录片《人生第一次》自播出以来受到了广泛关注,探讨其叙事策略与文化认同建构
有助于人文纪录片的创新。
《人生第一次》采用参与式视角、碎片化视角及全知视角讲述了中国人从出生到告别的12个“第一次”,并通过丰富的画面语言与声音语言呈现了极富意蕴的平凡人的一生,完成了自由对话场域的建立。
选题的时代特征与时代价值、纪录片本身引发的民族精神共鸣以及诗性内涵引起了受众的文化共鸣,进一步增进了人们的文化认同。
【关键词】叙事视角叙事语言叙事表达文化认同
科技纪录片通过拍摄记录真实的场景、人物和事件来呈现事实和观点,或近或远地勾勒着地理空间,或详或略地描绘着现实社会。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移动化终端普及,纪录片逐渐从“大屏”走向“小屏”,“小众”走向“大众”。
因此,纪录片需要兼顾创新表达与现实观照。
这要求创作者调整叙事特征与叙事策略,不仅要使纪录片契合现代人多元化、复杂性、快节奏、碎片化的生活特性,更要思考纪录片的文化认同建构,将影片背后的深刻内涵更好地传播给大众。
18
2024.05传送,视觉语言是画面等视觉信息的表达。
这两点使纪录片能够向观众准确地传达导演的想法和纪录片人物的情感,并令观众沉浸地进入纪录片呈现的世界,进而受到启示。
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的画面语言主要是通过镜头组合呈现,利用远景和空镜传达背景信息,营造整体情绪氛围。
例如在《养老》中,拍摄老人离开家去往养老院之后的家中环境,通过空镜与观众进行情感交流。
拍摄者还运用大量的特写镜头,刻画主人公的生活细节,真实还原主人公的生活样貌。
纪录片通过特写镜头的重复出现,建立起与观众的情感纽带。
片中还多次运用色彩和光线来呈现时间流逝。
例如在《长大》中,纪录片使用大量自然色系的色彩光线,将观众代入田野中,营造诗的意境。
在单元集的最后,纪录片配以主人公小锁的诗:“闭上眼睛的时候:我看到了绿色的风,它扶绿了山林树木,烫金了我的小牛,亲吻了家里的白墙,染黄了阿爹的苞谷,但我不会把风变色的秘密告诉你。
”每一句话都配以浪漫主义色彩的画面。
小锁诗中的色彩又梦幻般地在镜头中的拍摄物身上实现,意蕴深长。
纪录片《人生第一次》运用了丰富的画面语言来传达故事的情感和信息。
通过景别与镜头的运用、特写镜头的刻画和色彩光线的运用,将观众代入故事中,与主人公共同体验纪录片所呈现的真实世界,达到深入观众心灵的效果。
《人生第一次》运用了多种声音语言,包括同期声、解说词、背景音乐和音乐音响。
这些声音穿插在不同的故事情节中。
每一集的开头以嘉宾讲述引入,挑选的嘉宾通常是家喻户晓的演员。
演员的成名角色或人生经历通常能与片中的故事主人公形成情感共鸣,进一步增强观众对纪录片的代入感。
解说词的作用也非常重要。
在《人生第一次》中,解说词在补充镜头展示的画面和故事上起到了重要的叙事作用。
它拓宽了观众的视角,增强了故事的纵深感,升华主旨。
此外,解说词贯穿于各个故事段落之间,推动情节的发展,平滑过渡情节内容,更加通畅地呈现纪录片的完整内容,达到更为和谐的沟通效果。
二、叙事表达
1.自由对话场域。
《人生第一次》以12个分集将人一生的各个阶段进行划分,呈现在不同的环境中。
尽管这些故事似乎只是处于人生主题下的平行时空,最后却能在成片中完整地勾连在一起,成为一个新集
体。
这种多结构立体交叉的对话源于复调理论,即利用核心主题串联起各自独立的故事,进而更为清晰地传达影像意涵。
对话是复调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人生第一次》中,人们可以看到导演组与主人公之间大量的对话以及主人公之间的访谈式对话。
片尾曲《推开世界的门》通过音乐串起了整个单元集的情绪,进而将“大故事”融合为一体。
“推门”这个身体语言与主人公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美好、困惑、不解和挣扎形成呼应。
主人公的探索过程与“世界的门”形成了一种隐性的对话。
在人文纪录片领域,人们需要影像艺术作为指引,在凡俗世间找寻存在于大众身边的人文关怀与精神价值。
除了纪录片单元集本身的内部对话以外,《人生第一次》还构筑了一个多边对话的自由场域,让不同身份背景、社会阶层的人能够在同一镜头下尽情地挥洒情绪。
如《上学》《长大》两集分别将目光锁定在城市与乡村孩子的人生轨迹上,在客观记录城乡差异的同时,为沿海城市和西南农村的孩子们搭建了共同的话语平台。
有学者认为,人文关怀关注的焦点在于揭示人的自由尊严、探索人的价值和追求人文精神。
纪录片欲体现人文关怀,需要将视角落点放在生命观上,并在此基础上尊重片中人物,尽力对人物的内心想法作深层次探索。
《人生第一次》蹲守式的摄制手法象征着一种平视、朴实的创作视角。
镜头始终朝向认真生活、真实鲜活的“小人物们”,记录他们人生的各个方面,记录他们在生命旅途中平衡、抗争、灿烂生活的珍贵片段,将中国人对待生命的温良与坚韧不拔的人文内核呈现得淋漓尽致。
《人生第一次》对个体命运的聚焦与串联叙事,将传播逻辑由个体关怀渗透至更广大格局上的、集体的社会关怀,引起观者的反思与共鸣。
短短12个故事,蕴含的其实是人们对待生命体验时的希望与理想。
透过纪录片这面镜子,观众所看到的正是影片人物与自己所处时代相呼应的景象。
这种对话在纪录片之外的场域中重新形成,再次促生了纪录片与观众之间的情感对话。
2.隐喻表达。
《人生第一次》中运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
纪录片常常将特写镜头作为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来突显纪录片人物真实的心理体验。
贝拉·巴拉兹认为特写镜头能够拉近观众与事件的距离,并且能够超越物理空间进入精神领域。
与其他镜头语言相比,特写镜头在刻画人物细节上更具优势,能够增强观众的视觉冲击与情感共鸣,进而诠释故事的深厚意涵,映射人物的隐性情感变化。
例如《长大》这集里,在主人
19
2024.05
公为母亲朗读诗歌时,特写镜头将台灯光线收束在写字台和主人公脸上,暗调背景突显了人物的面部状态。
在两分半钟的时间里,特写镜头轮换于人物面部与手机屏幕之间。
主人公刚接通母亲视频时,表情充满欢喜;主人公因思念亲人难过时,努力压抑情绪,眼圈红了;母亲表达歉意时,主人公克制不住自己内心暗涌的情感,流下眼泪。
主人公想为母亲每周读诗时,虽心潮起伏,但特写镜头下展现出另一层微妙的表情:经历情感宣泄后的宁静。
特写镜头带出了人物内敛压抑的个性与觅求情感宣泄出口之间的矛盾、抗争的过程。
这些过程的变换是无声而平缓自然的。
除了人物特写,纪录片还运用了很多物体或环境的特写镜头。
这些特写镜头在抒发人文纪录片与主人公自身意蕴的同时,也细致地刻画了不同中国人的真实生活状态。
这种特写镜头的运用兼具中国传统美学中对“意境”的追求,构建了纪录片所传达的人文精神,引发观众深入思考和互动。
三、文化认同建构
1.时代特征与时代价值。
《人生第一次》不仅在选题上新颖吸睛,更体现出人文关怀。
《人生第一次》的主题来自每个人重要的人生节点,而这12个节点正聚焦了当代社会的不同问题构面,包括家庭教育、留守儿童、婚恋习俗、脱贫攻坚、养老方式等。
每一个主题都是当今社会正热议的话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每个人生节点,个体该如何选择、探索?对于不同的群体,群体之外的人又该如何尊重、正视?这些问题都反映了纪录片对于时代价值的追索和思考。
2.中国人的中国故事。
对于人文纪录片来说,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它们的使命是通过解读个体,反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触动观众反思各类联结,引导正向价值观念,进而推动社会积极发展。
《人生第一次》将中国大众的生活、人生价值态度、情感体验以12个切面缩放式道来,客观、平等地展露他们的日常,平实地将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不懈追求呈现出来,大道至简,平淡而有意义。
在不同群体和个体之间,观众可以清晰自然地感知中国传统伦理观念和生活信念的呈现。
《人生第一次》探索温情故事中的非凡意义,深厚的民族精神内核通过有力的影像叙事平和地呈现出来,以情动情,以情传情,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传播民族精神,树立独特的民族形象。
3.诗性内涵。
在《人生第一次》对平凡人、平凡生活
的记录中,朴实的生活状态所透露出的诗性内涵恰恰符合了人们常说的“中国人的浪漫”。
例如在《长大》中,孩子们的诗同自然相拥;《退休》中,患有眼疾的老人与老伴相濡以沫,夫妻俩每天背着书包、手牵手一块去上老年大学,一个学诗,一个学书法。
他们手拉手蹒跚过马路的背影传达出生活的诗意,激起观众情感与心灵的互动。
而在声音语言上,每当讲述人话音落下,富有哲思意味的旁白总会适时地升华主题,并给人以余味隽永的深思。
例如整部纪录片首尾两集的结束语,分别以“人生初见,春和景明”和“平淡而有意义,此生安矣”来点题。
纪录片用轻快明媚的叙事语调和风雅浪漫的风格,陈述生命的初见与离别,进而阐释向死而生的终极命题。
这样的视听语言是永恒的,在平淡中体现着不同层面的文化认同。
四、结语
人文纪录片《人生第一次》通过蹲守的拍摄方式,以平视的视角叙述着普通人平凡的一生,通过丰富精致且细腻的叙事语言,为纪录片本身、观众提供了自由的对话场域与思考空间,隐喻表达充满了意蕴。
其背后展现出的人文精神与情感共鸣,为人文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实践参考。
文学性与生活性的紧密交织,为纪录片提供了深入解读社会样本的可能,唤回了观众的群体社会记忆,建构了文化认同。
这种文化认同背后的文化自信,或许恰恰可以成为中国文化在国际视野下跨文化传播活动中的新叙事表达。
■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
【参考文献】
[1]秦殊文.纪录片《人生第一次》叙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1;[2]秦瑞瑜.人文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的叙事研究[D].塔里木大学,2021;[3]胡佳.复调循环的视域融合——解读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的阐释策略和人文价值[J].电影评介,2020(21):86-89;[4]薛倩.人文纪录片的文学底蕴与诗性内涵——以《人生第一次》为例[J].中国电视,2020(09):109-112;[5]邓惟佳,陆卉.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跨文化书写中的人文关怀[J].四川戏剧,2016(12):25-28;[6]王庆福,黎小锋.电视纪录片创作[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7]段君奕.浅析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的创作与表达[J].电影文学,2020(17):111-113.[8]王丹彤.法国纪录片《人类》的叙事艺术与人文关怀[J].中国电视,2019(11):21;[9]陈宏.中国精神:在平凡人的平凡生活里——《人生第一次》观后[J].教育传媒研究,2020(06):82-83;[10]高杰.时代主题·民族精神·文化认同——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的传播策略探析[J].中州大学学报,2020,37(04):88-91.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