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铝生产工艺流程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铝生产工艺流程图
流程仿真技术原理
根据工艺过程所涉及到的基础物性数据,引用或创建特定的物性包,建立生产过程中的单元设备的数学模型和单元设备之间的模型,从而完成完整描述实际生产过程系统的数学模型[6,7]。

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对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模型进行联列求解。

通过装置的稳态和动态模型,进行不同方案和工艺条件的分析,为新工艺的规划、研究开发和技术可靠性进行分析,为生产实际提供优化操作指导。

在动态模拟中,还可以通过不同控制策
略的比较,对生产过程进行优化控制[5]。

生产过程的数学模型通常为一大型非线性代数方程组,过程模拟实质就是通过求解该非线性方程组来预测在一定工艺条件下生产过程的性能。

常用
的求解方法主要有序贯模块法、联立方程法和联立模块法[3]。

氧化铝生产工艺
氧化铝的生产方法有酸法、碱法和热法。

目前氧化铝工业生产实际应用的是碱法。

碱法又包括拜耳法、烧结法及各种形式的联合法。

因拜耳法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流程相对简单,应用最广,所以主要介绍一下拜耳法的生产工艺。

所谓拜耳法是因为它是由K.J.bayer在1889-1892年提出而得名的。

拜耳法主要包括两个主要过程,一是Na2O与Al2O3摩尔比为1.8的铝酸钠在常温下,只要添加氢氧化铝作为晶种,不断搅拌,溶液种的Al2O3就可以呈氢氧化铝析出,直到其中Na2O:Al2O3的摩尔比提高到6为止,此即为铝酸钠溶液的晶种分解过程。

另一过程是已经析出了大部分氢氧化铝的溶液。

在加热时,又可以溶出铝土矿中的氧化铝水合物。

此即利用种分母液溶出铝土矿的过程。

交替使用这两个过程处理铝土矿,得到氢氧化铝产品,构成所谓拜耳法循环[8]。

拜耳法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如图1
所示。

氧化铝生产方法
上一篇/ 下一篇 2009-11-02 15:13:50
查看( 69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
从矿石提取氧化铝有多种方法,例如:拜耳法、碱石灰烧结法、拜耳-烧结联合法等。

拜耳法一直是生产氧化铝的主要方法,其产量约占全世界氧化铝总产量的95%左右。

70年代以来,对酸法的研究已有较大进展,但尚未在工业上应用。

1、拜耳法
系奥地利拜耳(K.J.Bayer)于1888年发明。

其原理是用苛性钠(NaOH)溶液加温溶出铝土矿中的氧化铝,得到铝酸钠溶液。

溶液与残渣(赤泥)分离后,降低温度,加入氢氧化铝作晶种,经长时间搅拌,铝酸钠分解析出氢氧化铝,洗净,并在950~1200℃温度下煅烧,便得氧化铝成品。

析出氢氧化铝后的溶液称为母液,蒸发浓缩后循环使用。

由于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和一水硬铝石的结晶构造不同,它们在苛性钠溶液中的溶解性能有很大差异,所以要提供不同的溶出条件,主要是不同的溶出温度。

三水铝石型铝土矿可在125~140℃下溶出,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则要在240~260℃并添加石灰(3~7%)的条件下溶出。

现代拜耳法的主要进展在于:①设备的大型化和连续操作;②生产过程的自动化;③节省能量,例如高压强化溶出和流态化焙烧;④生产砂状氧化铝以满足铝电解和烟气干式净化的需要。

拜耳法的优点主要是流程简单、投资省和能耗较低,最低者每吨氧化铝的能耗仅3×106千卡左右,碱耗一般为100公斤左右(以Na2CO3计)。

拜耳法生产的经济效果决定于铝土矿的质量,主要是矿石中的SiO2含量,通常以矿石的铝硅比,即矿石中的Al2O3与SiO2含量的重量比来表示。

因为在拜耳法的溶出过程中,SiO2转变成方钠石型的水合铝硅酸钠(Na2O·Al2O3·1.7SiO2·nH2O),随同赤泥排出。

矿石中每公斤SiO2大约要造成1公斤Al2O3和0.8公斤NaOH的损失。

铝土矿的铝硅比越低,拜耳法的经济效果越差。

直到70年代后期,拜耳法所处理的铝土矿的铝硅比均大于7~8。

由于高品位三水铝石型铝土矿资源逐渐减少,如何利用其他类型的低品位铝矿资源和节能新工艺等问题,已是研究、开发的重要方向。

2、碱石灰烧结法
适用于处理高硅的铝土矿,将铝土矿、碳酸钠和石灰按一定比例混合配料,在回转窑内烧结成由铝酸钠(Na2O·Al2O3)、铁酸钠(Na2O·Fe2O3、原硅酸钙(2CaO·SiO2)和钛酸钠(CaO·TiO2组成的熟料。

然后用稀碱溶液溶出熟料中的铝酸钠。

此时铁酸钠水解得到的NaOH也进入溶液。

如果溶出条件控制适当,原硅酸钙就不会大量地与铝酸钠溶液发生反应,而与钛酸钙、Fe2O3·H2O 等组成赤泥排出。

溶出熟料得到的铝酸钠溶液经过专门的脱硅过程,SiO2O形成水合铝硅酸钠(称为钠硅渣)或水化石榴石
3CaO·Al2O3·xSiO2·(6-2x)H2O沉淀(其中x≈0.1),而使溶液提纯。

把CO2气体通入精制铝酸钠溶液,和加入晶种搅拌,得到氢氧化铝沉淀物和主要成分是碳酸钠的母液。

氢氧化铝经煅烧成为氧化铝成品。

水化石榴石中的Al2O3可以再用含Na2CO3母液提取回收。

碱石灰烧结法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烧结:
Al2O3+Na2CO3—→Na2O·Al2O3+CO2
Fe2O3+Na2CO3—→Na2O·Fe2O3+CO2
SiO2+2CaCO3—→2CaO·SiO2+2CO2
TiO2+CaCO3—→CaO·TiO2+CO2
熟料溶出:
Na2O·Al2O3+4H2O—→2NaAl(OH)4(溶解)
Na2O·Fe2O3+2H2O—→Fe2O3·H2O↓+2NaOH(水解)
脱硅:
1.7 Na2SiO3+2NaAl(OH)4—→Na2O·Al2O3·1.7SiO2·nH2O↓+3.4NaOH
3 Ca(OH)2+2NaAl(OH)4+x Na2SiO3—→ 3CaO·Al2O3·x SiO2·(6-2x)H2O↓+2(1+x)NaOH
分解:
2NaOH+CO2—→Na2CO3+H2O
NaAl(OH)4—→Al(OH)3↓+NaOH
中国碱石灰烧结法生产氧化铝的主要技术成就是:在熟料烧成中采用低碱比配方,在熟料溶出工艺中采用二段磨料和低分子比溶液,以抑制溶出时的副反应损失,使熟料中Na2O和Al2O3的溶出率分别达到94~96%和92~94%。

Al2O3的总回收率约90%,每吨氧化铝的Na2CO3的消耗量约95公斤。

碱石灰烧结法可以处理拜耳法不能经济地利用的低品位矿石,其铝硅比可低至3.5,且原料的综合利用较好,有其特色。

3、拜耳-烧结联合法
可充分发挥两法优点,取长补短,利用铝硅比较低的铝土矿,求得更好的经济效果。

联合法有多种形式,均以拜耳法为主,而辅以烧结法。

按联合法的目的和流程连接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串联法、并联法和混联法三种工艺流程。


串联法是用烧结法回收拜耳法赤泥中的Na2O和Al2O3,用于处理拜耳法不能经济利用的三水铝石型铝土矿。

扩大了原料资源,减少碱耗,用较廉价的纯碱代替烧碱,而且Al2O3的回收率也较高。


并联法是拜耳法与烧结法平行作业,分别处理铝土矿,但烧结法只占总生产能力的10~15%,用烧结法流程转化产生的NaOH补充拜耳法流程中NaOH的消耗。


混联法是前两种联合法的综合。

此法中的烧结法除了处理拜耳法赤泥外,还处理一部分低品位矿石。

中国根据本国的铝矿资源特点,发展出多种氧化铝生产方法。

50年代初就已用碱石灰烧结法处理铝硅比只有3.5的纯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开创了具有特色的氧化铝生产体系。

用中国的烧结法,可使Al2O3的总回收率达到90%;每吨氧化铝的碱耗(Na2CO3)约90公斤;氧化铝的SiO2含量下降到0.02~0.04%;而且在50年代已经从流程中综合回收金属镓和利用赤泥生产水泥。

60年代初建成了拜耳烧结混联法氧化铝厂,使Al2O3总回收率达到91%,每吨氧化铝的碱耗下降到60公斤,为高效率地处理较高品位的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开创了一条新路。

中国在用单纯拜耳法处理高品位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根据物理特性的不同,电解用氧化铝可分为三类:砂状、粉状和中间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