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教学课件 第30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醋酸氢化可的松或醋酸氢化泼尼松混悬液加 入 1% 普鲁卡因注射液,肌内注射或注入韧带 压痛点或注入关节腔内。
【不良反应与用药注意】
1. 长期大量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1)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又称 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因物质代谢和水
盐代谢紊乱所致,表现为满月脸、水牛背、向心 性肥胖、皮肤变薄、痤疮、多毛、浮肿、低血钾、 高血压、糖尿等。停药后可自行消退,必要时采 取对症治疗,如应用降压药、降糖药、氯化钾, 并采取低盐、低糖、高蛋白饮食等措施。
【临床应用】
1. 严重感染
用于严重感染的中毒症状或伴有休克者,如
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脓毒血症、猩红热、重症伤寒等,宜及早采用大 剂量突击疗法,迅速缓解症状。但因糖皮质激素 无抗菌作用,并降低机体防御能力,故必须合用 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以免感染病灶扩散。病 毒性感染一般不用糖皮质激素,但当严重传染性 肝炎、重症非典型性肺炎、麻疹和乙型脑炎等所 致病变和症状对机体造成严重威胁时,可酌情使 用糖皮质激素。
3. 抗内毒素作用
糖皮质激素能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
耐受力,减轻其对机体的损害,减少内热原 的释放,缓解高热等毒血症状,发挥保护机 体作用。但糖皮质激素既不杀灭细菌和病毒, 也不能中和、破坏细菌内毒素,对细菌外毒 素无效。Fra bibliotek 4. 抗休克作用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抗休克作用,其机制
除与抗炎、抗免疫、抗过敏有关外,还与下 列机制有关:①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 制因子的形成,使心脏兴奋,心肌收缩力增 强,心输出量增多;②降低血管对收缩血管 物质的敏感性,扩张痉挛收缩的血管,改善 微循环;③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 减轻内毒素对机体造成的损伤。
减少蛋白水解酶及组胺等致炎物质释放;⑤抑 制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 DNA 合成增多,减少 肉芽组织增生,抑制粘连、疤痕形成。
2. 抗免疫作用与抗过敏作用
糖皮质激素对免疫过程有多方面的抑制作用。
小剂量时主要抑制细胞免疫,从而抑制迟发型过 敏反应和组织器官的移植排斥反应;大剂量时能 抑制体液免疫。糖皮质激素可使组胺、5-HT、 慢反应物质、缓激肽等过敏介质释放减少,从而 减轻过敏反应。但糖皮质激素的抗免疫作用也可 降低机体的免疫力。
(4)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糖皮质激素有保钠排钾作用,长期应用
可引起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
(5)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迟缓 糖皮质激素使蛋白质分解增加,抑制肉
芽组织生成,也可促进排钙,故可致骨质疏 松、肌肉萎缩、自发性骨折及伤口不易愈合, 并可抑制儿童生长发育。
孕妇可引起畸胎。
(6)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2. 防止某些炎症后遗症
对结核性脑膜炎、胸膜炎、心包炎等,早
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促进炎症消退,并防止 炎症后期粘连及疤痕形成。对眼科疾病如虹膜 炎、角膜炎、视网膜炎和视神经炎等非特异性 眼炎,应用糖皮质激素有消炎止痛、防止角膜 混浊和疤痕粘连的作用。
3. 各种休克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用于各种严重休克,
【药理作用】
1. 抗炎作用 糖皮质激素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炎症及炎症
的不同阶段均有强大的对抗作用。炎症早期,能 抑制毛细血管的扩张,减轻充血、渗出、水肿和 各种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缓解红、肿、热、痛 等局部和全身症状;炎症后期,能抑制毛细血管 和成纤维母细胞增生,抑制肉芽组织生长,防止 粘连及瘢痕形成,减轻后遗症。
(2)诱发或加重感染
因糖皮质激素减弱机体防御功能所致。长期 应用常可诱发感染或使体内潜在病灶扩散,常见 的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病毒感染和结核的 扩散,故宜尽早采取防治措施。
(3)消化系统并发症
使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抑制胃黏 液分泌,降低胃肠黏膜的抵抗力,故可诱发 或加剧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造成消化道 出血或穿孔。偶尔也可诱发胰腺炎或脂肪肝。
第三十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第一节 糖皮质激素 第二节 盐皮质激素 第三节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皮质激素抑制药
第一节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作用广泛而复杂,且随剂量
不同而异,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按照作用时 间的长短,分为短效、中效及长效类。
【体内过程】
口服、注射均易吸收,吸收后主要在肝内 代谢,经肾脏排泄,其中可的松和泼尼松需在 肝内分别转化成氢化可的松和泼尼松龙才有活 性,故严重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宜选用氢化可的 松或泼尼松龙。
临床用于兴奋肾上腺皮质功能和促皮质
激素试验。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对 本品无反应。可引起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 休克,尤其静注时更易发生。
二、皮质激素抑制药
皮质激素抑制药(adrenocortical inhibitors) 可替代外科的肾上腺皮质切除术,临床常用 的有米托坦( mitotane)和美替拉酮 (metyrapone)。
5. 局部应用 用于皮肤病、眼病、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等,
常选用氢化可的松、氟轻松、倍氯米松等。
第二节 盐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的盐皮质激素包括 醛固酮、去氧皮质酮及皮质酮。
盐皮质激素可促进远曲小管及集合管的 Na + -K + 及 Na + -H + 交换,保钠、排钾、潴水。 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症,用其纠正水、 电解质紊乱,恢复水、电解质平衡。
5. 对血液和造血系统的影响 糖皮质激素能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使红
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增多, 但却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游走、吞噬及消化等 功能;使血液中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
细胞减少。
6. 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①糖代谢:促进糖原异生,减少葡萄糖的
分解和利用,升高血糖;②蛋白质代谢:促进 蛋白质分解,抑制蛋白质合成,引起负氮平衡。 ③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分解,抑制其合成。长 期使用可使脂肪重新分布在面部、胸部、背部 及臀部,形成满月脸和向心性肥胖;④水和电 解质代谢:糖皮质激素有较弱的盐皮质激素样 作用,长期应用可致水钠潴留,另外还可促进 钾、钙、磷排泄。
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机制可能与以下因
素有关:①抑制磷脂酶 A 2 ,进而抑制具有扩 血管作用的前列腺素(PG)、具有趋化作用的 白三烯(LT)以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 产生和释放;②增强血管对儿茶酚胺类物质的 敏感性,抑制 NO 合成酶;③抑制与炎症有关 的细胞因子;④稳定溶酶体膜及肥大细胞膜,
5. 血液病
用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粒细胞 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过敏性紫癜和再生障 碍性贫血等,但停药后易复发。
6. 替代疗法
用于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如 肾上腺危象、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和肾上腺次 全切除术后的补充替代治疗。
7. 局部应用
用于接触性皮炎、湿疹、牛皮癣等皮肤病, 多用氟氢可的松、氟轻松等软膏、霜剂或洗剂 局部用药。对天疱疮及剥脱性皮炎等严重病例 仍需全身用药。当肌肉韧带或关节劳损时,可
(2)反跳现象
因患者对激素产生了依赖性或病情尚未完 全控制,长期用药时,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而 致原病复发或恶化。常需加大剂量再行治疗, 待症状缓解后再逐渐减量、停药。
【禁忌证】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严重高血压、严重 的精神病或癫痫、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新近胃肠 吻合术后、骨折或创伤修复期、糖尿病、角膜溃 疡、孕妇等禁用,抗菌药不能控制的病毒和真菌 感染,均应禁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需要注意的 是,当适应证与禁忌证并存时,应全面分析,权 衡利弊,慎重抉择。
【用法与疗程】
1. 大剂量突击疗法
适用于急性危重患者,以迅速控制症状并度
过危险期,如严重中毒性感染和中毒性休克等。 可短期大剂量使用,疗程一般不超过 3d。一般选 用氢化可的松首剂 200 ~ 300mg,静脉滴注,一 日剂量可达 1g。连续用药 3 ~ 5d 后,症状缓解 可立即停药。
2. 一般剂量长程疗法
4. 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变态反应性疾病
风湿热、风湿性心肌炎、风湿及类风湿性
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贫血和 肾病综合征等应用糖皮质激素后可缓解症状, 一般采用综合疗法。对于荨麻疹、血清病、血 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和支气管哮喘,治 疗主要用抗组胺药和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病 情严重或其他药物无效时,也可应用糖皮质激 素辅助治疗。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后所产生的排 异反应也可应用糖皮质激素。
全国医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创新教材
药理学
第三十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al hormones) 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各种激素的总称。根据其生 理作用分为三类:①糖皮质激素:由束状带分泌, 主要影响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②盐皮质激素: 由球状带分泌,包括醛固酮和去氧皮质酮,主要 影响水、盐代谢;③性激素:由网状带分泌,包 括雄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以上激素均属于甾 体类化合物,临床常用的皮质激素主要是指糖皮 质激素。
特别是感染中毒性休克。采用综合性治疗的同 时,早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利于患者度 过危险期。感染中毒性休克时,需联合足量、 有效的抗菌药物,可及早、短时间突击使用大 剂量糖皮质激素;对过敏性休克,可与首选药 肾上腺素合用;对心源性休克,需结合病因治 疗;对低血容量性休克,在补液、补电解质或 输血后效果不佳时,可合用超大剂量的糖皮质 激素。
糖皮质激素有中枢兴奋作用,可引起激 动、失眠、欣快等症状,甚至诱发精神失常 和癫痫。大剂量偶可引起儿童惊厥。
2. 停药反应
(1)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长期应用尤其是连续给药的患者,减量过
快或突然停药时,由于糖皮质激素的反馈性抑 制脑垂体前叶对促皮质激素的分泌,可引起肾 上腺皮质萎缩和机能不全。多数患者可无表现, 少数患者遇到严重应激情况如感染、创伤、手 术时可发生肾上腺危象,表现为恶心、呕吐、 乏力、低血压、低血糖、休克等,需及时抢救。
剂量过大时可能引起水肿、水钠潴留、高 血压、低钾血症等。
第三节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皮 质激素抑制药
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促皮质素是由腺垂体在下丘脑促皮质素
释放激素的作用下合成和分泌的一种激素, 是维持肾上腺正常形态和功能的重要激素。 本品能刺激肾上腺皮质合成和分泌氢化可的 松、皮质酮等,故临床用途与皮质激素基本 相同。在极少情况下用皮质激素疗效不佳时, 改用本品后有较好疗效,但对肾上腺皮质已 萎缩、功能完全丧失的患者无效,须改用皮 质激素。
垂体功能减退症及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可 选用可的松每日 12.5 ~ 25mg 或氢化可的松每 日 10 ~ 20mg,需长期使用。
4. 隔日疗法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具有昼夜节律性, 每日上午 8 时为分泌高峰,随后逐渐下降,
午夜 24 时为低潮。在长程疗法中对某些慢性 病可将两日的总量在隔日早晨一次给予,此 时恰逢皮质激素正常分泌高峰,对肾上腺皮 质反馈性抑制最小,可减小停药反应。
适用于反复发作、累及多种器官的慢性
病,目的在于较长时期内控制症状、防止疾 病急性发作,如肾病综合征、顽固性支气管 哮喘、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 一般选用泼尼松 10 ~ 20mg 口服,一日 3 次, 作用明显后,逐渐减量以维持疗效即可。
3. 小剂量替代疗法
适用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腺
7. 允许作用
糖皮质激素虽并不直接作用于某些组织、
器官或细胞而产生生理作用,但却是另一种 激素能够产生效应的必要条件,这种现象称 为激素的允许作用。例如糖皮质激素本身对 血管平滑肌没有舒张作用,但只有在糖皮质 激素存在的情况下,儿茶酚胺类才能更好地 发挥其对心血管的作用。
8. 其他作用 ①退热作用:糖皮质激素能抑制 体温调节中枢对内源性致热原的反应性,稳 定溶酶体膜,减少内源性致热原的释放,从 而产生迅速而强大的退热作用;②兴奋中枢 神经系统:可引起欣快、激动、失眠、焦虑 等,可能与糖皮质激素减少中枢抑制性神经 递质 γ- 氨基丁酸有关,也可诱发精神失常和 癫痫;③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可增加胃酸和 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强食欲,促进消化,大 剂量可诱发或加重溃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