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2004年全国的经济社会资源更加朝着有利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合理配置,从各项宏观指标来看,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近十几年来最好的时期:2004年GDP增长9.5%左右,物价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在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农民收入出现多年来未有的大幅度增长。

与此同时,中国的发展进入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转型关键时期。

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对于一个经济起飞的国家,这个关键时期,往往是产业结构快速转型、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化、政治体制不断应对新的挑战的时期,是既充满新的机遇、又面临着各种社会风险的时期。

国际上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曾在20世纪70年代经济起飞后进入这个时期,但后来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一些发展顺利的国家和地区,如今人均GDP已达到1万~2万美元,而另一些没有解决好社会矛盾和发展问题的国家和地区,至今人均GDP还停留在不足3000美元的水平,这是中国应当引以为戒的。

一 2004年的社会发展状况
1.经济进入新的高速成长期
继2003年中国GDP增长出现新的起飞,达到9.1%之后,2004年GDP 增长继续爬高。

尽管中央实行了新的宏观调控政策,控制投资过速增长,防止经济出现结构性过热,2004年的GDP增长仍然达到9.5%左右的高速度。

这标志着中国经济处于新一轮的高速成长期。

2.人口总量达13亿,增长已经得到有效控制
中国持续实行的低生育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人口再生产类型
从“高出生率、高增长率”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已经连续10年低于替代水平,目前降到1.8%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7‰以下。

中国总人口2004年突破13亿,年均净增长已经降到800多万人左右,人口总量峰值的到来,可能比原来多数专家预测的要早、要低。

在此情况下,在继续维持低生育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调整,成为当务之急。

如何利用好
目前我国少儿抚养比率较低、劳动力供给充足的“人口机会窗口”,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大国,为经济增长提供持久的推动力,已成为要着重关注的问题。

3.就业走出了最困难的阶段
1990~2004年,中国从业人员规模从6.5亿人扩大到7.5亿人左右,增加了约1亿人。

到2004年9月底,全国共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74万人,全年将新增就业人员900万人左右,有38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全年将有约500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到2004年9月底,全国共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21万,比上年末增加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4.2
%,比上年末下降了0.1个百分点。

从2004年第二季度开始,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出现自1996年以来的首次同比增长的状况,第三季度继续延续这种同比增长的趋势。

到2004年9月底,全国城镇单位有从业人员10944.3万人,同比增加37.2万人。

分经济类型看,公有制经济单位有从业人员8095.3万人,同比减少379.6万人;非公有制经济单位有从业人员2849万人,同比增加416.8万人。

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从业人员占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26%,比上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

在一些老工业基地,随着下岗和失业体制并轨的初步完成,积极自谋职业的动力显著增强,经济高速成长和农民收入提高使珠江三角洲等少数地区出现局部的暂时的结构性劳动力短缺,尽管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形势没有根本缓解,但就业在总体上走出最困难的阶段。

4.城镇消费进入第三波热潮
2004年1~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4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

分商品类别看,增长最快的是石油及制品类、通讯器材类、汽车类、金银珠宝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化妆品类,其零售额都分别增长25%~46%。

2004年1~9月份,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72元,同比增长11.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0%,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中,
78%来自工薪收入的增长,养老金或离退休金收入也几乎同幅度增长。

与此同时,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同比增长10.9%,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5%。

在人均消费支出中,增长最快的是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滋补保健品支出、车辆用燃料支出和交通支出,分别增长40%~52%。

中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新的跳跃性变化,继20世纪80年代第一波衣食消费和90年代第二波家用电器消费热潮之后,以家庭住房、家用汽车、交通通讯为龙头的第三波消费热潮已经到来。

2004年1~9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增长约30%,35个大中城市的商品房销售价格和土地交易价格上升约10%,轿车销售180多万辆,增长18.5%。

5.城市化速度显著加快
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近年来进入加速期。

城市化率已从1993年的28%提高到2004年的42%以上。

近几年来,我国城市化水平保持年均1个多百分点的速度增长。

我国内地城市数量也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93个增加到660个,其中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40个,50万人至100万人口的大城市54个,20万人至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217个。

城市经济对我国GDP的贡献率已超过70%,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新增加的城市人口大约为1500万。

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决定停止执行原劳动部颁布的《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各省市必须限期清理限制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政策,取消对企业使用农民工的行政审批、职业工种限制,不再干预企业自主合法使用农民工,取消专为外地农民工设置的登记项目,实行暂住证一证管理,取消各种针对农民工和使用农民工企业的不合理收费。

许多省市都加快了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

如湖北省结束使用了46年的“农业”和“非农”户口的历史,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取消进城人口计划指标,实行户籍随就业地迁移办法,对于在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进城务工3年以上、与用人单位签订两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办理就业登记手续的农村劳动力,允许申请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在城市落户。

山东省开始实施“户籍新政”,取消“人口控制办公室”等各类城镇人口迁移控制管理机构,不准再收取城市增容费,全面放开县域内户口迁
移政策,加快发展小城镇,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

湖南省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在全省范围内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性质和由此衍生的其他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广州市将进一步放宽户口限制,凡在广州10个城区内“安居乐业”满5年并已参加全市社保的本市农村居民,可申请转为居住地的城市居民户口,凡在中心镇有固定工作和固定住所的本市农村居民,可转为该中心镇的居民户口。

目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继知青返城、下岗职工安置后,正面临第三次就业战略大转移,即从乡村到城市的就业大转移。

6.农民收入八年来首次有较大幅度提高
农民收入增长在七年徘徊之后,2004年出现可喜局面。

根据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1~9月份全国农民现金收入人均2110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11.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7.6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年份。

中央实行的对农民多予少取政策取得明显效果。

2004年1~9月份农民现金收入得到较大幅度的增长,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农产品价格升高,农民出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增长24.9%;二是农民财产性、转移性收入较快增长,分别增长30.5%和24%,其中转移性现金收入主要来源于政策性收入增加,前三个季度农民得到的政策性收入人均19元,其中,粮食直补收入人均12.7元、良种补贴收入人均1.2元、退税收入人均0.6元、退耕还林补贴收入人均3.2元、扶贫款人均1元;三是农民打工收入继续快速增长,本地打工收入增长23.6%,外出打工收入增长18.8%;四是农民税费负担较大幅度下降,1~9月份农民的税费负担人均22.5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1元,下降33%,其中农业税比上年同期下降29.6%,农业特产税下降79.2%,两税附加费下降68.4%。

粮食主产区农民收益增加更加明显。

据2004年对全国9000个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小麦收益情况的调查,小麦亩均总收入420.5元,扣除生产费用,纯收入为199.1元,比上年增加111.3元,小麦价格上涨因素使亩均增收78.6元,政府补贴因素使亩均增收12.6元。

经验表明,要使农民富裕起来,就必须要投资农业、转移农民、减少农民。

7.社会保障和生活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到2004年9月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6062万人,比上年底增加556万人,其中参保职工人数为12037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为4025万人;全国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1941万人,比上年底增加1039万人;全国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10367万人,共有674万失业人员享受到不同期限的失业保险待遇,比上年同期增长5%;全国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4092万人,比上年底增加1308万人;全国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883万人,比上年底增加1308万人,全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人数为37万人。

社会保险基金保持了增收大于增支。

2004年1~9月,全国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566亿元,同比增收18.4%,支出2216亿元,同比增支10.5%;失业保险基金收入198亿元,同比增长16.5%,支出143亿元,同比增长7.5%;医疗保险基金收入768亿元,支出595亿元;生育保险基金收入21亿元,支出12亿元,27万人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工伤保险基金收入35亿元,基金支出20亿元。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得到进一步落实。

2004年1~9月份,全国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共有939.5万户家庭和2199.5万人,比上年同期户数增长5%,人数减少了1%。

得到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中,在职人员占6.6%,下岗人员占21.4%,退休人员占3.6%,失业人员占19%,“三无”人员占4.4%,其他人员占45%。

农村特困户救助面有所扩大。

2004年1~9月份,农村共定期救济生活困难人员813万人,471.8万户。

在已开展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地区,有213.1万户、444.6万村民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比上年同期增长11.1%。

二当前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
1.农民失地引起的社会矛盾加剧
在目前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境况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2004年上访事件明显增多,其中相当一部分增加的上访者是因失去土地而又未得到妥善安排、公正补偿的农民。

按征用土地量和农民人均土地量的保守估算,目前全国有约4000万失地农民,其
中那些“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失地农民,已经成为一个需要特别给予关注的社会群体。

农民失地引起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有各种原因,但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土地征用的法律制度严重滞后于发展,造成土地征用补偿安置费偏低。

目前实行的1988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征用土地的,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及土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土地补偿费为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6~10倍,安置补偿费按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计算,每人补助的标准是,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4~6倍。

这样以来,在土地征用价格和市场交易价格之间,就存在暴利空间,导致开发商对圈地趋之若鹜。

而一些地方政府为显示政绩,以低价征用农民土地搞开发区、工业园区,争相以最低廉的条件获得招商引资的成功,并把这种做法视为最后的跨越型发展机遇。

另外,由于各级政府制定土地补偿标准时都把征地用途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造成同一个村,同一地块因公路建设、企业用地、商品房开发用地等用途不同,使农户得到的补偿费悬殊太大,高低相差好几倍,农民对此反映强烈。

据测算,如果征地成本价是100%,被征土地收益地方政府占20%~30%,开发商占40%~50%,村级组织占25%~30%,失地农民占5%~10%。

即使这样,很多开发商还空手套白狼,对补偿费能拖就拖,一些管理部门还雁过拔毛,造成补偿费常常不能全额发放到农民手中。

失地农民因失地而丧失虽然低微但相对稳定的基本生活来源,再就业又困难重重,又因没有社会保障使生活前景充满风险。

而一些地方政府不善于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动用行政和司法强力进行强制性征地,更使矛盾进一步激化。

2.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不同收入组之间的收入差距继续扩大。

根据2004年全国5万户城镇住户抽样调查结果,上半年最高10%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332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7%,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8倍,而最低10%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39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6%,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9%。

高低收入组人均收入之比为9.5∶1,比上年同期9.1∶1有所扩大。

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

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2004年上半年人均收入最高的五省(市)是:上海(8513元)、北京(7836元)、浙江(7771元),广东(7264元)和福建(5879元),上半年五省市人均收入为745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4%。

而人均收入最低的五省(区、市)是宁夏、青海、甘肃、黑龙江和新疆,上半年人均收入为366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9%。

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同样呈扩大趋势。

国有经济单位中,2004年1~9月,平均劳动报酬较高的行业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分别为18789元、15982元和15489元;平均劳动报酬较低的行业是: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分别为4655元、8057元、8159元。

从历史同期看,行业间平均劳动报酬最高与最低之比2000年同期为2.62倍,2003年同期3.98倍,2004年同期则达到4.25倍。

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水平的差距,成为影响当前收入水平差距的主要因素。

根据2003年统计资料测算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结果,全国100个最发达县的分布,浙江30个,江苏和山东各16个,广东10个,福建5个,北京4个,河北3个,内蒙古3个,上海3个,辽宁2个,新疆2个,天津1个,黑龙江1个,河南1个,山西1个。

最发达的前10强是广东顺德、江苏昆山、江苏江阴、江苏张家港、江苏常熟、广东南海、浙江萧山、江苏武进、江苏吴江、浙江绍兴。

2003年中国东部地区8477个建制镇,平均每镇财政收入2832万元,全国财政收入超过亿元的镇有538个,而西部地区5748个建制镇,平均每镇财政收入只有477万元。

3.就业局面依然面临长期困难
从劳动力供求总量上看,目前每年的城镇新生劳动力加上现存的下岗失业人员,每年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达到2400万人。

按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8%~9%计算,在现有经济增长就业弹性的约束下,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最多也就是900万个左右,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

另外,在农业与非农就业存在巨大收益差距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农民向城市流动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中国农村现有的约1.5亿富余劳动力仍将逐步转移出来,城镇本身的就业压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使就业和再就业的困难局面难以在短时期根本
缓解。

而且,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新的就业问题,2004年全国280万名普通高校毕业生,到9月份平均就业率达73%,尽管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已普遍降低了求职的初职收入期望,但仍有约74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2005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将增加到338万人,大学生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增大。

目前高等教育的计划体制与大学生就业的市场体制很不适应,高学历而没有高就业能力的情况比较普遍,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市场结构性专业技术人才缺口很大。

4.减少贫困仍然是新世纪的重任
改革开放25年来,中国贫困人口从2.5亿人减到290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0%降至3%。

中国减贫的历史性成就,扭转了过去50多年来世界贫困人口一直上升的趋势,使得世界贫困人口首次呈下降趋势。

但目前的农村绝对贫困标准是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在625元以下,若按照农民人均年纯收入865元的“低收入人口”标准,中国的贫困人口就增加到9000万,占农村总人口的10%。

而若按照联合国每人每天收入或消费不低于1个购买力平价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测算(1个购买力平价美元约折合2.5元人民币,即人均年收入约900元),中国贫困人口就增加到1亿多人。

国际经验表明,按国际标准10%的贫困率是减贫的瓶颈阶段,这是我国正处在的时期。

2003年农村贫困人口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80万人,这说明减贫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除了自然条件,疾病蔓延和教育短缺正成为新的农村致贫和返贫原因。

5.反腐败要注重政治体制改革
2004年6月,国家审计长在向人大常委会所做的审计报告中,揭露了一些政府部门财务违纪违法行为,如国家林业局、国家体育总局、国防科工委、科技部等四家中央单位因虚报、挪用预算资金的违规事实,一些地方政府虚报、挪用救灾款的事实,以及原国家电力公司领导班子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况。

2004年审计署还披露了人事部、铁道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四部委存在建
设基金滞留、经费管理违反规定等问题,涉及资金十几亿元。

媒体和民众称此为“审计风暴”。

这是继2003年审计报告揭露财政部等单位违纪违法行为后,第二次涉及如此多重要单位和行业违纪违法事实的审计报告,令人触目惊心。

另外,2003年底至2004年,新查处的省部级高级官员的腐败案件又有多起,包括辽宁省副省长刘克田巨额受贿案、湖北省原省长张国光巨额受贿案、黑龙江省原政协主席韩桂芝和五个副省级干部巨额受贿案、国土资源部原部长田凤山巨额受贿案、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原副主席阿曼·哈吉巨额受贿案等。

从我国纪检机构、监察机构、检察机构、审计机构投入反腐败的大量资金和人力看,反腐败的力度和成本应当是说很大的,但腐败大案要案新案仍不断出现。

少数高官贪污腐败已经从开始的生活腐化性贪污腐败发展到贪婪攫取性贪污腐败,成千万元的贪,这就不能仅仅从涉案高级官员的个人品质变化来解释,必须从完善制度上来考虑。

所以应当渐进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完善干部任免的公开、公正程序,逐步建立公务人员的财产申报制度、离职资产审查制度及法律形式的以俸养廉制度等。

6.可持续增长受到资源、能源和环境的严厉约束
中国的快速发展受到资源状况、能源供给和环境承受能力的严厉约束。

我国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水资源是1/4,石油是12%,天然气仅为4%,煤炭是55%。

而与此同时,资源利用率很低,浪费比较严重,比如国内重点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比国际水平高40%,电力行业中火电煤耗比国际水平高30%,万元GDP的耗水量比国际水平高5倍,万元GDP的总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

另外,中国目前污染物排放总量长期居高不下,远远超过环境自净能力,一些流域和城市水和大气污染十分严重,部分地区生态破坏的程度还在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我国荒漠化土地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并且每年还在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三江源已成为青海省草地退化最严重的地区。

沙尘暴源头的阿拉善地区荒漠化面积占80%,沙漠每年以1000平方公里的面积扩展。

全国90%以上的天然草原不同程度退化,草原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达1.35亿公顷,占草地总面积的1/3,并仍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

中国作为13
亿人口的大国,它的快速发展需要难以想像的庞大资源和能源供给,中国要保持持续的增长,就必须特别注意人和自然和谐的问题,建立节约资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保护好脆弱的生态环境。

7.注意快速增长时期的社会心态变化
社会心态反映的是民心人气,在快速变化的时期,由于影响社会心态的因素比较复杂,在很多情况下社会心态变化与平均化的客观指标情况并不完全一致,而且人们所处的地域和社会阶层不同,心态也会产生差异,这是我们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近两年,经济高速增长,但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满意度却在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基本食品的价格在经济高速增长中也有了较大幅度上涨,这种上涨并没有影响到中等以上收入群体的生活质量,因为他们消费支出的恩格尔系数已经降到30%左右,而低收入群体食品支出还占其总消费支出的50%~60%,在他们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食品支出的增加直接影响了他们的生活满意度,而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更影响了他们的社会态度和信心。

所以,在快速变化和转型时期,要特别注意对民众满意度、信心指数、价值观变化、行为取向的监测和研究。

三中国在关键时期的特殊国情和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新的全球化影响等一些特殊因素,中国在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的关键时期之后,有一些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经验的特殊国情。

首先,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后,中国的农民数量以及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还如此众多,这是中国的特殊情况。

这对中国完成向现代社会结构的转型带来困难,因此要特别注重城市化的问题和减少农业从业人员比重的问题,争取在未来15年再转移出1亿多农业富余劳动力。

其次,中国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后,收入差距没有按照应有的规律向缩小的方向发展,而是继续加速扩大。

这既有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趋势限制了初级劳动工资提升的特殊原因,也有现代财富积累速度大大加快和社会组织中间管理阶层出现新分化的新情况,还有转型期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