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梳理归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归纳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1.长方体(或正方体)放在桌子上,从不同角度观察,一次最多能看到3 个面(或说成:最多同时能看到3 个面)。

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面。

2.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小正方体,有多种摆法,无法确定几何体的形状。

从而说明根据一个(或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无法确定几何体的形状。

3.根据从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摆小正方体,只有1种摆法,可以确定几何体的形状。

4. 从正面、左面、上面3个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组物体而画出的图形就是三视图。

5.综合三视图的形状,可以确定出立体图形中小正方体的摆放位置,通常只有一种摆法。

6.由三视图拼摆正方体的方法:先摆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摆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确定立体图形。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
【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非0的自然数】
1.整除的意义:如果整数a除以整数b,所得的商正好是整数且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 能被b整除,也可以说b能整除α。

如:63 ÷9=7,我们就说63能被9整除,9能整除63。

2.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在整数乘法中,因数是积的因数,积是因数的倍数。

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例如:12÷2=6 →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倍数;
2×6=12 →12是2 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例如:12的因数有1,2,3,4,5,6,12。

12最大的因数是(1),最小的因数是(12)。

4.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①列乘法算式找②列除法算式找1―20的因数:
1的因数有1,2,。

2的因数有1,2。

3的因数有1,3。

4的因数有1,2,4。

5的因数有1,5。

6的因数有1,2,3,6。

7的因数有1,7。

8的因数有1,2,4,8。

9的因数有1,3,9。

10的因数有1,2,5,10。

11的因数有1,11。

12的因数有1,2,3,4,6,12。

13的因数有1,13。

14的因数有1,2,7,14。

15的因数有1,3,5,15。

16的因数有1,2,4,8,16。

17的因数有1,17。

18的因数有1,2,3,69,18。

19的因数有1,19。

20的因数有1,2,4,5,10,20。

5.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例如:18 的最小倍数是(18)。

6.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①列乘法算式找:依次乘自然数(从自然数1开始)②列除法算式找
7.表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1)列举法;(2)集合法
8.一个非0的自然数,它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它本身。

例如:(1).一个数的最大因数等于它的最小倍数。

(×)
(2).一个数(0除外)的最大因数等于它的最小倍数。

(×)
(3).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的倍数是12,则这个数是(12)。

9.“倍数”和“倍”的区别:
“倍”可以运用于整数、小数、分数,而“倍数”只能运用于整数。

例如:15是3的5倍,可以说15 是3的倍数。

1.5是0.3 的5倍,不能说1.5是0.3的倍数。

10.如果两个数是这个数的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和或差也是这个数的倍数。

例如:14是7 的倍数,21是7的倍数,14和21的和也是7的倍数。

64是8 的倍数,32是8的倍数,64和32的差也是8的倍数。

11.一个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一个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一个数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个位上是0并且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同时是2、3、5 的倍数,最小的两位数是30,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12.按照一个整数是不是2的倍数,可以把整数分成两类:奇数和偶数。

在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如果a是整数,
偶数可以用2a来表示。

不是2的倍数的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如果a 是整数,奇数可以用2a+1来表示。

13.偶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偶数;奇数的特征:个位上是1,3,5,7,9的数都是奇数。

14.在自然数中,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奇数是1。

例如:按2的倍数的特征,自然数分成(奇数)和(偶数),最小的偶数是(2),最小的奇数是(1)。

判断:所有的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
15.非0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分为三类:质数、合数和1。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如2,3,5,7,11,13…
都是质数。

合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如4,6,8,9,12,14…都是合数。

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1:只有1个因数。

“1”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

2是最小的质数。

4是最小的合数。

16.20以内的质数有8个:2、3、5、7、11、13、17、19。

100以内的质数有25个: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17.奇数+奇数=偶数如:5+7=12 3+5=8
奇数+偶数=奇数如:1+4=5 7+2=9
偶数+偶数=偶数如:2+4=6 8+6=14
奇数×奇数=奇数如:5×7=35 7×9=63
奇数×偶数=偶数如:5×8=40 7×8=56 …
偶数×偶数=偶数如:8×12=96 14×24=336
18.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些数的公因数。

其中最大的那个因数就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例。

例如:12=2×2×3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或三个数的最大因数(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几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就说这个几数互质。

两数互质的特殊情况:
(1) 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2)相邻两个自然数互质;(3)两个质数一定互质;(4)
2 和所有奇数互质;(5)质数与比它小的合数互质。

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1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19.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这些数的公倍数。

其中最小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用短除法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两两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
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数是互质关系时,那么它们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1.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

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

正方体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数目都一样,只是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5.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一个长方体最多有6个面是长方形,最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

一个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有12条棱,每条的棱的长度都相等。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L=(a +b +h )×4
长=棱长总和÷4-宽 -高 a=L ÷4-b -h
宽=棱长总和÷4-长 -高 b=L ÷4-a -h
高=棱长总和÷4-长 -宽 h=L ÷4-a -b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L=a ×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a=L ÷12
6.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S=2(ab +ah +bh )
无底(或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 长×宽+(长×高+宽×高)×2
S = 2(ab +ah +bh )-ab S=2(ah +bh )+ab
无底又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长×高+宽×高)×2 S=2(ah +bh )
正方体的表面积 = 棱长×棱长×6 S=a ×a ×6
7.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长=体积÷宽÷高 a=V ÷b ÷h
宽=体积÷长÷高 b=V ÷a ÷h
高=体积÷长÷宽 h= V ÷a ÷b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 ×a ×a=a ³
8.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他们的容积。

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 和ml 。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9.a3读作“a 的立方”表示3个a 相乘,(即a ·a ·a )
【单位换算】 高级单位 低级单位
低级单位 高级单位
体积单位进率: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面积单位进率: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长度单位进率: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进率 ÷进率
重量单位进率: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吨=1000000克
时间单位进率: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本章重点、难点:
1.求棱长问题:
2.求面积问题:最大占地面积,不规则图形面积、分割立体图形表面积变化问题
3.求体积(容积)问题:分割问题、不规则图形体积、排水法。

(添一法、去尾法)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等于分母。

被除数÷除数 = 用字母表示:a ÷b= (b ≠0)。

4.分数未带单位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分数带有单位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

二.真分数和假分数
1.真分数和假分数:①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②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③ 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2.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① 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

②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三.分数的基本性质
除数被除数b a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四.约分
1、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共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因数。

2、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它们最大公因数之间的关系:所有的公因数都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它们的倍数。

3、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4、两个数互质的特殊判断方法:
①1和任何大于1的自然数互质。

②2和任何奇数都是互质数。

③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互质数。

④相邻的两个奇数互质。

⑤不相同的两个质数互质。

⑥当一个数是合数,另一个数是质数时(除了合数是质数的倍数情况下),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数也都是互质数。

5.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①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就是较小数。

②互质关系:最大公因数就是1 ③一般关系:从大到小看较小数的因数是否是较大数的因数。

6、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7、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并不是一定要把分数化成与它相等的最简分数才叫约分;但一般要约到最简分数为止)
五.通分
1.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共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最小公倍数。

2.两个数的公倍数和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之间的关系:几个数的公倍数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3.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通分时,公分母一般为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①倍数关系:最小公倍数就是较大数。

②互质关系: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

③一般关系:大数翻倍(从小到大看较大数的倍数是否是较小数的倍数)。

5.分数的大小比较:
①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②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③异分母分数,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分数单位相同),再进行比较。

6.约分和通分的依据都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六.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分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必须约成最简分数;
2、分数化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按要求保留几位小数。

(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3、判断分数是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①判断分数是否是最简分数;如果不是最简分数,先把它化成最简分数;②把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旋转
1、旋转: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着一个顶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的变化较做旋转,定点O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原图形上的一点旋转后成为的另一点成为对应点。

(1)生活中的旋转:电风扇、车轮、纸风车
(2)旋转要明确绕点,角度和方向。

(3)长方形绕中点旋转180度与原来重合,正方形绕中点旋转90度与原来重合。

等边三角形绕中点旋转120度与原来重合。

2、旋转的性质:
(1)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
(2)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3)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
(4)两组对应点非别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相等,都等于旋转角;
(5)旋转中心是唯一不动的点。

3、对称和旋转的画法:旋转要注意:顺时针、逆时针、度数
第六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2)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

(2)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1)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2)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应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4、分数加减的简便计算。

(1)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2)连减: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3)去括号: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里面要变号,括号前面是加号,去掉括号不编号。

(4)带符号搬家:在连减或者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要带数字前面的运算符号“搬家”。

例如:a -b -c =a -c -b ,a -b +c =a +c -b ,其中a ,b ,c 各表示一个数.
本节重点、难点:
1、分数的意义,重点区别带单位分数与不带单位分数。

如:用去31跟用去3
1米一样吗?把3米平均分为五段,每段长几分之几?每段长几分之几米?
2、单位一的确定
3、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第七单元:统计与数学广角
1、统计图:我们学过——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优点:条形统计图能形象地反映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优点: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数量的变化情况。

注:①画图时注意:一“点”(描点)、二“标”(标数据)、三“连”(连线)。

②要用不同的线段分别连接两组数据中的数。

2、打电话:规律——人人不闲着,每人都在传。

(1)逐个法:所需时间最多。

(2)分组法:相对节约时间。

(3)同时进行法:最节约时间。

八数学广角:用天平找次品规律。

1、把所有物品尽可能平均地分成3份,(如余1则放入到最后一份中;如余2则分别放入到前两份中),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一定最少。

2、数目与测试的次数的关系:
2~3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1次
4~9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2次
10~27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3次
28~81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4次
82~243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5次
244~729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6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