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品赏析】于非闇工笔花鸟画欣赏(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品赏析】于非闇工笔花鸟画欣赏(六)于非闇工笔花鸟画欣赏(六)
红叶白鸽设色纸本 1940年作
款识:昔日南游所见,随处花草树木皆稿本也。
搜入画图,以宋人刻丝法写之。
庚辰九秋,玉山砚斋,于照并记。
钤印:于照之印、非闇
于非闇在近代花鸟画方面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最为重要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取法传统,从陈老莲入手,而后上溯宋人,特别是赵佶,在古物陈列所工作期间临摹了大量古代名作,使其在绘画技法上臻于成熟;第二是善于深入观察生活,勤于写生,为此于非闇还亲自栽花养鸟,以便了解草木禽鸟的姿态和习性。
此件于非闇作品非常明显的反映了其上述两个特点。
庚辰,是为1940年,是于非闇绘画的成熟期。
所谓“刻丝”,又称“缂丝”,是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极具欣赏装饰性丝织品。
宋代刻丝最富盛名,特点是既有平涂色块的平缂,也有构图造型的构缂、齐缂,所以刻丝作品一般具有较强的立体感。
于非闇将位于画面下方的太湖石以及树叶的设色作平涂处理,古意盎然,同时太湖石的石绿色与树叶的朱磦、朱砂和藤黄形成色彩上的对比,艳丽高华;另一方面,树木和白色禽鸟明显来源于现实生活,根据题款可知于非闇是图根据以前到南方游览所见而创作的,尤其是白色禽鸟丝毛细腻,线条劲挺,动态活泼,宛若可以从画中飞出一般。
蜀葵双鸟设色纸本 1940年作
五色鹦鹉 1938年作
款识:昔日南游所见,花鸟草木皆宋人画本也。
此幅拟其沈子蕃刻丝法,聊以自怡悦。
庚辰伏日于故都。
非闇。
钤印:于照之印、非
闇
本幅题“南游”应指1937年赴宁,转杭州,与张大千、方介堪等同游雁荡之行。
“拟其沈子蕃刻丝法”即谓宋代缂丝名家沈子蕃,其缂丝山水、花鸟皆名传后世,近代画家屡有效之。
张大千即有山水人物师取其法,于氏工笔花鸟力追宋人,缂丝亦借鉴途径之一。
张于两人乃挚交,切磋艺事,互相启发,或许因此同拟沈氏法,惟大千偏山水人物,非闇则攻花鸟。
缂丝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纺织工艺,能自由变换色彩,有层次丰富和灵活多变的装饰效果,因而特别适宜制作书画作品,它所表现的物象生动逼真,与绘画有异曲同工之妙。
于非闇的绘画从民间缂丝技法的默写传神,两面晕染等方法中获得许多启发,其作品中艳丽的设色、朴实的作风以及章法、取材等都深受缂丝艺术的影响。
此幅拟宋代沈子蕃缂丝法,以朱砂状奇石,外沿钩金,填以矿物颜料如石青石绿等,复描金,气派瑰丽堂皇,富装饰味道,颇具丝织品的质感。
但色取沉实,不沦浓艳。
蜀葵、粉蝶、双鸟等俱清丽之色细绘,令画面色调轻重浓淡搭配得宜,在装饰意味中复见自然真态,难怪画家自觉为“怡悦”之作了。
红叶鹦鹉设色纸本 1941年作
牡丹设色纸本 1940年作
竹石文禽图设色纸本辛巳(1941年)作
款识:宣和写竹,一色焦墨,丛密处只露白线。
辛巳秋日,戏成此图并记。
非闇。
今年立冬节已越旬日,庭前犹有蜂蝶飞舞,此与去岁十月初六日大雨倾盆,同为气之变也,又记。
钤印:于照私印、于非闇
本幅写于1941年,正值于非闇工笔花鸟创作成熟期。
画中下方置湖石,修竹挺立傍伴,文禽红背白腹蓝颔,独占高枝,身后尚有蜜蜂成双飞舞,拍翅似嗡嗡作响。
竹石虫雀,合置一画,布局巧妙,生趣
盎然,虽曰「戏成此图」,实经营于不着痕迹中。
写竹直取道君皇帝法,画石设色亦师宋人,细致处,如蝴蝶双翅以朱色敷底,复上青蓝,前翅厚敷,后翅薄罩,再细笔勾描金线,极具装饰性,一派贵气从中可见。
画上双题,一在1941年秋,以徽宗瘦金体书之,结体略偏扁圆,点划间架,顿错起伏,摇曳生姿,此多写于三十年代中至晚期,正是画家潜心研习之始;一在翌年冬,书风已生变,字体趋窄长,有玉树临风之态,是时他已消融前人法,自生己貌。
他以先后瘦金书体题于一画,无乃自逞得意之举。
锦鸡流泉设色纸本辛巳(1941年)作
白鹰日边来
蝶恋花设色纸本 1941年作
款识:作吉语画其来甚古。
吉金乐石,藻壁雕墙,皆所以祈福祥也。
后世雕青嵌绿科,列十三吉语画为:供奉画院。
应制之作遂致流为恶俗,不为土夫所重。
辄不自揣漫成此图,不审可免恶俗之诮否?辛巳(1941年)暮春写,故内御苑浮碧亭旁所见并记。
玉山砚斋试石鼓墨,非闇。
钤印:于照之印、非闇
菰蒲双凫设色纸本
春江水暖设色纸本 1939年作
款识:碧池悠漾小凫雏,两两依依只自娱,钧艇忽移还散去,寒鸱有意即相呼。
可怜翡翠归云髻,莫羡鸳鸯入画图。
幸是羽毛无取处,一生安稳老菰蒲。
拟元人笔,非闇。
钤印:于照之印、非闇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画,既继承并发扬了唐以来的花鸟画绘画传统,又融入了民间美术及其技法与材料的创新,使之艺术风格延绵古质而自出己貌。
是幅《菰蒲双凫》乃“拟元人笔”而作,以瘦金体题晚唐
诗人吴融《池上双凫二首》之一,可谓“图衍诗意,诗表图情”。
作品构图平实,意趣高简,双凫以淡墨勾形,依类赋彩,笔触及用色都极为精细,唯美地表现出雌雄二凫在体型、羽毛色彩与质感的区别;芦苇以墨线勾出,后施淡雅之色,与艳丽绽放的石竹花、浓墨点缀的草丛相呼应,形成丰富的画面层次;作品以精微之笔绘双凫,野逸之气写配景,亦工亦写,展现出于氏花鸟画细腻而不刻板的艺术风貌。
本幅平实中见清幽工整,双凫极尽钩勒法之落笔精微,淡墨勾形,依类赋彩,雄者毛色鲜亮故前置,头以墨底加靛蓝,艳丽不失沉着,白颈圈下胸部软毛以藤黄加朱膘调墨染画,而两翼、尾羽,以及腹部羽毛皆依部位搭配不同颜色画出羽毛形状、色彩与质感之别,最后再以极细狼毫蘸赭石画胸部、白粉画通体绒毛。
雌者居后,颜色殊少,然用笔设色精心,毫不逊色。
淡墨勾水纹染坡地,浓墨点缀矮草,芦苇不着勾染,以色墨写出,与双凫用笔之精微形成对比,工写结合,亦是于氏花鸟细而不板的绝窍之一。
从书画风格与用印习惯判断,本幅应为一九四○、四一年间所作。
群鸟图设色绢本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