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教育故事4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进生教育故事
按教材定制 / 提高备课效率 /内容可编辑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后进生教育故事4篇
后进生教育故事第1篇
作为一名从事了十六年教育的工作者,在班里总会遇见几个道德品行差或学业成绩较差甚至两者均差的学生,他们有的经常违规、跟同学打闹;有的上课无精打采,爱睡觉;有的好似在认真听课,但其实什么也没听进去;有的爱搞小动作,课堂讲话;还有的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给班级造成不良的影响。
后进生问题是一个长期困扰我们教育教学质量的大问题,他往往给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带来阻力,甚至会把班主任以往的教育成效统统抵消掉,所以对待后进生切不可疏忽大意。
下面谈谈自己在转化后进生方面的一些体会。
寻找、分析原因,找准转化的突破口。
学生出现后进有多方面的原因:(1)家庭方面的原因,(2)学校方面的原因,(3)个人方面的原因。
要做好转化工作,班主任就要摸清情况,找到根源,做到心中有数,为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找准入口。
倾注真爱,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后进生同一般学生一样,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其受到某种伤害,为了采取保护措施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畸形表现:有的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有的采取疏远集体,回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违纪,离校逃学。
凡此种种,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爱的温暖而使心灵蒙受创伤,正常成长遭到压抑。
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坚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
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使他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恢复心理平衡。
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用其所长限其所短。
后进生既有阴暗的消极面,又有潜在的闪光点,他们同优秀生、中等生一样渴望进步。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后进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和个性特征,观察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作为教育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
事实证明,后进生并不是一无长处、各方面都差的“坏孩子”,更不是智
商低下、不可教育的“低能儿”;相反,在一定意义上,“淘气、调皮的孩子聪明”。
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对后进生有所“偏爱”: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予赞许;品德上做点好事就进行表扬,让后进生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而千万别让他们在课堂上成为被冷落被“遗忘”的对象,认为“老师只看到我的缺点和短处,看不到我的优点和进步”。
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后进生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激发其上进心和积极性,在教育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五多”:多个别谈话;多沟通家长;多表扬鼓励;多正面疏导;多指明方向。
在赢得了后进生的信任,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之后,在树立了后进生的自信心以后,转化工作就会容易许多。
循循善诱,持之以恒,培养后进生的责任心。
对后进生的教育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其积极因素,但决不能姑息、袒护其缺点和消极因素而降低要求,应该把热情关心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在把爱的雨露洒向后进生心灵的同时,要使他们认识到,对他们逐步提出要求,正是对他们的信任,是一种深厚的爱、真正的爱,从而使他们培养做
“四有”的责任心,形成渴望进步的内驱力,只有在培养了责任心以后,后进生的转化才有实现的可能。
当然,对后进生的逐步要求要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操之过急,“恨铁不成钢”,而要严之有度,严中有别,对不同的对象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对后进生的转化目标和期望,要切合个人的实际和特点,引导他们制定个人进步计划,分设几个台阶,使他们经过努力能逐步达到,在新的起点上,又提出高一点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转化后进生是一个长期的挑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也应该有能力帮助教育好这些后进学生,使他们也能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
后进生教育故事第2篇
在我们转化后进生的背后都存在着一些动人的故事。
下面就说说其中两个后进生的故事。
第一任“小班主任”
小蕾是我们班的一位女生。
刚进班时,我就发现她很特别,上课时东张西望,对老师和同学极不友好。
凭我的直觉,
她不是一般的女生。
于是,我对她格外注意。
经调查得知,她在小学时是有名的“红桃4姐妹”之一,不但不爱学习,而且有吸烟、逃学、顶撞老师、打架等恶习。
由于她身体素质较好,一般的男同学都打不过她,加上她与一些人拉帮结派,竟使得小学的老师和同学都惧怕她几分。
为了帮助她,我设计了两套方案。
第一套方案是尽快发现她的闪光点,以利用她的闪光点来激发她的自尊心,调动她的积极性。
第二套方案是尽快发现她的弱点来制服她,以防止她“旧病复发”。
经过细心观察,我发现她的身上有一股霸气,好逞强。
我就找她单独谈话,故意把她的好逞强当作好胜心与进取心来表扬。
我告诉她:“一个人的好与坏,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是通过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表现出来的。
我相信你是一个好学生。
”同时我特别强调,她有一种当领导的魄力,而我们班现在正需要这种有魄力的班干部。
谈话结束,我再一次暗示她,如果近期她有明显的进步表现,我们可以考虑让她当班干部。
果然,她对班级的事情热心起来,也能按时做作业了。
对于她的进步,我及时在班会课上进行了表扬。
老师和同学们的期望,促使她对自己也开始有了希望,并果真取得了预期的进步。
恰在这时,我们班进行“小班主任管理实验”,我就委任她当第一任小班主任。
在她即将就职时,我特别强调了小班主任管理实验对我们班级的重要性,以及她肩负的责任之重大,并表示相信,靠她的威信与管理能力,一定能胜任这项工作。
在我的引导下,她的就职演说慷慨激昂。
在两位班长的大力协助下,她将一个星期的小班主任工作做得红红火火,班级秩序井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
在卸职演说时,她哭了。
她说:“我在小学是出了名的后进生,同学看不起我,老师批评我,家长打我、骂我。
但进入这个班后就觉得完全不一样了。
老师信任我,同学们喜欢我,我也深深地热爱这个班级,我爱这里的老师,我爱这里的同学,我……只可惜我只能当一个星期的小班主任,只能为同学们服务一个星期。
我希望以后的小班主任能把班级管理得更好,我希望以后同学们共同努力,把我们的班建设成全校最好的班级,建设成全世界最好的班级。
”她哭得更加厉害了,不少同学也哭了起来。
同学们的心靠得更近了,班集体的凝聚力也增强了。
后来,她的表现比我期望的还要好得多。
她不但劳动积极,而且学习上进步也很大。
现在她是我们班的卫生班委,并且是我们班第一个进入学生会的学生。
讲义气的“小哥儿们”
小林是我们班的一位男生,家庭条件极为优越,对老师与家长的说教充耳不闻。
刚入学时,他对我们班级的严明纪律颇为反感,认为这样的班级对他不适合,曾多次提出要调班,遭到拒绝。
他与一些不三不四的社会青年混在一起,曾多次携带刀具在本校和其他学校打架,并参与敲诈勒索等活动。
因此进校不久,他就受到了“记大过”的处分。
为了挽救他,我费了一番功夫,但收效甚微。
经过反思,我明白了,要想找出他的“病因”,必须首先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也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于是,我多次进行家访,并且每一次家访都不是告他的状,而是告诉他的家长该如何看待孩子,如何教育孩子。
当着家长的面,我还有意表扬他尊重老师、有责任心等。
慢慢地,我与他的家长关系逐渐密切,他也不再对我怀有敌意了。
他喜欢打乒乓球,打得也很不错,我就让他教我,他很乐意地接受了。
他不但愿意陪我
练球,而且开始跟我聊天了。
渐渐地,我们成了“知心朋友”。
我抓住他讲义气的特点,也以讲义气的口吻对他说:“在我的班级里,只要你听我的话,绝对吃不了亏,你有什么要求只管对我说就行了。
”他说:“我不想坐在后面,因为坐在那儿,同学们看不起我,我想到前面坐。
”我很爽快地答应了他,但同时也提出要求,要让同学们看到他确实有进步,我再给他调,以免大家说我偏心,今后不好开展工作。
我还告诫他,到了前面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别给我丢面子。
他果然很讲义气,比以前好了许多。
同时,他对我言听计从。
为了“不亏待他”,我委任他当班级的纪律副班长,专门向我汇报班级的纪律情况。
每一次汇报后我总会强调:“你是纪律班长,一定要带头遵守纪律,这样才能让大家信服你。
”对于他的进步,我在班级里大张旗鼓地进行表扬,不仅显示出我是他的朋友,而且也正面督促他。
在我的鼓励和要求下,他不但补齐了所有的作业,而且上课时积极发言,认真听讲。
特别是在爱护班集体方面,他做的更为突出。
他经常帮助别人扫地、擦黑板、倒垃圾,用他自己的话说:“老师对得起我,同学们对得起我,我也要对得起老师,对得起同学,对得起
班级,我要尽量为班级多做点贡献。
”
同学们对他的态度转变了,他和同学相处得也越来越融洽了。
两个后进生的故事讲完了。
此时,我不禁又想起了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的一句话:“野性难驯的马儿,只要合适地加以训练,是可以成为骏马的。
”我想,这种合适的训练用在后进生转化时就应该是:一定要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设法加以强化。
同时,要注重其自尊心与自信心的培养。
要给他们具体的工作,设法提高其在班级中的地位,但也不能迁就他们。
要充分发挥任课老师、家长、班长及其他同学在转变后进生中的作用,形成合力,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变。
后进生教育故事第3篇
他是个邋里邋遢的小孩,每每上课捣蛋,不是前面拉了下女生的头发,就是扯扯旁边同学的衣领。
有次老师上课,他的橡皮擦掉到了地面,爬下去找的时候看到同桌的鞋带开了,就计上心头——蹑手蹑脚地把他的两根鞋带绑在一起。
下课铃声一响,也听得“啪”的一声,见到同桌龇牙咧嘴的
痛啊。
作为这个班级的新班主任罗老师是个四十出头的有爱心的太太,听到科任老师跟她抱怨这件事,她也眉头一皱,“这会是怎样的孩子呢?”继而笑开了,“真是调皮啊。
”拿出他的档案一看,其实在三年级之前的豆豆是个机灵活泼的孩子,各科学习成绩都不错,特别收其他小朋友喜欢。
但四年级转到这所学校从一开始就这般,不爱读书,整天没劲的样子。
罗老师的语文课铃声响了,“要见到他的庐山真面目了”,感叹句就走进了教师。
所有的孩子都想给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但他吸着鼻涕,还故意弄得特别大声。
鼻涕掉下来又被吸进去,嘴唇上方有干了的痕迹。
“这天气吧,说冷不冷,说热也不热。
就是这样才要注意,同学们小豆豆给我们提了个醒儿,活泼爱跳的孩子流了汗之后容易感冒。
是吧,豆豆。
”平时老师都讨厌自己,今儿这老师还挺慈祥的呢。
说着,罗老师走向了豆豆,把湿巾抽了出来,递给豆豆。
“我们可不能做鼻涕虫哟,是吧,小豆豆?哈哈,其他同学也都记得今儿豆豆教给我们如何擦掉鼻涕虫。
”受到老师的关注,豆豆上起课来也精神奕奕。
在“我最喜欢的人”题目作文中,豆豆向罗老师敞开心扉。
“从罗老师第一次进入我们的班级,我就惊住了,她有妈妈的感觉。
这感觉都让我的身体都温柔了起来。
我一直都是好孩子,自从妈妈离开我之后我就不知道为什么我需要读书。
罗老师,你还记得你给我递来的纸巾吗?妈妈看到我的脸蛋脏了也不会帮我擦的,妈妈说男子汉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你还真像妈妈啊!”
老师像妈妈,还真有这么一回事。
豆豆又回到了那个充满能量的孩子,把关注点放在学习上,他又回到了当时的那个他,一个一直都是可爱但不捣蛋的孩子。
后进生教育故事第4篇
班里有33个孩子,不管怎么样,总得有一个孩子没有同桌自己坐。
我把这张单人位放在了最南边的最后一排。
在成人的眼里,或者说在许多人的眼里,这一定是最让人讨厌的那个学生的座位,可在我们班不是,每次调座位时,我总会征求他们的意见,谁愿意坐在那个位子上我就安排谁。
每次举手的都不只是一个人,总有好几个,有的还是女孩子,他们觉得自己用一张桌子很好。
在我的潜意识里,还是感觉他们想
到那地方就是想偷懒。
有时会想,自己做班主任真失败,班风不正,竟有这么多人想偷懒。
因此每次总是从举手的人中找一个最听话的安排在哪里。
我班有一个同事的孩子,他长得不高,还比较调皮,所以我总是把他安排在前排,这样管他的时候很方便,他也不敢太放肆,因为他是同事的孩子,老师们也不在乎,他不听话时常常就会给他一下。
在我们看来,这一切都是为他好,对他负责,可他却很反感,每次总是抢着要到最后边那个位子上,而每次我都不答应,结果他每次都会老大不高兴,嘟着嘴,把书包轰一下扔到新的座位上。
我总是装作没看见。
这次他又把手高高的举起,起初元说:“老师,你把我安排到那个位子上,我保证听你的话,什么都会做好。
”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坐那儿了,但我听他这样说,就答应了他,因为他确实是不错的。
这时,同事的儿子不答应了,甚至带着哭腔说:“老师,你偏向,那个位子他都已经坐过一次了,我也能保证我在那儿表现得好。
我不愿意总在老师的眼皮子底下,好像总是看着我。
我自己能管好我自己。
”这时元也帮腔了,“老师,我觉得源是个说到就能做到的人,他会说话算数的,要
不这位子给他吧。
”我还能再说什么呢?不过我说给他一周的时间,如果他管不住自己就得调回来。
(我骨子里还是对他不放心,不信任)后来在班里,我就告诉数学老师,源想自己管好自己,我们给他一个机会证明一下自己,宋老师一听,高兴地说:“源真是长大了,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自己管好自己的。
”他一听,乐得合不拢嘴了。
这两天,他表现得还是相当不错。
作业认真,上课背书时也不偷懒了,背得很快,而且事事都想争先。
于是,我反思自己,到底怎么样才算是对他好呢?是不是有时会好心办坏事?尊重他们,相信我们也会收获到他们对我们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