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
摘要: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发密切,随着中国的改革开
放程度加深,少数民族地区也日渐成为旅游热点,进出口贸易区等对外交流的窗口,英语的普及脚步刻不容缓,但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英语教学水平普遍
较低,当地居民也难以使用英语与外国友人交流,语言障碍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就此,本文将分析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现状,并据此浅谈提高英语教学
水平的策略。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现状;策略
引言: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部分民族会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对于当地民族地区的
语言问题,除了他们自己的语言,他们还会要求掌握汉语,因此英语对于少数民
族人民而言已经是第三种语言了。

这种三语模式一开始就给英语教学增加了不小
的压力,再加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比较落后,信息比较闭塞,文化成分更加复杂,当地居民对英语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等问题,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寸步
难行,教学质量也一直处在较低的水平。

但是英语作为世界语言,与世界交流不
得不学习英语,以促进地区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差异。

下面将从少数民族地区的
现状分析,然后给出合理化建议。

一、英语教学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现状分析
(一)英语基础差、缺乏自信心
在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不同于经济发达的城市,基础教育幼儿教育质量很高,很多学生在小学就开始接触英语,甚至在幼儿阶段就开始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而在部分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到初中才有英语课,在初中才初步接触
英语,相比较而言,学生的词汇量就会少很多,语法句型掌握程度低,语音口语
水平也相对较差,总的来说英语基础相对较差。

因为底子不好,学习起来更是自卑,不敢开口说,不敢提出问题的现象很多,对英语学习已然失去信心。

(二)语言氛围不浓,学习自主性较低
在少数民族的地区,经济发展相比较于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有较大的差异,
当地外企较少,对学生而言,英语的实际利用价值较低,由于观念偏差对英语学
习就不重视,学习自主性自然就弱。

另外,少数民族地区多有自己方言,比如笔
者所在的水族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普遍在生活中使用水族方言,在学校使用普通话,使用英语的场合很少,英语学习氛围不浓。

笔者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
表示没有英语学习计划,少部分制订了英语学习计划的学生实际实施计划的几率
也很低。

(三)师资力量欠缺
第一,由于民族聚居的地区经济、文化、生活环境与普通的汉族居住城市差
异较大,许多高校毕业生不太愿意到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教学。

第二,中文英文和当地民族语都会的外地教师比较少,引用外地师资困难,
最终还是多以当地教师为主。

第三,高校专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的英语教师较少。

教师的学历普遍偏低,
以本科和专科为主,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寥寥无几。

第四,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师普遍经验不足,多是青年教师,以致教学效
率偏低。

第五,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师能得到培训的机会不多,教学技能难以提升。

(四)基础设施落后
少数民族地区所处地区较为偏僻,经济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落后,信息传播
速度慢,外语书籍和报刊都比较少,课外英语资源较少。

另外,当地的教学设施
配备不齐全,语音教学、情景教学都更难开展,加大了英语教学难度。

二、改善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现状的建议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师英语水平
政府方面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体系,出台相关利
好政策,增加财政在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育中的支出比例,提高英语老师的待遇,吸引全国各地区的优秀教师。

另外,教育部门要对已经在本地区进行英语教学的
老师加强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聘请外教当客席讲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同时,英语的考核方式也应有所改革,传统的英语考试仅包括读写能力,忽
视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因此对英语的考核可以加上听说能力,对英语教师的口语
水平要提高要求。

2.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首先,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创新课堂,转变学生对英
语的错误认知,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传播英语的语言魅力,培养学生
学习英语的兴趣。

然后,任课教师应当做到课前用心备课,课中创设利于英语学
习的情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课后作业布置方面,英语教师不能停留
于抄写作业,而应该布置更多“生活化”的作业,比如说给学生安排一个职业,然
后让他们自行创设情景,课后用英语交流谈论自己的职业,下节课进行展示。


种“生活化”的作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走出“哑巴英语”的窘况,改变学
生觉得“英语没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观念,新鲜的作业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
欲望,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再者,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师要注意不同层次
学生的教学,这里的不同层次是指英语基础的差异。

通过观察,沟通交流了解学
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情况,根据英语基础分配学习任务,有利于学有余力的学生
能够进一步学习,而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不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进而敷衍对待。

最后,英语教学要结合当地文化和环境,让学生有“亲切感”,帮助学生走出
三语混乱的困境。

举个例子,笔者会在课堂上花一小部分时间,让学生翻译水族
方言,有时候会让学生用水族语和英语混合交流,尽量都用英语,不会的词汇再
用方言代替。

这样的小游戏,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课
后学生也会试着这样子交流,渐渐的,学生的词汇量增多了,也更愿意开口说英
语了,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向学生普及学习英语对家乡
建设以及对自身发展的好处。

比如说,学好英语,可以为旅游团当翻译,向外国
友人介绍家乡,让家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或者,自己走出国门,获取更广阔
的发展空间,英语就是前提。

3.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就是要注重方法的教学。

在英语教学中,不能
生硬地给学生灌输英语知识,学生被动学习会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只要把必要的
知识传授之后,通过情景设置,课后作业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在学生自主
学习遇到问题之后及时给予解答。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自行形成一套自
己的学习方法。

如果有的学生学习方法比较好,也可以开一个学习方法分享的课,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总而言之,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不是一篇论文就能解决的事情,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实现的工程。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政府的扶持、当地学校的配合、还有广大英语教师的共同努力。

但是当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水平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的英语水平提升,对当地的旅游发展,进出口贸易、经济发展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菲鲁热·依力哈木.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现状分析[J].魅力中国,2017,(z1):62.
[2]刘术燕.浅谈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中的激趣教学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38):118.
[3]张顺桐.三语习得研究对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的启示[J].铜仁学院学
报,2016,15(6):148-152.
[4]赵以璞.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学的几点体会[J].青海教育,2017,(9):36-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