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脚丫子》2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脚丫子》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脚丫子》精选2篇(一)
教案标题:脚丫子
适用年龄:幼儿园中班(3-4岁)
教学目标:
1. 引导幼儿了解和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加强对脚部健康的认识。

2. 培养幼儿正确的脚部保健意识,掌握正确的洗脚方法。

3.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教学准备:
图片或手绘画有关脚部和洗脚的图片;洗脚盆、毛巾、清水、肥皂。

教学活动:
1. 导入:播放脚步声音乐,引发幼儿对脚部的关注。

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脚丫,了解人类的特点和各种脚型的存在。

2. 活动一:展示有关脚部的图片,提问引导幼儿回答问题,如“你的脚有几根脚趾?”、“你的脚丫长什么样?”等,增加幼儿对脚的认识。

引导幼儿自觉观察自己和他人的脚丫,认识各种不同的脚型。

3. 活动二:引导幼儿认识脚的重要性,讲解脚部保健的基本知识,如穿合适的鞋子、注意保持脚部清洁、正确的洗脚方法等。

同时,展示洗脚盆、毛巾、清水、肥皂等道具,演示正确的洗脚方法。

4. 活动三:组织幼儿实践洗脚的动作,让幼儿亲自操作。

幼儿沿着正确的洗脚方法进行洗脚,老师可以边演示边指导,督促幼儿正确操作。

5. 活动四:幼儿欣赏与脚有关的绘本故事,如《小鸡找妈妈》、《小毛虫变成蝴蝶》等。

读故事时重点突出脚在故事中扮演的角色,引发幼儿的思考和讨论。

6. 活动五:创建脚部保健小组,幼儿分组扮演小医生,向小朋友们宣传脚部保健知识,同时为小朋友们做一次洗脚示范。

教学延伸:
1. 给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洗脚盆、肥皂和清水,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幼儿自己洗脚,培
养自理能力。

2. 在户外活动中提醒幼儿注意脚部保护措施,如不光脱鞋奔跑,注意不要走草地上的
荆棘等。

3. 鼓励幼儿穿好鞋子,注意脚的卫生,避免脚上出现脚气等问题。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脚丫子》精选2篇(二)
课题:防止感冒传播《阿嚏》
目标:通过《阿嚏》的故事,让幼儿了解感冒的传播途径,学会预防感冒的基本方法。

方法:故事讲解、讨论、游戏、互动活动。

材料:《阿嚏》故事书、图片、洗手液、纸巾、口罩等。

步骤:
1. 导入(5分钟):
介绍今天的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阿嚏的
小朋友。

大家知道什么是感冒吗?如何预防感冒呢?”
2. 讲故事(10分钟):
给孩子们讲《阿嚏》的故事,通过故事描述阿嚏生病的原因和传播途径,并强调防止
感冒传播的重要性。

3. 讨论(5分钟):
与孩子们一起讨论故事中的问题:“阿嚏生病了,他接触了哪些物品或人,导致感冒传播?”引导孩子们回答并讨论相关问题。

4. 感受(10分钟):
给孩子们展示感冒病毒的图片,让他们了解病毒的形态和传播方式,通过触摸图片、模仿打喷嚏等方式感受病毒的传播。

5. 游戏(10分钟):
进行互动游戏,通过模拟传播感冒病毒的过程,让孩子们明白如何预防感冒。

例如,一人扮演阿嚏,其他人扮演被传染的人,通过传递纸巾或其他方式,让孩子们亲自体验感冒的传播。

6. 活动(10分钟):
指导幼儿正确洗手的步骤,要求他们在洗手前后洗手,并演示正确洗手的方法,同时提供洗手液和纸巾供幼儿使用。

7. 总结(5分钟):
与孩子们一起总结课堂内容,重点强调感冒的预防方法,如勤洗手、避免与感冒患者接触、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肘遮住口鼻等。

拓展活动:
1. 继续讲解其他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如流感、腹泻等。

2. 定期观察幼儿的个人卫生习惯,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 播放相关儿歌或视频,加深幼儿对预防感冒的认识。

注意事项:
1. 确保故事内容简明易懂,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

2. 严格执行卫生防护措施,避免疾病传播。

3. 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讨论和活动,培养他们预防感冒的意识和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