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天津市朱唐庄中学高一下学期3月阶段性测试地理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天津市朱唐庄中学高一下学期3月阶段性测试地理试题
1. 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均匀的,但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从地理位置来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①南半球②北半球③高纬度地区④中低纬度地区⑤高海拔地区⑥低海拔地区
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④⑤D.②④⑥
2.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共同的气候特点是()
A.寒冷干燥B.高温多雨C.温暖湿润D.炎热干燥
3.依据人口分布的特征,可知下列四大地区中人口最稠密的是()
A.亚马孙平原B.撒哈拉沙漠C.青藏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2. 下图示意2000~2015年我国部分省区高学历人才省际净迁移率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这些省区中()
A.2000~2005年西藏人才迁移最活跃B.2005~2010年上海人才迁入率最高
C.2010~2015年北京人才吸引力下降D.2010~2015年江西人才流失在加快2.西藏高学历人才净迁移率由负转正的主导因素是()
A.环境B.政策C.经济D.交通
3.与北京相比,2010年后天津高学历人才净迁移率上升的原因可能是()A.住房价格更低B.教育条件更好C.交通更加发达D.工资水平更高
3. 下表是中部某省人口总数、可承载人口数、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消费随时间变化(含预测)统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A.2415万人B.2273万人C.2226万人D.3718万人2.该省人口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消费水平提高B.科学技术进步C.人口迁出增大D.资源跨区调入
4. 2018年2月28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和省统计局联合发布的统计显示,2017年年末河南省总人口10852.85万人,常住人口9559.13万人。

是名副其实的全国第一人口大省。

结合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河南省面积并不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但却成为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其主要的原因是()
A.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B.工业、商业贸易繁荣
C.地处经济发达地区D.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充分
2.影响图中乙地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水资源C.气候D.矿产资源
3.图中甲省区面积广大,人口密度很小,但却不能采取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其主要原因是()
A.自然环境恶劣,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较

B.资源较为贫乏,不能供养太多人口C.社会经济条件较差,发展水平较低D.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5. 新加坡丹戎巴葛中心(如下图所示)高290米,占地1.5公顷,集零售、城市公园、豪华酒店、写字楼,图书馆、住宅、地铁交通于一体,使人们衣、食、住、行、游等需求得到全方位、高质量的满足,成为一个超多元的垂直城市综合体。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新加坡建设垂直城市综合体的最主要原因是()
A.探索城市发展模式B.改善城市生态环

C.转变城市服务功

D.缓解城市交通压

2.丹戎巴葛中心所在的城市功能区是()
A.交通枢纽区B.风景旅游区C.低级住宅区D.中心商务区3.零售业最可能位于丹戎巴葛中心的()
A.低层区B.中层区C.高层区D.行政区
6. 随着郊区城市化过程推进,城市不断向外围扩展,使得毗邻乡村地区的土地利用从农业转变为工业、商业、居住区以及城市服务设施,多种土地利用类型并存,从而形成了城乡交错带。

读城乡交错带模式图,完成下面问题。

1.城乡交错带的区位条件()
A.体现过渡性特征B.最佳商业区位
C.不利于居住选择D.与工业区完全相同
2.图中小城镇发展速度取决于()
A.周边乡村人口的多少B.与市区的交通便捷程度
C.周边耕地资源的数量D.市区迁居该地的人数
7.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区的山间盆地称为“坝子”,这里地势较平坦,是当地主要的耕作用地。

下图为“云贵高原某乡村空间结构示意图”,①②③代表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是()
A.林地、住宅、耕地B.林地、耕地、住

C.住宅、耕地、林

D.耕地、林地、住

2.该乡村空间结构利于()
A.缩短道路里程B.规避地质灾害C.缩小城乡差距D.集约节约用地
8. 下图为某城镇功能分区及沿MN线的地租变化示意图,A、B、C代表不同功能区。

完成下列各题。

1.B功能区是()
A.行政区B.商业区C.居住区D.文化区
2.A功能区地租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A.远离工业区B.位于市中心C.房屋质量好D.环境优美
3.在C区布局钢铁厂的理由,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靠近铁路,便于运输B.位于图示区域地
租最低处
C.靠近原料地D.位于盛行风下风

9. 《后汉书》有羌族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

图为羌族碉楼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羌族碉楼外墙面“鱼脊线”的设计主要是为了()
A.造型美观B.稳固墙体C.计量高度D.图腾崇拜
2.羌族碉楼“高者至十余丈”的主要作用是()
A.便于通风散热B.彰显家族地位C.通信联络方便D.防御外敌入侵
3.图示民居反映了该地区()
A.风沙多发B.地形平坦C.降雨较少D.土层深厚
10. 下图是“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

1.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I所对应的右图中城市化阶段是()
A.a阶段B.b阶段C.c阶段D.无法确定
2.下列属于图中阶段I产生的城市化现象的是()
A.城市化水平低,发展较慢B.城市化速度减慢甚至停滞
D.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市区出现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
化等问题
3.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Ⅱ的主要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A.大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B.大城市中心失业率增高人口萎缩
C.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较完善D.城镇化地域不断向农村推进
11. 为建设生态城市,我国某城市对功能区布局进行了调整,图a为该城市调整后布局图,图b为该城市对路面的改造工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城市功能区布局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主要原因是()
A.压缩居民活动空间B.使各方面亲近自然
C.缩短居民出行距离D.减少工业布局规模
2.某地产商拟在该城市某地块建设高档住宅区,关于其区位选择和理由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上风上水,环境优美B.②处,市中心,市场广阔
C.③处,靠近河流,水源充足D.④处,盛行风下风向,大气质量优3.该城市对路面的改造工程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表现为()
A.美化城市环境B.杜绝污染物的排放
C.维护生物多样性D.减少内涝,调节大气和气候
12. 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征是____。

(2)图中江苏省的人口密度是____。

江苏省人口密度大的社会经济原因是____。

(3)西藏自治区的人口密度较小,其影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国家农调总队抽样调查,我国3个产业工人中有2个来自农村。

材料二: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

(1)我国目前跨省流动人口比重大,其主要流向是怎样的?
(2)人口迁移可能给迁入地带来哪些影响?
(3)从图中可以看出,民工流入数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写2个)。

14. 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读我国南方某城市规划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建高级住宅区的最佳位置,并分析理由。

(2)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建化工厂的最佳位置,并分析选择的理由。

15. 读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简图和上海市区及郊县土地面积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海的城镇化过程中,上海会发生哪些变化(城镇化标志)?
(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我国中西部地区,请说明其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