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模块3第一环节专题突破__串点成线专题十二现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二现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从计划经济
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纲原文呈现]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考情揭秘]
课标全国卷近5年考查情况分析和预测
线索1 1949-1956年是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化的起步时期,可分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阶段(1949-1952年)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阶段(1953-1956年)。

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一五”计划、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等。

线索2 1956-1976年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化曲折发展的时期。

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全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1956-1966年),这一探索阶段既有成就也有失误,但党和国家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年),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探索历程中最严重的失误阶段,党和国家的工作以阶级斗争为中心,偏离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轨道,导致国民经济发展严重受损。

这一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有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周恩来调整国民经济、1975年邓小平的全面整顿等。

线索3 1978年至今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伟大战略的时期。

这一时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的探索阶段(1978-1992年),主要是对改革开放建设道路的探索;二是改革开放的深化阶段(1992年至今),主要是对建立和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

这一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992年“南方谈话”的发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等。

考点一新中国成立——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明了考什么、怎么考
1.(2016·高考全国甲卷)“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

这表明我国( )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解析:选A。

材料关键信息:一是时间“‘一五’计划期间”,二是压缩住宅建设和非生产性建设投资。

这说明国家的投资主要用在了生产领域,这是为了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为工业化奠定基础,故选A项。

B项本身与材料矛盾,排除。

C项反映的是表面现象,未反映深层原因,排除。

D项与材料矛盾,工业化必然促进城市化发展,故排除。

2.(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

据此可以推知( )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解析:选A。

本题关键信息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美国和英国早就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而新中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工业基础相当薄弱。

由图示信息可知,中国的钢、生铁、发电量的年均增长速度快,有的指标甚至超过美国和英国好几倍,这符合当时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的实情,故选A项;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黄金时期,故B、D两项说法错误;1958年中国在“左”倾思想指导下掀起“大跃进”运动,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

全国卷在本考点的命题频率较高,内容多集中于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的背景、成就,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对苏联建设模式的反思等,这就给备考2017年高考指明了方向。

——清晰记什么、怎么记
核心词:过渡时期,所有制变革、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左”倾错误、八字方针
1.过渡时期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简记:“一化三改”。

实质: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

)
2.国民经济恢复:1949-1952年,新中国仅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3.“一五”计划
(1)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2)意义:“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4.三大改造
(1)过程:国家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2)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认识
(1)一个创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政策。

(2)两大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生产力)和社会主义改造(生产关系)同时并举。

(3)三项成果:初步奠定工业化基础;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了单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4)四项举措: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制定共和国宪法。

5.1956年《论十大关系》,标志着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

6.中共八大——正确方针
(1)内容:一是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二是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评价: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在实践中未能坚持下来。

7.“左”倾泛滥
(1)表现:1958年开始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原因:急于求成,改变落后局面的心情迫切;没有经济建设经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左”倾冒进,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3)结果:经济比例失调,环境破坏,农民的积极性受挫,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8. 调整恢复:1960年冬提出“八字方针”,1962年底,经济形势好转。

9.“文化大革命”浩劫
(1)实质:“左”倾错误发展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

(2)影响:国民经济基本瘫痪,面临崩溃;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徘徊。

1.1948年以来国内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之间的相互关联
(1)政治: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巩固政权的斗争,建设中国特色三大政治制度,宪法建设等。

政治建设为经济、外交、文化科教提供安定的环境。

(2)经济:恢复国民经济、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一五”计划,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政治建设,文化科技发展的前提。

(3)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外交政策,为国内政治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4)文化科教:“两弹一星”等尖端科技为经济政治建设提供了保障,“双百”方针等政策为文化领域繁荣提供保障。

2.对中共在探索中“左”倾错误的通史总结
(1)政治上,主观夸大阶级斗争的严重性,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国家的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2)经济上,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过分追求经济建设的速度和公有化程度,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1959-1961年的严重的经济困难。

(3)外交上,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执行所谓的“革命外交”,着眼于意识形态,恶化了我国的外交环境,形成了20世纪60年代中美、中苏关系全面恶化的局面。

(4)学术上,将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批评,破坏了“双百”方针的贯彻执行,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学、艺术的发展。

(5)教育上,政治运动严重冲击了教育的正常发展,甚至出现了高考制度被废除的严重错误,
“工农兵学员”的招生制度导致教育质量严重下降。

3.斯大林模式对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影响
(1)在政治方面:借鉴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我国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2)在经济方面:借鉴苏联的五年计划及优先发展重工业,借鉴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我国对农业进行改造,建立农业合作社,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斯大林模式影响下,经过三大改造,我国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

(3)在外交方面:倒向社会主义阵营,实行“一边倒”方针。

——知道练什么、怎么练
1.(2017·湖南永州联考)下表为中国每万人所拥有的商业、饮食、服务业网点变化情况表(单位:个)。

表格反映的变化趋势主要是因为( )
A.
B.“左”倾错误主导经济建设
C.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
D.经济体制改革陷入停滞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表格信息有效获取的能力。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每万人所拥有的商业、饮食、服务业网点在逐渐减少,说明市场因素在逐渐减少,计划经济在不断确立和发展。

故C项正确,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2.(2017·广东惠州调研)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到783.9亿元,超过原定计划21%,比1952年增长128.3%,平均每年增长18%。

其中,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

这种变化反映了( )
A.三大改造已经完成
B.我国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C.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解析:选C。

三大改造1956年已经完成,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我国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是在1952年底,故B项错误;1953-1957年是“一五”计划实施时间,故C项正确;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是在1956年,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考点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明了考什么、怎么考
1.(2016·高考全国丙卷)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 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 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解析:选A。

题干中农业种植结构发生的变化以及农产品产量的增加,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扩大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A项符合题意。

当时农业生产技术没有出现革命性的改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正在进行,国家也没有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故排除B、C、D三项。

2.(2016·高考全国甲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材料二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32万人。

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 500万人左右,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
内企业有25 510家,投资总额约63 271万元。

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

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

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1 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

解析: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二“1500-1850年”“中国的海外移民……大致从1567-1840年……有所增加”“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分析;第二小问根据每个阶段中国所处的历史环境变化、移民与国际形势的关系、国内的经济状况与移民者的需要等方面分析;第三小问主要联系所学知识,从对中国经济近代化、政治近代化的促进作用,对中国抗战的援助等角度回答。

答案: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

主要原因: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

贡献: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

本考点在高考中常结合社会热点进行考查,主要集中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主干知识上;命题多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举措、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等。

复习备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认识到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一个逐步开展的过程;二是认识到改革过程中伴随着思想的解放;三是要注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过程,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初步建立。

——清晰记什么、怎么记
核心词:重心转移,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
1.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

(2)内容:拨乱反正,工作重心转移,改革开放。

(3)意义: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2.经济体制改革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原因:人民公社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农村稳定是国家局势稳定的基础。

②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获得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2)国有企业改革
①内容: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以产权制度改革和股份制改革为主要内容。

②意义: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增强了活力,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国有资产大幅增长,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①目标:1992年十四大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发展:1997年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③意义: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

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过程
①从1980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②1984年开放上海、天津、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③1985年以后,闽东南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又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1990年,国家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⑤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特点:形成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

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1.通史思维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五大影响
(1)经济体制: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2)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3)对外关系:从封闭半封闭转向对外开放,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4)思想路线:这次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开始了系统的拨乱反正,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端正了全党的指导思想。

(5)组织路线:经过这次全会,邓小平实际上成为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实行改革开放,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始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2.三大角度解读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2)所有制: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3)分配: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三次变动
(1)1949—1956年底,中国的国民经济表现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共同存在与发展。

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结构变动还包括产业结构的变动:工业比重大幅度上升,农业所占比重相对下降。

(2)1956—1978年,以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单一公有制经济占统治地位。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改变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的局面,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现在多种类型的私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知道练什么、怎么练
1.(2017·浙江温岭期中检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两权分离”取得良好效果,近年来又实行“三权分置”,拉开了第三次土地改革的序幕。

“两权分离”中的“两权”是指( )
A.所有权、承包权B.经营权、承包权
C.自主权、承包权 D.所有权、经营权
解析:选A。

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拥有对土地的承包权,但是所有权仍然归国家,也就是所有权和承包权分离,故A项符合题意。

2.(2017·浙江丽水适应检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逐步形成。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在下列两图所示地区采取的同步开放举措是( )
A.设立经济特区 B.设置特别行政区
C.成立自由贸易区 D.开辟经济开放区
解析:选D。

依据材料内容可知,80年代,我国设置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经济特区,图中所示的长江中下游没有经济特区,故A项错误;中国政府于1997年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1999年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与80年代不符,故B项错误;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开放举措不包括成立自由贸易区,故C项错误;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故D项正确。

跨考点综合提升
1.新中国经济体制的几次转变
(1)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建国初到1956年,从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2)多种所有制并存(1978-1992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经济为辅的经济体制。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2.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原因
(1)从历史的角度而言,是党中央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关闭国门一定会脱离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同时通过对外开放,利用和吸收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

(2)从世界角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战略,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在经济各环节、各领域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以获得最大效益。

(3)从发展市场经济而言,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必然结果,通过对外开放,让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才能真正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

3.中共历史上的四次转折、五个转变
(1)中国共产党在近现代史上的四次伟大转折
第一次是在1927年,我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第二次是遵义会议,成为我党历
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第三次是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第四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2)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五个转变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国民经济平衡协调地稳步发展;从学习苏联模式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突破训练(十二)
一、选择题
1.(2017·河南洛阳联考)随着解放战争的顺利推进,人民政府在没收官僚资本企业时采取了“不打烂旧机构”和“保持原职原薪原制度”的做法,这一做法( )
A.推动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
B.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实现了对原有企业的和平赎买
D.推动了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开始
解析:选B。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材料中体现不出,故A项错误;“不打烂旧机构”“保持原职原薪原制度”的做法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恢复发展生产,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故B项正确;实现了对原有企业的和平赎买是三大改造时期,故C项错误;推动了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开始是“一五”计划时期,故D项错误。

2.(2017·河南洛阳联考)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

农业社会化的步骤,必须和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强大的工业的发展相适应。

”这表明建国初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
A.是国家经济建设优先发展的重心
B.符合当时国家经济战略的要求
C.超越了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
D.推动了新中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解析:选B。

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错误;“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相适应”说明合作化运动符合当时国家经济战略的要求,故B项正确;农业合作化运动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符合,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其他工业发展信息,故D 项错误。

3.(2017·河南洛阳联考)1953年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用三个五年计划或更多的时间完成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但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总农户的96.3%,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87.8%。

这说明( ) A.人民公社化运动迅速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