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含教材学情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课时:2
第1课我驾神舟游太空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宇宙飞船的纸工制作
第二课时太空飞船的绘画
教材分析:
自古以来,太空对于人类总是神秘莫测的,人类渴望探索太空的奥秘,却苦于没有方法,直到1961年前苏联的航天员加加林第一次登月成功,终于为人类揭开了太空的神秘面纱。
美国也随后实现了多次登月计划。
而中国,作为一个在世界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泱泱大国,同样热切盼望着在太空中的某个星球上留下中国的国旗,烙下中国人的脚印。
2003年10月15日,宇航员杨利伟驾我国自行设计的“神州五号”宇宙飞船升入太空,成功地完成了我国第一次载人宇宙航行,为我国探索太空书写了历史新篇章。
本课以《我驾神舟游太空》为题,通过了解太空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在设计创作飞行器神游太空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设计能力、想象能力及动手创造能力。
教材选了杨利伟驾“神州五号”宇宙飞船航行太空的图片及其他飞船、卫星图片等,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科学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亲近科学的情感及了解太空的欲望;另外,教材也选择了一些学生作品,更是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触动学生创作(可以用手工或绘画的形式)灵感,使学生在激情昂扬中想象自己驾神舟游太空的情景。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太空兴趣浓厚。
同学们敢于想象,创作自己喜欢的宇宙飞船,上课课堂气氛活跃。
教学内容有许多是纸工,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
但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到中。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飞行器、宇航服等有关太空的知识;掌握设计绘制火箭的技能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火箭的设计,学习火箭模型的基本造型方法。
3. 价值与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设计创作飞行器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热爱太空、向往未来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制作出一幅太空遨游图。
教学难点:
有创意地进行飞行器的设计。
教学准备:
(生)废弃盒子、剪刀、胶水、绘画工具
(师)教学演示的工具、教学课件
活动流程:
活动一:课前导入
(一)提问激趣
1. 世界上除了鸟儿会飞外,还有什么东西会飞?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二)了解太空
1.你对太空的了解有多少?
2.宇航员叔叔是怎么“飞”上太空的?
3.出示杨利伟图片“你认识他吗?”
4.今天我们来学习《我驾神州游太空》,设计一台自己的神舟飞船。
活动二:欣赏感悟
(一)欣赏视频
1.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各式各样的飞船,看看都有什么样的奇特造型。
2.出示飞船图片教师补充小结并板书:宇宙飞船、宇航服、太空、星球。
(二)设计飞船
1.提问:说说宇宙飞船的组成部分并简述其设计的注意点。
2.教师小结,板书欣赏要点:①形状;②色彩;③结构;④其他因素。
3. “同学们,你想设计一艘怎么样的飞船?是用来做什么用的?”
4.教师示范教师示范设计与剪出飞船与航天员,讲解要点。
活动三:实践作业
(一)学生自行创作
1.主题:我驾神舟游太空。
2.提问:在太空遨游时你希望驾怎样的飞行器?穿怎样的宇航服?最想到哪个星球上去探险?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3.学生创作作品,教师指导。
启发:①构思:与众不同,富有创意;②构图:重点突出,主次分明;③创作:掌握技法,熟练表达。
(二)教师巡视辅导,及时提出问题
活动四:交流评价
(一)展示学生作品于“太空”“如果你是宇航员,你会坐那一艘飞船?”并让介绍飞船活动五:拓展延伸希望同学们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收集有关太空的图片资料。
板书设计:
我驾神舟游太空
宇宙飞船、宇航服、太空、星球。
形状
色彩
结构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飞行器、宇航服等有关太空的知识;掌握设计绘制火箭的技能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火箭的设计绘制,学习火箭模型的基本造型方法。
3. 价值与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设计创作飞行器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热爱太空、向往未来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绘画一幅太空遨游图。
教学难点:有创意地进行飞行器的设计。
教学准备:
(生)剪刀、胶水、绘画工具
(师)教学演示的工具、教学课件
活动流程:
活动一:复习导入
(一)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遨游了神秘而美丽的太空,那么,你们知道太空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吗?太空中有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有九大行星,金、木、水、火、土、海王、天王、冥王、地球、慧星、卫星、月亮......
(二)欣赏作品
1.欣赏上节课完成的宇宙飞船的作品
2.评价
活动二:欣赏感悟
(一)欣赏视频
1. 有些飞船我们目前做不出来,但是我们可以画出想象中的飞船。
2.出示飞船图片学生欣赏
(二)学生讨论怎样游太空。
1.问:太空景色很美,你准备怎样游太空?请突出“游”的方法。
坐上各种飞行器;穿上太空服
(三)指导构思,引发奇想。
(四)在太空见到什么?
提示:五颜六色的星星,各种人造卫星,无边无际的宇宙,美丽的城市,和地球一样有各种生命,可爱的外星动物,儿童乐园,高速公路……
(五)看书中的小朋友是怎样想的?
1.太空植物研究所,想美化太空世界。
2.小朋友坐飞行器登上太空。
(最主要的是哪个?)
3.穿上太空服上太空,有各种星球、探测器、太空真是一个非常热闹的世界。
(六)教师示范画一个飞船
活动三:实践作业
(一)学生自行创作
1.主题:我驾神舟游太空。
2.提问:在太空遨游时你希望驾怎样的飞行器?穿怎样的宇航服?最想到哪个星球上去探险?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3.学生创作作品,教师指导。
启发:①构思:与众不同,富有创意;②构图:重点突出,主次分明;③创作:掌握技法,熟练表达。
(二)教师巡视辅导,及时提出问题
活动四:交流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并让介绍
活动五:拓展延伸
欣赏立体手工制作的飞船。
板书设计:
我驾神舟游太空
宇宙飞船、宇航服、太空、星球。
形状
色彩
结构
总课时:2
第2课汉字的创意设计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字体设计练习
第二课时字体的创意设计
教材分析
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路。
自5000年前仓颉造字的传说开始,到3400多年前殷商时期在龟甲和动物胛骨上刻写的“甲骨文”,再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统一文字,古老的汉字承载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
从古到今,汉字的形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汉字篆、隶、行、楷、草不同字体的演化,形成了自成一体的书法艺术,成为中国造型艺术宝库的瑰宝。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本课注重文字的形象创意方法,加人文字图形化的设计,从而拓展文字的表现空间,使得文字造型的变化更加多姿多彩。
通过设计一些简单的字体,对于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从学校教育来说,学写美术字,对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学情分析
三年级同学们敢于想象,之前已经学习并掌握了字的创意设计的方法,对本节课学生学习词组的创意设计方法有所帮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汉字创意设计的特点,学习汉字创意设计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从汉字的义、形和结构特征出发,对汉字的笔势和结构做合理的联想和变形,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美术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充分体会创意美术字与自己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懂得学以致用,使学生充分认识中国文字的历史与特色,并为祖国文化感到自豪,学生们的情感价值有一学习汉字创意与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汉字的历史,掌握以图形取代笔画的创意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
以图形取代笔画的书写创意以及可能出现的变化过多的现象,对学生分析能力、
应变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
(学生)彩色笔、卡纸等。
(教师)课件,范作,商标、广告、印刷品中的美术字图片若干。
活动流程
活动一:观看短片,感知汉字起源的文化。
(一)了解在没有文字之前,古人的记事方式是结绳记事。
(二)欣赏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碎片上的“刻划符号”,了解最古老的汉字形式。
(三)以“车"字为例,了解汉字的演变。
活动二:了解创意美术字的作用。
(一)欣赏“车”字的创意美术字,思考:人们为什么要对汉字进行创意与设计总结创意美术字的作用。
(二)欣赏标志、书籍封面、店面招牌等设计中的创意美术字,并说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创意美术字。
(三)欣赏创意美术字,说一说这些字的“创意”在哪里。
活动三:探究创意美术字的设计方法。
(一)欣赏“蝶、点、舞、火”等字的创意与设计,小组讨论这些字用了哪些不同的设计方法。
(二)总结创意美术字常用的三种设计方法。
(三)引导学生思考出更多创意美术字的设计方法。
(四)欣赏同一个字的多种创意设计作品。
活动四:听了这么多,我们先来放松一下,做一个有趣的游戏:用自己的身体来摆成一个字让大家来猜一猜。
活动五:创作实践。
学习建议:选择一个字,设计有独特创意的美术字,或者设计一个自己的专属名字吧。
活动六:互动展示,评价。
(一)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的设计意图。
(二)欣赏同学设计的优秀作品,拓展设计思路。
(三)分析同学设计作品中的不足,提出修改意见,并说说设计创意美术字时要注意什么。
(四)欣赏同学作品,思考他们运用了哪些设计方法。
活动七:小结延伸。
(一)课外延伸:可以尝试设计创意字母和创意数字。
(二)引导学生课后将学生的创意字设计作品汇编成创意字字典,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懂得学以致用的道理。
(三)最后通过“爱”的创意美术字,让学生学会爱护环境,保护生态。
同时祝同学们内心种下爱的树苗,收获快乐的绿荫。
布置作业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想象力的创意汉字。
板书设计
汉字的创意与设计
日字的象形字
山字的象形字
弯字的创意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字体装饰艺术的特点,学习字体设计方法,能从汉字的义、形和结构特征出发,对汉字的笔画和结构作合理的联想和变形,创意出美观形象的美术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以图形取代笔画的创意方法,来进行创意字的书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国古老汉字的历史及构成,感受汉字的奥妙和艺术魅力。
增进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点
了解汉字的历史,掌握以图形取代笔画的创意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
以图形取代笔画的书写创意以及可能出现的变化过多的现象,对学生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
(学生)尺子,水彩笔,勾线笔。
(教师)课件,范作。
活动流程
活动一:导入
同学们,老师先给大家展示一个图片,看你们能否认出什么来?
教师出示甲骨文(车),并进行简单介绍。
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字也不断的发生着变化,我们以车字为例,继续看下去:(车)篆书——隶书——楷书——现代简化字
活动二:揭题新授
(一)下面我们继续,进行一个闯关游戏第一关:火眼金睛。
看了以后,问:这些字的创意在哪里?引出“蝶”,以图形取代笔画。
(二)闯关游戏第2关:试一试“鸟”
1.学生试写“鸟”,用铅笔完成。
2.学生作品简单讲解。
3.出示2张电脑优秀作品。
4.教师简单示范,然后出示完整的一个“鸟”教师师范作品。
(三)师:在实际的创意字书写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出现一些其他的问题,接下来,我们来看几组作品,来进行比较。
(比一比,哪个字设计的巧妙又容易辨认?(灯、吃、光)
欣赏优秀作品。
(秋、凤、从、羊、聪、葡萄)
书写方法:以图形代替笔画的创意字书写要求
1、部分笔画用图形代替,图形简洁。
2、字体笔画用美术字形式出现,笔画等粗,以方头方尾为美观。
3、结构大小合适布局。
活动三:作业布置
闯关游戏第3关,大显身手(作业)(写、树、问、刀、冬、鲤)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活动四:作业展评作业展评。
活动五:课后拓展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了汉字的创意与设计,你学会设计创意美术字了么?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有很多这样的创意美术字。
板书设计
汉字的创意与设计
图形代替
笔画加粗
总课时:2
第3课刊头设计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刊头的设计
第二课时刊头的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在前一课《汉字的创意与设计》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图文的编排与应用。
学生刚接触字体的设计——《汉字的创意与设计》一课主要是设计出有创意的字,而不是设计规范的美术字,不对专业做过多的要求。
本课学习也是尊重学生原有的知识与能力,对刊头设计不做过高的专业性要求,重点落在设计出有创意,美感的刊头。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有初步的设计的思维,由设计的主题出发去思考合适的设计方法。
从刊头的图案,题目,色彩,排版等去表达刊头的主题。
本课的教学及作业设计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经验相结合,注重知识技能的实践与运用,让学生能共同体验设计制作活动带来的乐趣。
学情分析
三年级同学们敢于想象,之前已经学习并掌握了字的创意设计的方法,对本节课学生学习词组的创意设计方法有所帮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刊头组成元素,特点及形式,学习刊头设计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刊头体会刊头设计的理念,有初步的设计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把学到的设计思维运用到以后的生活中。
教学重点
学习刊头设计的知识和方法,结合内容设计刊头。
教学难点
能通过图案,色彩,排版等准确的传达出刊头的主题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绘画工具,喜爱的书本。
(教师)课件,范作。
活动流程
活动一:.情境导入
(一)谈话探究
一个城市中最早起床的人是谁?(播放视频)
(二)报纸变迁
报纸是传播领域中最古老的手段之一,千百年来,报纸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每天清晨,当多数的人们还沉浸在梦乡里,城市里百万份的报纸就会从轰鸣的印刷机中新鲜而出,为人们带来新鲜的资讯。
活动二:刊头讲解
(一)刊头作用
这是一张什么报纸?你从哪里发现?这就是这张报纸的刊头。
它有什么作用?刊头也代表了这个刊物的整体专业水平,是这个刊物的缩影。
(二)刊头组成元素文字(刊物名称,出版单位,出版期数)图案
对比新闻的刊头和其他的刊头有什么不同?
刊头有的是图文结合的,有的只有文字。
文字包括这个刊物的名称,出版单位,出版期数等内容。
活动三:刊头欣赏,交流感受
(一)你喜欢哪个刊头,他给你怎么样的感受?(教师随机追问)
排版形式
1.刊物类型
对比儿童刊物与成人刊物排版的不同。
左边三本是儿童的刊物,右边三本是成人的刊物。
对比看看他们的刊头有什么不同?
2.一字型的标题排版给你怎样的感受?它通常用于哪些刊物?
3.如果把它的文字扭一扭呢?你有什么感受?它适合怎样的刊物?
(二)感受联想
欣赏不同的排版形式刚才我们看到的排版形式是上下式,除了这样的上下式,还有左右式,散点式,穿插式。
左右式文字竖过来写,图片左右摆放。
散点式文字在画面上自由跳动,穿插式把图片和文字结合起来。
活动四:主题预设
(一)春天的练笔
1. 老师以春天为主题画了一个刊头,是这样阶梯式的排版,你猜猜我的标题可能是什么?
春之光这样斜线的排版很有光芒的感觉
2.踏青去和春之光比文字排版有什么变化?为什么要增加这样活泼的感觉?
3.春风吹这个文字排版又产生了什么变化呢?这样模拟出风吹的感觉。
(二)以春天为主题设计一个刊头,标题自拟,你可以根据主题自己设计排版形
式。
那我们赶快来试一试吧。
(三)教师纠错。
图文分开,画面不够饱满,色彩整体性,笔画加粗。
(四)作品呈现
1. 春天的畅想春天有什么你喜欢的事,动物植物有什么变化?
2. 春天的排版你可以起什么标题?用什么颜色?怎么排版?
春天的色彩,排版与主题结合,字体的变化
活动五:作品小结你从哪里感受到了春天
说一说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
板书设计
刊头设计
构成元素
图文
主题
排版.字体.色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刊头组成元素,特点及形式,学习刊头设计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刊头体会刊头设计的理念,有初步的设计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把学到的设计思维运用到以后的生活中。
教学重点
学习刊头设计的知识和方法,结合内容设计刊头。
教学难点
能通过图案,色彩,排版等准确的传达出刊头的主题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绘画工具,喜爱的书本。
(教师)课件,范作。
活动流程
活动一:复习旧知
(一)观察讨论,了解刊头。
师生共“闯”《刊头设计》第一关:刊头知识我了解。
1.教师结合课件,讲解刊头设计的相关知识。
2.小组讨论什么是刊头、刊头设计的要素有哪些、刊头设计的作用是什么等问题,并共同完成学案第一关问题。
活动二:尝试构图,激发创意。
(一)师生共“闯”《刊头设计》第二关:刊头排版我知道。
1.欣赏刊头设计作品。
2.师生共同分析,图文结合的刊头设计有哪些不同的形式。
(二)小练习:以“艺术天地”为题,用简练的图形和线条画刊头设计稿。
教师绘制草图,举例示范。
1.学生以四人为一组,设计四种不同的排版方式。
(三)展示学生作品,讨论还有哪些不同的排版方式。
说一说:刊头版式设计时需要注意什么?
活动三:创作评价,总结成果。
(一)请四人小组成员用手绘的方式为手抄报《大拇指报》设计大刊头和小刊头。
设计耍求:围绕主题、图剪并茂、简洁明了、富有创意。
(二)教师巡视指导。
(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
(四)教师宣布第三关闯关成绩。
学生汇总三关所有成绩,共同枰选出“刊头设
计小能手”和‘刊头设计小行家”。
活动四:课外拓展。
(一)欣赏优秀的学生手抄报设计作品。
(一)教师鼓励学生将刊头设计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板书设计
刊头设计
构成元素
图文
主题
排版.字体.色彩
教学反思
总课时:2
第4课纸拎袋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外形设计
第二课时纹样装饰
教材分析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纸拎袋随处可见。
很多商家(尤其是服装、礼品业)为了打造品牌,在产品的包装袋上更是花了很多工夫。
有的企事业单位也用纸拎袋来装活动资料、宣传册子等。
各种大小不等、形式多样的纸拎袋随着商品进入了家庭。
本课的编写意图是通过纸拎袋的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识图能力。
从实用的角度来看,以平底、方形的纸拎袋为多。
因此,在引导学生设计制作时,应从袋身图案的装饰以及拎带的式样、选料等方面上去考虑。
对于用旧挂历纸、旧画报纸制作的拎袋,我们还应引导学生能巧妙地利用这些纸上的图案及色彩进行装饰。
学情分析
三年级同学们敢于想象,从教材提供的范作及拎袋式样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对于学生能在样式上有所改变的创举,教师应该给予大大鼓励和表扬,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装饰拎袋,不会因为追求好看而失去了它的实用功能。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利用废料制作自己喜爱的物品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纸拎袋的制作方法,能制作出一个实用新颖的纸拎袋。
2.过程与方法:通过纸拎袋的设计、制作和装饰美化,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关心生活,学会用自己的巧手美化生活。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学习制作过程的有序性,鼓励他们大胆、细心地表现。
教学难点
制作拎袋的底部及拎带的牢固度,形式及装饰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
(学生)旧挂历纸(或旧画报纸)、剪刀、胶水、绘画常规用具、粗毛线(或绳子)(教师)教学课件、旧挂历纸、剪刀、胶水、范作
活动流程
活动一:组织教学,谈话导入。
(一)检查学具,调查:你们的美术学习用品是用什么东西装来的?
(二)出示拎袋范作,教师从袋子里拿出剪刀、胶水、绘画用具等物品,展示袋子:“漂亮吗?”“这是老师自己做的。
想知道是用什么材料、怎么做的吗?”(三)揭题。
活动二:引导欣赏,分析讨论。
(一)你见过哪些形状的纸拎袋?它们有什么用途?
(二)出示课件:作品欣赏(服装、酒、保健品等纸拎袋)。
结合书本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学生欣赏,说说最喜欢的袋子。
(三)分析纸拎袋的特点及基本形的制作方法。
活动三:选材识图,激发创意。
(一)自主探究:你认为制作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二)小组讨论,交流表达。
(三)你认为纸拎袋的外形可以有哪些变化?怎样变?袋子里面如何设计与制作?(如各种几何形、仿生设计的水果形、卡通形象形等)
(四)怎样装饰?用什么材料?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五)拎带的制作:
①确定形式;②选料、制作绳子;③对称式打孔或取点;④串、粘带子(注意带子的牢固度,可在内侧绑一根小棒)。
活动四:独立制作,装饰美化。
(一)提出作业要求:用不同的纸制作一只漂亮的小拎袋,并选择合适的方法美化。
(二)尽量做到与众不同,并使设计的纸拎袋实用、新颖。
(三)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活动五:展示作业,学习评价。
(一)小组内展示作业,互评作业。
(二)选出典型作业,全班评,教师小结。
活动六:整理打扫,保存作业。
(一)保存学生作业,整理打扫。
(二)布置下节课的学具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