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燃烧学复习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
1、什么叫燃烧?
2、浓度和化学反应速度正确的表达方法?化学反应速度如何计量?
3、什么是单相反应、多相反应、简单反应、复杂反应、总包反应?
4、质量作用定律的适用范围?如何从微观的分子运动论的观点来理解质量作用定律?试用质量作用定律讨论物质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5、什么是反应级数?反应级数与反应物浓度(半衰期)之间的关系如何?
6、常用的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的反应级数值的范围是多少?
7、试用反应级数的概念,讨论燃尽时间与压力之间的关系。
8、惰性组分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9、Arrhenius定律的内容是什么?适用范围?如何从微观的分子运动论的观点来理解Arrhenius定律?
10、什么是活化能?什么是活化分子?它们在燃烧过程中的作用?
11、图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活化能与反应放热(吸热)之间的关系。
12、什么叫链式反应?它是怎样分类的?链反应一般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13、描述氢原子燃烧的链式反应过程。
14、试用活化中心繁殖速率和销毁速率的数学模型,结合编程技术,绘制氢原子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解释氢燃烧的几种反应的情况。
并讨论:分支链反应为什么能极大地增加化学反应的速度?
15、烃类燃烧的基本过程是什么,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析碳反应?如何进行解释?什么样的烃类燃烧时更容易发生析碳反应?如何防止烃类燃烧析碳?
16、图解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作用。
17、什么叫化学平衡?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吕·查德里反抗规则的内容是什么?
18、什么是燃料的低位发热量和高位发热量?
19、试用本章的知识解释,从燃烧学的角度来看,涡轮增压装置对汽车发动机的作用是什么?
20、过量空气系数(a)与当量比(b)的概念?
21、燃烧过程中,有几种NOx的生成机理?
第二章燃烧空气动力学基础——混合与传质
1.为什么说混合与传质对燃烧过程很重要?
2.什么是传质?传质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什么?
3.什么是“三传”?分子传输定律是怎样表述的?它们的表达式如何?(牛顿粘性定律、傅立叶导热定律、费克扩散定律)
4.湍流中,决定“三传”的因素是什么?湍流中,动量交换过程和热量、质量交换的强烈程度如何?怎么用无量纲准则数的数值来说明这一点?
5.试推导一个静止圆球在无限大空间之中,没有相对运动的情况下,和周围气体换热的Nu数,以及和周围气体进行传质的Nu zl数。
6.如图所示:
两股射流在大空间中交汇。
射流的初始温度T1=60℃,T2=室温20℃,实测xy点的Txy=50℃。
气流中的初始浓度为C1=3mol/m3,C2=2mol/m3,求点的xy点的浓度Cxy。
7.湍流自由射流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图解射流断面上的速度分布相似性。
8.什么是湍流自由射流中心的动量守恒条件?
9.自由射流的扩展角与湍流混合强度的关系如何?
10.把热射流射入冷空间中,和把冷射流射入热空间中,射流的轴线速度、温度差和浓度差衰减的情况有何区别?这对工程燃烧的一次风、二次风参数的选取有何指导意义?
11.当自由射流中含有固体或液体颗粒的时候,射流特性如何变化?这对工程中固体或液体颗粒的燃烧有何指导意义?
12.根据以下物理模型,推导旋转射流中心线上负压的值。
并解释旋转射流中心回流区的形成原理。
假定旋转射流的横截面如图所示,流体是无粘性流体,流动区域可以划分为两个区域:外围的自由旋转区(可以按势流处理)和中心的刚体旋转区(不能按势流处理),其分界线为r=r1。
13.什么是旋流强度,其物理意义是什么?旋流强度的计算公式?
14.图示无扩口、有扩口的强旋转射流流场的主要特征。
15.图示钝体流场的主要特征。
16.两股平行射流湍流混合的强弱取决于那些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决定了哪些重要的物理过程?
17.两股相交射流湍流混合的强弱取决于那些因素?
第三章着火理论
1.什么是热着火?什么是链式着火?其区别是什么?热着火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什么?化学链着火需
要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2.自燃(自发着火)与强迫着火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自燃温度和强迫点燃温度不是一种燃料的物
性常数?
3.自燃充分必要条件的两个判据表达式是什么?物理意义是什么?燃料的活化能、系统初始温度、
散热系数、燃料的浓度、容器的体积对自燃温度的影响如何?请图示。
4.什么是着火的孕育时间?请图示。
5.图示着火温度与燃料空气混合物的浓度(过量空气系数α)的关系。
并解释:1)为什么在点燃气
体燃料的时候必须“火等气”?2)煤矿巷道中发生瓦斯爆炸的原理是什么,如何防范瓦斯爆炸?
6.什么叫强迫着火?请图示热壁面强迫点燃的临界条件,并解释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7.试根据强迫点燃温度的方程讨论:1)炽热球体的直径d;2)对流换热Nu数;3)气体的导热
系数;4)燃料的活化能;5)燃料的发热量;6)气流的压力;7)气流的初始温度;对强迫点燃
难易程度的影响。
8.燃用高活性的褐煤的锅炉中,常出现以下现象:一次风温度大约150℃,风管道中漏出的煤粉在
地面堆积,有时能呈现暗红色燃烧的状态(温度大约700℃),而一次风管内的煤粉却不燃烧或
爆炸。
请用自燃和强燃着火的模型给予解释。
9.10. 根据零维燃烧热工况的模型,系统的产热率的计算式是什么?系统散热率的计算式是什么?
请图示炉膛容积、燃料流量、燃料发热量、气流初温、炉膛吸热和烟气回流量对系统燃烧稳定性
的影响。
并讨论,如果一台燃气锅炉燃用的燃料热值降低,在不能改动锅炉主体结构的时候,应
该如何改进锅炉的运行状况?如果可以改动锅炉的主体结构,又应该如何改进锅炉的运行状况?
10.11. 根据一维燃烧系统的模型,图示以下4种配风方案的升温曲线。
1)空气完全由一次风送入;
2)一半的空气从二次风送入,但较早送入二次风;3)一半的空气从二次风送入,但较迟送入二
次风;4)二次风也分为两次送入,而且较迟送入。
11.使用编程语言求解常微分方程的方法,求解零维系统自燃问题:
1)求解对象:系统热平衡方程
k0——频率因子,初值取100.0
E——活化能,初值取1.E5
R——气体常数,初值取8.314
C——可燃混合物中反应物浓度,初值取1.0
n——反应级数,初值取1.0
V——容器体积,初值取1.0
Q——可燃混合物的燃烧热,初值取2.E7
T——容器内可燃混合物温度,初值取与T0相等的数值。
h——散热系数,初值取5.0
S——容器壁散热面积,初值取6.0
T0——容器壁温度,初值取800.0
定解条件:t=0时,T=T0。
以上方程描述了一个零维系统的温度从t=0开始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a)使用在第一章已经介绍过的Euler法,求解上述定解条件下的常微分方程,获得系统温度T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
b)分别令系统初温T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其他参数不变),获得不同初始温度下的系统升温曲线,并讨论系统初温对热自燃过程的影响。
c)分别令散热系数h=1.0~10.0(T0保持800K),获得不同初始温度下的系统升温曲线,并讨论散热系数对热自燃过程的影响。
2)【自选作业】以上方程没有考虑燃料浓度随反应进程的变化,也没有考虑氧气浓度的影响,假定燃烧反应的化学平衡式为,考虑了以上两个因素的控制方程可以改写成以下形式
定解条件:t=0时,T=T0,C F,0=1.0 ,C O2,0=1.0。
a)求解上述定解条件下的常微分方程,获得系统温度T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
b)求解不同燃料和氧气配比情况下的系统温度T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
即,保持燃料和氧气的初始浓度
C F,0+C O2,0=2.0,分别令C F,0=0.1~1.9,C O2,0=2.0-C F,0,并根据这一组求解结果讨论发生热自燃的燃料浓度限问题。
c)变化系统初始温度T0、散热系数h,可以绘制出一组横坐标为燃料初始浓度,纵坐标为系统热自燃温度的U形曲线图。
重要提示:由于使用Euler法求解燃料浓度C F和氧浓度C O2的时候,可能出现浓度数值减少到负值从而使得求解结果变得不合理的情况。
因此必须在程序里面限定,一旦浓度的数值C F≤0或C O2≤0,则强行令C F=0或C O2=0。
第四章气体燃料燃烧
1.火焰传播速度的定义式是什么?随各个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2.什么是缓燃?什么是爆燃?
3.层流火焰传播的速度是怎么定义的?
4.本生灯火焰稳定的机理是什么?圆锥形火焰形成的原理?如何使用本生灯测量层流火焰传播速度?
试写出测量的过程和计算式。
5.燃烧速度(化学反应速度w)与火焰传播速度v L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应该清楚火焰传播速度、
燃烧速度、新鲜混合气流速之间的关系)
6.燃料气的热扩散系数、燃料的发热量、燃料的活化能、可燃气体初温、火焰自身温度、气体的密
度、气体的压力、惰性组分的浓度等因素如何影响层流火焰传播速度?
7.过量空气系数如何影响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火焰传播的浓度限的意义是什么?
8.什么是淬熄距离?
9.火焰锋面厚度的计算式是什么?真实的火焰锋面厚度大约是多少?
10. 什么是扩散火焰?什么是预混火焰?什么是全预混火焰?其火焰的形状和结构有何区别?请进行图示说明。
11. 什么是脱火和回火?图解火焰的脱火区、回火区、稳定区和黄色火焰区。
12. 为什么说扩散火焰不容易脱火也不容易回火?为什么全预混火焰既容易脱火也容易回火(即,为什么全预混火焰的稳定区比较窄)?结合火焰传播速度和气流速度在自由射流中变化规律的图进行解释。
13. 常用的防止回火的措施有哪些?常用的防止脱火的措施有哪些?
14. 气体湍流扩散火焰的形状随喷射流速如何变化?什么是湍流火焰传播的皱折表面燃烧理论和容积燃烧理论?
第五章液体燃料的燃烧
1.液体燃烧的过程是什么?
2.图解单个液滴燃烧时的空间区域划分,以及油蒸汽浓度、氧气浓度和温度分布。
3.控制液体雾化的准则数是什么?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4.油滴燃烧属于扩散燃烧还是预混燃烧?为什么?
5.液体燃料喷雾特征的评定指标有哪几项?
6.画出常用的压力雾化、旋转雾化和介质雾化喷嘴结构的简单示意图。
7.斯蒂芬流是什么?
8.请推导单个油滴燃烧时,粒径与时间关系的表达式(粒径平方-直线定律)。
并根据表达式讨论,
如何优化油滴的燃烧。
9.燃油燃烧器的调风器应具备哪些功能?
第六章煤的燃烧
1.图示煤燃烧过程的主要特点。
2.典型的煤颗粒燃烧经历几个阶段,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3.什么叫异相燃烧?异相化学反应分为几个步骤?
4.水分和挥发分对燃烧过程大致的影响是什么?
5.推导碳球异相燃烧速率的计算式,并结合图线探讨异相化学反应速度随温度和质量交换系数的变
化规律。
说明,什么是动力燃烧区?什么是扩散燃烧区?什么是过渡燃烧区?
6.颗粒直径、温度和颗粒与气流之间的相对速度对燃烧区域(动力区、扩散区)的影响是什么?
7.简述碳球燃烧的两种机理。
碳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反应和气化反应是什么?两种反应的活化能有何
差异?解释:碳燃烧的时候,在低温下发生氧化反应,而在温度很高的情况下,气化反应将变得显著。
8.为什么说碳的氧化反应是自我促进的,而气化反应是自我抑制的?请图示。
9.焦炭的反应活性跟哪些因素有关?写出常见固体燃料的焦炭活性的排序。
10.请分别推导动力燃烧区和扩散燃烧区中,理想碳球燃尽时间与直径的关系。
并根据其数学表达式
讨论,影响碳球燃尽速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11.图示碳球表面的燃烧速度与与温度T的关系,并标示出其具体的四个区域。
12.通过提高气流与固体颗粒之间相对速度来强化燃烧的原理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适用?
13.焦炭的内孔隙在什么条件下对燃烧有促进作用,而在什么情况下则无促进作用?请解释:为什么
一块灼热的木炭在空气中仍然可以继续燃烧,而一块灼热的煤在空气中则渐渐熄灭?
14.什么是颗粒的终端沉降速度?
15.水平管道中,使用气流输送固体颗粒的时候,固体颗粒的浓度在高度方向上如何分布?保证颗粒
不发生沉积的措施是什么?
16.煤粉气流的着火热分为哪些部分?简述煤粉气流的着火过程。
17.结合零维燃烧系统和一维燃烧系统的主要结论,简述煤粉旋流燃烧器的燃烧特点。
18.结合零维燃烧系统和一维燃烧系统的主要结论,简述煤粉的四角切圆燃烧方式的主要燃烧特点。
19.煤粉燃烧通常处于哪个燃烧区?强化煤粉燃尽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20.一般来说,比表面积大的细小煤粉反应活性好。
家用煤球炉在800多℃就能稳定燃烧,而大型煤
粉炉却在1200 ℃以上才能稳定燃烧。
这与“煤粉反应活性好”的结论矛盾吗?
21.大容量锅炉为什么要使用煤粉燃烧的方式?
22.试分析讨论煤燃烧和油燃烧的燃烧规律有何相同、不同。
23.现代煤粉燃烧技术的一种形式是“高浓度煤粉燃烧”(或称“浓淡燃烧”),也就是提高一次风中煤粉
的浓度以后组织燃烧。
试根据煤燃烧的特点,解释高浓度煤粉燃烧的优点,以及可能产生的问题。
运动与健康
题目: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指导老师:欧阳靜仁
班级:热能092班
姓名:林灿雄
学号:200910814223
摘要:
这篇文章通过对人体运动系统组成的介绍,以及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作用和影响的一点点描述,给平时不重视锻炼的人说明了体育锻炼的好处,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重视体育锻炼。
本文部分地方参考相关文件,可信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同时也未免有疏落之处,请指正。
参考:/view/63163.htm
/view/5df244d728ea81c758f5787c.html
关键词:
骨,骨连接,骨骼肌,支架作用、保护作用和运动作用,合理的体育锻炼,三磷酸腺苷(ATP)酶
前言
体育锻炼与我们息息相关,在我们的身边,无时无刻都有人在运动,各种球类运动、跑步、游泳等等...大家都知道体育锻炼对人体是有好处的,然而具体有些什么好处呢?这个答案有多少人知道。
通过这篇文章,希望可以增加大家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体育锻炼既可增强关节的稳固性,又可提高关节的灵活性。
体育锻炼可使肌纤维变粗,肌肉体积增大,因而肌肉显得发达、结实、健壮、匀称而有力。
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肌肉的耐力。
体育锻炼能保持肌肉张力,减小肌萎缩和肌肉退行性变化,保持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使脊柱的外形保持正常,从而能够减少和防止骨骼、肌肉、韧带、关节等器官的损伤和退化。
一、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
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骨、骨连接和骨骼肌。
骨以不同形式(不动、微动或可动)的骨连接联合在一起,构成骨骼,形成了人体体形的基础,并为肌肉提供了广阔的附着点。
肌肉是运动系统的主动动力装置,在神经支配下,肌肉收缩,牵拉其所附着的骨,以可动的骨连接为枢纽,产生杠杆运动。
(一)骨的组成部分:
骨bone是以骨组织为主体构成的器官,是在结缔组织或软骨基础上经过较长时间的发育过程(骨化)形成的。
成人骨共206块,依其存在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各部分骨的名称、数目见下页表。
骨的形状:
人体的骨由于存在部位和功能不同,形态也各异。
按其形态特点可概括为下列四种:
1、长骨
long bone 主要存在于四肢,呈长管状。
可分为一体两端。
体又叫骨干,其外周部骨质致密,中央为容纳骨髓的骨髓腔。
两端较膨大,称为骺。
骺的表面有关节软骨附着,形成关节面,与相邻骨的关节面构成运动灵活的关节,以完成较大范围的运动。
2、短骨
short bone 为形状各异的短柱状或立方形骨块,多成群分
布于手腕、足的后半部和脊柱等处。
短骨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常具有多个关节面与相邻的骨形成微动关节,并常辅以坚韧的韧带,构成适于支撑的弹性结构。
3、扁骨
flat bone 呈板状,主要构成颅腔和胸腔的壁,以保护内部的脏器,扁骨还为肌肉附着提供宽阔的骨面,如肢带骨的肩胛骨和髋骨。
4、不规则骨
irregular bone 形状不规则且功能多样,有些骨内还生有含气的腔洞,叫做含气骨,如构成鼻旁窦的上颌骨和蝶骨等。
(二)骨连接
1、韧带连接
两骨之间靠结缔组织直接连结的叫韧带连接。
韧带ligament多呈膜状、扁带状或束状,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肉眼观呈白色,有光泽,附着于骨的地方与骨膜编织在一起,很难剥除,有的韧带由弹性结缔组织构成,肉眼观呈淡黄色,叫做黄韧带(如项韧带)。
一般的韧带连接允许两骨间有极微的动度。
但有些骨与骨之间,两直线缘相对或互以齿状缘相嵌,中间有少量结缔组织纤维穿入两侧的骨质中,使连结极为紧密,叫做缝,如颅骨的冠状缝和人字缝。
2、软骨结合
相邻两骨之间以软骨相连接叫软骨结合。
软骨组织属结缔组织
的一种,呈固态有弹性,由大量的软骨细胞和间质构成,由于间质的成分不同,又有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和弹力软骨的区分。
第一助骨连于胸骨的软骨属透明软骨,而相邻椎骨椎体之间的椎间盘则由纤维软骨构成。
由于软骨具有一定弹性,所以能做轻微的活动。
有的软骨结合保持终生,而大部分软骨结合在发育过程中骨化变为骨结合。
3、骨结合
由软骨结合经骨化演变而成,完全不能活动,如五块骶椎以骨结合融为一块骶骨。
(三)骨骼肌
骨骼肌又称横纹肌,肌肉中的一种。
肌细胞呈纤维状,不分支,有明显横纹,核很多,且都位于细胞膜下方。
肌细胞内有许多岩细胞长轴平行排列的细丝状肌原纤维。
每一肌原纤维都有相间排列的明带(I带)及暗带(A带)。
明带染色较浅,而暗带染色较深。
暗带中间有一条较明亮的线称H线。
H线的中部有一M线。
明带中间,有一条较暗的线称为Z线。
两个z线之间的区段,叫做一个肌节,长约1.5~2.5微米。
相邻的各肌原纤维,明带均在一个平面上,暗带也在一个平面上,因而使肌纤维显出明暗相间的横纹。
骨骼肌细胞构成骨骼肌组织,每块骨骼肌主要由骨骼肌组织构成,外包结缔组织膜、内有神经血管分布。
骨骼肌收缩受意识支配,故又称“随意肌”。
收缩的特点是快而有力,但不持久。
运动系统的肌肉属于横纹肌,由于绝大部分附着于骨,故又名
骨骼肌。
每块肌肉都是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器官,有丰富的血管、淋巴分布,在躯体神经支配下收缩或舒张,进行随意运动。
肌肉具有一定的弹性,被拉长后,当拉力接触时可自动恢复到原来的程度。
肌肉的弹性可以减缓外力对人体的冲击。
肌肉内还有感受本身体位和状态的感受器,不断将冲动传向中枢,反射性地保持肌肉的紧张度,以维持体姿和保障运动时的协调。
二、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作用
运动系统主要起支架作用、保护作用和运动作用。
人体的运动系统是否强壮、坚实、完善,对人的体质强弱有重大影响。
例如,骨架和肌肉对人体起着支撑和保护作用。
它不仅为内脏器官,如心、肺、肝、肾以及脑、脊髓等的健全、生长发育提供了可能,而且能保护这些器官使之不易受到外界的损伤。
骨、软骨、关节、骨骼肌是人体运动器官,骨的质量,关节连接的牢固性、灵活性,肌肉收缩力量的大小和持续时间的长短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体的运动能力。
合理的体育锻炼能促进骨的血液循环,增加对骨的血液供应,使正处旺盛造骨时期的骨组织能获得更多造骨原料,加速造骨过程,加快骨的生长。
增强骨的抗折抗弯抗压扭曲等能力,使骨更坚固。
还能预防关节的变形,保持骨的弹性,延缓骨的老年性退行性变化。
除此之外,体育锻炼还有助于增强韧带的弹性,增加关节的稳固性,提高关节的灵活性。
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使肌肉体积增大,肌肉中脂肪含量减少,肌肉内结缔组织增多,肌肉内化学成分发生变化,肌肉毛细血管增多。
体育锻炼时,由于肌肉的活动,促使肌肉内毛细血管大量开放,这样肌肉可获得比平时多得多的氧气及养料,大力促进肌肉的生长,使差价活动的肌纤维数量增加。
三、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体育锻炼既可增强关节的稳固性,又可提高关节的灵活性。
关节稳固性的加大,主要是增强了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结果,同时与关节和韧带的增厚也有密切的关系。
关节灵活性的提高,主要是关节囊韧带和关节周围肌肉伸展性加大的结果。
人体的柔韧性提高了,肌肉活动的协调性加强了,就有助于适应各种复杂劳动动作的要求。
体育锻炼可使肌纤维变粗,肌肉体积增大,因而肌肉显得发达、结实、健壮、匀称而有力。
正常人的肌肉约占体重的35%-40%,而经常从事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的人,肌肉可占体重的45%-55%。
体育锻炼可使肌肉组织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如肌肉中的肌糖原、肌球蛋白、肌动蛋白和肌红蛋白等含量都有所增加。
肌球蛋白、肌动蛋白是肌肉收缩的基本物质,这些物质增多不仅能提高肌肉收缩的能力,而且还使三磷酸腺苷(ATP)酶的活性增强,供给肌肉的能量增多。
肌红蛋白具有与氧结合的作用,肌红蛋白含量增加,则肌肉内的氧储备量也增加,有利于肌肉在氧供应不足的情况下继续工作。
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肌肉的耐力。
因为体育锻炼可使肌纤维内线粒体的大小和数量成倍增加,同时在锻炼时还使肌肉中的毛细血管大量开放(安静时肌肉每平方毫米内开放的毛细血管不过80条左右,剧烈运动时开放数可增加到2000-3000条)从而产生更多的能量。
因
此,长期坚持锻炼,可使肌肉的毛细血管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出现囊泡状,增加肌肉的血液供应量。
体育锻炼能保持肌肉张力,减小肌萎缩和肌肉退行性变化,保持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使脊柱的外形保持正常,从而能够减少和防止骨骼、肌肉、韧带、关节等器官的损伤和退化。
讨论:太极拳对运动系统的作用。
总的来说,太极拳是技击与健身相结合的古老拳术。
要求心境意导,呼吸自然,思想专一,心理安静,意念引导动作,呼吸要求自然平稳,并与动作相配合。
中正安舒,松柔连贯;圆括自然,周身协调;刚柔相济。
太极拳运动是一种有氧运动,是神经系统与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充分协调的全身运动。
太极拳运动是一种神经系统协调下的全身运动,在运动中使全身各种细胞,器官同时平均发展为原则。
练太极拳可以“蠕筋骨,利关节”,有抗老防衰之功效。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
而太极拳重视下肢运动,练太极拳腿部肌肉发达,血管丰满,这样就增加了血液输送与回流的泵力。
另外,虚实转换能锻炼两腿的耐力,对维持人体的平衡大有好处。
即使运动时全身之肌肉虽已成疲劳不堪的状态,而心脏的搏动并不失常,呼吸并不困难,相反的在运动后,尚能感到比运动前呼吸轻松舒畅。
太极拳运动要求松靜与运动相结合,松靜反应主要表现为副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跳平稳,呼吸匀长,微血管扩张,腺体分泌增加。
而且练太极拳对许多慢性而服药不易见效的疾病会产生显著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