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精选10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精选10篇)
欣赏《小步舞曲》篇一
教学目标
1.模唱、记忆小步舞曲第一主题旋律,听辨和标记乐曲段落。
2.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有兴趣自己收集相关资料并向同学介绍。
教学重、难点
1.能听辨出乐曲的结构,并用简单的图式表现。
2.模唱记忆第一段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不想长大》,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师:这么时尚的歌曲中的有些旋律出自离我们有200多年之久远的作曲家莫扎特。
让我们来走进莫扎特走进古典音乐的殿堂。
2.教师介绍作者。
(莫扎特简介)
二、欣赏小步舞曲
1.教师介绍小步舞曲的风格特征。
“小步舞”是一种起源于欧洲民间的三拍子舞蹈,原流行于法国宫廷中,因其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
“小步舞”速度中庸,能描绘许多礼仪上的动态,风格典雅。
《小步舞曲》的音乐特点是旋律流畅、优美、华丽,节奏多用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也有的作曲家在作品中选用带符点的节奏,使得乐曲更具有推动力,伴奏简单清晰。
2.初次聆听乐曲《小步舞曲》。
教学要求:感受乐曲的情绪,感受乐曲的整体段落,听辨乐曲的演奏乐器。
3.分段欣赏。
(一)听赏第一部分。
(教师播放《小步舞曲》第一部分音频)
①教学要求:熟悉乐曲第一部分。
师:听辨第一部分有几种不同的旋律。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讲解:再次聆听第一部分,感受乐曲第一部分两种旋律宛如对话般呈现的形式。
宛如公主和王子在舞会中相识,你一言我一语在对话在舞蹈。
教师指导:学生先以较慢的速度读出节奏,然后跟琴进行演唱,注意空拍处要做到声断气不断,这样才能表现乐曲轻巧俏皮的感觉。
师:第二旋律宛如王子娓娓动听的话语,我们来感受一下旋律线的方向,感受乐曲的情绪。
②完整听第一部分音频。
(二)听赏第二部分。
(教师播放《小步舞曲》第二部分音频)
师:请跟着乐曲划拍,听辨这段旋律的节奏特点。
生:每拍四个音,节奏紧凑,旋律流畅华丽。
师:我们来当一名钢琴家怎么来演绎一下莫扎特的音乐。
(用OO节奏来演奏一遍。
)(三)听赏第三部分。
(教师播放《小步舞曲》第三部分音频)
师:请同学听赏第三部分重复的是哪一部分音乐,并用图形表现乐曲的旋律层次。
(学生活动)
4.再次完整欣赏乐曲《小步舞曲》。
教学要求:学生加入舞蹈和节奏声势。
5.欣赏莫扎特的另一部作品四十交响曲,感受莫扎特音乐浪漫典雅轻快活泼的特点,重点听第三乐章具有小步舞曲风格的音乐。
(播放《g小调四十交响曲》音频)
三、课堂小结
这首《小步舞曲》曾被改编为钢琴、小提琴、长笛等乐器的独奏曲,这里选用的是小提琴独奏的形式。
五年级上音乐教案人教版篇二
教学目标:
1、初步熟悉《森林狂想曲》的音乐,能用竖笛或口风琴吹奏A段主题。
2、通过听《森林狂想曲》感受民族管弦乐,体会藏族、音乐风格。
3、初步进行合奏《森林狂想曲》提高演唱的质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
二、初步欣赏《森林狂想曲》。
1、初听音乐。
(教师简介)
2、让学生熟悉A、B、C各段的旋律。
3、教师分别用电子琴或竖笛演奏A、B、C各段的旋律。
使学生听到音乐就能知道是A 段还是B段或C段。
4、复听完成课本上的第一个练习。
5、这首乐曲有许多地方运用了“音效”即实地录制的声音,加强了真实感,使人身临其境。
(分小组共同探讨、创造、分工)。
三、选择两或三个小组与教师合作,共同演绎《森林狂想曲》。
四、在口风琴或竖笛上学习吹奏“mi”“fa”“sol”三个音。
五、随教师用较慢的速度学习吹奏《森林狂想曲》A段的旋律。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人教版篇三
教学目标:
1、在听赏中感受歌曲的热烈,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兴趣。
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自编韵律操,表现音乐。
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
2、听赏孙悦演唱的歌曲《大家一起来》。
初步感受乐曲的热烈和强烈的节感。
3、说一说歌曲的特点。
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5、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分组自编动作。
6、各组表演。
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排动作。
8、跟着音乐表演韵律操。
9、小结。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人教版篇四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手拉手,地球村》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地球村”的含义,关注世界和平事业和绿色事业,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育学生热爱世界和平保护绿色环境。
2、学会《手拉手,地球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谁知道“地球村”是什么意思?
2、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
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3、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
4、听歌曲教唱录音(合唱)。
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二、学习新歌《手拉手,地球村》。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
3、学习歌曲的曲调。
三、小结
欣赏大河之舞篇五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大河之舞》,感受爱尔兰民族的热情奔放。
2、结合相关资料,了解爱尔兰民族特色和踢踏舞。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
2、讨论: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3、第二次播放歌曲,介绍爱尔兰民族音乐舞蹈传统特色。
4、播放《大河之舞》音像资料,进一步感受爱尔兰音乐、舞蹈的热情奔放。
5、跟着电视学跳踢踏舞。
6、再听音乐,感受乐曲节奏的变化。
并让学生用踢踏的形式表现出来。
7、小结。
五年级上音乐教案人教版篇六
教学内容:
欣赏《桔树尚且性刚强》。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本地区主要戏种的历史发展、主要特点和代表性剧目,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发学生对中国戏剧艺术的关注,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1)播放三段唱段,请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剧种?
京剧《红灯记》选段、黄梅戏《女驸马》选段、越剧《红楼梦》选段。
(2)哪一个戏种是流行于我们地区的?
(3)你都知道哪些有关越剧的知识?
2、新授部分
(1)介绍越剧发展历史及行当:小生、花旦、老旦、丑角。
(2)欣赏《桔树尚且性刚强》,边欣赏边完成课后问题。
(3)欣赏《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4)总结越剧的音乐风格特点:清悠婉丽。
3、演员介绍:尹桂芳
4、拓展性作业模拟演唱,积极体验、大胆表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报花名》。
教学目标:
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评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的剧目。
欣赏《报花名》进一步感受评剧演唱特点,通过欣赏、模唱感受评剧艺术的深厚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要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戏剧种类、相关知识资料的准备情况。
2、导入:播放歌曲《看大戏》并交流评剧的有关内容:发展历史、艺术特点、音乐特点、代表剧目、优秀演员。
3、欣赏《报花名》:简单了解《花为媒》的剧情,感受音乐风格,介绍演唱者。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花木兰》。
教学目标:
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河北梆子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欣赏《花木兰》,进一步感受河北梆子的音乐特点。
对比欣赏豫剧《花木兰》,学习了解豫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
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要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戏种以及相关知识等有关资料的准备情况。
2、导入:播放歌曲《看大戏》
3、了解豫剧的有关知识:发展历史、艺术特点、音乐特点、代表剧目、优秀演员。
4、欣赏《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简单了解《花木兰》的剧情,感受音乐风格。
5、欣赏河北梆子《花木兰》并了解河北梆子这种艺术形式。
6、背诵古诗《木兰辞》
7、拓展性欣赏:民族管弦乐交响诗《花木兰》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看大戏》。
教学目标:
学习歌曲《看大戏》,设计歌曲的念白节奏,正确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感受豫剧的唱腔风格。
2、学习歌曲《看大戏》
(1)初听:体会乐曲的情绪,感受乐曲的风格。
(2)哼唱歌曲旋律:注意过门、变化音以及拖腔的正确演唱。
(3)学生自主设计念白的节奏。
(4)完整演唱歌曲。
3、欣赏教师提供的音响材料
4、总结本单元的学习情况。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七
教学理念:
本教案设计以音乐新课程标准为根据;以审美为核心,教师以情感为切入口,教学注重情感的交流与体验;以兴趣为动力,打破以钢琴为主要伴奏器乐的传统,给音乐伴奏注入新血液,新元素;突出强调“以学生为本”,面对全体学生,重视实践与鼓励创编,人人动手搞创编,为歌曲伴奏,鼓注重个性发展,以个人形式进行表演唱,其中更是包括的学科的综合,突出了学生的本位,强调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基本理念。
教学内容:
《乡间的小路》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带气息的歌唱和头声。
2、技能目标:尝试头声的练习和带气息的歌唱,学唱《乡间的小路》。
学会看指挥歌唱。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多元文化,走进八十年代台湾校园歌曲,并充满喜爱之情。
教学用具:
课件,打击乐,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情境练声中训练呼吸音高
师:听着美妙的音乐感觉不错,如果在一个有晚霞的傍晚,走在乡间的小路更是一种美妙的享受。
同学们细想一下,如果是你离开喧闹的城市,来到了乡间的小路上,会看到些什么,有什么感觉?生:晚霞,晚风,小草,漂亮的野花师:让我们来吻一吻小草的清香吧。
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吸气和呼气。
(师示范,生一起做,深吸一口气慢慢呼出来)师:在你的左脚边有一朵漂亮的野花,我们来吻一吻。
师:在你的右前方还有一朵更漂亮的小花,我们再来吻一吻。
生:吻花。
师:同学们,唱歌需要有气息的支撑,没有气息的唱歌,声音会显得非常的苍白无力。
而带气息唱歌,就要有正确的呼吸。
吸的要深,呼的要慢而均匀。
师:让我们带上气息来唱一唱这条练声曲吧。
3ˇ|2— — || lu lu lu
二、学习歌曲
1、初听歌曲。
师合钢琴伴奏范唱《乡间的小路》。
设置疑问:“歌曲所表达的内容?情绪如何?”提问:“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生回答)
师总结:“同学们找的非常对!共三个部分,一三部分旋律相同。
” A段悠闲自在;B段激情飞扬。
2、视唱曲谱。
(学生边划节拍边视唱曲谱、老师钢琴轻弹旋律)
3、跟琴学唱歌曲。
(要求:轻松富有弹性的声音和高位置演唱——结尾句处理(渐弱))
师:感觉同学们都有点专业水平了,当我们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定会感觉很亲切,令你思绪万千。
有一段歌词写得很好,恰当的表达了当时的心境。
我们来读一下。
笑。
意写在脸上|哼一曲乡居小唱|任思绪在晚风|中飞扬— |多。
少落寞惆怅|都。
随晚风飘散|遗忘在乡间的|小路上— |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按节奏念歌词。
师:同学们笑意写在脸上了吗?眉毛上扬一点,位置再高一点。
(示范)
师:走在这么美的小路上有多少烦恼和不开心都让它随着晚风飘去吧。
同学们这段歌词美不美?想唱唱吗?
生:跟琴哼唱一下。
(加和弦唱唱)
4、加入打击乐器。
除了可以用手击拍,我们也可以加入一些打击乐器。
(尝试第一部分加入响板、第二部分加入三角铁、碰铃,学生练一练。
)
5、歌曲处理。
师:“同学们,《乡间的小路》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生回答)
师:“是呀,《乡间的小路》唱的是一幅牧归图。
它向我们描绘了浪漫,惬意的夕阳景象。
那么运用怎样的演唱形式才能生动地表现出来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领唱、齐唱、独唱、合唱(轮唱))
师:“同学们说的都可以,那么第一部分就用领唱的形式,谁来领唱呢?”
小组合作:一位学生领唱第一部分,四位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其中响板找三位学生、碰铃一位学生),一组学生伴奏型拍手伴奏;第二部分请学生齐唱(其中三角铁和碰铃各找三位学生);第三部分,两组学生用打击乐伴奏,其余的边演唱歌曲边伴奏型伴奏。
注意歌曲演唱的顺序。
三、课堂延伸中了解多元文化
1、师:这首歌的作者是谁呀?生:叶佳修
教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叶佳修吧。
(课件出示叶佳修的简介)我们前面学习了叶佳修的那一首歌曲?生:外婆的澎湖湾教师:一起来演唱一遍?
2、教师:现在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小村之恋》,齐读课题首先老师给介绍一下这部作品。
.。
.。
.
A、教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这作品,请同学们说出反映了什么内容?学生:恋乡
B、教师:我们再来听一遍,可以轻声跟唱
C、教师:我们听听歌曲分了几个乐段?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地方吗?学生回答。
D、教师:我们再来跟唱一遍,表达一下恋乡的。
情绪,到间奏的独白处,我们自己用语言即兴表达。
3、教师:古往今来,有很多人用唯美的文字描写着自己美丽的家乡,现在我们来欣赏一首诗歌:阿紫的诗歌《故乡》
四、小结:
现在好些美丽的乡间正在遭受破坏,污染。
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大自然的义务。
请同学们宣传环保,珍惜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和家园!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体验歌曲中主人公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和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
能力目标:在学唱歌曲中,使学生对台湾校园歌曲有初步的了解,并感受其清新、轻松、亲切的特点。
知识目标:了解歌曲的不同演唱形式,初步感受和声的美妙。
教学重点
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感受和声的美妙。
歌曲分析
本课是由台湾著名的民谣创始人叶佳修创作的一首民谣歌曲。
歌曲以充满激情的抒怀笔调,表达了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美好童年时光的怀想。
歌曲为4/4拍,宫调式,两段体结构。
歌曲的第一部分从低音区缓缓进入,曲调平稳,节奏跳跃富有动感,即刻使人联想到,漫步在童年时熟悉的沙滩上,留下一步一个脚印的生动情景,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抒发了对美丽家园的赞美之情。
歌曲的第二部分,节奏顿时拉宽,旋律舒展,情绪亲切热情,切分音的运用,较强的表达了对家乡充满着激情的抒发,在“阳光”和“沙滩”的句中出现一拍休止符,更近一步的表达了对童年时美好时光的怀想,句末的旋律在变拍子中有高音,下行结束,表现了那时的童年回忆还是那么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教学方法
听唱法,练习法,启发引导式,对比法,分组合作式
教学准备
手风琴,课件
养成教育训练点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要养成认真倾听,勇于发言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台湾校园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师生一起唱。
(目的:为后面引出民谣这种歌曲的形势做铺垫,同时也是为了活跃气氛。
)
2、师:你对台湾有哪些了解?
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
师:台湾省是由台湾岛及其周围的绿岛、澎湖列岛等几十座岛屿组成,是我国第一大岛。
还有很多自然景观象日月潭,北投温泉风景区,台北故宫博物馆,号称世界第二大断崖的清水断崖。
主要民族有汉族、高山族。
(米仓,水果之乡,蝴蝶王国,珊瑚王国,鱼仓)使用的语言有普通话、闽南方言和客家方言。
台湾所特有的地理环境,塑造了一批正直、朴实、真挚、爽朗的台湾人,正是台湾人的这种性格特点,孕育了具有台湾风格的艺术形式。
如台湾的民歌、台湾的校园歌曲等。
师:今天我们将继续学唱一首台湾校园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播放歌曲,谈感受
歌曲背景
《外婆的澎湖湾》是由台湾着园歌谣的创始人叶佳修写的。
他说,其实这首歌是为着名音乐人潘安邦写的,而且是真的完全为他写的,里头的外婆就是潘安邦的外婆,澎湖是他外婆住的地方,他告诉叶佳修自己小时候的风景,当叶佳修写《外婆的澎湖湾》的时候还没去过澎湖,但因为他们的生活背景比较接近,都是乡下的孩子,所以叶佳修把潘安邦的外婆想成自己的外婆。
很快创作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歌谣。
潘安邦在唱完这首歌曲之后,一曲成名。
澎湖湾也跟着闻名起来,而且更有趣的是,潘安邦的外婆也如澎湖的景点一样,成了游客们拍摄的对象,慈祥的外婆从来不会拒绝游客们的要求,因为她知道,是孙子的歌把他们带到了澎湖。
老师下载了一些澎湖美景的图片,想不想欣赏一下?
(课件:播放澎湖flash由潘安邦演唱)
二、学唱歌曲:
师:看了这么动人的澎湖美景,是不是也激起了你们对澎湖的向往?现在咱们到台湾旅游也很方便,合适的机会时和爸妈一起到澎湖湾游玩了。
1、初听:这首歌曲的情绪、速度……
2、复听:
思考:歌曲分为几个乐段。
3、诵读歌词(放伴奏音乐)
4、师弹琴
捕捉学生演唱不准的地方,进行纠正,解决难点,并对学生的演唱进行鼓励性的评价。
5、难点突破:切分节奏,用对比的方法练习
6、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练习歌曲
7、有感情地演唱:
歌曲表达了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
演唱时要强调声音和情感,不能喊唱。
8、抽查练习
9、欣赏名家演唱
欣赏着名歌唱家谢莉斯王洁实演唱的二重唱《外婆的澎湖湾》让我们仔细的听一听他们是如何为歌曲进行合唱处理的。
(课件)
和声效果
三、拓展延伸: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校园歌曲“点歌台”,一起去欣赏、品味台湾校园歌曲。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吟唱了优美的台湾校园歌曲,还了解台湾其他方面的知识。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一部分,台湾和大陆人民有着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关系。
他们也深深地思念着祖国,思念着亲人,盼望着相聚。
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台湾同胞都在第一时间里捐款捐物,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在大灾面前福祸同当的血浓于水的亲情。
让我们深深地期望他们早日回到母亲的怀抱吧。
五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教案篇九
一、教材解读:
《望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4课,是当代散文家赵丽宏的一篇写月散文,文章以“望月”为聚焦点,角度独特、构思新颖,清新优美——语言美、形象美、意蕴美,作者用生动活泼的文笔记叙了“我”在甲板上赏月,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一个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形象跃然纸上。
课文既有丰富鲜活的语言表达,又有优美如画的意境呈现,还有人物形象的诗性流淌。
是一篇很容易激起学生审美情感教育的课文。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背诵默写课文第二自然段。
2、理清课文条理,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3、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想象的句子,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总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跟月亮有关的诗句?能背诵给大家听听吗?
[ 李白的《静夜思》、《古朗月行》、《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王维的《竹里馆》、《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历来,月亮被看作是皎洁直率的象征,是清纯高洁的象征,是离别的生发意象,许多大诗人对月亮都情有独衷,因此中国古代咏月诗数量巨大,内容丰富。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月亮的课文,中间也有不少月亮的诗句,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
板书:24、望月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明确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课文的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3、划出初读课文时的疑难问题。
(可以和同桌讨论)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学习朗读生字词语。
出示词语:
外甥娥眉瞳仁
镀比喻船舱
清辉凝望晶莹云絮剪影不假思索隐隐约约绘声绘色
指名朗读,齐读。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提示注意点。
3、交流初读课文后的收获,学生质疑。
四、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条理脉络,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把它读好。
提示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月亮还写了什么?
1、交流:(课文写了四部分内容)
一、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
(1-2)
二、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
(3-一三)
三、月亮像什么——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14-20)
四、我独自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21) ]
2、学生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朗读。
并说明喜欢的原因)
五、课堂练习
1、用钢笔描红。
(教师进行适当指导)
2、抄写词语
3、有感情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品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授:
师:你们有谁留心观察过月夜的景色,那是什么样的呢?能给大家描绘一下吗?(指名交流)
乡村的月夜是静谧的,美丽的。
江上的月夜又怎样一幅美丽的景色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一部分(1-2),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欣赏这美丽的月夜江景吧。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注意朗读时的感受。
2、指名朗读课文,谈谈读后的感受?
3、出示句子:
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
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
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
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你觉得那些词语写出了江面及两岸在月光照耀下的景色特点?
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描写的月光下江景太美,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动人的图画。
板书:月下江景美丽如画
4、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尝试背诵。
三、品读课文第二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
”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教师质疑:月亮怎么会把小外甥叫醒呢?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3、分角色朗读课文中对诗。
评价交流。
齐读
4、指导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
5、交流:这一组对话前面两句有提示语,后面几句没有,你能给他加上适当的提示语吗?
(1)学生加上提示语后交流,读。
(建议加上“脱口而出”、“不假思索”、“话音未落”等词语。
)
(2)讨论:你觉得自己加上提示语后读起来感觉如何?为什么作者在这里没有再加上提示语?
(引导学生感受这里的对诗很快,照应“一眨眼就是一句”,语言干净利落,符合当时的情景。
)
5、指导读诗,背诵。
6、出示句子:
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齐读,有感情朗读,体会句意,体会意境,说说自己的理解。